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家意志-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在电台里将命令大声重复了2遍,以免有谁听不懂。
迎面中国坦克发射的激光束,在坦克表面上乱晃,从收集到的战例看,这是他们要施展阴招的前奏。不过美军根据本次中印战争的一手信息,已经制定了完整的应对策略,上尉有把握用发射烟雾的办法对付激光架束炮弹。
“全体稳住,盯住敌人炮口,看到火光别紧张,那些东西很慢。”
他这句话略显冗长,大部分印度车长都没太听懂。不过训练时,已经重点强调了如何对付敌人的炮射导弹。
理论上,这种导弹飞行速度较慢,对于沉着的车组而言,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破坏其瞄准,美军通缉到的数字中,中印双方都发射过大量的此种导弹,而印度方面的命中率很不理想,佐证了以上推论,中国方面的数字,还没有可靠渠道获得。
3800米外,贺凡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他发现自己碰上了一个只能集中兵力的对手,他的炮兵发射第4轮炮弹,再次打停了一辆坦克,这使得正面可以观察到的坦克下降到了10辆。
“1、2排开火,其余车组待命。”
他下令射击数量减半,另一半待命,6辆处于可以开火角度的坦克同时开火,发射了炮射导弹。
导弹沿着激光束飞向目标,这种导弹与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相比,不太容易被干扰,但是远距离上命中率稍低。
藤田上尉,清楚看到了激光架束导弹,立即下令待命,以防队形混乱,但是有的车组已经急不可待地发射了抛射式烟雾弹。这种烟雾弹这是坦克上最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360°覆盖战车四周,远比油料发烟保险,但是发射次数是有限的。
“来吧,这些炮射导弹完全就是废物。”美军上尉得意起来,他为自己第一次面对敌人坦克就如此镇定赶到骄傲。他手下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与中国坦克交战过的手下败将,他本人倒是没有面对过中国坦克,在与印度人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他得出了以下结论:印度人的失败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他们不够勇敢,中国人的无往不胜只是假象,实际上是被印度人的怯战惯出来的,在几个钟头前偷袭得手后,这种主观的想法被加强了,他觉得敌人不过如此,也会被打得屁滚尿流。
他眼看导弹接近,才发射烟雾,然后急速转弯,然后减速,以免速度太快,不小心又钻出烟雾,燃气轮机具备极好的启动性能,他并不担心暂时失去速度。
这一轮射击全部打空。
美国上尉钻出烟雾的时刻,发现大约一半的敌人坦克也开始发射热烟雾,并向一侧移动,但是另一半仍然在正面对峙,他刚想发布命令,中国坦克又发射了6枚炮射导弹。
贺凡对部队的指挥远比藤田来的有效,他的任务可以分配到单一车组,而对手显然做不到。他的所有战术基于拖延时间,他发现敌人不敢分散,因为一分散就会指挥不灵,所以他要迫使敌人分开。
m1群坦克被迫再次发射烟雾,这样大大拖延了藤田上尉的速度,这期间,155毫米榴弹炮继续以概略射击的方式覆盖m1坦克的冲锋路线,造成了一辆坦克的炮塔顶部光学设备被破片摧毁,被迫退出战斗。
藤田上尉从的气焰一下子又低落下来,他发现事情开始发生变化,完全没有按照自己剧本发展,他再次钻出烟雾时,目标仍然在3500米外,并且越来越散开来,这意味着自己的部队也势必要分散应付。
