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5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平安心想:“那不就是以后建大明宫的地方么,原来他也看好了那里”
长孙无忌一直没有说话,心中却在不停地思量着,事情已经出了,而且解决方法如此的荒唐。可不管多么荒唐,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成。李恪这个人实在是太让人讨厌,如果能把他给弄回来,再加以“合理”的修理,那是再好不过的,不如用用那个卑鄙小人的方法?
王平安和长孙无忌两个人各有心事,可别的大臣听了皇帝的话,却纷纷出言反对,都说建新的皇宫太过劳民伤财,而且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建好的,皇帝既然不愿意回皇宫里住,可新的皇宫又不能及时建好,那这段时间,皇帝住哪儿啊?一直在外面狩猎不成
李治却不听意见,摆手道:“朕意已决,就这么办吧至于说到住的地方,就住朕未当太子前的王府便成,倒也不用收拾什么,地方也够大的”
长孙无忌忽然道:“只要让玄奘大师把法事做好,皇宫还是可以回去住的,不用换地方。可老臣却在担心一事,这件事情怕是很棘手啊”
李治叹道:“又有什么事了,怎么这段时间事情这么多啊,而且一件比一件让朕闹心”
长孙无忌道:“皇上,刚才那个史义府在说起巫术时,没有避讳旁人,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咱们大唐人听了倒也无妨,就当是听一个恶心的笑话了。可当时还有番邦的使者们啊,咱们没法堵住他们的嘴,没有办法让他们不乱传,万一他们传来传去的,传成了谣言,从而被营州的李恪得知,那岂不糟糕?”
帐中的大臣们听了他的话,齐声惊呼出口是啊,外面的使者们可都听到了那个巫术,还不知得咋传呢根据对谣言的产生,发展,以及最后出现的结果,大家都再清楚不过,肯定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
谣言会把皇帝传成是为了救太子,便想要害死自己的弟弟,流血泪也会传成什么摘心挖肝,反正就是要把李恪给大卸八块了。如此一来,对于向来同情弱者的民间百姓来讲,在他们心中,李恪就会由一个谋逆者,变成一个被陷害者,不但会被同情,而且传来传去,若干年后必会出现映射这件事的文章来,等到改朝换代后,甚至会成为批判抹黑大唐君主的罪证之一,说大唐的皇帝是多么的残暴,多么的狠毒,连亲兄弟都不放过,非要整死不可
以后的事,毕竟大臣们是看不到了,可现在的事却都能推断得出,李恪很容易被逼反,而且就算被镇压下去,可以后再有人造反,往往便会提起这件事。大唐皇帝对亲生兄弟尚且如此,对我等百姓,又岂会仁慈,如此君主不要也罢,换别人当吧
这都是嘴边上的话,而且肯定会被反复地提就象是前隋的杨广似的,他把前太子哥哥杨勇给害了,这属于自家兄弟争财产打驾,不关别人什么事,而且他的哥哥也不是什么好人,成天喝得大醉又喜好女色,这种人当了皇帝,国家迟早会玩完。
可在前隋时,明明杨勇也不是好人,可大家一造反,非把他说成是好太子不可,说杨广杀了哥哥,对哥哥如此,对百姓更是残暴,是个万恶的君主,最终天下齐反,把杨广给推翻了,连杨广的禁军都说他是个坏人,杀他是顺应天意
而且改朝换代之后,大唐的君臣和百姓也都以此说杨广不是个好东西,大家造反有理,就应该推翻这样的皇帝,史书里也重重地记上这件事
现在,李治面临的处境,和当初的杨广几乎一模一样。李恪也不是什么好鸟,可他只要死了,别管是咋死的,就都会被说成是被害死的,一定会算到李治的头上,李治想跑都跑不了
李治也想明白了,他气得一拍桌案,喝道:“那个史义府实诚得未免过了头,他怎么就当众说出了那个巫术他这么一说,不管朕会不会做,别人都一定会认为朕会做的,难不成还让朕保护李恪,一辈都别出意外吗”
王平安心想:“到现在你还认为李义府实诚,我看你才是实诚得过了头呢”
长孙无忌咳嗽一声,道:“老臣有应对之法。我军不是要远征高句丽吗,不如直接就远征吧,灭此朝食。皇上任命李恪做新国土的藩王如何,让他就留在高句丽,不再进京。皇上对他如此的看重和信任,别人也就不会说什么了,而且那么大的土地,换了谁都会满足的,李恪感激还来不及,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异心了”
李治啊了声,额头青筋鼓起,心想:“为了防止谣言,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吧,这不等于裂土封疆了么,谣言是没了,可我的国土也要被划走一大块啊”
长孙无忌顿了顿,又补充一句:“战事结束之后,高句丽刚刚被平定,意外必会颇发,不但高句丽人会想着刺杀他,说不定征服高句丽的异族军队也会因为种种不满,弄出些意外的,不过那都是在高句丽发生的事了,与皇上您没有半点关系。”
征服高句丽的异族军队?不会是要调动突厥兵吧?
