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国贼-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貂蝉心中涟漪阵阵,感动之余也忐忑不安,似乎预感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有点儿慌乱,有点儿迷茫,似乎也有点儿期盼。
  可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再多的疑问、再多的想法也无法说出口,只能垂下头,默默接受刘存安排的一切。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刘存与数万将士顶风冒雪抵达洛阳的次日,济南的急使便迅速而至。
  得知张辽和高顺已被送入济南城北的武学院软禁、严氏母女和貂蝉已平安住进自己的将府并获得孙婉的优待,刘存欣慰之余也颇为愧疚,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也最宠爱自己的人唯有孙婉,自己颇有点儿横蛮地收留貂蝉的那点贪欲和自私,恐怕早就被聪颖贤淑的孙婉看了个通通透透。
  从济南送来的诸多急报中,夹杂着自己的结义兄长王杞的一封信,刘存看完心怀忐忑,立刻前往首席智囊公孙沛的住处,挥退左右,便将王杞的信送到因一路风寒而斜卧榻上休养身体的公孙沛手中。
  公孙沛看完长达三页的信函,长长地叹了口气:“看这书写的字迹,寿山的伤势恐怕不轻啊!吕布那一箭虽然没有刺穿铠甲射入身体,却也敲断了他两条肋骨,同时恐怕敲碎了他满腔的雄心壮志。”
  刘存痛惜地点了点头:“我实在没有想到,寿山大哥竟然借此机会辞去琅琊军统帅的职务……我很担心是因为之前我对徐州之战初期诸多事务的批评,导致他心灰意冷,进而借机辞职。”
  “这只是寿山辞职的一个理由,但不充分,你历来行事公正公平,批评下属也都是对事不对人,这一回,就连你最喜欢的大将翟越都被你赶回武学院进修思过了,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没发现当时糜家兄弟那副追悔愧疚、无地自容的表情吗?而且作为琅琊军统帅的寿山,在徐州之战初期确确实实犯了许多不该犯的错误。才会让臧霸和吕布、陈宫屡占上风。也导致了数千麾下将士无谓的伤亡。”
  公孙沛说完放下信函。接过刘存送上的热茶,轻抿两口润润喉,在刘存的搀扶下支撑起酸痛的身体,满脸严肃地继续说道:
  “我觉得,寿山之所以借机辞职,主动要求伤愈后前往武学院修习深造,最大的原因是他终于看到自己能力和局限,如果仅仅是担任琅琊中尉。或者仅担任一州兵马总管,寿山还勉强能够胜任,若是让他像徐州之战初期那样掌控十万兵马,指挥庞大而又复杂的大型战役,他就吃不消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他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格局。”
  刘存明知真相如此,但心中还是有一种戚戚然的感受:“能力是可以通过实践步步提高的。”
  公孙沛摇摇头:“说得没错,可是你别忘了,这人啊。到了一定高度,最讲究的就不是什么能力了。讲究的是天赋,可正是这最为重要的天赋,恰恰是寿山所没有的……纵观你麾下所有将领,目前也只有太史子义和徐盛二人展露出令人期待的天赋,哦对了,根据我不多的接触,你非常器重的赵子龙和魏延魏文长算半个。”
  “估计是你老人家接触的少,我麾下许多将领都很不错,比如颜慎、张郃,还有管亥,在军事上都拥有惊人的天赋和悟性。”刘存不服气地补充道。
  公孙沛哈哈一笑:“颜慎、张郃、管亥这些人确实很优秀,对你忠心耿耿而且精明稳重,可这些人只能称为将才而不能成为帅才,倒是被你俘虏的张辽张文远进退有度,一旦被你所用,将来的成就很可能不在太史子义和徐盛之下,说不好还能略有超越。”
  刘存惊讶地望着眼前这个令他尊重敬服的长者,对他敏锐的目光深感叹服,真想问问他是否真的拥有传说中无比神秘的帝王之术和观人之术。
  公孙沛似乎知道满脸惊讶的刘存想些什么,白了刘存一眼,低声问道:“如今洛阳已陈兵十万,下一步你怎么打算的?”
