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些川还在流传一些谣言。。。”

“什么谣言。。。”

“关于山南之乱的。。。”

“哦。。。”

年轻贵人的手,突然轻轻滑脱了下缰绳,随又紧抓在手中。

持续数年的山南之乱,十四姓小王在内的数百家贵姓受害,数十万的奴隶和百姓,被裹挟进动乱中,或被杀死或被饿死,无数庄园和田地被毁坏荒弃,再加上来自象雄讨伐平乱的军队,对残余的百姓,肆无忌惮的烧掠,几乎毁掉了这个吐蕃在低地河谷上人烟稠密的大粮仓,直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

“有谣言说,当年大弗卢对山南的动乱迟迟未作出足够的反应,并不是因为大臣们先前的疏忽和后来争执,就是执政的马向故意放任那些暴民,来削弱亲近王姓的贵族,后来派遣与有世仇的象雄军,也有借刀杀人的意思。。。”

切波节热小心看了他的脸色,才又道。

“毕竟,那些亲近马向的臣属,都在山南重新圈占了大片的无主之地,却是不争的现实”

虽然这种谣言看起来很浅薄无稽,但是对位于权利顶端的人来说,就是宁信有,勿信无的道理了。

就象之前关于少王秘密笼络外臣,希望提前主政的消息,也是这般莫名其妙的冒出来,多少充满了阴谋和诡谲的味道,但却不得不让人重视起来,马向为此流放和遣散了红山宫里一大半的陪臣和宫官,又从各家贵族子弟中重新挑选少王的伴从,从宫帐卫士到牵马抬鞭的娃子,都换成阿里来的新面孔。

“那我们的王呢,还在雅龙热雍侍奉先王的陵寝么。。。”

。。。。。

“这是弥罗驿秘密发出的信。。。”

雍结行宫的总管南奘的面前,摆放着一枚他十分熟悉的银鹘箭令。。

“是关于您勾结摩柯衍,并提供秘密庇护的消息。。。”

。。。。。。。。。。。。。。。。。。。。。。。

作品相关 第四百六十八章 奇兵与投毒

第四百六十八章  奇兵与投毒

第四百六十八章 奇兵与投毒

河源谷地中陵川。

营寨间旌旗飞舞。壁垒森严,刁斗号角声绵延不绝,营前军阵,气势如山,间隙疏松有序,保持了足够的进退攻防伸缩空间。士卒面目洋溢着久经沙场的自信和勇毅。虽然偶起风卷沙尘,旗舞襟飞,人马肃然不动,队型严整。不时出入在错落的壕沟栅寨之间大队小股,往来不绝,尤见百战之师的动若脱箭,立若横枪。

立营之势,乃是根据本朝《下营斥候并防捍及分布阵》条:

出征行军的基本军制是“七军”,即中军、前后二军、左右二军、左右虞候二军。在七军之中,前后二军和左右二军又称为左右厢四军。中军四千人。……左右虞候各一军,每军各二千八百人。……左右厢各二军,军各二千六百人。四千人为营,在中心;左右虞候(二军)、左右厢四军共六总管各一千人为营。……六总管下,各更有两(小)营。

中军四千人,内取战兵二千八百人,五十人为一队。计五十六队。战兵内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马军千人,跳荡五百人,奇兵四百人。

左右虞候各一军,每军各二千八百人,内各取战兵千九百人,共计七十六队。战兵内每军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左右厢各二军,军各二千六百人,各取战兵千八百五十人(共计一百四十八队)。战兵内每军弩手二百五十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马步通计总当万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队当战,余六千人守辎重。