他终于按捺不住,下令开火,要在3000米距离上碰碰运气。战史上倒是不乏远距离摧毁的例子,不过那只是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m1坦克利用稳像火控,展开一轮反击,没有一发炮弹打中目标,在炮弹需要飞行2秒钟的巨大距离上射击运动目标,绝非易事,任何一个密位的误差就可能将实际弹着点差距,放大到3米,这还不计算运动目标正面投影,无法确定的提前量的变化。
697 扬长避短的战斗
国家意志完全按照贺凡的预测,10多辆追击坦克不自觉地呈扇形分散开来,射击的屡屡不中促使这些坦克的车长开始急躁,指挥官本人或许更加急躁,那名指挥官应该很清楚,目前的态势,东面的步兵战车未必能挡住99坦克多久。而他应该认为自己这边还占尽优势,数量上的和质量上的,中国坦克只有被动后退的份儿,如不能迅速决出胜负,他将面临被包围的危险。
美军上尉并不知道,自己在与一名旅一级指挥官作战,所以也不会知道,这名指挥官可以毫不含糊且迅速调集后方火力在一个方向上实施打击,这也是让他纳闷的地方,他在这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连调动几架无人机都十分困难,而对手的火力支援竟然来得又快、又狠,完全主导了信息化战场。
中国坦克仍然没有释放烟雾并转身逃走,这些坦克以炮射导弹对敌人实施反击,这些导弹速度缓慢,且尾部火焰在昏暗的黎明时分很容易被观察到,不过这些缺陷带来了额外的优势,大部印度坦克过早地放出烟雾并进行规避,大大破坏了美军上尉快速逼近的战术意图。这会儿藤田上尉只能通过数据链观察自己的队形了,然后通过几名美军排长传达意图,命令也不能过分复杂。不出意外,战斗会在几分钟内变成各自为战的局面,不过他对m1坦克单打独斗的能力,并不怀疑。
东部的2个连的美制步兵战车,开始与侦察营的坦克连接触,双方同时在大约4。5公里外观察到了对手。中国指挥官利用坦克的机动能力,以及对地形的充分掌握,包抄那些战车,美制的2型步兵战车过大的重量,导致其单位功率稍弱,其机动能力与99式坦克相较低了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即使是较轻型的m3骑兵战车,也不足以在复杂地形上跟踪坦克。
中国坦克具备充分的作战经验,使得其第一时间就分散开来,而对手只能被动应战。
某种程度上,步兵战车薄弱的装甲,使得其乘员在对抗坦克时,心理上处于绝对的劣势。这场由于突然出现的敌情而导致的仓促战斗,使得铁路沿线的整支美械部队一直来不及很好地集结,甚至还存在着指挥权混乱的问题。对于这支部队而言,其处境较之在火车站失踪的先头部队稍好一些,至少还能反击,但是真正的灾难也才刚刚开始。
m3骑兵战车即使机动性能略好,与m2一样,在远距上只有陶式导弹可能威胁到坦克,陶式导弹的威力远大于中国坦克使用的炮射导弹,但是在黎明时分,很难长时间跟踪到地平线上时隐时现的目标,反坦克导弹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稳定的跟踪,而对手老练之极,根本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大约30辆步兵战车,也由一名被突然被推到指挥位置的美军顾问进行指挥,他面临着同样指挥不灵的问题,此刻利用地形靠近的中国坦克群,则如同一群狼,在东北两个方向上慢慢逼近对手,但是并不急于下手,似乎在试探对手的反应,同时在等待什么时机。
一辆行进中中国坦克突然跃上一个显眼的制高点,惊恐中的步兵战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它头上,激光测距表明,敌人已经靠近到了3000米范围内了,这当然不是一次无谋的冒险,而是狼群进攻试探的第一个步骤,坦克连长就是要看看敌人的反应和惊慌失措的程度。
