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辆马车由远处缓缓行来,停泊在渡口。

张婉贞从车上走下来,和张管事一同登上渡船。车夫顶着雪花,把马车往船上赶。几个船工也过去帮忙,一时间渡口喧嚣热闹,马嘶声不绝。

“张叔叔,你说曹家的溶铁炉旁边,为什么会有两个水槽?”

张婉贞站在船舱门口,看着略显混乱的渡口,突然轻声的询问道。

张管事愣了一下,苦笑着摇头道:“小姐,我哪能猜到这里面的奥妙?你这等才女都看不出端倪,我更看不出来了……不过,我觉得设两个水槽也没什么大不了,说不定他们日后有用处呢?”

“嘻嘻,两个水槽同时使用,怎么可能是为日后谋划?

而且那水槽里盛放的,肯定不是水……我虽然猜不出这里面的奥妙,但却能肯定,和曹朋有关。

张叔叔,你有没有发现,那个曹朋和平常人不一样?他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是个很有趣的家伙。我现在就想弄明白,水槽里究竟盛放的是什么?为什么盛放?又有什么特殊用途?”

风很大,雪也很大……

可是却掩不住,少女眼中那求知的欲望。

张管事也不禁暗自摇头。

这位女公子啊,和别人家的女孩子真有些不同。整天钻研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满脑子的异想天开。可偏偏她那老爹,居然放任不管……好歹也是荆襄名士,怎么教出这么一个女儿呢?

当然了,这也就是张管事自己想想罢了。

他可不敢说出来……

别说是他,恐怕连自家的族长也不会跑去说三道四。

张家虽然在南阳郡很有名声,可若论起实力,比之这女公子身后的家族,却有着天壤之别。

算了,她感兴趣就感兴趣!

她老子不说,我又何必做这坏人?

想到这里,张管事反而轻松了许多,“小姐,你不是说要找那曹朋学拳吗?到时候问他就是。”

瑶鼻一翘,少女哼了一声。

“那个家伙鬼的很,如果这里面藏着秘密,未必会告诉我。

不过没关系,他不告诉我,我可以自己打听……哦,还有一件事。咱们回去以后,请叔叔给我准备个院子,我想做些东西。但这件事可千万别告诉我爹,要不然他又要唠叨我了……”

“这个,小人明白。”

张管事不禁笑了,点头应承。

“小姐,这船要开了,你还是会舱里吧,别着了风寒。”

“张叔叔,反正又没多长时间,我就在这里看看雪景,你忙你的去吧,不用费心照顾我。”

少女年纪不大,但也许是出身的缘故,这话语中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张管事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他走到船尾,大声喊道:“快点,动作快点……这雪看样子会越来越大,咱们可别再耽搁了。把车子停好……你看好马,咱们开船喽!”

渡船缓缓驶离渡口,向河对岸行去。

少女看着雪景,脑海中却思考着另一个问题:那水槽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

第二天,曹朋起了个大早。

披衣走出房间,就见眼前白茫茫一片,心中顿起空灵之感。

做了几个扩胸的动作,又活动了活动腿脚。先是用青盐漱口,然后又打了一盆温温的井水,洗了把脸。

看起来,得想办法做个牙刷才是。

用青盐漱口虽然不错,但终究没有牙刷来的习惯。

“阿福,走了!”

邓稷在大门口呼唤曹朋的名字。

昨天晚上曹汲睡的晚,不过在曹朋睡觉之前,叮嘱他去县城里买些木炭回来。

以后,这个家迟早会交给曹朋打理,有些事情也要慢慢的让他学着处理。本来王猛说,他可以去买,却被曹汲拒绝了。来棘阳这么长时间,也是时候让曹朋去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

说来也怪!

