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阀治世-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节,千里救中都,登莱游击显忠义。
七年,流贼扫地王、太平王进犯中都,身为登莱游击的赵岩千里救援,一路疾驰,日行百里,十余日抵达凤阳府,人马具疲,依旧奋勇而战,将刚进入中都的扫地王、太平王两部二十余万围困肥水之间,尽歼之,保得皇陵不毁……
第三节:备战击建虏,不忘击西贼
此节报道赵岩八年备战时,出兵帮助卢象升、朱大典剿贼之行。
“四载间,建威将军鞠躬尽瘁,力荡群贼,贼本式微矣。然自洪承畴为督剿流贼,领朝廷五十万金剿饷,却行草包无能之策,以致今日之败业,建威将军痛哉,欲出师清剿,圣上准许,大将军已出兵领兵三万,亲自征讨,各地百姓、乡绅见大军无需慌乱,建威将军之兵马素来与民无犯,本报战地记者将一路跟随建威大将军,随时报道最新战况。”
……
报纸一经发行,就陆续在各地掀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地士子、乡绅纷纷写信给当地的济民客栈,给赵岩声援打气。
赵岩如此积极的剿贼,受到了那些中上阶层的热烈支持,因为流贼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地位,是阶级敌人。
在对流贼的征剿中长期疲软的形势下,他们太需要一个能够站出来保护他们的人,而赵岩如此能征善战,又对剿贼如此积极,自然受到了广泛的支持。
就连崇祯看了此报,想起了赵岩七年流贼进犯中都的事件,不由心中又发感动,叹道:“此子却是忠义,只可惜朕已不好驾御。”
山东百姓听闻赵岩出征,一路上夹道相送。赵岩出了山东,借着《大明日报》的宣传,一路上也受到了热烈欢迎,每到一处必有乡绅送来牛羊米麦犒军。
赵岩一路上打着旗号,大摇大摆的行进着,一路上果然与民秋毫无犯,而且还一路上收拢流民,乡绅犒军之米麦皆用于接济贫苦。每到一处,百姓都倍加称赞。
不过赵岩的行进速度不快不慢,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前进,一百里也就是五十公里,相当于后世以50公里的速度骑上一个小时摩托车。而赵岩这此出征,士兵人人有马代步,日行百里的确不快。
辎重营则没有这个速度,辎重营马匹虽然多,但比营级的辎重连所带物资数量那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在道路尚好的山东且能跟上大队的速度,但出了山东,一天的行进速度也就五六十里,如果路不好走,还会更慢。
不过辎重营并没有和大队人马一起行进,而是单独行进,作为专业的辎重营,是具备单独行动能力的,他们的自保能力很强的,九年昌平之战辎重营受到阿济格的冲击,摆出的车阵固若金汤,使其无功而返。
辎重营的任务就是不断的独自往返运输补给,辎重营的五千士兵即列阵战斗,也可以充当工兵开路架桥。
赵岩在前进中,中原的情况陆续传回,湖广境内流窜着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及闯塌天三部较强的流贼。
高迎祥跑到了大别山打起了游击战,张献忠跑到了湖广南部(湖南),在山地较多的湖南。
说好听了,湖南人性格刚烈,重义气,压迫越大反抗越强,说不好听点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土匪多。张献忠一到湖南,饱受不公待遇的湖南百姓,纷纷奋起,张献忠的队伍迅速扩大。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环境不同,人的性格是也不同的,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就会向不同的方向演变,例如后世的东北人,大多是山东、河北等地的人,可到了东北之后,性格和之前就产生了变化,而四川也同样如此,满清将四川人屠尽后,又将外省的百姓填四川,外省之人进了四川后,经过演变之后,形成了生活悠闲的四川人,所谓少不入蜀,老不离川,可见四川的风气。
