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国贼-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凝重的气氛逐渐蔓延,沉思良久的郭嘉终于开口了:
  “主公,诸位,奉孝并不担心多谋寡断患得患失的袁本初会挥师南下,至少在公孙瓒彻底攻占幽州之前,袁本初难以做出决断……”
  “其实,最令郭嘉担心的,反而是除了派出万余人马协助东海糜氏家族之外,至今毫无动静的青州刘子鉴,如果奉孝所料不差,数年来坚韧不发只顾埋头内政的刘子鉴恐怕已经蓄势待发了……”
  “没错,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如今幽州局势已趋向明朗,公孙瓒的胜利指日可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袁本初敢于轻举妄动,不管是北上幽州还是南下兖州,都必将遭到刘子鉴的迅速打击!”
  众人惊愕不已,猛然醒悟过来的曹操连忙问道:“那么,奉孝以为我军该如何应对?”
  郭嘉缓缓站起:“恳请主公暂时放弃攻伐徐州,趁目前尚有五日军粮,立刻率领全军回援兖州,同时派出特使日夜兼程赶赴济南,表明结盟的意愿,恳请刘子鉴出售二十万石粮食,哪怕将济阴郡送给刘子鉴也值得!”
  众人一阵惊呼不断,曹操而已是脸色突变,眼中厉色闪烁,死死盯着从容不迫的郭嘉一动不动。
  *********
  ps:谢谢linverdure大大的打赏!巨火继续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全赞!谢谢您!(未完待续。。)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珠山凤凰岗,刘家大院书房里。
  刘存写完最后一个字,将三页信笺整齐折叠好放入牛皮信封,随手用蜡油封口,再盖上印鉴,略等片刻将这封重要的密函递给肃立一旁的弟子邹祎:
  “我不留你用晚饭了,让你大师兄给你增调十名侍卫,然后立刻出发,明日天亮之前必须把此信交到公孙先生手里。”
  邹祎双手接过密函:“弟子这就出发。”
  刘存上前把手放在满脸憔悴却双目炯炯的爱徒肩上:“尽快从济南大学即将毕业的五百学子中,挑选一批忠恳勤奋、背景干净的可造之材,然后以你们内务署的名义,送入武学院第六期继续深造,若是遇到各方面能力突出的奇才,你尽可提交申请,我给你破格录用、破格提拔的权力。”
  一直在为手下缺兵少将发愁的邹祎闻言大喜:“谢主公成全!徐岩师兄和弟子早就看上了济南大学的十余学子,对其中六人进行了长达九个月的秘密调查,至今为止,这些人方方面面的表现令人满意,也让人放心,均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那就去办吧,记住了,这些人进入军中之后,必须前往无影山大营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
  刘存对眼前这位年少老成心思缜密的弟子非常信任。
  邹祎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干系,当即表态:“主公放心,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军令军法之上。”
  刘存满意地嘉奖几句,示意一旁的大弟子鲁佩送一送归心似箭的邹祎。再次坐下。端起茶杯。望着桌面上的一份简短急报,静静思索。
  这份来自幽州的急报,是水师通过新组建的情报线路日夜兼程于中午时分送达的。
  在此之前,刘存万万没有想到,公孙瓒亲率的中路四万大军攻克蓟州城之后,没有稍作休整清点战果,没有收编高达两万余人的俘虏,没有清扫周边各路逃兵和十余个重要县镇。就连四处逃窜的成千上万匹战马也不看一眼,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师直扑范阳,一举将节节溃败的刘虞三万联军围困城中。
  刘存对公孙瓒忽然展示出来的磅礴大气佩服不已,仅进行八天的幽州之战至此已无任何悬念,困守范阳城的刘虞已经失去了对整个幽州的控制,他目前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在袁绍身上,盼望袁绍信守诺言,派出大军北上救援。
  袁绍的各路大军确实已经不断集结于广平、清河一线,总兵力已达七万之众,由袁军大将颜良率领的两万精锐也已离开老巢河内郡。正在向袁绍的核心之地邺城快速前进,但直到现在。仍然看不到袁绍大军有挥师北上的迹象,军令署和公孙沛共同做出这一判断的最大理由是:
  囤积袁军百万石粮草和大量军械物资的荡阴和修武两大仓库,至今没有运出一石粮食和一车兵器。
  袁绍为何不挥师北上?难道他能忍受势如破竹的公孙瓒占据整个幽州?难道他对困守范阳城的刘虞有信心?又或者是需要等候刘虞和公孙瓒彻底分出输赢才出手?难道袁绍已经意识到青州方向存在的巨大危险?