制高点上的坦克车长和驾驶员都将头伸了出来,他们需要大范围观察对手的动静,面对亚音速飞行的反坦克导弹,他们很有底气做一次这样的挑衅,当然如果漏看了某个角度飞来的导弹,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不过这些坦克手也不是第一次这样故意招惹对手了,完全知道分寸在哪里。
坦克炮手试着对一辆敌人战车进行瞄准,但是没有射击,尽管他有五六成把握在这个距离上打中敌人战车高大的侧面,但是开炮容易使得车长分心,于是坦克就这么与对手僵持了10秒钟,直到看到大部分对手以中等偏慢的反应将炮塔转过来。
车长屏住呼吸,心里默数着10个数字,实际上他真的有一些喜欢上了这样的刺激场面,但是他知道,出风头的时间毕竟为限,到时候不论对手开火与否,他都将倒车下坡。
数到8的时候,终于看到了2个无声的光点飞向自己,另外有一门大毒蛇喷射的火舌,也慢慢向自己这边盖过来。
目的达到,他下令后撤。他倒车下坡的功夫,又有3辆敌人战车发射了导弹,但是这些导弹注定了赶不及迅速从视野中消失的坦克。
敌人从做出反应到实施还击,用了大约20秒,这还不计算,导弹随后将要飞行2。8公里上飞行的大约10秒钟,对于打过硬仗,经验超群的中国坦克手而言,一切简直就是慢动作。这意味着,即使在1。5公里内,坦克也可以大胆地实施停车打击,然后全身而退,当然前提时,必须掌握好地形。
坦克指挥官,连继续利用地形向只能做一些简单直线机动的敌人集群靠近,连长不时转动周视仪观察越来越亮的东方地平线,显然日出的时间就要到了,如果有一些额外的优势可以利用,为什么不用呢?
步兵战车能否单独对抗坦克,这在军事理论上一直有所讨论,海湾战争中曾经有过一些利用夜视仪摧毁坦克的先例,使得这种看法占据上风,甚至有人认为,在新的军事变革中,装备反坦克导弹的轮式战车同样可以对抗坦克,而坦克本身将面临淘汰;最终猎歼火控和热像设备被装上了步兵战车甚至轮式歼击车,似乎取代坦克的势头不可阻遏。但是在贺凡两个月后撰写的,后来成为装甲兵教材的报告中,引用了本次战争的一系列实践,表明在大部分地形的对抗上,形势对坦克更有利,前提是,双方在夜视和信息系统上不能存在代差。
有经验的坦克指挥官,可以充分利用机动,争取有利地形,而这样的优势最终将压垮对手,而步兵战车的指挥官即使有足够的经验识破对手企图,也无法弥补先天的,机动、防护、火力全方位的劣势,而最致命的火力的劣势,体现在反坦克导弹的低速度上,即使有一些步兵战车的单位功率不输坦克,也仍然必须面对这个问题,在两公里距离上,坦克完全来得及射击然后退却。贺凡从实践以及理论高度,将拉姆斯菲尔德企图灭绝坦克的谬论,彻底清楚掉了。
一轮朝日喷薄而出,这对于被动选择战场的步兵战车而言,这是最糟糕的时刻,所有的光学观瞄设备,无论是微光的、热像的还是白光的,在这一刻都将作用大减。但是这个时间将持续很长,长到对手足够射击很多次。
中国坦克仍然在利用起伏地形,跳跃着靠近敌人。即使气象情报不够准确,但是凭借合成孔径卫星以及高空无人机的重点侦察下,贺凡的部队对进军路线上的地貌掌握,远远超过有美国情报支持的印度。这并不是技术上的优势,而是掌握战争主动权,可以自主选择战役方向的一方,特有的,无可取代的优势。
每一个车组都选择了可供进退的有利地形,在自己掌握的时间进行攻击,这种战术对地形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个略高于坦克,可以开上去的缓坡就行,他们从停车搜索目标,到实施攻击的时间大约需要15秒,有无人机或者车长提前下车侦察则更快些,而这段时间敌人无法有效反击,超过这个时间,将会面临危险的。
一些坦克开始展开炮击,另一些因为俯角不理想,迅速倒退下来,然后选择其他的射击位置,但是可以自由选择开火阵地本身,已经体现出了绝对的优势。
美军指挥官早就看出了敌人接近的意图,但是似乎没有破解的办法,及时的日出导致了他无法很好地观察东面,第一轮打击从东面展开。6辆中国坦克从1800米至2500米的距离展开射击。