只要政府进行引导,消除贫富差距,利益分配不均方面的问题,改变劣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可以将不同地区的劣习纠正的。
闯塌天这一部流贼起于崇祯元年,始与李自成、张献忠辈同为盗,崇祯三年大乱陕西。已,渡河而东,寇山西,转掠畿南、河北。
六年冬,入河南,遂由内乡、淅川犯湖广郧、襄,破数县。明年正月入四川,陷夔州。折而东,入郧阳境,为总督陈奇瑜所蹙。走汉南,同困车箱峡。
已得出,复大乱陕西,再入河南,躏江北。官军逼之,与整齐王屯商、雒山间。九年复偕闯王、蝎子塊等由郧、襄趋兴安、汉中,总督洪承畴奔命不暇。
寻南走荆、襄,与总兵秦翼明数战。其冬,与蝎子塊等十七营窥潼关,巡抚孙传庭扼之,引而南。明年闻马光玉等将犯蕲、黄,率众会之,直趋江北。官军数道邀击,乃不敢东。还走黄陂,入木兰山,转寇河南,败参将李春贵兵,将迫开封。诏诸将发兵援,乃南走黄、麻。
赵岩隐约记得,此人真名乃是刘国能,十年接受熊文灿的招抚,是各部受抚流贼中唯一听从约束,并且协助官军进剿的一部,最后被李自成杀害。
史书上记载:初,国能为盗时,与自成、汝才辈结为兄弟。及国能归正,自成辈深恨之。十四年九月围其城,四面力攻,国能不能支,城遂陷,被执。贼犹好谓之曰:「若,我故人也,何不降?」国能瞋目骂曰:「我初与若同为贼,今则王臣也,何故降贼」遂杀之。事闻,赠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建祠。
“闯塌天此部裹挟百姓已愈十五万,蹿于洞庭湖以北。”茅元仪说道,赵岩想了想,对韩胜问道:“你可认识闯塌天?”
“属下曾在二年于其合攻韩城,被洪享九击退。”韩胜说道。
“看来还是你和闯塌天成就了洪享九不成?”赵岩哂笑道,韩胜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二年洪承畴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家伙,全因流贼围困韩城,陕西兵马尽出勤王,秦地空虚之极,杨嗣昌之父杨鹤手中无兵可用,洪承畴自告奋勇,领兵出城击贼,斩杀两百余级,一时名声大噪。
后来洪承畴坚决站在主剿派,主抚派杨鹤倒台后,朝廷起用主剿派,洪承畴这才出头上位。
赵岩笑了笑,对韩胜说道:“你且书信一封于闯塌天,半官许给参将之职,令其就抚。”
“是。”韩胜领命道。
——————
五千字到。。。。
第一百三十五章:生擒高迎祥
赵岩的大军走了陆路官道,先从济南下徐州,然后从徐州官道向西行往河南商丘,再向西南行向西平,再从西平沿着官道直直南下,直插湖广德安府孝感,然后转向东面的黄州府,首先剿灭盘踞在英霍山区(大别山)的高迎祥所部。
同时赵岩写信给朱大典,让其派兵配合封锁山区各处,更是通知颍州方面派遣三万人协助作战。
朱大典很快回信,称将调两万人协剿闯贼。对高迎祥这一部流贼,赵岩调动的兵力达到八万人。
对付流贼就是要堵,而且是重兵围堵。有优势兵力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若是兵力少了,虽然能将其击溃,但却无法确保全歼。
颍州方面负责围堵西北、东北两面,朱大典负责围堵东南、西南两面。
朱大典调动的两万兵马虽不够精锐,不过也与大部分官军不同,其中有五千人使用了赵岩提供的装备,同时在颍州参加过训练,对付高迎祥足矣胜任。
……
