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明-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不熟悉的外人,就假借福王之名。这个福王殿下,花天酒地还行,领兵打仗,只怕还没见到敌人就跑了。
朱震笑道:“公公英明,我在朝廷了没什么人,有事就全仰仗公公了。如果公公有什么不好出面的事,也只管和我说便是,我在这洛阳,还有一点资本。”说完,朱震便驾着马车,把王裕兴送回去。
王裕兴带来的人早已经准备停当,看见王裕兴回来,就问道:“公公,是否可以启程了。”
王裕兴看了朱震一眼,就说道:“走吧。”说完坐进车里,把车帘放下,朱震看着王裕兴车队慢慢远去,自己也回营房里去了。
第二十二章 李家老爷
司礼太监王裕兴走后,朱震名正言顺的控制了洛阳城,这洛阳的官绅士族早已被李自成清洗了一番,朱震夺回洛阳后有借着从贼之名清洗了一番,所以倒也没遇到和他作对的力量。
朱震一面学着李自成的样子开仓放粮,救济饥民,一面把愿意从军的精壮之士编入队伍,加以训练,实力日益强大。
但随着手下的人马越来越多,事情慢慢的多了起来,朱震越来越感到不顺手了,军营里老马和老杨打了一架,说是因为分菜的时候没分均匀,铁柱和狗子闹着要拼命,铁柱以前是官兵,杀了狗子做贼兵的哥哥,杀兄之仇自然是不共戴天了。。。。。
百姓乡绅们自然也好不了多少,今天是周地主找张老汉要地租,张老汉却说一年没中周地主家的地了;肖土根又#说林财主抢了他家的地,林财主却说地本来是他的,自己还有大明官府发放的地契,一问原因,竟然是李自成没收了林财主家的地分给了肖土根,现在官军回来了,林财主自然要把地给要回来。明天又有王家告吴家非礼他媳妇,吴家反过来告王家打伤了他儿子,原因是吴家的儿子对着王家的媳妇吹了声口哨,王家儿子见有人调戏自己老婆,就把吴家儿子打了一顿;还有钟家、夏家。。。。。。。
朱震重重的把文案拍在案牍上,古人云:“马上取天下安能马上治之乎?”真是诚我不欺也。难怪李自成攻占京城后这么快就失败了,而且还败得不可收拾。现在想想他手下的文官就只有牛金星一人,顿时什么都明白了,他在攻占京城后内部矛盾只怕早已积累成足够毁灭整个义军的力量,就只差一个引子了,他在山海关的失败正好是把这股力量引发出来。
“唉,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治天下还非那群掉文字的书生不可。我得尽快找几个书生来帮忙,”想到这里,顿时想起李超涂一家子来。
朱震放下手上的文书,来到李超涂的住处,李超涂看到朱震来了,连忙 说道:“将军你来的正好,我正想去找你呢,我。。。。。”
朱震打断他的话说道:“不用说了,我文案上这些事多了,我来找你是想问你一句,你们家是书香世家,应该对洛阳一带那些所谓的名士比较熟悉吧,我想让你给我介绍几个,管理这些杂事,还得靠那些人啊!。”
李超涂摇摇头说道:“我从小就迷恋习武,对这些很少过问,不过我们家老爷子倒是经常和他们有来往。”
朱震笑道:“那你就带我去拜访一下你家老爷子。”
李超涂说道:“好吧,不过他给不给你面子,那就不关我事了。”
朱震道:“那不用你操心,越快越好,你现在就带我去吧。”
李超涂点了点头,选了二十精骑,带着朱震向孟县李家赶来。来到李家门口,守门的家丁看到李超涂回来了,马上上叫道:“二少爷,你回来,李三,快去通知老爷,就说二少爷回来了。”
李超涂对着家丁点了点头,带着朱震直往里面走。朱震仔细打量着这座李府,不是很大,但布置的很别致,整过布局都透出一股子书香气来。
正走着,忽然听到前面的正屋里传来一个声音:“你这个不孝子,总算知道回来了,还不滚进来。”
李超涂小声的对朱震说道:“我家老爷子死古板,就人死理,待会你千万不可跟他论理。”说完,就带着朱震走进那间屋子。