……遇贼,将出战布阵,先从右虞候军引出,即次右军,即次前军,即次中军,即次后军,即次左军,即次左虞候(军)。

中军的大帐中。在微凉的气候中却是被炉火烤热融融的。

满案菜肴被抓的狼藉的盘盏,并列的长桌,十几架正在烧烤的牛羊吱吱冒油,自有有人不断削片割去火候适合的部分,盛放到餐盘中,

在行军状态下,龙武军的军官的伙食与士兵无异,都是从一个大锅里搅出来,只是按照军阶等级,增加一些瓜菜、肉蛋之类的辅食而已,这也是龙武军对“与子同袍”的自豪的传统。

又是例行的餐会,对此有经验的军将和士官们,早早就填饱肚子,然后端着茶水或是小食,啃着为数不多的水果和干脯在一旁三五成堆的闲聊,等待开会的时刻。

这样的机会也是消闲享受的时刻之一,有些人也会捎带一些比较稀罕的瓜果什么的,给自己的亲兵马邑尝尝鲜。。

“听说了么,楚国公主家的独孤雯要去和亲,这是大好事啊。。。起码许多人的下半身得以保全了”

“好个P,也不知道谁这么倒霉。别看她入幕之宾多,要是被她一个不合意,爆蛋蛋爆到死。。。这可是事关藩国脸面的外交大事件啊。。”

“据说是和亲去可萨国,也只有那样极北极西的绝域,才不会吧她的坏名声给传过去,没人敢乱嚼她的舌头啊。。。”

“你就是兀风堡,用小半队军乐手,吓跑上千人胡马队的那位啊。。。”

相互打招呼,攀谈着各自的来历,只是兵器不离身,再怎么闷热,甲衣也扣的严严实实。作为老龙武士官,他们已经习惯了不修边幅的一边手把酒肉谈笑风生,一边随时可以操家伙上阵的传统。

“不要说的那么不堪。。。”

另一些则在讨论军情通报上,关于静边城破后,残余拓揭军的消息

“拓揭军好歹是平乱出来的百战之兵,若不是以拓跋党项为饵,诱进这些西军不胜长的山地中,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乾元元年秋,吐火罗叶护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构成了拓揭军的最初班底。因此这些幸存者被打散后,按照各自在守城战中养成的默契,组成一个个小团体突出来,好容易才和取得联系。他们关注的一些学长和前辈,也在其中。

“这就是兴兵打战么,。。。”

当然也有些异议的声音

“简直是全副武装的巡游啊。。。叛番没攻灭几个,只烧掠了一些破烂。。”

“这就是武装巡游。。”

同伴明显在餐会中有些陌生和拘束的面孔。努努嘴,。

“毕竟那些家伙还没试出全力呢。。。还稳妥一些好”

他们是来自体系外那些军队,既有新编的北军和卫军,也有以助战为名,沿途召集起来的地方部队,对于检点后的那些外军将领来说,他们在平难中所创下的功业,足够他们在目前的位置上,舒服的享受到子孙还有剩余,但是如果想更进一步的前程,就必须接受再教育和职位的流动,这是看起来很宽松的双向选择。这也是他们如此热心此次战事的缘故。

“轮战轮战,究竟要轮到什么时候去。。。”

“肃正。。。”

突然一声大喝。整齐划一的甲荡声,一身银虎山纹冠盖,昭示了他们作为主将仪仗的身份,为首者来人鹰鼻深目,彪悍凛然,他叫卫信。

乃是主将卫伯玉的亲军头目,以别将衔当任衙前将之职,曾经是塞北有名的沙盗酋首之一,却栽在仗剑游历西域的卫伯玉手上,遂为折服改姓投身,随从军而征。他统辖的部众。也相当具有特色。

在龙武一府三率之中,除了那位总府大人,由家将和士官组成马步水射工缁一应俱全的微型军队龙鳞兵外;中率府韦韬的亲军,是以师从同门出身为骨干,以长枪大马冲锋陷阵的突骑队著称,又被称为狮子营;高适的亲军,则是以当年哥舒帐下共事过,而前来投奔的老朔方军士,攻守皆长,绵韧有余,因此也被戏称为老磐营;而作为卫伯玉亲军团最大的特色。这种边军军户背景为主,还有好些早年意气相投的游侠儿渊源为骨干组成,号称披坚执锐无所不拔的拔山团。

