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汉末-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麹义贪功,不恤士卒。”郭嘉低声解释道:“你看这封军报中,一点也没提卫将军的行动。这种战事,最稳妥的法子,应该是与卫将军联手,那样伤亡会少得多。”

刘和恍然大悟,她重新看了一遍军报,果然这中间没有提到伤亡的数据,但是既然是以少击多,又是一夜恶战,而不是一击即溃,伤亡肯定不会小,否则夏育肯定会把数字写上去。夏育写这封军报的时候已经是战后一天,伤亡数字肯定已经统计完毕,之所以不写,应该就是怕刘修不高兴,要等抓到蹋顿、弥加这两个头领再说。

“将士争功,总比怯战的好。”虞翻一手提着茶壶,一手托着两只青瓷杯走了进来,站在刘和身后瞟了一眼军报,若无其事的说道:“将军,鲜卑人、乌桓人都是天生的骑士,要不然袁绍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现在我军一战而歼灭之,而且是以少胜多,足以打击袁军的士气,就算多死几个人。也是值得的。”

他在刘修对面坐定,放下茶杯,提着沉重的茶壶,却轻若无物。手一偏,冒着热气的开水流出,准确的注入茶杯中,一股茶香四溢开来,让忙了一夜的刘修精神一振。虞翻看着翻滚的茶叶,淡淡的说道:“麹义立了这么大的功,却不敢具名。想必是已经知道将军会不高兴,心里知错了。将军,当此用人之计,不宜伤了将士们的心啊。”

刘修无奈的哼了一声,端起茶杯,嗅着茶杯,吹去漂浮的茶叶。“你给他们写封嘉奖令。”

“喏。”虞翻应了。旁边的孟达立刻收拾好了笔墨,让出了正位。虽然虞翻新来。可是孟达很机灵,他看得出虞翻才高,刘修对虞翻另眼相看。是以他虽然资历比虞翻深,却很自觉的放低了姿态。

虞翻喝了两口茶,坐到孟达让出的案前,从孟达手中接过蘸饱了墨的笔,手不停挥,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搁下笔,他自己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给孟达使了个眼色。孟达心里不爽,脸上却笑容满面的双手接过来。小心的拿到刘修面前。

刘修一边喝着茶,一边斜着眼睛瞟了一眼,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声。虞翻这么狂自然有他狂的资本,这封嘉奖令写得既让人热血沸腾,又心生警惕,想必夏育等人看了之后会了解他此刻的心情。不会再做出同样的事。

“就这么发出去吧。”

“喏。”孟达立刻安排人抄写存档,以最快的速度把公文发出去。

虞翻施施然的起身,回到刘修面前坐下,提起茶壶给刘修续了点水,然后双手捧着茶杯,轻声笑了笑:“将军,袁绍后路已断,如果他还不死心,必然会以最快的速度发起攻击,否则,他就会以最快的速度退兵,我们当做好准备才是。”

刘修不动声色的看着虞翻,他当然知道会有这两个结果。袁绍虽然有些计缓,虽然有些多谋寡断,但却不是轻易肯投降的人。现在已经把他逼到了绝路上,袁绍会选择哪一种方案,他心里也没数,不过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袁绍前进,那就在汝阳一带与他决战,用准备好的杀器打得他头破血流,如果要退,那就由曹操来截他的后路,自己再赶上去合围,总之一句话,他决定不了袁绍的选择,但是他有把握让袁绍的任何一个选择都没什么好结果。

对这场决战来说,最有可能发生变化的阶段已经过去,如果袁绍一开始就不顾一切的长驱直入,那他除了和袁绍硬碰硬之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现在袁绍一拖再拖,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把自己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将军,目前还远远没有到万无一失的地步啊。”虞翻眉头轻蹙,直言不讳的提醒道:“将军不要忘了,我们的身后还有合肥这样的大城没有拿下,广陵还有近三万的袁军,一旦他们杀入战场,我们的包围圈很容易就会被打破。”

刘修愣了一下。虞翻提醒的这两点,他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到目前为止,广陵的三万袁军也好,合肥、六安等城里的袁军也罢,都远离战场,最近的也在五百里之外,他也对那部分人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一旦他们有什么行动,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不过虞翻随后的一句话让刘修如梦初醒:“将军,他们不来,如果袁绍去呢?”