  刘存苦苦思索起来,他并不担心袁绍会乘虚南下侵占兖州,袁绍对曹操或者吕布、张邈之流从来就没有多少忌惮之心,也绝不会害怕陷入错综复杂的混战之中。
  袁绍之所以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没有占据兖州一块土地,除了害怕会遭致青州的激烈反对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短期之内,满目苍凉百废待兴的兖州没有太大的价值,蕴藏有丰富铁矿、煤矿资源并拥有大量牧场和战马的幽州,才是袁绍无法放弃的最大目标。
  虽然如今的袁绍已经占据大半个冀州,并拥有富裕的鱼米之乡河内郡,但是这些地盘的产出远远满足不了袁绍的野心,满足不了袁绍不断扩大的军队所需,唯有拿下幽州才能实力倍增。
  刘存搞不清楚的是,从来都是肆无忌惮惯于渔翁得利的袁绍为何会一反常态?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迅速集中兵力之后忽然没了动静?难道是自己与公孙瓒之间的秘密结盟,已经被性格多疑的袁绍探知?
  时间分秒飞逝,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刘存在麾下大将纪维和爱徒鲁佩的劝说下离开书房,前往后院与家人一起用餐。
  难得一聚的家宴气氛温馨,刘存的家宴素来没有任何男尊女卑的讲究,从来都是老老少少汇聚一堂百无顾忌,因此,不但参与家宴的纪维和鲁佩等人非常放松,太史老夫人和孩子们也异常地高兴。
  笑声朗朗的晚宴结束后,洗漱完毕换上身便装的刘存尚未前往热闹的前堂,就被爱妻孙婉叫住了:“夫君是否忘记了一件重要事情?”
  刘存略微一愣便明白过来,搂住爱妻依然婀娜的腰肢,温存地问道:“文姬习惯这里的生活了吗?”
  孙婉顺势依偎在刘存宽阔的胸膛上:“文姬妹子是个坚强的人,虽然承受了那么多的凄苦,但来到这里之后很快就振作起来了,天天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教导孩子们读书绘画,弹琴唱歌,也从未问过你的行踪,以及为何派人把她从几千里外的长安秘密掠来,但每次咱们提起你,她都会安静地倾听,看得出她心里不好受,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房里的烛光总是亮着。”
  刘存想了想笑问:“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看看她?”