随后进来的卫伯玉年惑三旬,相貌英挺,脸上神情淡然,顾盼自有一种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威煞和肃然。。。虽然气度城府都随着年岁已经包敛了许多,但是眉眼间隐约还可以感觉到早年的意气飞脱和热血决然,让人本能挺胸凹肚的精神一振。

紧随而入的李勉,个子不高相貌魁伟,看起来相当有力量和城府,又一丝说不出儒雅的味道。却是此次的领军的将副。

李勉字玄卿,乃是少有宗室出身的将领,郑王李元懿的曾孙,父亲李择言,曾为汉、褒、相、岐四州刺史、安德郡公。而且他原本并非武人出身,到他这一代袭荫也是个衣食无忧的开国男,但是他却选择去出仕,官至开封尉,治理水陆所凑,邑居庞杂,最号难治的汴州,而富有绩名,后以本职赴国难,先后从征与河东节度王思礼、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朔方左武锋军浑释之帐下,东征西讨,为今上所赏,专领天子八军之一。

这位李中郎亲手带出来的白珽营,也与别家的精心打造的精锐中军不同,都是一些长短槊队组成的,却把这种最大路化的兵器,发挥到了极致,在河北讨逆的时候,尽管面对那些山呼海啸一般的三边劲骑,也丝毫不落下风,颇有些话腐朽为神奇的味道。

鱼贯而入的还有随营的都军法长,材备官、都虞候、首席参军诸差遣,以及行军长史、行军司马、都掌书记众佐僚。。。。最后。还有一个风尘仆仆毡衣裘帽牧人打扮的中年人,眉眼尽是沧桑的颜色。

“这位就是青海王府长史慕容殷。。。。为本军联络”

待到人齐齐一堂,副将李勉看了眼卫伯玉,才开声道。

“奉枢府令,三天前,安乐州刺史各部一万骑已经出兵上曲。。。攻灭奴刺及附部十七处水源地。。”

这句话入巨石穿浪,在那些军将中,荡漾起神情各异的的波澜,诧异、震惊、了然、惋惜、坦然、叹息还有少许的不甘。。。但除了那些外军将领之外,大多数人却没有多少嘈杂的声音,而是将目光灼灼的聚焦在他身上。

“众将士听令。。”

卫伯玉吐声道

“诺。。。”

帐一片肃立顿足声。

。。。。。。。。。。。。。。。。。。。。。。。。。。。。。。。。

“内枢密大人,又去军器场了。。”

头发斑白的御史中丞吕諲,却正在上谏。

他本是蒲州河东人,天宝初进士,累历虞部员外郎、侍御史。肃宗即位於灵武,他驰赴行在,拜御史中丞,从幸还都至今,是宪台中唯一资历比御史大夫韦鄂还要年长的老前辈。早年和内侍朱光辉、李遵等走的近。

不过因为他曾经做过哥舒翰的度支判官,与旧日同僚的高适、严武依旧有所往来,因此那些阉党发动前,反而把他排除在外,结果他反而成为少数被牵连进长安反乱,却又被起复的前朝老臣。

不过私交归私交,这个人不喜欢龙武军这个跨体制的怪物的态度,倒是一如既往,经历了长安手下一班年轻的御史,天天盯着龙武军的吹毛求疵,不过他的一切手段,都是在御史闻风察事的本职内出发,倒也让人无可奈何。

“军器虽然事关重大,但是责专其人,任以所长就可以了,枢密身为军国之要,却喜欢专营这些小道小术。。。实非国家之幸,所谓上好下效。。”

“知道到了。。。”

小白有些头疼的摆摆手,却又想起登基之后的初谈。

“正是因为他通晓的太多,处处都可大用,我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用了”

刚刚因为父皇退位前的那番评价,再加上一些谣言,有点心乱如麻或者说没来由心烦意乱的小白,不禁对着被招入的宰相李泌,既是自嘲又是牢骚道。

“臣子太能干,天子也有压力啊”

