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春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下春秋 作者:全威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的童年时期,《天下春秋》以公元前480……470年间的中国历史为背景,这段时间常常被视为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小说以主人公为线索,通过国家之间、政治势力之间、个人之间的争斗,概括了当时周、齐、楚、晋、吴、越、秦、卫、宋、郑、中山、代、燕、东胡、楼烦、林胡、肃慎、巴、蜀、夷洲、九夷、日本等各国、各民族的重要史实,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状况。
由于历史年代相距久远,读者对当时的背景相对生疏,因此这部小说采用了通俗小说的写法,借用了大量武侠小说的元素,试图用通俗、浪漫的故事情节表现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改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天下春秋》全书情节高潮迭起,行文轻松幽默。
《天下春秋》一书已经全部完成,共220多万字。作者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作家。
大事记
——前篇——
公元前481年。
鲁哀公狩猎,得麒麟孔子修订《春秋》,绝笔于此年春“西狩获麟”句。以下至孔子去世时的《春秋》经文,皆出孔门弟子之手。
齐简公任用亲信阚止,谋逐田氏,田恒杀阚止及简公,立简公之弟平公骜。
同年,宋国司马桓魋奔卫。
公元前480年。
伍封入仕,为齐下大夫。代人谋袭赵鞅,伍封途经宋卫援救赵氏,遇卫乱。赵鞅立赵无恤为嗣。
同年,齐与鲁和。
蒯瞶入卫,卫出公奔,蒯瞶立,是为卫庄公。孔子弟子子路在与蒯瞶部下交战时被杀。
公元前479年。
伍封成亲,娶齐公主和楚月儿,封莱夷邑地,灭群盗,安抚莱夷九族夷人,莱夷和睦。是年末伍封经楚国入吴,救楚惠王。楚月儿复为楚公主。
同年,孔子死。
楚国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司马子宽,劫楚惠王,旋为叶公子高(沈诸梁)所败。
楚灭陈,以为县。
公元前478年。
越王勾践伐吴,败吴于笠泽,围吴。
伍封偷袭越都,越人退。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盟,立两年之约。
伍封回齐,途中被吴王夫差、伯嚭、颜不疑设计偷袭。
伍封送田燕儿入晋与赵氏成婚,途中赴中山,助柳下跖破田豹,解中山之危。
任公子嗣代王,代国与赵氏结亲。
伍封入成周,数立功,周敬王封之为龙伯。
同年,晋伐卫,逐卫庄公,改立般师。晋退后,卫庄公入卫,逐般师。
卫庄公为戎州人所杀,卫人复立般师。
齐伐卫,擒般师,立公子起。
公元前477年。
周敬王死,周元王立。秦悼公死。
伍封大败秦、巴、蜀三国联军,平秦国之乱,立秦厉共公。巴人伐楚,伍封入楚国,至鄾城,助楚国败巴人。楚惠王封楚月儿之族,庄氏渐兴。
伍封经郑回周,聘周元王妹梦王姬。
同年,卫国石圃逐卫君起,卫出公回国,逐石圃。
公元前476年。
伍封在成周与梦王姬成亲。
同年,田恒割齐地自安平至琅琊为田氏封邑,从此田氏之地比齐平公自领之地还大。
公元前475年。
伍封离开成周,至晋国,晋定公和赵鞅死,赵无恤嗣赵氏。
赵无恤袭灭代国,田燕儿死。
伍封被支离益追杀,逃往漠北,入东胡和楼烦,再入肃慎。中计被逐于海上。
同年,越王勾践伐吴,破吴军,围吴都。
公元前474年。
伍封飘流到扶桑,破纪伊大魔,伏群族,被视为大神,拥大和城,立大和族,建大和国。在扶桑推行水稻、牛耕,制陶器和青铜之器。
同年,越仍围吴。
公元前473年。
庆夫人率众到扶桑,伍封率勇士乘余皇援吴,未赶到时吴国已灭,夫差自杀。伍封杀伯嚭,回齐国。
勾践灭吴后北上,伐齐鲁,齐国大败,集越、晋、宋、卫、中山以及东夷联军,欲灭齐。伍封赶至,请楚、郑、燕相助,在龙口与越国联军对峙。
勾践杀文种,范蠡避祸而走。伍封大破越晋多国联军,围越人于徐州。
鹿郢杀颜不疑,逼迫勾践,夺越王位,与齐和,退回越国。
田恒设计欲杀伍封,反被伍封所制,年尾,伍封离齐赴海上,从此不再理会中土政事。
同年,楚占江淮。
——后篇——
公元前472年。
晋国智瑶伐齐,田恒率兵迎敌,大败于犁丘。
公元前471年。
智瑶胁逼鲁国三桓共同起兵,再伐齐国。晋鲁联军大败齐军,鲁哀公赴越。
公元前470年。
鲁哀公回鲁,被季康子、孟武伯大加讥讽。
卫出公被臣下逐往越国。
公元前469年。
越、宋、鲁、卫派兵送卫出公回国,击败卫师,卫出公不敢入国,卫人立悼公,卫出公后死于越国。