  “休息五日,做好出征准备,然后径直杀向长安,能救出小皇帝就救,救不出或者死了也只能说是天意了。”刘存如实回答。
  公孙沛连连摇头,似乎对刘存的回答深感失望。
  刘存见状颇为纳闷儿,扶额沉思过后似乎有些明白了,试探着问道:“你的意思是,再缓缓?”
  公孙沛的脸色这才好看些,抬手把刘存拉近距离,谆谆叮嘱起来:“不但要缓一缓,而且必须尽可能抓住时机,重新整理你麾下所有军队,按照功勋、能力和资历,重新任命各军主将和副将,并形成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总体格局。”
  “如果你真的志在天下的话,最好能够抛弃青州军、琅琊军、冀州军这些旧称谓,把所有军队聚拢在同一个名义之下……那就是大汉军队,明白了吗?”
  刘存彻底明白了,听完公孙沛语重心长的提醒立刻陷入沉思之中,公孙沛见状也不打扰他,轻轻舒了口气重新斜躺下来,对刘存的表现感到非常的安慰。
  足足半个时辰过去,刘存终于抬起头,精光闪闪的双眼中满是坚定之色:“占领冀州和徐州之后,咱们的军队数量几乎猛增一倍,确实到了需要重整军队的时候了……”
  “如今我唯一担忧的是长安局势,如果已逃到并州太原至黄河东岸一线逐渐安顿下来的袁绍看清长安时局,很可能会及时介入,给咱们制造诸多麻烦。”
  公孙沛轻蔑地笑道:“你觉得元气大伤、麾下将士已不足一万五千的袁绍,这个时候还有能力染指长安吗?哪怕袁绍在麾下死忠谋士田丰、审配等人的辅佐下,成功地与于夫罗联合,险之又险挡住十万黑山黄巾的进攻,也不能保证他从此把太原至黄河东岸的宽阔地盘掌控在手中。”
  “更加重要的是,不管是袁绍,还是他麾下谋士与将领,都没有你所担心的高远目光,眼下他们能不能顺利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还两说呢,你担心什么?”
  刘存意识到自己多虑了,嘿嘿一笑,虚心说道:“整军是件大事,抛弃青州军、琅琊军这些地域性的称谓,对我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军队的大权自此牢牢掌握在手里,通过领军将领的调整和任命,就能够迅速消除军队中尚未形成的帮派,从而达到相互弥补、相互制衡的最佳效果。”
  “可是……咱们该取个什么新的名号代替呢?对此你老人家有何指教?”(未完待续。。)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主公……”
  早就在心中谋划多时的公孙沛微微一笑,建议道:“你打破传统建立起来的新军制不是挺好吗?只需要把军队细分为陆军和水军两个兵种,统统置于大汉军队这个最大、最高尚的名义之下,按照现有师、旅序列重新整理不就行了?”
  “比如,你麾下已经扩大近十倍的水军,按照你原来的防区划分,只需在某某水师、某某舰队前面套上个‘大汉水军’即可……至于陆军该如何进行调整,就不需要我再多嘴了吧?”
  “可是……这中间有一个难处,就是像我寿山大哥和纪维大哥这类资历深厚、劳苦功高的人难以安排啊!”
  刘存摇头叹息,总觉得对忠心耿耿却格局有限的王杞、纪维和耿武等人颇为亏欠,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安置才好些。
  公孙沛对刘存在情感方面的犹犹豫豫很是不满,再次撑起身子,严肃告诫:“在推行青州新政期间,你不总是说能者上、庸者下吗?为何在涉及到自己身边感情深厚之人就迷惑彷徨了?”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必须果敢坚韧,雷厉风行,决不能受感情的支配……你若是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忍痛做出一个个有利于大局的明智决断,否则……很可能就会因为犹犹豫豫和牵牵绊绊埋下祸根!”
