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治三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都是衙门的人教的。”老人脱口而出,“小老儿记性不好了,昨天背了半宿,还不太精熟。嗯……爱民如子,为官清正。得睹君仪,三生有戏。三生有戏啊!”

小罗“扑哧”一笑,环顾众人,有的掩口而笑,有的金鱼望天,有的面露尴尬。

县令在一边听了,慌忙跪下,脑袋都快扎到地里去了。

他又拍了拍老人家的手:“您老好记性,一点儿都不错。今天是让某看了一场好戏呀!您老辛苦啦!”

“不敢不敢。这都是衙门吩咐的。”

小罗也不气恼,把手一抬作了个罗圈揖道:“某人方到陈留,就给大家添了麻烦,实在是对不住列位。下官这一路上得各地官员馈赠不少,一会儿大家不要走,每人都有些薄礼相送。穷人多领,富人少得,但人人都要沾沾下官到此的喜气。”

“谢大人!”众百姓喜气洋洋跪倒谢赏,这次是真高兴了。

小罗又劝大家起来,吩咐李儒散发礼物,这才走到县令面前道:“县令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今天您最辛苦呀,真是有劳您了。”县令听他语气平缓也不知是好话坏话,只好回答:“不敢……不敢……在下陈留县令赵某,在此迎候大人乃理所当然。”

小罗将其搀起,并不提及方才之事,只是叫其速速回衙理事,不必顾及他的事;自己则带着李儒先往王府拜谒陈留王刘榭(刘协的叔叔,我编的)。

封国之王虽然没有治理之权,但毕竟是王室的代表,国相在名义上还是辅佐其为政的,所以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拜谒王爷。

刘榭虽为当今天子刘宏的弟弟,却颇为躬亲和蔼,不似陈王刘宏那般骄纵跋扈。一番有模有样的客套已毕,他还亲自将曹操送至二门。

小罗出门后长出了一口气:“山头也算是拜过了,接下来还要看我的手腕了!”

小罗离开王府,李儒早就在外面候着了,将其引至相府。

进了门,见家人仆从还在乱哄哄地安排家什,里里外外插不住脚。

曹操便将李儒叫到官府大堂上暂且问话。

“小罗,今天会长又送信,会长听说您又拜国相可高兴了,叫我给您带来几卷书。”

李儒说罢,招呼家人搬过一只箱子。

小罗很好奇会长送什么书,亲自打开箱子,拿出一卷展开来看,不解:“这书很有用吗?”

“哎呀!这是王符的《潜夫论》,岂止有用?”李儒不禁连连赞叹,“王符隐居一世,自己未曾为官,却在家中写出这部奇书,可谓为官者之经籍。”

“会长身在洞里还能考虑这样周全,真是难得呀!”

李儒见他讽刺会长,不满道:“黄巾贼作乱以来,乱治家里的人可没少组织乡民抵抗……”

小罗打断道:“不求有功,无事就好。只要别再出张宝这样的叛徒就好了。”虽然他是自己的二爹,但是掀起黄巾之乱的就是此人,小罗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面对他。

“哪能似你说的那样?张宝也不过是走错了路罢了,其实也没你想的那么坏。”但李儒心里还是抵触张宝的。

原以为小罗听了必定宽心,哪知小罗脸上没什么变化,只是道:“算了吧,人心世道都变了了,我也不管这些了……对了,你在这儿呆几天了?”

“等你拿回书卷咯。”

“哦。今天早上,你觉得那个陈留县令怎样?”

“我看这个官还不错,虽说为了巴结您拉了这么多百姓,但是他为小的,哪儿有不怕你这个大的?办事精干也就是了。”李儒摸着下巴笑道。

曹操听完也不知怎么回答,这时华雄自前衙过来道:“启禀大人,陈留县令求见。”

“哦?说曹操曹操到,看来这个官还真关心我,我方把他打发走,这一会儿不见他又追来了。”小罗笑道。

“曹操?那是隔壁的济南相?他怎么了?你认识?”李儒接过话茬。

小罗顿时老脸一红,说漏嘴了,连忙补充道:“以前我跟他交过手,所以知道……不说那个了,依你说,我见还是不见呢?”