这些目标远比印度陆军常见的bmp—1或者2型战车容易击中得多,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侧面。通常,中国炮手在面对bmp战车时,必须小心修正一下弹道,自动装表的工况下,炮弹很容易擦着车体飞过,但是修正过度,则容易掉在地上,稍有横风,就不可能在远距离上击中镀步兵战车的炮塔。但是这些美军战车尺寸要大得多,甚至比所有的印度坦克都要高,当然还有与bmp…1同样不堪一击的装甲。
大部分战车被击中时,它们要么还来不反击,要么导弹还在空中。当第二轮射击结束,已经有7辆步兵战车被摧毁,这导致了部队完全失去了指挥;。美军指挥官终于领教到了他的同行们经历过的部队失控的噩梦,他手下大部分印度车组,比他们的洋指挥官更先看出了必败的苗头,并且他们逃离战场的方式不是掉头撤离,而是干脆弃车而逃,作为经历过不少败仗还能生还的印度军人,他们对如何逃生是自有一套的。
战斗很快从僵持,演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犀利的坦克炮在2000米内停车状态下,对与布莱德利这样低速行驶目标的命中率,超过六成,对停止不动目标的命中率高大八成,而敌人却根本无力反击。
东面的胜利,搅得3公里外,自以为势头良好的藤田上尉心烦意乱,他注意到自己的侧翼出现了巨大的空挡,目前他最前锋的坦克已经将双方的距离从4公里缩短到了1800米,似乎很快就可以收拾到正面敌人,这使得他又不甘心认栽退出战场。他的队形已经混乱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大部分坦克的间距从追击时的70至100米,扩大到了200米至1公里,唯一的好处是敌人的炮击停止了,大概是因为目标太分散了。正面敌人始终很有章法地后撤,一半的坦克利用烟雾掩护,移动到了侧面骚扰,另一半则继续倒车,并发射了3至4轮炮射导弹,以及至少2轮穿甲弹,来拖延时间,并且很有效。在敌人的攻击中,已经有2辆坦克被这种导弹击中,并损失了一辆。这使得藤田上尉很难集中火力,而命令的下达则总是被错误理解或者延迟执行。是否立即掉头逃回库尔贾?现在或许还有选择的机会。
一枚炮弹重重击中了m1a1的正面装甲,但是没有击穿。
“放心,他们就算在500米内也无法击穿我们。”上尉自信说道,试图稳住自己的印度车组,敌人在低速倒车状态下,火炮更容易稳定,不过坦克的正面装甲还是可靠的。
他的炮手也没闲着,但是已经浪费了3次射击机会,他希望这一次能准确些,到目前为止,他的所有车组只报告了2次超过2公里的命中,但是都没有观察到击穿,对方坦克仍然行走自如。藤田一直在留心测距数字,已经到了1750米距离,显然是有把握了。他大喊着让炮手开火。
一声巨响,他紧贴着稳像观察弹道,这一次的瞄准完美无缺,炮弹笔直飞向目标,如果击中,贫铀穿甲弹的威力足够让敌人知道敬畏。他看着炮弹直接命中了敌人正面装甲,腾起了一片白雾,等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发生,并没有看到从座圈接缝处窜出火苗,目标甚至还在倒车。
“我就知道打不穿。”
印度炮长用英语嘀咕了一句,似乎对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了,他对贫铀穿甲弹没有概念,无法理解此刻美国车长的沮丧和惊恐。
藤田下令全体做最后2次射击,然后释放烟雾,调转车头撤离,他认为这样的部署可以让中国坦克搞不清自己的状况,不敢贸然反击。无论如何,他在速度上还有一些优势,希望可以借此,迅速摆脱危险,但是在他掌握的情报中,中国坦克装备的毫米波雷达,是某个主动防御系统的一部分,而非战场监视传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