  刘存顿时醒悟过来,咬咬牙,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就让寿山大哥接替纪维的职务。担任武学院山长吧……纪维大哥转任青州司马。和耿武将军的冀州司马一起。负责两州的地方防务和兵员征召与训练,不再参与军队的具体作战指挥。”
  “如此一来,全军各部也能免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只需要严格训练、奋勇征战即可。”
  公孙沛欣慰地点了点头,问出个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问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重整你麾下陆军,你打算如何处置?”
  刘存沉吟一下,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不难,把青州军第一到第七师更名为大汉陆军第一至第七师。把琅琊军第一至第五师更名为大汉陆军第八至第十二师,再把所有轻骑兵均匀分配到以上各师,每个师将士总人数调整为一万五千即可。”
  “至于来到洛阳的五千重骑兵和留在琅琊继续训练的五千重骑兵,全部纳入我的亲卫营序列,在此基础上成立第一近卫师和第二近卫师,任命颜慎和赵云担任两个近卫师的主将,由我亲自训练,亲自掌控。”
  “很好!很好!已经非常周到了,但必须增加两个近卫师官兵人数,最好能够达到两万将士一个师。再按照你之前的设想,给每个近卫师配置五千能工巧匠组成的常设辎重营。那样就完美了!”
  “如此一来,两个近卫师所拥有的战力,完全能与双倍的普通陆军师相媲美,不但能起到震慑作用,还能在关键战役中调上战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公孙沛认可了刘存的计划,而且深感满意,他心里一直认为,作为主公的刘存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和直属的强悍兵力,这不仅是对所有的敌人而言,对刘存麾下逐渐羽翼丰满的将领更是如此。
  ######
  得益于两年多来持续不断的巨大投入,以洛阳为中心的方圆三百里之内,民生得以恢复,修建一新的洛阳故都,逐渐回复往日的繁华与安宁,虽然人口总数与大型建筑的规模,尚比不上焚毁前的盛况,但处处显露出的井然有序和勃勃生机,却是多年来从未见到过的。
  城中几乎所有的宫殿和衙门都已建成,除了洛阳令府衙和坐落在东、西城门内大街的两座军营之外,其余府衙包括整个已修复的皇宫在内,至今尚未有人进驻。
  从徐州开来的数万大军,和他们的统帅刘存一样都驻扎在东郊和西郊两座大营里,不但没有给四十万洛阳民众带来任何恐慌和混乱,反而让洛阳民众感到安心踏实。
  距离新年来临仅有五天的时候,刘存麾下各部将领,包括青州、冀州主要官员在内的一百五十余文武大员,终于齐聚洛阳西大营,参加为期三天的重要会议。
  在刘存主持的洛阳整军会议与青、冀二州发展方略总结会议召开之时,从寿张赶赴彭城扑了个空,紧接着追赶刘存脚步在洛阳转了一圈的荀攸、程昱回到了心急如焚的曹操身边,曹操听完荀攸两人的简要汇报,立刻召集所有心腹文武急商对策。
  曹操请荀攸和程昱向众人通报在追到洛阳与刘存、公孙沛密会的情况,随后对忧心忡忡议论不止的心腹文武们大声说道:
  “估计诸位都能从刘子鉴将军模棱两可的态度中看到了巨大危机,都和我一样心怀忐忑惶恐不安……且不说之前刘子鉴率领数万大军横穿我兖州没打招呼,仅仅是声称发动十万大军西征长安、拯救少帝和朝廷大员这件大事,就能看到刘子鉴欲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野心!”
  “可尽管如此,咱们一点儿应对的办法也没有,弄不好反而会被刘子鉴麾下数十万大军三面攻击,可以说自刘子鉴消灭吕布大军、协助糜氏家族霸占彭城开始,我兖州就已处在他数十万大军的团团包围之中,危在旦夕啊!”