大臣们一起看向王平安
第八百八十八章 王平安封王
要换了平常,只要一提到出兵远征,王平安一定会躲躲闪闪的,只要能不玩命,他是决不会把自己的命拿出去让别人玩的
可是这次不同往次,他看到了留在朝中的危险。如果说武媚娘是一支军舰的话,那么她不但成功装好了武器装备,而且已经下水开始航行了,下一步紧接着就是对别人开火。而他自己做为大力援建这支军舰的人,只能跟着她对别人开火,并且还要防止武媚娘对他开火,这就太难了,一个不小心,很容易武媚娘又对他开火,而别人同样也对他开火
大丈夫不受夹板气,既然提前看出了危险,那就得积极自救,在唐朝只有远镇一方的大将军,才能自保。李世民时代这种想法纯属自杀行为,可进入了李治时代,这种想法就有了可行的基础,不管怎么说武媚娘再怎么上升,也至少得二十年后,才能说一不二。
武媚娘能发展她自己的势力,同样王平安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发展他自己的势力,这是齐头并进的事情,只要武媚娘在前期没能把他给打垮,那么到了后期,他只要转而支持武媚娘的儿孙,那形势就会再次发生变化,比谁更能活呗
王平安想明白了这些,立时便站了出来,道:“皇上,臣以为长孙大人的话极为有理。李恪的事情总是在变化,没有个消停的时候,以臣之见,不如干脆一点,把事情彻底给办好,一劳永逸,再也不让他起妖娥子了”
李治啊了声,颇感惊讶地向王平安,心想:“他怎么这么勇敢了?舅舅刚才出的计策,实际上就是在让他领兵出征,让他带着折柳突厥兵远征高句丽,他怎么不躲着了,竟然赞同?啊,明白了,他这是先同意,然后再举荐别人去领兵,他自己还是会留在长安的”
李治向帐中重臣看了眼,心想:“不知他会举荐谁呢?”
帐中的大将军们一起皱起眉头,出征必胜,这可是肯定的,好大一场灭国之功。然而,如果这里面牵扯进了李恪,那就很是无趣了,说不定会背上骂名。如此一来,这场功劳就情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王平安会举荐谁,大家心中各自揣揣,但都挺不是滋味儿,毕竟对他们这些重臣来讲,功劳早就立得够了,多立一场和少立一场,也没啥太大的区别,没人希望王平安举荐自己。
长孙无忌心想:“他又要推举别人了吧?不行,我得提前把他说出来,要不然他东扯西扯的,不定把谁推出去呢,领突厥兵出征的人,除了他别人的都不适合,镇不住那些突厥兵啊”
长孙无忌道:“老臣以为,王平安领兵挂帅,最为合适,远征大军的第一批人马,不如就从折柳征调,如突厥兵无法征服高句丽,再由我大唐府军出征,最为稳妥”
李治没马上答应,看向王平安,想听听他要推荐哪位大将军。
谁知,王平安“当仁不让”地道:“皇上,承蒙长孙大人抬举,臣也以为,如调动折柳突厥军远征,由臣去指挥,最为妥当。如换了其他大将军,怕突厥兵不服调遣,会横生枝节,对远征战事不利”
大帐之中,一片惊讶之声,君臣一起看向王平安,心中都说:“他怎么转性了,竟有为天下者先的行为了?难不成是天热,他热昏了头了?”