李儒说道:“那得见见啊,同在一个城里办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跟他处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好歹人家赔着笑脸来了。俗话说张手不打笑脸的人,你无论如何也得给个面子呀。而且他给我送了钱。不收白不收嘛。”

“呵呵,倒是几句好话。”小罗连连点头,却又问:“好,文优(李儒的字),反正这会儿没事,咱就见见他,看他是找我有啥事。”

李儒摆摆手说道:“全凭大人做主。”说罢抬手亲自出去迎接县令。

陈留县的赵县令是靠贿赂阉人买来的官,原以为买得陈留首县是肥差,上任才知道自己做了小媳妇,同一座城里还有个婆婆陈留相管着。

好在他八面玲珑又舍得花钱,硬是把前任国相哄得顺顺当当。

可是,没想到小罗一下车就揭穿了他拍马屁的行为,虽未加斥责,但说话的口气不冷不热实在摸不透底细。

他赶紧给李儒塞了钱,请他在小罗面前美言,又回家写下一份丰厚的礼单揣在袖中,恭恭敬敬再来拜谒。

“赵县令,您真是客套了。”小罗拱着手走出来,“这一天之间两次拜会,某实在是受宠若惊。大人您爱民如子,为官清正。得睹君仪,三生有戏呀!”

县令明知道这是拿他教给百姓的话挖苦自己,也只有憨着脸道:“郡相大人,您这是取笑下官呀。惭愧,惭愧!”

“那件事不提了,某素爱诙谐,你也不要见怪。”小罗却笑容可掬拉着他的手道:“里面请,里面请。”

“下官不敢,还是请大人在前。”

“欸!”小罗拍拍他的手,“某初到贵宝地,万般万事务还有劳赵兄您指点,况且今日若不是您带领百姓来迎接,某焉能一下车就博得爱民的好名声?赵兄不必推辞,请请请。”

第二十七章 跟蛀虫们过过招

第二十七章跟贪官们过过招

赵县令听小罗这样说,心里那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赔笑道:“郡相大人实在是赏脸,不过下官怎敢抢大人这一个先。”

“既然赵兄如此礼让,咱们二人不如携手揽腕一同入衙吧。”小罗说罢拉着他的手就往里走。

进到大堂,二人按宾主先后落座,献茶已毕。

小罗故意屏退李儒、华雄等人,关切地问道:“我瞧赵兄有四十有余了吧,您是哪一年的孝

廉出身?”

赵县令挠了挠头道:“下官并非是孝廉出身,乃是出了四百万钱资助西园才得此任的,让您老见笑了。”

“这又什么好笑的,出资西园也是为皇上出力嘛。”小罗瞥了他一眼。

赵县令忙补充道:“我出资西园,是得中常侍赵忠、段珪两位老大人相助。”

他故意挑明了这层关系,好让小罗知道自己强硬的靠山。

果不其然,小罗越发和蔼:“赵兄何不早言呀?既然如此,若有什么想法您只管推心置腹,也不枉您对朝廷一片赤诚之心啊。”

“不敢不敢。下官本非才干杰出之人,能勉强担任此职已是侥幸,何敢多求?”

“您太谦虚了。以君才能,坐我这个位子又有何不可呢?”小罗皮笑肉不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赵县令乐得嘴角快咧到后脑勺去了,连忙自袖中抽出帛书的礼单,双手恭恭敬敬地捧到小罗眼前:“闻大人征讨黄巾多有劳苦,能得胜而归迁任国相,这实在是大喜,下官有份薄礼相赠,聊表心意。”(其实是被人救起,被罢了兵权,明升暗降才到了陈留)

小罗略一皱眉,接过礼单看看,冷笑道:“大人实在是破费了。”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这可不小啊,光锦缎就有三十匹,莫说小弟的亲人,就连我府中的仆妇丫鬟都有好衣服穿喽!这得感谢您的厚德呀。”说着小罗俯下身子,凑到他耳边轻声道:“光靠您捞的那点儿小钱,够吗?”