刘修愣了半晌,随即坐了起来,急声道:“奉孝,立即召集军谋团,分析一下仲翔说的这种可能。”

郭嘉也明白过来了,他们不自然的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袁绍要么进攻平舆,要么退回冀州,其他的可能几乎不存在,所以他们一直保持着对广陵三万袁军的监视,在他们有异常举动之前,没有做进一步的防范。现在虞翻的话提醒了他们,如果袁绍既不攻击平舆,也不退回冀州,而是折向东南,和那三万袁军汇合呢?曹操的主力都已经赶到济阴去堵袁绍的后路了,梁沛之间空虚,又无险可守,如果袁绍挥师东进,形势将会产生大逆转。

军谋团立刻忙碌起来。刘修虽然没有起身,可是神色之间已经有些不安,他意识到自己最近走得太顺了,不经意间已经成了骄兵。哀兵必胜,骄兵却是必败的。

军谋团还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分析报告,最新的军报送到,袁绍退兵了。他退兵的方向是陈留。

刘修松了一口气,看了一眼虞翻:“看来袁绍没有你想的那么聪明。”

虞翻却不以为然,沉思半晌,摇着头:“将军,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

正如郭嘉猜测的那样,夏育是统计的伤亡数据之后才发出军报的,为此,他耽误了一天时间,而这一天时间让袁绍抢得了一个先机。

得知两万胡骑被夏育和曹操伏击,全军溃败,袁绍再也无法保持他的风度,他召集众将议事。郭图、审配等人听了,也是吃惊不已,两万胡骑居然被一口吃掉,这是什么概念?没有了这些胡骑的助阵,剩下的袁军战力大减,再面对刘修和曹操的合围,他们不管是兵力还是气势,都严重居于劣势,再不当机立断,接下来将是一个全军覆没的结果。

撤!几乎没有任何异议,这个基本方案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但是在怎么撤这个问题上,大家有了分歧。郭图的建议是以最快的速度原路撤回,争取在刘修赶上之前击败曹操。目前袁绍还有五万多大军,刘修的兵力虽然略少,但是他的实力强悍,这里又是他选定的地形,不宜与他决战。相比之下,曹操虽然也有五万左右,实力相近,但他的身后还有田丰,有田丰的接应,击破曹操的阻击可能性较大。只要突破了曹操的阻击,与田丰合兵一处,到时候据有濮阳至少在兖州已经踏上了一支脚,这一仗就不算完全失利,。

但是这个建议被审配否决了。审配反问道,从这里到陈留不过二百里,我们就算急行军,也不能将刘修拉下多远,我们在前面逃,刘修在后面追,谁能保证士气,谁能保证到了陈留后,还有体力和士气与曹操决战,前有阻击,后有追击,不崩溃就算不错了,还想击败曹操?一旦无法迅速突破,刘修再追上来,前后夹击,我们还有活路吗?

郭图哑口无言。他恼羞成怒,反问审配,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审配冷笑一声,抚着颌下的短须:“刘修、曹操一心想夹击我们,我们岂能让他们如愿?曹操从谯沛之间赶到陈留,行军数日,又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想必体力还没有恢复过来。他想以逸待劳,我们却要绝地求生。兵法有云,避其实,击其虚,我们不去陈留,我们先佯装退往陈留,然后转而向东,取道梁国、济阴,虽然多绕点路,一样可以回东郡。”