李治更是惊讶,他认识王平安这么久了,可从没见他这么干脆过,竟然不怕死,“心甘情愿”地领兵出征,往常不把他逼到退无可退,他是绝对不会领兵出征的
李治道:“无病,你真的愿意领兵出征?这次去辽东,可不是光打高句丽人啊,主要是把李恪给解决了,这你也愿意”一不小心,他把实话说出来了,虽然这个实话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就因为大家都明白,所以大家都才不愿意去的呀
王平安深吸一口气,道:“皇上,其实臣也不是那么太愿意去,如果哪位大将军愿意请缨,那臣当然就不去了”
帐中的大臣们一起摇头,得了,还是你去吧,难得你愿意表现一回,我们哪可能不把机会让给你呢
李治看了一圈儿,见没有哪个大将军跳出来请缨,他道:“那看来只有你去了。可是,你既然愿意去,那要朕怎么赏赐你呢?”
王平安已经是辽国公,从大臣封爵的角度讲,除非当异性王,否则就算是再怎么升,也不升上去了。如论官职,他做了门下省的侍中,也没法再升了。不管是爵位还是官职,都不太好再升赏。
换了别的皇帝,既然赏无可赏,那便杀掉算了,可李治是干不出这种事儿的,他可舍不得杀掉王平安这个好兄弟
王平安忙道:“为国尽忠,何需升赏,臣什么也不要,只求能再为皇上尽忠一百年,那就心满意足了”
换谁都得这么说,就算心里想要得发疯,可嘴上总得含蓄一下,不能直接就张口要官要爵的。
长孙无忌心中颇有感动,关键时刻,看来还是王平安最能出力啊,而且最捧自己的场,干掉李恪一直是自己最大的心愿,王平安既然肯去执行,那就不能亏待了他
长孙无忌道:“皇上,王平安忠君爱国,实为我朝臣工的榜样。老臣以为,爵位方面,不如加封王平安为郡王,封地折柳,世镇此地,与国同休。如此一来,可以让天下百姓得知,不论是谁只要一心为国,为皇上效力,那么皇上就不会亏待这个人的”
李治哦了声,心想:“这是要封异姓王,上一个异姓王是谁来着?嗯,是燕郡王罗艺,可惜罗艺支持李建成,还为给李建成报仇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身亡。要说对君主的忠心,无病远远超过罗艺,只可惜罗艺没得好下场,支持错了人,这个有点不太吉利啊,怕无病以后也会如此”
自从汉高祖刘邦杀白马祭天,说出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的话后,就如魔咒一般,几乎历朝历代凡是被封了异姓王的,都没好下场。当然,也不能说都没好下场,可就算有好下场的,也是战战怯怯地过完一生,深怕哪天皇帝对自己起疑心,把自己给咔嚓了,这种下场,其实也说不上好,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个正常死亡罢了
李治有些犹豫,道:“封王……这个,要出镇么?”异姓王都要有藩属领地的,如果真把王平安分封到了折柳,那王平安以后就得待在那里了,不得召唤,不能再随便进京了。
长孙无忌早就想好了,这个不成问题,他道:“当然要出镇,不过王平安更擅长文治,而非武功,所以老臣以为,让他遥领藩土,由其子镇守,而他仍旧在京中任侍中之职,更为妥当”
大臣们听了,纷纷点头,都说这样最好,还是长孙大人见识高明。他们本来还对王平安能封王这件事,羡慕嫉妒恨呢,可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人人感觉有理。说白了封王,封的不是王平安,而是封的他儿子,可王平安现在没有儿子,就算以后有了儿子,也是皇帝的外甥。
而王平安一死,根据降一级继承的规定,那么王平安的儿子就不能再是王爷,而又降回到了国公的爵位,其实封了等于没封,反而是个好大的人情