宋景公死。
周元王死,子姬介立,是为周定王。
公元前468年。
智瑶伐郑,田恒率齐师救郑,智瑶闻讯退兵。
鲁哀公被三桓所迫,奔越国。
公元前467年。
鲁哀公回国,死。
公元前465年。
越王勾践死于琅琊,鹿郢正式为越王,迁都回吴,琅琊还齐。
公元前464年。
智瑶伐郑。田恒引齐兵救,晋人闻讯退。
公元前463年。
郑声公死。
公元前461年。
秦厉共公灭大荔之戎。
公元前459年。
越王鹿郢死。
公元前457年。
智瑶伐中山。
公元前456年。
齐平公死,在位二十五年,子姜积立,是为齐宣公。
同年,田恒死,史称田成子,田盘嗣田氏。
公元前455年。
智瑶与韩驹、魏虎围赵无恤于晋阳。
燕君死,姬克继立,是为燕成公。
公元前453年。
智瑶决水灌晋阳,韩魏与赵联合,反攻智氏,智瑶败死,赵、魏、韩三家分智氏之地。
公元前452年。
田盘病死,史称田襄子。田白嗣田氏,任齐相国。
晋出公奔楚。
公元前447年。
楚惠王灭蔡。
魏驹死,史称魏桓子。
公元前445年。
楚惠王灭杞,扩地至泗水之上。
公元前444年。
秦厉共公攻义渠之戎,俘其国君。
公元前443年。
秦厉共公死。
公元前441年。
周定王姬介死。
公元前439年。
燕成公姬克死。
公元前432年。
楚惠王死。
公元前425年。
豫让刺赵无恤,被擒杀。
赵无恤死,史称赵襄子,弟赵嘉立。
韩虎死,史称韩康子。
公元前424年。
赵嘉死,史称赵桓子。赵无恤子赵浣立。
公元前411年。
田白死,史称田庄子。田悼子嗣。
公元前409年。
赵浣死,史称赵献侯。
公元前406年。
魏使乐羊为将,灭中山,其时中山君主为中山武公姬初。
公元前405年。
田悼子死,田氏内乱,赵魏韩三晋破齐于廪丘,齐军惨败,三晋得车二千,得尸三万。
田和子立,即齐太公和。
齐宣公死,子姜货立,是为齐康公。
公元前404年。
三晋伐齐,入齐长城。
公元前403年。
周天子承认赵、魏、韩为诸侯。
公元前391年。
田氏迁齐康公于海上。
公元前386年。
周天子承认田和为诸侯。齐国归于田氏,史称田齐。
公元前379年。
齐康公死,姜齐传承止。这是伍封离齐后九十六年之事。
作品相关 后记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童年时期。《逍遥游》中所写的事,发生在公元前481年至473年之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一般被史家称为是春秋战国之交(际),即春秋之末、战国之始,本书只写了八年间的事,但代表的是整个春秋战国之交的时期,而这段时期,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期。
《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公元前476年,学术界多采用郭沫若的划分,将公元前476年为奴隶制的终年,之前(含当年)的二百九十五年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为封建制的起点,开始进入战国时期。
当然,关于中国的封建制始于何时,说法很多,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统一时说、东汉说和魏晋说等,前面所述的战国说是比较流行的学术观点。关于战国从哪一年开始,学术界又有不同的说法,除了以《史记六国年表》始年划分,也有从《春秋》所绝笔的公元前481年来划分春秋和战国时代的。
不过学术界不同的看法,并不影响本书的写作,本书虽然用的是通俗文学笔法,但所写的史实大多是见诸于史书的,其社会背景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研究和理解,本文中所说的“此时”,指的是春秋战国之交,即本书故事所代表的时期。
本来是想写一部严肃的历史小说,鉴于史料太少,而且学术界对先秦的研究常有争议,若用正史写法,不免拘谨而生硬,只好将《逍遥游》写成一本历史传奇小说,企图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虽然书中用了许多武侠小说的笔法,但它绝对不是武侠小说,因为小说中以国家大事的描写为主,虽然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格斗,却没有任何“侠”的意味在内。
为了便于读者对书中的社会环境、民间风俗的人的生活习惯容易理解,下面对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环境略述一二。
一、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环境与风俗
1、社会人员结构