“啊……哈哈哈。”赵县令马上乐了,“俗话说一处不到一处迷,十处不到九不知。大人您恐怕没来得及打听,这陈留有多处铁矿,小的精心处置,已有不少收益,今闻大人到此,定将这些年的积蓄全数奉上。”

“唉……”小罗摇摇头,“君子不夺人之美,您这份礼太重了。某人不能收啊。”

“大人您这就是不给我面子了……”

“赵兄不必客套,礼虽然不收,但是求您办件事情。”

“您有吩咐下官自当尽命,何敢当一‘求’字。”

小罗叹了口气,沉吟道:“某受天子之命征讨黄巾,一路上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鞒,受了不少罪,真是九死一生呀!”

“大人真乃国之忠良。”赵县令见缝插针赶紧拍马屁。

“你也见到我那家人李儒了,他跟着我杀敌立功,也是出生入死几经风险。”小罗夸大地说着,反正说谎不要钱。

“他到来之日下官未敢怠慢,已有好心相献。”

“已有好心相献?哈哈哈……”小罗仰天干笑了几声,突然又皱起眉头,“李儒得赵兄周济,某感激不尽。只是……”

“只是什么,您只管说。”

“刚才大人言道得胜而归迁任国相实是大喜,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但如此好事,却只有赵兄一人为我贺喜,未免冷清了。”

“您的意思是……”

“若是济南全郡的县令都能到此,大家一同为我贺喜。某做个小东,痛饮一场岂不快哉?”小罗说着把礼单又塞回到他手里,用力地捏了捏。

“哦,哦。”赵县令明白了:这大人胃口大,光要我一个人的贿赂不够,得全郡十个县令都来逢迎,想至此,忙拱手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我初到此地,与各位大人都不熟悉。您是都认识的,就有劳赵兄辛苦一下吧。三日后,我在府里摆下宴席,您把各位大人都请来,咱们好好庆贺一番,到时候一醉方休。”

“下官本不当推辞,但是……”

“但是什么?”小罗把脸一拉。

赵县令赶忙起身跪倒:“半月之前,朝廷已派黄琬来青州担任刺史。此公乃当年功臣黄琼之后,又是老太傅陈蕃举荐之人,因不融于世道被朝廷废弃二十余载。如今黄巾事起,此人受杨公举荐再次出仕,就是要来此间考察青州官吏行径。大人召集一郡之官庆贺,传到他耳朵里,恐怕对大人不利。”

“就因为这个?起来起来……我在陈留,他在齐,哪里管得了这边的事?再说我何等身份,自有办法处置,不劳赵兄您担忧。”说着小罗又凑到他耳边,“我不叫您白辛苦。若是此事可以办妥,我得了他们好处,赵兄您就不必再破费了。”

三日后的傍晚,陈留国的县令们如期而至,纷纷带着礼物礼金。赵县令俨然一副众人之首的架势,不但亲手誊写了礼单,而且还特意把诸人的履历都书写了一份交到曹操手里。

小罗备下酒宴招待众人,却发现陈留治下十七位县令只到了十六个,便故作不悦道:“谁没有到呢?怎么不给本官面子!”

一个胖乎乎的县令抢话道:“酸枣县令刘晔没来。此人仗着自己是皇姓恃才傲物,从不把我等放在眼里呢!”

“就是就是,刘晔太不像话了。”诸人附和道。

小罗看看那位胖乎乎的县令,不禁笑道:“这位老兄,您又是哪一县的父母官?”

那人憨笑道:“在下宁陵县令。”

“宁陵是好地方呀,乃本国铁矿最密之地。您通晓司铁之道吗?”小罗问道。

“略知一二吧。”那胖子捋了捋胡子,“就是把铁炼出来,便宜时就存着,贵了就卖给附近的豪强财主。”

小罗咬牙冷笑道:“您这不是替朝廷司铁,而是靠铁矿做买卖。”

“下官本就是贩私铁的。”

“盐铁乃朝廷专属之物,你不知道干这营生犯王法吗?”