“陛下,您似乎执着了”

这位白衣卿相,李泌静静的看着他,这才笑笑说

“哦”

“臣阅史书,古今有能成大事者,虽然各有异才,但也无出用人驭心之道,未闻有需要兼通博类如此之多的旁门小节,而大成就的。。。。”

所谓话不在多,点到为止。

“这么说,倒是朕失了分寸。。。”

他才心底平静下来,轻轻点了点头,他虽然初为天子,但起码纳谏如流的气度还是有的。一想就明白了。

作为一个人的寿元和精力毕竟有限,要学会这么多东西,必然没有太多的顾及其他。所谓天妒其才,其实就是殚精竭虑的东西多了,不免要折其阳寿的。

古之管仲、诸葛,皆如是以,而自古君王之道,不在能够兼长多少才识,这些东西再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点缀,真正的核心在于驭人用士之道。

倒是那些醉心才学文艺之道,而名富一时的君王,却因为荒废了上位者根本,而失国丧柞的比比皆是,或困于权臣,或陷于外虏,难得善终。。

。。。。。。。。。。。。。。。。。。。。。

丝毫不知道又被人打小报告的我,正在重新扩建后的军器场里,查看最新式的产品。

因为那场动乱,军器场周围建筑被拆平了老大一部分,直接也划入了新场地。

“这是乾元五式,改进而来的泰兴初式。。。”

新任的弩坊署令,指着几具正在演示的弩机,对我介绍道。

原有场官因为尽忠职守,几乎全部战死,因此不得不重新从剑南抽调人过来主持。

“换了更坚固更轻巧的弩臂和棘轮,缩短了弩架,以减少射远,提高射速,方便携带,一个健卒,用扳杆一气可以连发六十至一百只。。。直接用手的话,也可以快速连射发三四十只。。。”

我哦了一声。

现在铁臂弓和钢弩现在已经是龙武军上下普遍性的多型号和系列的装备,连那些无甲的武装民夫战时手里都有一定的配备,当然到了那些民夫手里,都是最简化的廉价产品,虽然准头和射程都比不上正规的军用品,但是靠数量攒射,还是相当可观的。

因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通用性好,怀了只要回炉再造就好了,所以许多军将士官,都会另外掏钱定制,或者买上一把袖珍型号的便携版,作为和军用匕首一般的近身武器,有钢铁工业和标准化生产这两样大杀器,让这个装备和训练的门槛变得很低。

我点了点头,他又把我引到另一处,正在往满地泥水里投掷的士兵身后,一个个火雷被丢出去,却没有爆裂开来,而是被捡回来拆开分类放到一边。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回大人,在做环境测试。。。”

“主要改良了密封和发火的工艺,在潮湿多雨的南方,也能较好的保存和使用。。。”

一排排用藤编的篓子和扁箱,里面码着小罐一样的火雷,这个东西直接可以由义勇、团练等武装辅兵,用背带负载身后,作为射声手和掷弹兵的助手。分别写着乾元初式、乾元二改之类的名称

这些只是官面上的名称,随着军工产品庞大的系列不断拓展,为了方便管理,在内部还有一套用共和历的生产编号,比如乾元五式,就是共和1604型改,然后还有初(原始型),型(定型列装)、改(改良版)一二三四等若干种,其中又细分为不同地区的使用版本,象南方用于防潮的油蜡封装,到了北方,可以因为气候寒燥而干裂。

现在军器监已经制造出许多奇奇怪怪的产品,一些已经通过实验,准备产量化,一些还在小批量生产实验阶段。

象长安之乱中,展露头角的火箱车,其实就是木塞助推的火药弩,用的是竹管,发射十几次就烧蚀的不能用了,但是装填方便,材料廉价易于获得,集中起来作为箱车或者队列,还是有可观的杀伤的,而且还省力,对操作要求不高。就是射程和威力,都远不如强弩。

看完火箱车的演示,我还是有些意犹未尽,这东西看起来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