高迎祥流窜至英霍山区,与当年的革左五营一般,利用土人收集情报,四处劫掠,不过朱大典的兵马在对付山区流贼的经验已是十分丰富,高迎祥兵指六安州,即被朱大典带兵打回了山区,还折损了万余人,让高迎祥一时不敢向东进犯。
于是高迎祥又向北的颍州进犯,不过这次高迎祥可是踢到了铁板。
颍州的乡勇原本要编练为五万人的颍州团,不过后来又被赵岩给裁撤了,颍州有十多万能战乡勇,其中又有三万人最为精锐,作战时领取的都是一线的装备,其中还有榴弹炮等野战利器。
颍州方面的操守官,将三万乡勇临时编成四个营,装备一律一线配置,另外还有一个常设的骑兵营。
将部队集结后,于颍州城五十里外与高迎祥部迎战。
高迎祥被颍州的兵马吓得冷汗直流,一看那装备就知道,颍州的兵马和赵岩的山东军有着直接的关联。
若说高迎祥最怕那支兵马,唯独赵岩的山东军。
那是钢铁一样的军队,山东军之强悍,就算是一千五百名骑兵,都不是他能战胜得了的,高迎祥仓皇命令大队后撤。
颍州的四个临时步兵营,在后面一路追击,又将高迎祥的队伍赶回了山区,颍州操守官立即与朱大典取得联系,开始在各处布防围堵。
在只有一个骑兵营的情况下,为了不让流贼从山区逃出,颍州操守官又从颍州动员了三万人,编成三千人一大队,对东北、西北两面进行围堵,以免出现漏网之鱼。
对高迎祥的作战兵力,达到了十万人之众。
与此同时,躲进山区的高迎祥遇到困境,他已经很久没抢到多少大户了,部队的粮食已经严重短缺,再过几天就要消耗殆尽。然而没过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怪事。那些颍州的兵马,竟然派人送粮进山,虽然只是一些红薯,然而对于那些流民来说,却是救民用的。
高迎祥一开始还想,官军肯定在耍诈,说不定在红薯里下了毒,然而让人检查了一遍,根本没有发现任何毒药的存在。
不拿白不拿。
抱着这个想法,高迎祥一嘴冷笑的让人将红薯发下分食,心想官军真是蠢货,等他们吃饱了有力气,看他们怎么死。
然而打死高迎祥也想不到,颍州方面之所以提供粮食给他们,只是怕把人给饿死了,等赵岩到了后进行围剿时抢不到几个人。
赵岩绕了一个圈子,走了将近大半个月,才到达黄州府,一路上赵岩命令两个骑兵营四出打击小股流贼,并收拢流民,一路上的流贼被赵岩剿灭了二十多股,不过都是小部流贼。不过流民却收拢了十多万,甚是划算,若是从徐州直接南下,还收拢不到这些流民。
这些天报纸上一直对赵岩的行军路线有跟踪报道,不过并不会泄密,毕竟报纸的传递有延后性。
这些流民被骑兵营分出的骑兵护送着从官道一路向北,前往开封的渡口,从水路运往山东。
赵岩一到黄州府,立即摊开地图,将围堵任务下达。
英霍山区是一个不规则四边形,东北、西北一面最难围堵,不过兵力增加到了六万人,围住那里已不成问题。
朱大典负责的东南、西南方向,则非常容易围堵,因为长江就从那里流过,只要布置一些人防止流贼渡江,同时将两端的口袋扎住就行。
不过西南面,长江只包围了一半,另外那一半就属于赵岩负责围堵的路段,一个骑兵营被赵岩布置在那里。另外一个骑兵营,则被赵岩拆分成两队,一队协助颍州方面围堵的东北、西北。一队巡视长江沿岸,防止流贼过江。
而他手上的两个步兵营,则入山清剿。
当赵岩的兵马到达时,高迎祥的派出的探子侦查到,回报说来的兵马使用一个‘赵’字旗,高迎祥的心中顿时咯噔一声,连忙询问那面军旗的细节。
会使用‘赵’字军旗的,山东军中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岩,一个其手下部将赵勇,而赵勇和赵岩的军旗又不同,赵岩的军旗是绿蓝交替两色,上面只有一个赵字。
而赵勇的军旗,则是绿色,上面的赵字会小一些。绿色代表陆军,蓝色代表海军。蓝绿两色交替,则代表最高领袖。
探子回报说是蓝绿交替,高迎祥立即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带着大队想要出山逃跑,跑得越远越好。