如果换做从前,曹汲绝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但就是在那天和马玉打了一场之后,曹汲渐渐的也出现了一些改变。

比如,他开始学会拿主意,开始尝试着对别人说‘不’。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那有些懦弱的性格,那种滥好人的性格,促使曹汲总是很被动的去做出改变。而现在,他开始主动的改变,对曹家上下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毕竟,曹汲现在是这一家之主……

买炭,得趁早。

曹朋牵着大花,和邓稷走出家门。

“阿福,等等我。”

王买穿好衣服追上来,笑嘻嘻的说:“我和你一起去。”

“你不练功了?”

“我一个人练着没劲儿,先和你去买炭,然后回来一起练功。”

曹朋倒是无所谓,于是点点头,牵着马和邓稷并肩走。

“姐夫,这两天忙不忙?”

邓稷揉了揉发红的鼻子头,呼出一团哈气,笑道:“蒯县令回襄阳去了,估计得十五之后才能返回。这两天公房里倒是没什么事情,除了一些简单的公务之外,基本上没事情可做。”

“呵呵,估计这年后,恐怕要忙碌一些吧。”

“可能……”

邓稷是个做实事的人,不擅钻营。

不过由于曹朋这一层关系,蒯正对他倒是很照顾。

邓才被流放到了村镇,至今都没有回来。马玉则被关在牢狱里,一直没有判罚。

估计,蒯正这次从襄阳回来,也差不多该有结果了……曹朋倒是不太担心,显得非常轻松。

和邓稷一路聊着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棘阳县城外。

“叔孙,我正要去找你呢。”

还没进城,就见一个中年人迎面跑来。

曹朋倒是见过这个人,依稀记得他也是邓村人,论辈分还是邓稷的族叔。名字?曹朋真记不太清楚了,不过见那中年人,他还是恭敬的行礼问好。

中年人微微还礼,然后拉着邓稷道:“快点走,蒯县令在昨晚返回,一大早就召集大家,说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蒯县令回来了?”

“是啊,昨晚雪下得正大时回来的……快走吧,蒯县令等着咱们呢。”

邓稷连忙应承,回身对曹朋王买道:“阿福,虎头,你们两个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看到三颗老槐树,往右拐,大概一里地左右,就是车儿沟。你们找一个叫魏兰的人,他的炭烧的最好。”

“知道了!”

邓稷不敢再耽搁,和那老吏匆匆进城。

曹朋和王买相视一眼,牵着马沿着邓稷说的那条路往前走。

一边走,曹朋一边琢磨着事情。

按道理说,蒯正在年前回家,应该会呆到祭祖之后才会返回。这年月,新年祭祖可是一桩大事,没有特殊的缘由,不可能随意缺席。除非,蒯正是受了家里的排挤,或者是遭受处罚。

但似乎又不太可能,蒯正若受了处罚,根本不可能继续呆在棘阳县的位子上。

这说明,一定是发生了大事!

曹朋拼命的回忆着,忽然停下脚步,自言自语道:“难道说,曹操要攻打宛城了吗?”

三国演义当中,曹操因张绣占据宛城,与刘表结盟,而感到后方威胁。于是匆匆结束了正在进行的徐州之战,回兵意图攻伐张绣。但具体的时间,曹朋记不太准了,只记得是建安二年。

现在是建安元年年底,张绣和刘表已经结盟!

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来计算,曹操应该是在年后,就会兵发南阳郡。

“阿福,你刚才说什么?”

“呃……没什么!”

曹朋笑了笑,对王买说:“走,咱们快点把炭买回去,然后练功去。”

“好!”

王买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兴冲冲的牵着马往前走。

曹操要打宛城了?

这应该是一打宛城,曹操是先胜后败,而且损失惨重。那么自己又能从这件事当中得到什么好处呢?曹朋思来想去,却发现此时的他,好像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静观事态的发展。

难不成他跑过去告诉曹操:张绣会造反,到时候你儿子,你侄子,还有你的大将都将战死?

且不说能不能见到曹操,就算见到了,若当着曹操的面说这些事情,自己恐怕小命难保……

可就这么看着吗?

