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北之虎-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是日军,还是东北军,亦或是那些民役都心弛神往地看着这场空战。日军战机几乎每掉落2到4架,东北的战机才会被击落1架。看着己方的空军如同英勇的骑士弛骋在天迹,每次有涂着膏药旗的日机被打爆或者坠落,下方的东北军和民役都会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每次有己方的战机被击落,都会响起一阵沉重的叹息。
“轰,轰…。。”天上的激战仍在继续,地面的火炮声也在这个时候响起。日军的炮弹如同雨点一般落在东北军的阵地上,不时炸出一个大大小小的泥坑。东北军这边的火炮也是毫不示弱的还击着。师属火炮,独立炮兵团,还有重炮旅,炮击的密度并不弱于日军,虽然东北军的炮弹储备不足,不过此时两个兵工厂开足了马力生产,一时间并不会出现大炮哑火的情况,日军的军工能力虽强,不过东北的潜艇频繁出现在大连旅顺港口的航道上,隔三差五的偷袭让日军海上的运输损失不小,就算有军舰的护航,也是极大的迟滞了运输军需物品的速度。
而且战场打了几个月,东北在大石桥一带抢修的防御工事已经初步完工,那钢筋水泥浇灌起来的战壕异常坚固。就是105mm重炮直接打在上面,也未必能带来致命的伤害。如此一来,日军想要动摇东北军的防线,就只能拿人命来填。
此时的日军高层已经准备将突破口放在黑龙江,可在俄国远东集结兵力尚需时间,面对叶重在奉天城的阅兵日军又不能毫无表示,一阵猛攻,损失了十余架战机,五六架轰炸机,另外还在东北军的战壕前丢了将近几千具尸体后,东北军的防线仍然岿然不动。日军只能悻悻然收兵了。
东北军也进攻了两次,不过这下和日军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由于第7师之前连番恶战,已经撤下去暂作休整。除了主力第1师和28师外。11,13,14,15,16,这五个师都组建不久,至于18师更是紧急扩编起来的。守在战壕里面依托着坚固的防御工事与日军打阵地战还行,一旦杀出去,主动进攻日军阵地,新军配合不力,攻击不够狠准的缺点就体现出来了,甚至被日军打了个反冲锋,关键时刻,第1师开出阵线,强行顶住日军的进攻,才将出击的大部接应下来,饶是如此,也损失了三千多人。这下东北军也不敢再行浪战了。王厚纯更是严令禁止东北军擅自出击,先让这群新兵在战壕里面再磨砺一阵子,以后才可堪大用。
大石桥至盖州一带的战事又是个不胜不败之局。第二军将电报发给奉天总参谋部的时候,阅兵仪式已经进入到了高潮。
¥¥¥¥¥¥¥¥¥¥¥¥¥¥¥¥¥¥
此时的奉天城已经是万人空巷,除却像直接与前线保持联络的参谋部,还有一些极其重要的工作岗位留人之外,所有的学生休假一天,大量从关内赶来的学生,士绅名流,还有各省派过来一睹东北军盛况的地方势力代表。当然也有别有用心的日本特务混迹在人群之中。日本在东北经营了许多年,短时间内绝无可能将日本人的势力连根拔起。
番号19,20,21,22,23,24,这六个东北紧急扩编的师级部队还是新兵,不过这些兵员都是经过训练的,眼下虽然上战场还有些勉强,不过在街道上踏着正步却是有模有样。
在东北与日本交战之际。
6个新编师,再加上27师,叶重的卫队旅,和从湖南赶过来的湘东北混成旅,与于佑任,胡锦翼的靖国军一起合计十万余人,列着整齐的方阵,
“豁!豁!”士兵整齐的脚步声踏在地上,水泥地面都在随着士兵的脚步声有节奏的震动。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奉天中央广场的占地面积仅次于国魂祠,叶重与一干文臣武将南洋北美的华侨首领,还有英,美,法,意,荷,比等国领事
“哗!”叶重在军队的训练时,稍微加入了一点后世解放军的元素,走起正步来动作整齐划一,戴着白手套的手摆动时动作看上去让人赏心悦目。虽然这些士兵还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不过那种篷勃的朝气和战意掩盖了身上的杀气不足。当然,风头最劲的无疑是27师与叶重的卫队旅,尤其是久经战阵的27师,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铿锵的凛冽气势。看得让人心神摇曳,就是眼光挑剔的德国武官,也不禁连连点头。
“敬礼!”路过中央广场的步兵方阵,在为首军官的口令下,一边踏步,一边向叶重这边的方向行军礼。
叶重,蒋方震,孙烈臣,许兰洲还有一众高级将领纷纷肃穆的回礼。
步兵方阵后面是师属骑兵团,然后是师属炮兵团。当那些被汽车拖曳的火炮排着长长的队伍出现在所有人视线当中的时候。
“阿弗莱克,对于眼前的这支军队,你怎么看?”义思德向旁边驻奉天领事馆的英国武官问道。
阿弗莱克是从欧战的尸山血海里面走出来的,一语点破道,“这支军队绝大多数都是新军,东北最精锐的军队现在应该都在与日军作战,不过精神状态都不错,至少说明他们对于这场战争的心态是乐观的,以东北军现在的编制,一个师在1万二三千人左右,我刚才注意了一下,每个师几乎都配备了足够的骑兵,还有完整54门火炮的炮兵团。另外还有少量的迫击炮,一定数量的重机枪,这样的配制,在东亚,恐怕东北的陆军,现在只有日军可以与之敌对了,东北军能在前线挡住日军进攻的情况下,手里仍然有这样一支兵力雄厚,训练有素的军队,又有西方的支持,至少战争打到现在,已经赢了一半。”