  孙婉哪里还不知道刘存话里的另一层意思,轻轻打了刘存一下,抬起头非常认真地说道:“夫君应该去看看她了,虽然文姬妹子已经明白夫君的良苦用心,但我还是希望夫君去看看她,和她说说话,不管夫君怎么想,也得给文姬妹子一个说法才是。”
  刘存长叹一声,点点头肚子走向后院,穿过花坛来到之前义子刘振居住的小院门口,略微犹豫便大步入内。
  两位年约十五的美貌侍女看到刘存惊愕良久,竟然忘了去向蔡文姬禀报,刘存很有耐心地站在两人面前,笑了笑也不说话。
  反应过来的两位美婢惶恐致礼,随后一阵小跑进去禀报,沐浴完毕正在梳妆的蔡文姬听说刘存已到门外,顿时惊得脸色苍白手足无措,只觉得呼吸急促心脏狂跳,全身上下已经没了半点力气。
  **********
  ps: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全赞!谢谢您!(未完待续。。)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足足一刻钟过去,两位心跳如雷的美婢才打开两扇大门,恭恭敬敬跪请刘存进入堂中,刘存和蔼地说声不必拘束,来到台阶下从容不迫地脱下鞋,这才在两名美婢的引领下进入堂中。
  秀发如黛俏脸绯红的蔡文姬率先向刘存深施一礼,用微微发抖的声音向刘存问安,然后恭请刘存坐下喝茶。
  “你也坐下吧,希望你不要恨我……当时若是让郭汜、李傕之流或者趁乱冲入长安的鲜卑暴徒把你抢走,很难想象你的命运将会出现多大的改变,毕竟你不是寻常女子,你是我最为尊敬的蔡邕大人留在世上的唯一亲人,更是誉满天下的才女和大汉民族的骄傲,所以我不得不派人把你从混乱不堪的长安抢回来,至于你有什么想法,如何选择今后的生活,我都尊重你的选择。”
  刘存毫不掩饰地说出心里话,语气温和神态诚挚。
  跪坐在矮几对面的蔡文姬,微微抽噎起来,好一会才向刘存盈盈致礼,晶莹的泪珠涌出了潮红的眼眶,可就是没有抬头看刘存,也没有说一句话。
  刘存微微叹了口气,示意手托茶盘呆呆站在一旁的美婢把茶斟上,缓缓喝下几口淡淡的茶水,这才望向双肩抽搐令人禁不住生出爱怜的消瘦美人:
  “文姬,明天我就要离开珠山赶赴渤海,这一去恐怕三五个月难得回来,你……不想和我说说话吗?”
  蔡文姬悄悄擦去脸上的泪水,鼓起勇气缓缓抬头,楚楚可怜地望向闻名已久却从未见过的刘存。苍白的嘴唇蠕动良久方才发出声音:
  “文姬早已明白将军的一片苦心。对将军的恩德感铭肺腑。除了哀叹命运的不公之外,从没有恨过将军。”
  刘存暗暗松了口气:“这样我就放心了,唉……对了,你那未婚夫卫仲道于三个月前病逝,整个卫氏家族在月初的河东大战中损失惨重,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荣耀与财富,看在往日蔡邕大人和你的面子上,我没有为难卫家。允许卫氏家族携带十分之一的财产,举家迁往荆州安居,你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约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
  蔡文姬已经从孙婉那里得知所有的一切,此刻再听到刘存的解释,心情忽然变得轻松很多,但想到自己如今举目无亲的处境,禁不住再次流下眼泪。
  刘存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喝茶耐心等候蔡文姬的决定,两位惶恐不安的美婢早已跪坐在门口。宽阔雅致的大堂里一片寂静,唯有温暖的烛光微微摇曳。以及清幽的茶香在安静的空间里悄悄弥漫,远山偶尔传来的几声夜莺啼鸣清晰可闻。
  足足两刻钟过去,逐渐平静下来的蔡文姬再次抬起头,久久凝视着刘存那双满是无奈却又充满关怀的眼睛:
  “将军,文姬如今举目无亲,没有了亲人也没有朋友,如果将军不嫌弃的话,文姬愿意留在这里,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
  刘存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很好,那就安心地留下来吧……珠山很美,依山旁海,气候温和,民风淳朴朝气勃勃,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到镇中学堂去当个先生,向孩子们传授音律或者文学,咱们珠山和大汉别的地方不一样,男孩女孩都要读书认字。”
  蔡文姬终于放下所有包袱:“文姬知道珠山的学堂,只是担心抛头露面之后,会给将军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珠山距离汇聚天下士子的琅琊书院太近了。”
  刘存哈哈一笑,站起来愉快地说道:“我从来就不担心什么流言蜚语,到了我这个地位,已经没有多少东西能让我顾忌了,哪怕明天整个大汉都知道你蔡文姬在我家里,也不会对我有何影响,哈哈!你好好歇息吧,我走了。”
  “将军……”
  蔡文姬连忙站起来。
  刘存停下脚步,望着她逐渐恢复血色的娇美脸庞:“还有事?”