曹朋又觉得有些可惜!

靠,没有名气,没有实力,还真是一桩痛苦的事情……

……

车儿沟是个村子,有二十八户人家。

这里家家户户都是靠烧炭为生,冬天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时候。

曹朋和王买很快便找到了那个魏兰的住处,买了两大筐炭,踏上回家的路。东汉末年的物价不低,特别是在董卓为祸天下的时候,曾大量发行无文钱,令物价暴涨。谷一斛,需数十万钱,很多人积蓄一辈子,可能买不起一石粮食,最后不得不选择易子而食的方法生存。

不过,自董卓死后,情况也开始有了好转。

刘表不是个做大事的人,但在治理方面,确是有些手段。

首先,他废除了董卓时期发行的无文钱(董卓时期铸造的小钱,直径1。2-1。5厘米,重0。5-1克。同样刻有五铢字样,但因为字体模糊,后来被人嘲讽为无文钱),采用足值五铢,使物价迅速回落。后来又和荆襄世族联手,奖励农耕,兴修水利,使荆州治下渐渐稳定下来。

从这一点来说,刘表还算做的不差。

本来曹汲让曹朋买一筐炭,但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战事,曹朋还是多买了一筐回去。

看样子,还得要多买些粮食储备起来……

曹朋心里嘀咕着:一旦战事开启,棘阳肯定会受到影响。到时候物价飞涨,说不定又是一桩麻烦。

回到家,把炭卸下来,王买牵着马进了马厩。

曹朋正想要找曹汲商量储存粮食的事情,可还没走进大厅,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阵笑声。

有客人!

而且还是熟悉的客人,洪娘子。

自从经历过马玉那档子事情以后,洪娘子和曹汲一家走的很近。

这女子虽然没什么文化,却是个眼皮子活络的人。她看得出来,邓稷一家将来,肯定有发展,所以曹家有什么事情,她都会过来帮忙。一来二去,在洪娘子刻意迎奉下,和张氏、曹楠越发亲热。

“呦,是小郎君回来了!”

洪娘子见曹朋回来,立刻热情的招呼。

“大兄弟,这可是你的不是……这么冷的天,怎么让小郎君出去呢?以后有什么事情,你就告诉我。反正我家巨业没什么事情,让他去就是了。快坐下,快坐下,出去一趟,可辛苦了……”

洪娘子满面笑容,让曹朋也有些不知所措。

见过礼之后,曹朋正想着把曹汲叫出去说事情,却听张氏问道:“朋儿,你先坐下,我有事问你。”

“娘,什么事?”

“我听说,你每天早上,和虎头在后面的河滩戏耍,都耍些什么?”

曹朋愣了一下,“没做什么啊?”

“是不是在习武?”

“呃……是!”

这种事瞒不过去,曹朋也没打算隐瞒。

不过,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教王买练拳。

所以曹汲也好,张氏也罢,还以为是曹朋跟着王买习武。

王猛倒是觉察到了一些端倪,只是王买不说,他也不会过问……

隐隐感觉到,王买和曹朋一起习武之后,进步非常快。自家的状况,王猛很清楚。他教给王买的那些东西,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想必是曹朋指点?这听上去似乎很荒谬,可是王猛却不感到惊奇。想当初,曹朋跟着方士学习,说不定那位方士有大神通,教给了曹朋仙家妙法?

张氏笑道:“朋儿,是这样的。

咱们家来邓村这些日子,你洪家婶子帮了不少忙。她有一个儿子,就是邓范,你应该见过……年纪和你差不多大,你洪家婶子来找我,就是商量着,想让邓范和你们两个一起习武。”

洪娘子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小郎君,我也知道这有些冒昧。

只是我家那小子,眼看着年纪大了,整日游手好闲的,四处招惹是非。让他跟他爹学手艺,他有不愿意,说没出息;让他去读书,也没有那个本事。我听说两位小郎君都有一身好本事,就想着让他跟着你们学学……这兵荒马乱,能练些拳脚,说不定还能搏一个出身……”

曹朋愣住了!