不过阿弗莱克不知道,这些大炮看上去声势骗人,东北的炮弹产量一时间却跟不上消耗了。枪再好,没有子弹,比烧火棍也好不了多少。
“东北军的实力确实让人惊讶,看来叶巡阅使在通辽兵工厂和奉天兵工厂里面确实投了不少资金。”费希尔道。
至于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国更是吃惊不矣,他们不过是沾了英法等国的光,到了民国后都会被叫成洋人,不过他们这些国家也未必能轻易拿出一支这样超过10万多人的部队。
第四卷 第296章 阅兵二
如果说这些师属火炮还只是让英美等国稍微有些惊讶的话,那么接下来出场的重炮二旅则更是让人侧目了,将近60门,105,120,150三种口径的重炮,黑洞洞的炮口向上斜指,给人一种莫名的震慑力。
“这么多重炮,看来东北的底牌似乎并不像浮在水面上的那么简单。”阿弗莱克惊叹道,“具大石桥那边观战的武官发回的电报,东北军已经开始批量地装备轰炸机,很快将会拥有新式的驱逐机,并且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重炮集群,再加上现有的装备,东北的陆军已经可以和末流的列强相提并论了。至少前俄国在战争中后期也没有这样的装备。”
当然阿费莱克说的只是一个相对值,真正的列强绝不是军队现有装备这么简单。打个比方说,美国在欧战之后大量裁军,其陆军一度由一战期间的三百六七十万,裁剪到1920年的26万左右。列强讲的是一国的综合实力,其实工业基础和规模是最显著的特征。美国遇到欧战,爆兵一下子可以爆到几百万,如果战争需要,还可以更多。可东北若不是发了几次意外之财,也支撑不起如此的爆兵速度的。
此时英美法等国的领事,武官尚且能保持淡定。不过街道两侧的学生,市民,还有大批从关内特意赶来的士绅,进步人士,目睹这场民国前所未有的大阅兵,看着那威慑力十足的火炮,一队队衣甲鲜明,精神饱满的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从身前的街道经过,只觉得热血翻涌。使劲地朝街道上的军队招手呐喊。
少数狂热的学生已经开始高呼东北军万岁,兴帅万岁的口号。此刻,整个奉天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
“民心可用啊。组织起这次阅兵,虽然花费不小,不过能将这些民众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下,日军也并非不可战胜。”看到街道上狂热的民众。王永江忍不住叹道,“这样盛大的阅兵仪式,也不知道兴帅怎么想出来的。”
“是啊,民心可用,士兵亦可战。”袁金恺能力强,不过投机的心理也很强,不像极有原则性的王永江,袁金恺忠的只是他自己,并不是整个东北,不过此时此刻,也不由感到年轻时那久违的热血重新开始沸腾。
“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见啦!”相比起王永江,袁金恺这些经常能看到东北军的人不同,从关内过来的士绅,知识分子却是大开眼界。至于司徒美堂,黄三德,黄奕住,陈嘉庚这些华侨就更不用说了。眼前这支军队,无论是装备,还是纪律,精神风貌比起其他省份看到的兵癖都截然不同。
“若民国的军队都能像眼前的东北军一样战意高昂,日本又何足道哉。国家又何愁不兴。”
“可惜这种军队只有东北才有。像张敬饶,倪嗣冲之流,不指望他们能与外敌作战,不出来祸害百姓就不错了。”由周诒春作陪的关内像蔡元培,胡仁源,严范孙等一批民国大学名校的校长与教师不由感慨万千。
看到东北军威的盛况,与这些知识分子,市民高涨的热情不同,提前数天带着少数随从赶到奉天的吴佩孚还有一些其他督军的代表却是越看越心惊,甚至有着一丝恐惧,除了东北关内几乎没有哪个省会将骑兵团的名额配满,一马当三兵的话可不是虚传,至于每个师五十多门的大炮就更不用提了,看到后面第二重炮旅的时候,更是惊得面无人色。就连向来自傲的吴佩孚自忖亲率第三师,也绝无可能挡得住那六十余门的重炮的轰击。
“乖乖,这么粗的大炮筒子,得花多少钱啊?”阎昔山的代表周玳也是玩炮的行家,晋商一直是个闻名全国的团体,山西的富裕也是小有名气的,现在阎锡山的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也开始起步了。
周玳自以为一直不显山露水的山西实力就算比不上直皖奉,应该也不会差得太远,可是来了一趟奉天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光是眼前的这十万东北军就不比皖系逊色多少了,比起曹锟的河北军还要强出一线,更何况东北军的精锐还尽在前线与日军交战。想到这里,周玳不禁打了个寒颤,如果东北军大举入关,恐怕就是直皖两系加起来,都未必挡得住。外界虽然一直都对东北军高看一眼,可是都没有想到会强到如此地步。
“东北现在可是有了席卷天下的气势啊,子玉兄,你怎么看?”周玳向旁边一直眉头紧皱,沉默不语的吴佩孚道。
“东北军越强,此番战胜日军的机会就越大,自然是件好事。”吴佩孚心里的忌惮比起周玳还要深上几分,不过在曹锟没有表明态度之前,他是不会发现什么主观意识想法的。
“说得也是。”周玳打了个哈哈。