  蔡文姬勇敢地点点头:“文姬已经没有任何的痴心妄想,只愿留在府中,白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晚上整理一下将军派人送来的诸多乐谱和诗歌典籍,还有家父留下的两箱文稿和乐谱,还请将军答允。”
  刘存当即答应下来:“只要你高兴,干什么都行,对了,你得把自己养胖点儿,否则我很担心一阵大风刮来就把你吹走了。”
  望着刘存挺拔的背影逐渐远去,蔡文姬只觉得心儿狂跳脸儿发烫,呆呆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
  初秋的琅琊景色秀美气候宜人,已经扩大数十倍的繁华城市绿茵层层繁花似锦,西市和南市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承平景象。
  夕阳下的琅琊台经过多年不间断的建设,如今已是享誉天下的胜景所在,宽阔的石阶沿山而上曲径通幽,掩映在万绿丛中的雅致亭台星罗棋布,与山脚下古朴典雅的琅琊书院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山顶上,四名衣带飘飘的名士负手而立,沐浴夕阳面向的蔚蓝东方,这四人除了名气稍逊的琅琊令刘馥之外,无一不是享誉天下影响深远的大儒,他们分别是长须斑白满脸愁苦的琅琊书院山长郑玄、颜容清癯肃穆严厉的琅琊书院学监邴原以及身材敦实脸膛紫红的首席教授申屠蟠。
  海潮轻涌,碧波万顷,邴原终于将目光从遥远的天际收回,深吸了口气,转向身后恭恭敬敬的刘馥:“这么说,车骑将军还是不愿前来琅琊与我等见面?”
  刘馥无奈地苦笑道:“我家主公天没亮就离开了珠山,一行数百人全都骑着骏马,此时恐怕快回到济南了,唉!其实老师早已心知肚明,怪不得我家主公。”
  邴原颇为尴尬地闭上嘴,一年半之前,拥有五千大汉士子被天下人誉为儒林圣地的琅琊书院欣然接受包括袁氏家族在内的数十家世家门阀的巨额捐赠,书院的财政更为丰裕,声名更为显赫,发行天下的学刊和报纸猛增数倍,但是占据主要地位的儒家学说和其他学派的矛盾也随之尖锐起来。
  此后半年不到,包括兵家、墨家在内的十六个学派不堪众多大儒和诸多儒林名士的排挤打压,毅然搬离琅琊书院迁入济南大学,当初凭一己之力建起琅琊书院的刘存虽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但他盛情迎接诸子百家入驻济南大学,悄然远离了纷纷扰扰的琅琊书院,随后就再也没有踏入琅琊书院半步。
  更令人伤感的是,由于品性高洁的诸多士子和学院教授们看不起从事贱业的商人,一年前便已通过决议,谢绝了包括琅琊商会和糜家商行在内的十余家商人的捐助,决议公布之后,各大商行、商会尽数远离,大部分商业机构把总部从琅琊迁往蓬勃发展的济南,而车骑将军刘存包括青州各级政府,从此再也没有过问琅琊书院的任何事务。
  申屠蟠看到了邴原心中的苦楚,想起自己为了名声四次拒绝刘存的招揽,如今再也没有接到刘存的只字片语,懊悔之下禁不住长叹一声,搀扶站立太久身躯有些微微颤抖的郑玄靠上来,望向满脸苦笑的刘馥,和声问道:“元颖,昨晚你可是在珠山过夜的,你家主公难道就没有留下一句话?”
  刘馥难过地摇摇头:“我家主公留下很多话,但没有一句是涉及琅琊书院的,而且……学生恐怕留在琅琊的日子不多了,临别前我家主公提前告知学生做好准备,年底之前启程前往渤海郡接任太守职务,至于何人接任琅琊县令,我家主公没有说。”
  申屠蟠听了大吃一惊,邴原和郑玄也面面相觑,眼中全是无法掩饰的惊慌与忧虑。(未完待续。。)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意识到琅琊书院已被车骑将军刘存彻底放弃的邴原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鼓起勇气询问刘馥:“此事难道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刘馥心里非常难过,但还是把自己的心里话向三位德高望重的儒学大师和盘托出:
  “学生以为,琅琊书院虽然学风鼎盛人才济济,但严谨求实、学以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