长孙无忌出了主意,大臣们又一致同意,李治想了想,便也点头了。他道:“无病,那朕就封你为辽郡王,任辽东行军副大总管一职,领兵出征高句丽,就算是……就算是辅助李恪吧,朕加封李恪为辽东行军大总管,你俩一正一副,不过由你执掌兵权,可不能把兵权给他”
王平安赶紧跪下谢恩,有个王爷当,总比没有强,等自己灭了高句丽后,回京时再想办法,去封地做王爷便成,反正得赶紧发展自己的实力了,离得中央朝廷越远越好。
长孙无忌在旁笑道:“皇上多虑了。就算王平安把突厥兵硬塞给李恪,怕李恪也是接不住的呀”
大臣们一起笑了起来,心中都想:“李恪又不是傻子,他就算再想抢兵权,也不可能抢突厥兵的,突厥兵很容易把他烤了吃”
君臣又议论了一下具体细节,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突厥兵属于仆从军,而行军路线走的关外突厥草原的地盘,既不用给他们备什么粮草,也不用发军饷,纯粹白使唤,还不怕他们全死光。至于大唐的府兵,仍旧继续调动,突厥兵是打头阵的,而李恪必会因为突厥兵的不满而出意外,所以原订的军事计划,并无多大的改变,反而更容易执行了。
商讨完后,帐内散会,王平安出了帐篷,长孙无忌追上他,拍着王平安的肩膀,笑道:“无病,皇宫里闹鬼,闹一通之后,却便宜了你,你称王了呀,这个可得庆祝一番了”
王平安忙道:“皇幼子刚刚没了,皇上正闹心呢,庆祝什么呀不过,舅父大人为外甥讨了个郡王的爵位,外甥当真是感激不尽,不知该如何报答了”
长孙无忌带着他往自己的帐篷走去,道:“你是个听话的孩子,以后继续听话就成了”
不远处,帐角那里站着一人,却是武媚娘。武媚娘听了他俩的对话,心中诧异,怎么回事,王平安当了郡王了?
第八百八十九章 领兵出征
武媚娘在帐外站了好一会儿,心中思绪万千。她发现王平安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啥闹心事一落到他那里,都能变成好事儿,而且官职爵位更是快马加鞭地往上窜,从来没见他有半点失宠的时候。身为大臣,能做到这点,当真是值得好好学习的
好半晌,武媚娘才轻轻地叹了口气,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宫中的地位也没见如何的提高,可自己费的力气,却让王平安捡了便宜,竟然封了王
到底为的啥封王?肯定是跟自己的事有关,可两件事怎么扯到一块的呢?得问问皇上才行。
武媚娘轻轻撩起帐帘,向里面看去。就见帐中的大臣都退了出去,只剩下李治一个人,而李治手柱在桌案上,捂着头,看样子头疼病又发作了
轻手轻脚地,武媚娘进了大帐,来到李治的身边,小声道:“皇上,你头又疼了?要不要找臣妾的舅舅,让他来给你看看?”
李治轻轻哦了声,头抬了起来,看向武媚娘,道:“媚娘啊,你怎么进来了?不用叫无病来了,估计他此时正高兴着呢,拍马屁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有他忙的了”
武媚娘假装不知道王平安封王的事,问道:“舅舅是宰相,别人拍他的马屁很正常啊,不是天天有人拍他的马屁么?”
李治勉强笑了笑,可愁容随即又爬上了面容,他道:“我封无病做了辽郡王,他现是王爷了,明天就给他金印诏书。他做了异姓王,别的大臣自然要巴结,还不得把他忙死”
随口说了一个死字,李治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又想起李素节了,好好的一个儿子,就那么没了,他这做父亲的要多伤心,就有多伤心,甚至想找个没人的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