那胖子笑道:“大人恐怕不知,皇上修园子动用了太多的铁,即便是私炼之铁也在其中。下官就为朝廷供了不少好铁,后来得勾盾令宋典举荐,才任宁陵县令的。”

“原来是十常侍举荐之人,难怪如此。我看那履历未必为准,这里没有外人,几位大人都是以何捷径为官的,不妨都讲来听听,某日后也好关照。”

众人自报家门,有的是靠宦官举荐,有的是走鸿都门学士的门子,有依附董太后族人得官,还有的是巴结皇上的乳母而得,唯有雍丘县令是孝廉出身。

小罗仔细看了看礼单,对雍丘县令道:“您破费的也不少啊……既然是孝廉出身,何必如此呢?”

雍丘县令红着脸道:“入乡随俗,入乡随俗便是,我也不能破了规矩嘛。”

“哈哈哈……你倒是能和光同尘。”小罗大笑起来,又看了一眼礼单,奇怪道:“不对啊,你们在座十六个人,为什么这礼单上只有十四个人呀?”

赵县令脸都白了:“下官日前已经……”

小罗打断道:“你的事情我知道,还有谁未曾送礼不在其列?”

只见最末一张几案后的人站了起来:“下官未曾孝敬大人。”

曹操看了他一眼,只见此人个子不高,相貌平平,才二十岁出头的样子,问道:“你是平丘县令毛玠?”

“诺。”

“你为什么没有为本国相备礼?”

“下官已然备好礼物,见到诸位大人所赠之物,不敢再进献了。”

“你赠本官什么礼物?”

毛玠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从袖中抽出自己的礼单递上来。

小罗接过来一看——竹简十扎。

小罗一阵冷笑:“你就送本国相十扎竹简?”

毛玠咽了口唾沫,搪塞道:“此乃官府行文当用之物,送与上司甚为妥当。”

“哼!他们送金送银送锦缎,你却只有竹简相赠,也忒小觑某了吧。”

“恕下官斗胆直言,”毛玠猛地一抬头,“大人乃是侯门子弟,更是朝廷戡乱功臣,不宜因财货玷污声名!”

“哦?”小罗眼睛一亮,“你好大的口气呀,教训起我来了。你不也是花钱买的官位吗?竟沽名钓誉,如此假清高。”

小罗这样一说,八位县令纷纷对张京嗤之以鼻。

毛玠觉得脸上发烧,跪倒施礼道:“郡相大人,毛某虽是花钱买的官,但有心为朝廷效犬马之劳,为百姓解倒悬之苦。自我上任以来,虽不敢说把平丘县治理得夜不闭户,但也是洁身自好清明如水。在下有金有银可以给百姓花,也可以赈济灾民,就是不能贿赂上差,污我毛氏祖宗的门楣!既然大人嫌我的礼薄,这个县令我也不当了,大人尽可奏免我的官职,是罪是罚是生是死,我姓毛的等着您!”

说罢他便起身除下头顶的冠冕,往地下一扔,转身就往外走。

第二十八章 一口气拍死十四只

“给我站住!”小罗喝住他。

毛玠料定他要对自己下毒手,也不回头,梗着脖子道:“在下去官也就是了,望大人自重,莫要因我毛某一条贱命坏了您的大好前程!”

“哈哈哈……要罢官的不是你。”

毛玠大骇,转过脸看着他。

只见小罗把其他人的礼单举在手里,正颜道:“坐在位子上的,全部给我跪下。”

那八个县令这会儿才知道事情不对,赶忙离席跪倒。

小罗掷开礼单,将桌子一拍:“诸位听清楚了……既然皇上设万金堂西邸卖官,那我也不管你们的官职因何而得。

但你们丧心病狂,胆大妄为,竟然欺压百姓、私营铁矿还敢贿赂本官。现在人证物证皆在,我明日就上疏朝廷并传檄刺史黄琬。

酸枣县令刘晔为官正派,不屈权贵;平丘县令毛玠虽左道输钱为官,但赤心为民不屈权贵。除了他二人,你们的官都别当啦,回家等着治罪吧。”

八个县令吓得冷汗都下来了,雍丘县令提着胆子道:“下官孝廉出身,非是贿赂阉人得官,望大人开恩。”

哪知此言一出,小罗勃然大怒:“你这无耻的东西!还有脸提自己是孝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