“这件事,需问一下王伯父的意思。”

曹汲说:“你王伯说了,看你的意思……你要是愿意,他没意见。

朋儿,你婶子帮过咱们的大忙,当初咱家落难时,你姐姐也亏了她照应,你自己看着办吧。”

靠,这叫我自己看着办?

你老头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怎么办?

曹朋倒是知道邓范,但却没什么印象。

于是想了想,对洪娘子说:“婶子,要是邓大哥愿意,那就一起来吧!”

洪娘子这脸上的笑容,顿时更加灿烂。

第026章 拳名太极(一)

邓范十四岁,比曹朋大一年。

洪娘子的丈夫邓巨业,已年过四旬,是个老实巴交的手艺人。他出身贫寒,父母死得早,是个孤儿。早年间和一个从交趾来的匠人学了一手篾匠活,此后便以此为生。直到快三十岁,才成了家,和洪娘子结为夫妻,并有了儿子,邓范。

邓巨业的手艺很好,周围十里八村的篾匠活,大都会找他来做。生活算不得富裕,但还过得去。

只是这老儿子邓范,总让他无法省心。

不但不肯继承他的手艺,反而整天游手好闲,在外面与人争强斗狠。

邓巨业为此,伤透了脑筋。

可邓范志不在此,要他学习篾匠的手艺,似乎也不太现实。只能由着他去,只要他不杀人放火,便也就罢了。

“什么?让我跟那个病秧子习武?”

洪娘子得了曹朋的点头,兴高采烈的回家,告诉了邓巨业。

夫妻二人很高兴,于是晚上吃饭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了邓范。原以为邓范会很高兴,哪知道他却是一蹦三尺高。

“爹,娘,我一根指头就能把那家伙撵死,让我跟他习武,真是说笑!”

“混帐东西!”

邓巨业顿时火冒三丈,指着邓范骂道:“让你跟着去习武,不是让你去争强斗狠。曹公子是什么人?连县令都和他称兄道弟,你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我告诉你,你娘这是为了你好……从明天开始,你给我老老实实的过去,曹公子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要是你敢不听,老子就打断你的腿。”

“我不去!”

邓范梗着脖子,大声拒绝。

“那病秧子能有什么本事?我跟着他,岂不是让人笑话?”

啪!

邓范话未说完,洪娘子突然起身,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

“娘,你……”

洪娘子气得浑身颤抖,咬着牙说:“儿啊,你怎么能这样子不听话?”

“娘,我……”

“你今年多大了?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能养活自己,可是你呢?

儿啊,你以前胡闹,娘不管你,是因为娘不知道该怎么管你。但现在不一样了,曹公子那不是一个普通人,将来肯定会有大作为。娘不求你去学什么本事,只希望你能跟着曹公子,说不定将来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儿啊,娘今天就把话跟你说清楚。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你愿不愿意习武,娘不管。娘就是要你跟着曹公子,别再东游西逛,让娘担心了。”

邓范见洪娘子真怒了,也有些怕了。

他人是有点愣,但天性纯孝。

连忙噗通跪在洪娘子跟前,“娘,你别生气,我听你的话,我明天去找那个姓曹的还不行吗?”

“是曹公子!”

“对,曹公子。”

心里面却暗自嘀咕:明天我去找那姓曹的,揍他一顿,让他听我的。

到时候娘问起来,我就说我去了……如果姓曹的敢找我麻烦,那我饶不了他打得他老老实实。

这主意拿定,邓范旋即轻松下来。

看儿子点头答应,洪娘子和邓巨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夫妻二人都看好曹家,知道曹家肯定能成大事。大道理他们不太懂,可他们知道,跟什么人学什么样!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