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溥通学共十门,其应读之书,皆由上海编译局纂成,无论何种学生,三年之内必须将本局所纂之书全部卒业,始得领学成文凭。”

孙元起听得半懂不懂的,索性坐下来,听他往下说。

孙家鼐看了他一眼,继续说:“百熙,你知道溥通学是哪十门么?”

孙元起只得又站起来:“我……晚生不清楚……”

孙家鼐根本就没指望他能回答,自顾自的说下去:“学生之成就与否,全视教习,教习得人则纲目毕举,不得人则徒糜巨帑,必无成效。大学堂之设立,惟在实事求是,是必不可如教习庶吉士、国子监祭酒等之虚应故事,宜取品学兼优、通中外者,不论官阶、不论年齿,务以得人为主,或有总理衙门大臣保荐人才可任此职者,请旨擢用……老夫举荐的格致教习,便是你!”

孙元起立马给他鞠了个大躬:“谢谢大人!”

“先不要说谢。”孙家鼐抬抬手,慢慢的往下说:“溥通学十门是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乃入大学堂所必学。俟溥通学既卒业后,每学生各占专门学之一门或两门。”

孙元起这下明白了,感情这溥通学就是全校必选课,专门学是专业课。

“经学、理学这些,课本都是现成的。”孙家鼐啜了口茶,继续说:“唯有这初级格致学,上海编译局因前段之变故,尚未开译,故并无合适之教材。太后命近日开学,开学而无教材,作为格致学之教习,不知百熙何以授业解惑啊?”

孙元起现在算是彻底知道,这两个老头儿火急火燎找自己,原来是慈禧老妖婆突然催着要开大学堂,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这不,格致学没教材,就抓着自己了。

好在也巧,孙元起随身就带着一套教材,正在身后椅子上的包裹里放着呢。本来是准备给前物理老师丁韪良的礼物,现在只好借花献佛了。便从包裹里取出三本书来:“回禀大人,晚生随身携带了一套教材,正要呈阅……”

“哈——,你自己编了一套教材?拿来我看看。”丁韪良对此更感兴趣,伸手便拿了过去。先是看目录,然后随手打开几页。很快,将三本书翻了一过,才兴奋的对孙元起说:“Johnson,这些都是你编的?真是棒极了!由此可见,你对物理的认知是系统而深刻的!”

然后对孙家鼐说:“孙大人,你不用担心了,这套教材是中国能见到的最好的格致学教材,系统而有趣,非常便于学习,在泰西也是不可多得的。”

“哦?真的吗?”孙家鼐接过书,看到封面,“物理?不是格致么?”

孙元起在崇实中学不止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回答起来轻车熟路:“回大人,物理,就是万物之根本原理。格致是研究,是手段,是为了发见万物之理,故晚生依照日文,译作‘物理’。”

“物理,万物之理?嗯。”孙家鼐又翻开扉页,“这书是你自己编著的?”

“是,大人。”这倒没什么需要撒谎的。

仔细翻了两页,见并不拗涩,也无甚违禁内容,便把书册放在桌子上,缓缓说道:“如此甚好。百熙且将书册留在这儿,我唤人拿去印了,如果先印一册,想来能赶得上开学。”

这件事解决了,孙家鼐又想起了一件事,问孙元起:“听人说,你是我的侄孙,还在马神庙里占了套院子?”

孙元起吓得够呛,这算是两项罪名啊,前者是老佟信口胡诌的,究竟是老佟为了自己好;后者是自己逼老佟的,可怨不得人家,当下硬着头皮分辨道:“晚生初来北京,无依无靠,那日见了大人之后,无处寄宿,见马神庙里空旷无人,便央求守门者将我留下,便在院子里住下了。至于说晚生是大人的侄孙,晚生从未吐此狂言,想来是外人谣言,纯属捏造!”

“嗯。”孙家鼐听了微微点点头,却不置可否,“你在京这几月倒也规矩,每日里不是去学堂上课,便是闭门读书,倒没有什么劣迹……住着马神庙的房子也不是办法。当然,你现在是京师大学堂的溥通学分教习,借住一段时间也是没有问题的。”

想了想,又说:“对了,七月份的时候,老夫保奏你为教习。因外间都传闻你是老夫的侄孙,衙门便将你的聘用凭单和月俸送到老夫的府上,前后也有白银300两,你且省着用,过些日子,手头宽裕了,便到外面买一所宅第吧。”说话间,就叫仆人把那聘用凭单和300两银票拿出来,递给孙元起。

孙元起看着年逾古稀白发苍苍的孙家鼐,不再是一位高官显贵,而是一位仁慈和蔼的老爷爷,便真心诚意的跪下,给他磕了三个头。

孙家鼐这才有些满意:“起来吧!大学堂开学是十一月十九日(12月31日),到时候记得去!”

出了孙府的大门,丁韪良拍着孙元起的肩膀,笑着说:“孙大人很欣赏你呢!”