  众文武纷纷附和,一时间紧张不已。
  忧愤难耐的曹洪、夏侯惇等猛将干脆提出先发制人攻伐徐州的建议,引来谋士们的一阵惊呼和强烈反对。
  眼见文武两派的争论逐渐走向尖锐的对立,再不制止很可能引发两派之间长期存在并不断累积的矛盾,年纪轻轻却拥有很高威望的郭嘉只好挺身而出,大声请求诸位安静之后转向曹操,恭敬致礼:
  “主公,其实事态尚未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至少在春季到来之前,刘子鉴不会对我兖州发难,咱们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商议应对之策。”
  曹操何等聪明,当即对满堂文武一顿呵斥,然后请郭嘉继续陈述。(未完待续。。)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郭嘉感激地向曹操再施一礼,然后向满堂文武谦逊致礼,这才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诸位同仁对兖州前途的担忧很有道理,本人同样认为,已经坐拥青、冀、徐、司隶四州,兵力猛增至三十余万并通过公孙瓒掌控了幽州的刘子鉴,将会在西征长安之后对我兖州下手……”
  “甚至可能还存在这样的阴谋,所谓的西征长安只是迷惑咱们的借口,一旦天气转暖他就会率领络绎聚集于洛阳的十余万精锐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伐兖州,因为只要占据了连接四战之地的兖州,刘子鉴占据的徐州、青州、冀州和司隶地区就能连成一体!”
  “到了那个时候,大汉天下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他征伐天下的霸业了。”
  没等惶恐不安的众人再次议论,郭嘉继续大声说道:“以上所言仅仅只是本人的暗自揣测,但咱们却不能因为兖州受到威胁就确定刘子鉴会立刻发兵攻打我兖州,最大的可能反而是刘子鉴挥师长安,拯救少帝和幸存的朝廷文武大臣,迎回洛阳,重建朝廷,重振朝纲。”
  “因为刘子鉴本身就是大汉皇亲,一直以来对皇室、对朝廷都忠心耿耿,毫无二心,这一点,我相信诸位都不会看不到。”
  堂中文武大员禁不住频频点头,就连态度强硬的曹氏兄弟和夏侯惇等将领,也不得不承认,刘存从未对形同虚设的皇帝和朝廷有何不敬之处。在天下诸侯抛弃皇帝、抛弃朝廷的数年中。刘存依然年年进贡。表现得无比忠诚,就连任命个小小的杂号将军,拥有巨大权力的刘存都会谨遵体制上奏朝廷,如此表现不但获得天下人的一致赞誉和钦佩,也获得兖州文武的尊重。
  郭嘉满意地笑了笑:“诸位,不管刘子鉴最终是挥师长安还是攻伐我兖州,都不可能在眼下大雪纷飞、寒风怒号的季节发动,近日来陆续聚集洛阳的十万青州军也需要休整和做好战前准备。咱们还有充裕的时间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所以,郭嘉恳请诸位别着急,只要心平气和群策群力好好商议,定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曹操向退回原位的郭嘉点点头,颇为欣慰地望向沉静下来低声商议的满堂文武,可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谁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拿出应对之策,最后曹操只能无奈地宣布散会,只留下曹仁、郭嘉、荀彧和刚从洛阳赶回的荀攸、程昱二人。继续举行小规模的核心会议。
  紧张的辩论持续半个多时辰之后,一直没有表明态度的荀彧终于在曹操的凝视下开口了:“主公。属下认为主公还是亲自去一趟洛阳才是上上之策。”
  众人心中凛然,很快领悟了荀彧话中真意,全都把目光转向脸色阴晴不定的曹操。
  曹操权衡良久,如实将自己的顾虑缓缓道来:“不瞒诸位,其实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是否与刘子鉴见上一面,开诚布公地好好谈一谈,只是没想到他攻下彭城之后,这么快就率部赶赴洛阳,等我接到他派人送来的致歉书信时,他已经抵达兖州西部即将进入虎牢关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揣摩他的用意,推测他下一步的行动,越想就越感到危机重重,越想就越觉得惶恐不安,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