等军队都从中央广场过去之后,叶重再次转移地方,乘坐小汽车直接在层层士兵的护卫之下赶往国魂祠。登上车的时候,蒋方震走到叶重小说地说了几句,叶重点了点头,然后进了车子,并没有向街道两旁的民众作扇动民心之举,眼下龙蛇混杂,日本的特务绝对不在少数,为了避免叶重遭受到萨拉热窝裴迪南大公那样的事件,一帮属下对此事都是极力劝阻的。
国魂祠是一片独立的区域,广场之大容纳十数万人都不成问题,场中央陆陆续续赶到了五万余东北军士兵,剩下的则是给民众留出来的空间。
当叶重车队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士兵都哗地分站两边,让出一条宽阔的大道来。
叶重与奉天军政高层相继下车。走到国魂祠大门的正前方。看着前面整齐的步兵方阵,与人山人海的场景,饶是见多了大场面,此时也有些心潮澎湃,至于陈嘉庚,黄奕住,司徒美堂这些人就更不用说了。
“首先,讲话之前,我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叶重拿着话筒,整个奉天城的广播系统将叶重的声音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而且不久之后也将传遍叶重治下的三省三区并陕北。甚至远到关内。
“今天,在得知东北将举行盛打的阅兵仪式的日军,出动轰炸机,战斗机不下百架,大炮数百门,超过五万人的军队向我军阵地发动疯狂进攻,已经被我东北军成功击退!”
顿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激荡的声音扬起在奉天城上空经久不散。
叶重作了个下压的手势,以军人为核心的广场立即静了下来,这边的动静很快传到远处人群看不到的地方。
“所有的民众,士兵,同为大华民族的儿郎!不管你来自东北,关内,亦或是万里之外的重洋。从日军入侵外蒙这一刻起,便不再有地域的限制,也没有贫贱富贵的区分。有的只是大华民族的血性!”
“自甲午海战以来,我们受过太多的压迫,太多的屈辱,十几年前,我叶重跟你们大多数人一样,吃不饱饭,穿不暖,也上不起学。而且见到日本人,我还要点头哈腰地绕着走,日本人可以随意抢走我们的粮食,杀害我们的亲人。而且别人还告诉我,让我不要反抗。是,那个时候我们弱小,需要隐忍。”
“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养家糊口,创造财富,我们需要的并不多,只要一片能安心营生的土地,沿续属于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传承。可是日本人不让,他们屡次将死亡和灾难施加到我们的头上。想要掠压我们的财富,抢掉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死后,我们的子女,后代无论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他们永远只是最下等的公民,会遭受和我们现在一样的命运。日本人要用我们的鲜血和耻辱来成就他大和民族的辉煌和荣耀。我们这么多年来的隐忍没有换来日本人的适可而止,换来的是变本加厉。”
“现在日本人要再次用他们的铁蹄将我大华民族的尊严踩在脚下狠狠的践踏,将我们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谁能让我不反抗,谁又可以给我一个不反抗的理由?”
“现在我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去给自己,还有我们的后人去打出一片新的天地,让他们以后能昂首挺胸,自由自在的做人。我的身后,已经有数万最英勇的战士,为着这一共同的理想拼搏过,奋斗过。这些战士并未死去,他们在天上的英灵正看着我们,看着我们为着共同的愿望而战。也许有一天,我也将长眠于国魂祠,而我,还有我的子孙,将因此而感到骄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便永远不能获得新生。而我还有我最英勇的战士们,将会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重新铸就大华民族,不朽,不屈,不败的国魂。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国魂祠前的广场上,数万将士神情肃穆地看着最前面的叶重,一同举起手中的步枪,数万道声音一起在广场上嘶吼,不管是东北的民众,还是来自关内的士绅,知识分子,亦或是黄三德,司徒美堂,黄奕住,陈嘉庚,李清泉这些华人都自发地加入到人群当中,数十万人发自内心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呐喊。
第四卷 第297章 迫降
胡景翼有些发愣地看着远处看得不太清楚的叶重,刚才这一番话,他看不到叶重身上有任何做作的痕迹,一直以来他以为只有孙文才能领导民国走向正确的道路,可此时看到东北这些无畏的战士,还有这些和士兵们共同进退的民众。连胡景翼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理念已经不知不觉的开始有了些变化。
不止胡景翼,许多和胡景翼一样,立志为强国之路而奋斗的知识分子观念也在悄然的变化。
“很幸运,我于民国历9年8月15日,在东北奉天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