朱震看到这是一件最典型的封建时期会客厅,屋子正中间放着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在两边摆放着几条凳子。现在凳子上没坐人,两条椅子上左首坐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先生,穿着一身儒袍,右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穿着也比较朴素。朱震心想,这大概就是李超涂的父母双亲了。
果然,李超涂看到他们两就拜倒:“孩儿拜见父亲、母亲。”
李老爷子“哼”了一声,说道:“你这孽畜,叫你好好读书,你不读,跑去当兵,整日里拿着刀、枪杀来杀去的,像个什么样子。”
李超涂说道:“父亲大人,孩儿这次回来,主要是我的上司,洛阳守将朱震将军想拜访您。”
朱震听到说自己了,赶紧行礼到:“小侄拜见李伯父,小侄对伯父的大名仰慕已经和久了,今天厚着脸皮让超涂带我前来拜见,希望伯父不要怪我唐突才好。”
李老爷子打量了一下朱震,见他彬彬有礼,又以晚辈相称,况且又是自己儿子的上司,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就笑着回道:“朱将军有礼了,小儿这些日子多亏了朱将军照顾。”
朱震说道:“是超涂照顾我才对,我和超涂是好朋友,李伯父你就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李老爷子笑道:“我担当不起啊!朱将军镇守洛阳,是朝廷三品大官,我一届草民,怎么敢在朱将军面前托大。”
朱震一听,觉得有戏,就说道:“李伯父,其实小侄这次前来,是受福王殿下所托,李自成进入洛阳之后,对洛阳官员绅士大加屠戮,现在洛阳竟无人处理政务。福王殿下亦闻伯父大名,委托在下前来请伯父去洛阳主持政务。”
果然,李老爷子一听,脸上微微一变,读书之人,谁不想有个好仕途,“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现在身为朝廷亲藩的福王请自己出仕,岂有不心动。但在微微一惊后,李老爷子神色立即回复如常,说道:“老夫多谢福王殿下厚爱,不过我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福王殿下还是另请高明吧。朱将军既然是小儿的朋友,不妨在寒舍多盘桓几天,今天,老夫身子有些不适,就不陪你了。”说着起身,就要走。
朱震说道:“李伯父真的不考虑一下吗?福王殿下可是诚心仰慕您老。”
李老爷子说道:“朱将军不必多说,要是早个几年,老夫也就答应了,现在老了,什么心思早就没了。超涂,你就好好陪着朱将军,不要怠慢了贵客。”
朱震还想继续劝说,李超涂在一边拉了拉朱震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在说。
等李老爷子走后,朱震问道:“刚才你不帮我劝你父亲也就罢了,怎么还要拉着我。”
李超涂说道:“我说过,我父亲这人最古板,说不去就决计不会答应的去的,而且不像那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想吊吊胃口,自抬身价,你就是来上一百回,他也不会答应。”
朱震说道:“你父亲在我说出福王殿下请他前去洛阳主持政务是,脸色分明变了一下,说明他当时心动了,你怎么就知道他不是在自抬身价呢。?
李超涂还没说话,就从后院里飘出一个声音:“这个我可以为朱将军解答”。
第二十三章 文士李超辉
朱震回头看去,却见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文士从屋里走了出来,他长得和李超涂竟有七分相似,身上穿着一套灰色的儒袍,手里还摇着一柄折扇。这寒气逼人的二月天,他也不嫌冷。朱震正想向他请教,就听到李超涂口里喊道:“小弟见过兄长。”
那文士对李超涂点头一笑,然后对朱震说道:“在下李超辉见过朱将军。”
朱震说道:“李大哥,刚才你说你能解我心中疑惑,还请你多多赐教。”
李超辉笑道:“不急,我们还是进屋里去说话吧。”说着把朱震带进屋子,又叫人上茶,待茶上来以后,李超辉说了声:“朱将军请用,”就自己端起杯子,轻轻的用杯盖荡开浮起的茶叶,喝了一小口,把杯子放下,看着朱震说道:“朱将军怎么不用,是舍下这茶不合你的胃口?