“有么?孙大人和您一样,是位和蔼的老爷爷,不是么?”孙元起回答道。

丁韪良哈哈大笑。

孙元起又道:“圣诞节快到了,那套教材本来是送给您的节日礼物,结果被孙大人拿走了,真是遗憾。”

“给我的圣诞礼物?我还没有收到过中国人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呢。如果你把那套物理教材当做礼物的话,倒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丁韪良道。

孙元起从包裹里掏出那10两银子,双手递给丁韪良:“很感谢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帮助我,现在我已经不需要它了,请您用它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

丁韪良也没有客气,接过银子:“好吧,你现在也是衣食无忧了。”

“再次感谢您的帮助!”孙元起诚挚的说。

八、海风声送晚潮来

从孙家鼐府上回来之后,又过了一日,正盘坐在床上筹划,到底是今日还是明日去美国公使馆拜访康格先生,便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急忙起身,还没有穿上鞋,就听见老佟的大嗓门:“孙先生,美利坚公使大人来访——!”

孙元起一惊,趿拉着鞋走出来,迎面看见老佟领着几个外国人走进院子,仔细看时,却是康格先生和他太太、丁韪良,还有两位面孔生疏得很。便快步迎上去,用英语说:“大家早上好。”说完,又低声用中文吩咐老佟:“您帮我出去寻觅些点心来,我要招待客人,银钱一会儿给您。”

老佟唱了诺,转身出去了。

康格先生上前和孙元起握了握手:“York,好久不见你。这次突然到访,十分抱歉。”

孙元起笑着说:“说抱歉的应该是我。我在五分钟前还在考虑是今天还是明天去拜访您呢,结果您却来了……”

又见过康格太太和丁韪良先生。后面的两位,一个是二十多岁的年青人,面貌与康格先生颇为相似,握手的时候,他自我介绍道:“我是ThomasConger,很荣幸见到你。”

孙元起一想:是了,之前康格太太说她要去剑桥看儿子,想来便是这位Thomas了。当下回答道:“您是剑桥大学读书吧?康格先生一直为此骄傲。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另一位则是三十岁上下的青年人,看上去就知道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学者。他用英国腔说道:“我叫卢瑟福(Rutherford),原来在剑桥任教……”

孙元起顿时瞪大眼睛,崇拜的看着面前这位物理学界的大牛,双手紧紧的握着卢瑟福的右手:“久仰久仰!”一副高山仰止的模样。心说:你不用自我介绍,我对你了如指掌,比如你马上要到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任教……对不起啊,卢大牛,我“借鉴”了你最重要的几项成果!

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的纳尔逊,有兄弟姐妹12人,但身体很好,18岁获奖学金上新西兰大学。后又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资格。1898年到加拿大任麦吉尔大学物理学教授,达9年之久,这期间他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贡献极多。1907年,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1908年因对放射化学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19年任剑桥大学教授,并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1931年英王授予他勋爵的桂冠。1937年10月19日逝世,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维特敏斯特教堂的牛顿墓旁。

卢瑟福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鼓励学生有新见解、新发现。他的学生中,有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波尔、查德威克、科克罗夫特、卡皮察等。

这个院子,平日里除了学生,很少有客人来,所以正屋里面没有什么桌椅。西厢房则是学生们聚集的场所,桌凳齐全。说话间,孙元起将诸人引进西厢房,让各人坐了。因为学生经常来,茶碗、茶壶却是有的,因没有仆人,孙元起只有自己操办。等上了茶水,老佟也提了糕点过来。等各人坐定,康格先生才慢慢道出来意:

且说9月份中旬,康格太太因为思念她的Tommy——就是坐在她身边的Thomas——坐上了前往欧洲的客轮,随身就携带有孙元起那篇论文《关于原子结构的实验与猜想》。

那时候,既没有波音747、空中客车,也没有洲际铁路,即便是令人尊敬的公使太太,也只有乘坐客轮的头等舱。从北京到上海、到香港,穿过马六甲海峡,在印度孟买停了一下,接着在印度洋上漂泊。然后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在法国马赛上岸,穿越法国,再换轮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就这样,颠簸了一个多月,终于到了伦敦码头。

Thomas接到母亲从法国发过来的电报,正在码头上迎接母亲。见了面,免不了一番互诉衷肠,介绍各自别后的生活:

“在中国的首都,我见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令人不可思议,比如女士们的小脚……

“还有他们的卫生状况,实在是太糟糕了,有一次……

谈话中就说到了孙元起:“我还见到了一个中国人,非常年轻,应该和你差不多岁数,自称是耶鲁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呢。”

“耶鲁大学有物理学的硕士么?”坐在马车上,Thomas随口问道。

“谁知道呢?不过那个小伙子貌似挺有教养的,英文不错,应该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康格太太接着说,“来的时候,他还给我一篇论文,希望我帮他送到《Nature》杂志社呢!”