春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为贵族和非贵族,贵族包括王侯、卿、大夫、士,常被称为“君子”、“劳心者”、“肉食者”,非贵族包括庶民和奴隶,被称为“小人”、“劳力者”、“藿食者”。
《周礼载师》郑注引《司马法》中说:“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都城及城郊叫着“国”,因此又有“国人”和“野人”的说法。“国人”是低等贵族,住在城郊:“野人”是农村中的农民,属“庶民”,又称为“庶人”;边境叫作“鄙”,其居民常常被称为“鄙人”,属“庶人”:“工商之户”也属“庶民”,住在城中;晋国“作州兵”,是承认国人和野人在“国”(城郊)、“野”之间的“州”中所私垦的田地合法(“作爰田”)之后,让“州”中的国人和野人负担军赋。
①奴隶
奴隶总称“臣妾”,或说“隶臣隶妾”、“隶臣妾”,如皂、舆、隶、僚、仆、台、圉、牧,还有阍、司宫、寺人、竖、奴、婢、舂、酋、徒人、胥靡等等说法。不过这中间又的是指其身份,也有的是从其职责上来区分,所以也不易详细区分。
关于这些人的名称与身份学术界有很多争议。我以为这些“臣妾”并不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奴隶,他们的身份职责中有的是官府和贵族家中的服役之人,有的是差役,有的是罪人,有的是俘虏,很难仔细区别。从其职责上来说,大抵是政事和生活两方面,皂、隶、舆、阍、司宫、寺人多是以政事服侍为主,在公开场合露面较多;圉、牧、竖、奴、婢、徒人等主要是以生活服侍为主,一般在官府或贵族家中,私人性质较强;隶、僚、仆、台、舂、酋、胥靡等是罪人、囚途或俘虏,充作奴役。另外还有优、师等一类的人,是表演娱艺和音乐的人,身份与庶民不同,又不同于上述奴隶,不过我以为他们也算得上奴隶。
由于这些“臣妾”与主人的关系有亲疏之别,最得主人宠爱的常被称为“嬖人”,因此其地位作用不同,春秋时期有不少人对政事曾有过影响,或是参与过许多政事。根据史书记载这些人的活动,可以猜出这些奴隶应该有其家族、朋友,立功可免其身份,犯过的还要降级,绝对不同于古罗马的奴隶那样全无人身自由,因此师旷对晋侯说“皂隶牧圉,皆有亲昵”。
小说主人公伍封的祖先伍参是楚庄王的“嬖人”,对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有决定性的影响,从此伍氏登入卿大夫之列,嬖人的身份地位是很低的,所以这一战之后,楚国令尹孙叔敖说:“胜晋大功,出自嬖人,吾当愧死矣!”
圉是养马的奴隶,地位还在“台”之下。鲁国有个圉人荦曾调戏大夫梁氏之女,梁女是公子般的情人,公子般因而责打圉人荦,公元前662年,圉人荦刺杀了新任国君公子般,酿成了庆父之乱;小说中写到的楚国白公胜叛乱,白公胜将楚惠王困在高府,有个叫圉公阳的人在墙上掘洞,将楚惠王背负逃出,这是见诸史实的。
竖是守藏司职的奴隶,是童仆一类的人。鲁国的竖牛是叔孙穆子的私生子,曾参与叔孙氏家中的大事;晋文公身边的竖头须,曾在晋文公流亡时将所保管的东西偷走;小说中卫国的浑良夫本来也是“竖”,却成为迎立卫庄公的主要人物;小说中的伍傲本来也是“竖”,不过后来成了伍封家中的重要家臣,能与孔子的弟子冉雍并列。
阍是司门的奴隶。吴人伐越,曾捉到一个叫焉的人,故称俘焉,吴王余祭命他为“阍”,守余皇大舟,公元前531年,俘焉趁余祭观舟时杀了余祭。
寺人类似于后世的宦官,又叫“奄人”,是被阉割过的男性,他们多在国君身边服侍国君及其夫人媵妾的起居(也有少量的在卿大夫家中)。齐桓公身边有个宠臣竖貂(竖刁),为了亲近内庭,自己阉割了入宫,因此更得齐桓公宠信,所以有的史书上又称他为“寺人貂”、“寺貂”。春秋时寺人常常在国事上有所表现,齐国的寺人貂与易牙在齐桓公死后搅乱政局;晋国的寺人勃鞮曾受晋献公之命追杀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后来又在晋文公为君后求见,在晋军攻曹时战死;史籍中还有“寺人费”、“寺人披”和“寺人柳”等记载。小说中的渠公、圉公阳、庖丁刀都是这样的寺人。
本书故事所发生的年间,奴隶对政事的影响并不太大,只是身份地位随政事的变化略有些升迁,如鲍兴渐渐由“圉”变成“竖”,后来又成了“士”,成为伍封身边日渐重要的家臣;鲍宁由“圉”一跃而升为家臣,主守一关。
②庶民
其中庶民可称“民”和“黎民”,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农村的务农平民,叫作“庶人”,另一类是工商,与贵族一起住在城中。
春秋时期,庶民在政事上基本上无多大的作用。不过在本书故事发生的年间,庶民的身份正在不断上升,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
一是工商之中出现了大商人,开始对政事有所影响,譬如小说中庆夫人和孔子的弟子的端木赐(子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