朱震笑道:“小弟是一个粗人,不懂这些东西。李大哥还是跟我说说令尊的事吧。“
李超辉笑道:“其实我爹他心里比谁都想当官,要不然当年也不会眼巴巴的赶去参加会试了。但是现在他又不想当官了,这原因嘛,我想先请问朱将军一句,我大明未来几年的局势如何?”
朱震笑道:“当今圣上忧国忧民,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宵衣旰食,乃是中兴之主啊!”
李超辉笑道:“既然朱将军认为陛下乃是中兴之主,那还该假托福王之名,在洛阳招兵买马,大肆培养实力,不怕皇上肃清流寇后找你算账?你应该知道当今圣上最是多疑,想当年袁崇焕何等圣眷隆恩,手下关宁铁骑更是百战百胜,最后的结果就用不着在下来告诉朱将军了。”
朱震尴尬的一笑,说道:“这流寇,积患十四年,彻底要剿灭,难啊!北方金虏,现已建国称尊,实乃我大明最大的威胁。”
李超辉笑道:“朱将军早这么说不就得了,我父亲大人在这点上倒是和朱将军所见略同。其实我也不明白我父亲是哪种人,书上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人也”我父亲却说是愚蠢的人,但他又自己是大明的举人,不会帮大明以外的任何人做事,说是做人要有骨气。又显得和古板了。朱将军假借福王之名管理洛阳,还借着从贼案大肆清洗洛阳旧势力,我父亲是早知道的。在他眼里你就是所谓的逆臣贼子,他看在二弟的份上和你废话了那么久,已经是很不错了。”
朱震听了,不禁愕然,这世上还有这么矛盾的人。想了一下,便叹道:“多谢李大哥给我指点迷津了,看来我这洛阳是要继续乱下去了。”
李超辉笑道:“洛阳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我爹不想出仕,朱将军还可以另请贤能嘛。”
朱震道:“哦,请李大哥多多指教。”
李超辉道:“洛阳城南有一人名叫陈杰,字惜之,自幼家贫,好读书,每次在书店看书却从未买过一本,书店老板有心挖苦他,就说“你这样看书,就等于把我书里的知识全偷回去了一样,和偷东西有什么区别”陈杰笑道:“我并非不买你的书,二十这本书我家里有,不信我明天拿来给你瞧瞧。”第二天,他果然拿着一本书来书店给老板看,原来那本书竟然是他回去连夜默写出来的,以后老板在也不管他看书了,还时常借书给他回去看。还有一人,家住城东朝阳镇,名叫吴道德,字德让,这人道德的确不怎么样,居然和自己嫂子私通。哥哥抓他见官,他却辩道:“兄弟如手足,我通嫂者,即我兄之手通嫂也,兄手即兄,嫂即兄妻,夫通妻者,纲常之理也!”县令奇之,复曰:“通嫂之贼,终此一身亦不过尔尔。”吴道德驳曰:“夫陈平亦曾通嫂也。”县令乃释其罪。”
说道这里,李超辉顿了一顿,才接着说道:“这第三个人,姓李,名超辉,字安国,河南孟县人,擅长处理各种日常杂事,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有萧何之才也。”
朱震笑道:“李大哥好志气,以萧何自比,可小弟我却没什么大的志向,走一步算一步,看见路了就继续走。”
李超辉笑道:“当年始皇出巡,项羽指着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之也。”汉高主刘邦却羡慕的说道:“大丈夫该当如此。”却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取代秦始皇的地位。唐高在太原被逼得没办法了,始而反隋,本朝太祖从军,却只是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可哪里想过有今日的风光。朱将军口说自己胸无大志,却是把它暗藏在内心深处了。否则将军又怎么会到处寻找名士相助呢?