“哦?《Nature》对来稿可是非常严谨的。”Thomas很好奇。

“要不你先看看?希望不要闹笑话,我可是把它从遥远的远东带到了这里。”康格太太有些不放心。在一堆行李中,把孙元起的那篇论文翻出来。还好,康格太太非常负责,即便是一个多月的长途旅行,纸张还保存得完好无损。

Thomas把论文拿过来,大致看了一下。前面是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自然没什么问题。看到后面关于原子结构的猜想,眉头皱了起来。

康格太太一直盯着Thomas呢。看他皱眉头,心里有些忐忑:“Tommy,他的论文有问题么?”

Thomas摇摇头,解释道:“前面的实验,问题应该不大。至于后面的猜想,却不太拿得准。我虽也是学物理的,却不是研究这个方向,所以看得不是很明白,自然也不知道论文是对是错……”

“这样啊……”康格太太心里有些犹豫。

Thomas看出了母亲的心情,笑着劝慰道:“剑桥有一位年轻有为的教授,对原子物理学非常有研究,最近正准备到加拿大McGill大学担任教授,应该还没有出发。我们先回剑桥,请他审阅一下这篇论文,再决定是否送给《Nature》杂志社。这件事情不就解决了么?”

康格太太一想,这主意不错,既完成了所托任务,也不耽误功夫、闹笑话。便一同去了剑桥。

卢瑟福本来准备9月底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教的,结果临出发前,看见美国的《Science》上刊登了一篇《铀、钋、镭辐射射线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作者名叫YorkJohnson,从来没听过有这人,看通讯地址,还是一位外交官,可他得出的结果大部分和自己写好的论文一致,却又更胜一筹。当下把去麦吉尔的事情放在一边,又扑进实验室,验证YorkJohnson的结果。自然,结果不言而喻。那一刻,他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就在这时,康格太太和Thomas敲响了实验室的大门。卢瑟福开门一看,看见自己的学生领着一位中年贵妇,以为是慕名来访者,便要拒之门外。Thomas连忙说明来意。卢瑟福一听是论文的事儿,作者还是YorkJohnson,兴趣来了,连忙请进屋,取出论文仔细阅读。

卢瑟福这个大牛是何等了得!读完便知道文章的价值,吩咐把论文重抄了一遍,叫来自己的一班朋友,一边实验,一边讨论;原稿则附上自己的推荐意见,让Thomas送到《Nature》杂志社。

《Nature》杂志社里面的编辑看了,却和原先的Thomas一样,拿不定主意。他们素来严谨,对不知道正确与否的论文一向持谨慎态度,即便有卢瑟福的推荐,也只肯在“读者来信”中登出。好在α粒子散射实验并不难做,卢瑟福很快在实验室中验证了论文中的数据,并迅速报告了自己的结果,进而推定YorkJohnson关于原子结构的猜想是合理的。

《Nature》、《Science》都是周刊,这两篇论文相差不过一两个月,但却成功的建立了一个微观的原子结构模型,在西方物理学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卢瑟福听了康格太太对于YorkJohnson这个中国人的描述,对他非常好奇。知道康格太太和儿子Thomas要来中国过圣诞节,于是就一道来到中国,打算由此再转道加拿大。

到了美国驻华使馆,康格先生单知道孙元起现在任教于京师大学堂或某一所中学,却也不知道孙元起的具体住处。等了几日,卢瑟福有些呆不住,只好先去询问丁韪良先生。丁韪良是个热心人,而且对物理也兴趣盎然,就自告奋勇的领了大家前来。

说了半晌,孙元起总算明白了大家的来意。卢瑟福在说话间,四下打量了这间屋子,见有几具简陋的实验仪器,很犹豫的问:“这里是……?”

孙元起也有些尴尬:“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以前,我在一所中学担任物理老师,所以这间屋子算是我的实验室,或者说是教室,嗯,一个简略的InstituteofPhysicalResearchandTeaching……”

卢瑟福疑惑更重:“那您的实验数据如何得来?”

“实验数据?你说论文的数据么?”一转眼,孙元起便想好了答案,“我在美国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实验,只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结论。最近才想到一个符合实验结果的猜想,方写出论文来。”

之后,卢瑟福又问了一些物理问题,好在这些答案不需要孙元起杜撰,便一一为他解答。

时近中午,这群不速之客起身告辞。孙元起本想留他们一块儿吃饭,他们估计看到屋里只有主人孤家寡人一人,便婉拒了。同时,康格一家和卢瑟福都邀请孙元起在圣诞节前后去使馆一趟,盛情之下,只有答应。

卢瑟福的这次来访,孙元起随口说出了“IPRT”这个名字(InstituteofPhysicalResearchandTeaching,物理研究与教学学会),这个后世最有名的物理学研究机构就在不经意间出现了。它为世人所知,则是在两个月后的《科学人》杂志上,一位记者采访卢瑟福,卢瑟福在介绍最近物理学发展的时候,首先提及IPRT的YorkJohnson。它是中国第一个物理学研究所,而卢瑟福则有幸成为“访问”该所的第一位国际学者。

至于IPRT的成立时间,则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家:

一是认为成立于1898年8月16日,也就是孙元起入住该四合院的第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