但正当高迎祥想跑的时候,惊愕的发现,东南、西北、东北三面都被官军堵住了,原本高迎祥在这两个方向的掠夺失败,便不再探查这两面的情况,想不到的是,这一探,却发现自己已经是瓮中之鳖。
而西南面,赵岩的兵马则堵在那里,那里是万万跑不得的。东北、西北两面,同样有颍州的兵马。
只有东南面,是朱大典的兵马。在高迎祥来来,还好对付一些。于是高迎祥选择从东南突围,然后蹿入巢湖,再想办法向西突围。
五月二十三,高迎祥终于是将手上的十五万青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五万人,向东北方向突围,想以此调开东南方向的守军。
而他则带着十万人,从东南突围。
高迎祥准备突围时,赵岩也将两个步兵营派人山中,对高迎祥进行清剿。
“这此搜山,恐怕要些时日,若是招抚,把握很大。”茅元仪对赵岩说道。
“就算费时一个月,也要将高迎祥剿灭。”赵岩坚决说道。此次他打算招抚与清剿并用,不过高迎祥做为流贼之中名头最响,声望最高的一部,赵岩却不打算招降,他要杀猴给鸡看,借此再行立威,那么后面招抚其他各部流贼,就方便得多了。
高迎祥的突破开始了,五万人先从东北方向突破,结果被颍州方面打得灰头土脸的退了回来,颍州方面可是调集了六万人,在山区进行围堵,火炮什么的还都不缺,每一处防守点,只要把火炮架上几门,就能成倍成倍的流贼给堵回去。
不仅被堵了回去,而且东南方向的官兵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根本不去配合东北方的围堵,这让高迎祥感到棘手无比。
高迎祥一咬牙,收拢了人马,直接从霍山突围。
朱大典带着五千精锐人马,立即于霍山脚下迎击,高迎祥亲自督战,后退者斩立决,流贼爆发出较强的战斗力,蜂拥的冲向朱大典的部队。
在狭小的作战区域内,双方激战两将近一昼夜,流贼不断倒在长枪之下,丝毫不得寸进,一昼夜之下死伤万余人。
第二日,朱大典将火炮运到。
大炮一炸,流贼终于支撑不住,潮水般退却。
高迎祥无奈之下,只好收拢人马,在山中躲藏。
游学锋和韩胜二人,带着兵马就钻进了山区之中,游学锋带领的辽东军步兵第一营刚从朝鲜撤下来,对山地作战十分熟悉。
不过山区确实是大了点,两个营进入山中,一时竟然找不到高迎祥的藏身之处。
五天过去,没个进展。
“主公,我们要改变策略,以两个营的兵力,恐怕难以抓到高迎祥。”茅元仪对赵岩建议道:“可以让颍州方面从东南、东北两面进入山中,沿途在险要地点布防,再从颍州动员三万人投入山中搜山,大半个月有可能结束清剿。”
“嗯”赵岩想了想,感觉方案甚是可行,就答应了下来:“那便如此吧”
……
命令传到颍州,动员再次开始。
颍州与山东不同,颍州种的是水稻,现在正是农闲时期,百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作战,动员并不影响生产。
动员一开始,报名就非常踊跃。经过训练的屯民,对流贼根本无所畏惧,而那些小伙子都梦想能上战场建立战功,出人头地。
赵岩的军事体系中有较为严密的战功系统,例如那些小伙子在剿贼中立了功,就可以直接进入一线部队。
现在已经停止了二线部队的建立,不久之后,二线部队的军饷也要提升,取消军队内的区别待遇。
三万人很快征召完毕,长期进行训练的屯民被迅速组建成十个搜山小队,提上武器就奔赴战线。
围堵人数提升到了14万,参与搜山的部队达到10。6万人,绝对是大手笔,几乎是各地剿贼官兵的一半了。
其中进行主要任务的4。6万,另外6万人在只是不断的压缩流贼的生存空间。在整个英霍山区,到处都是官军的存在。
高迎祥将他的部队分散成数个队伍,在山中乱窜,高迎祥也被追得在山里乱窜,到处躲藏。
激战天天都在山中进行,流贼一触即溃,流民纷纷被俘虏。
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