朱震站起身来,对李超辉鞠了一躬说道:“多谢李大哥赐教。现在小弟诚意邀请李大哥前往洛阳共事,不知李大哥尊意如何。”
李超辉说道:“愿意为将军效劳,只是李大哥这三个字,将军以后休得再提,只需直呼我名字即可。”
朱震想了一下,就说道:“超辉兄,你要不要去向令尊辞别。”
李超辉笑道:“其实我早就和父亲大人说过了,舍弟在将军麾下做事,我们家哪能不闻不问,将军在洛阳弄得有声有色之时,我父亲就和我说,如果你能认识到文人的重要性,并亲自前来拜访,就说明你是个胸有沟壑且求贤爱才之人,此类人物即使不能成就大业,亦可威震一方,我便可以去帮助你。如果你不能认识到文士的重要性,那么不过一介武夫,我二弟也会被父亲叫回来。”
朱震笑道:“超辉还真坦白,那好,我们现在就走吧,你说的那两个人要不要我亲自去请一下。”
李超辉道:“我和他们两人常有来往,我去帮将军把他们请来。”
朱震道:“如此甚好,那就劳烦超辉兄跑一趟了。”
朱震回到洛阳,李超辉果然带着陈杰、吴道德第二天就到了,朱震把一切琐碎杂事抛给他们,他们三人果然没让朱震失望,大小事物都处理的仅仅有条。朱震也就省下下心来,一心专门训练士兵。
第二十四章 项城之战(上)
崇祯十四年七月,罗汝才由于与张献忠不和,率领部众到河南淅川,同李自成部义军联合作战。李自成部自偷袭开封以后,继续流动作战,手下军队以发展到十万人,得到罗汝才的加入,实力大涨,野心也进一步增大。八月,李自成率贼众由豫西经唐县进入湖广枣阳、随州地区,准备攻取承天。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唯恐承天祖陵有失,带领总兵贺人龙、副总兵李国奇部于八月上旬赶往承天救援。李自成,罗汝才探得承天的守备相当严密,陕西官军又将赶到,乃决定改变计划,取道应山返回河南,并攻占了项城。一场决定河南控制权的战役——项城战役爆发。
傅宗龙和贺人龙、李国奇来到承天,见李自成不战而走,傅宗龙大笑说:“李贼流寇之辈,向来不敢与我大明官军正面作战,见我统大兵前来,立马吓得逃回了河南,诸将继续努力,争取追上去全歼李贼,到时本督在皇上面前给大家请功。”
这傅宗龙是万历年间进士。天启四年巡按贵州。崇祯三年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不久罢官。十二年,又复召为兵部尚书,很快便以不能从谀承意,忤旨下狱。直到十四年,李自成声势日渐强大,崇祯又把他从狱中释出,复起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李国奇说道:“李自成连罗汝才,部众以达到十五万,现在他不战而退回河南,只怕其中有诈。”
傅宗龙笑道:“李自成计穷而逃,能有什么诈,你们在皇上面前称贼有几万几十万,可别在本督面前也说这些混账话,李贼能有四五万人就不错了,何况还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贺人龙说道:“既然如此,可约保定总督杨文岳大人一起发兵剿贼。我们实力越大,就多一分保障。”
傅宗龙听了,笑道:“也罢,就让杨文岳也来分上一杯羹,下次也有见面的余地。”傅宗龙商议已定,就一面差人去见杨文岳,一面统率两镇总兵大军三万和自己本部标营一万紧随李自成大军而来。
九月初,傅宗龙同贺人龙、李国奇追至河南新蔡,恰巧杨文岳带着部下总兵虎大威率军三万赶到,当下两处军马合兵一处,杀奔项城而来。
李自成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笑着对部下诸将说道:“诸位,官兵远道而来,必已疲惫,正是我等消灭他们打好时机,消灭这群官兵之后,河南境内,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大家听了,都大声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