袁绍略一思索,顿时明白了审配的意思,他打断了还想再争辩的郭图,立刻下令拔营,以审配、文丑为前军,以韩馥、颜良为后军,大军全部开拔,向陈留急行。审配雷厉风行,率领前军一路狂奔,走了一天,在扶沟附近渡过沙水后,突然折向东,长驱直入梁国,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他已经兵临睢阳城下。

第636章 无毒不丈夫

睢阳城很坚固,但是城外成熟稻子却无人看守,审配下令一把火将上千顷的稻子烧得精光。睢阳城的守将丁冲看着漫天的火光,气得暴跳如雷,却不敢出城一战。他知道,审配现在就希望他出城呢。他连忙派出十几个传令兵,将这个消息急报给雍丘的曹操。

审配展现出了他狠厉的行事风格,他让文丑率领五千人看着睢阳城,不让丁冲出城,自己却没闲着,一把火烧完了田里的稻子,他又连夜指挥大军抢劫附近的大户。睢阳是关东一个重要的城市,周边家里有钱有粮的富户还真不少。审配直接杀上门去,很客气的要钱要粮,他的态度很和善,可是身后的将士面目很狰狞,他们又来得太快,以至这些富户根本没有时间做出准备的时间,看着那些横眉冷目的将士,大多数富户很识相,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破财消灾,只求保住家人的性命。当然也有要钱不要命的,想蒙混过关,可惜在审配面前,他们实在是打错了主意,结果钱也没保住,命也丢了。

审配一天一夜把睢阳附近的大户抢了个遍,筹集了能供大军吃上七八天的粮食,可谓是成绩斐然。袁绍接到他的报告,又惊又喜,惊的是审配行事居然如此暴厉,喜的是收获不小,七八天的粮食虽然不算很多,但对于马上就要断粮的他来说,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看着袁绍一脸的喜色,郭图撇了撇嘴:“主公。下次再来兖州,只怕没人会欢迎主公了。”

袁绍脸色一僵,随即有些赧然。袁家一向是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袁家想代汉,也是打的顺天应人的名义。什么叫天意?天意即民意,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的民意,现在审配这么做。无疑是把他头上所有的美名全都打落在地,还要踏上一脚。经此之后,还有谁会相信袁家是代表世家大族的利益?

“唉。事急从权,正南这么做,也是无奈何。”袁绍尴尬的捏着手指:“没有粮食。我们很难安全的回去。”

郭图没有再吭声,他知道这个时候多说审配的坏话对他没好处,只要把这个种子点到袁绍的心里就行了。

袁绍没有再犹豫,全军赶往睢阳。

……

“审配匹夫,竟敢狠毒如斯!”曹操大声咆哮着,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他不是没考虑到袁绍可能取道梁国,他在梁国安排了足够的兵力,保证任何一个重要的城池都能坚守到援军的到来,但审配的做法大出他的意料,这还是以天意自居的袁绍的军队吗?这是土匪啊。抢粮抢钱不说。还把田里快要收获的庄稼都给烧了,不是丧心病狂的人,干不出这么缺德的事啊,审配这个冀州名士怎么能干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才能取得意外的成功。审配的做法让曹操措手不及。怒不可遏,同时也狼狈不堪。

夏侯惇等人也是面面相觑,以仁义之师自居的袁军忽然化身为土匪,这让人一时很难接受。

“将军,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董昭轻声提醒道:“眼下当务之急,是拦住袁绍。不能让他这样一路前进了。否则不仅不能完成骠骑将军的任务,而且梁国、济阴一带都将遭其屠毒,今年的收付之一炬,如何是好?”

曹操气得眼珠子都红了。董昭这句话正中他的软肋,如果不能尽快做出应变措施,任由袁绍这么走了,那将来他不仅无法向刘修交差,还要向刘修求援,才能渡过这个冬天。那可怎么开口啊。

曹操抚着额头,思索了片刻,断然喝道:“曹仁。”

“末将在。”

“你率一万精骑立刻赶上去,务必缠住审配这个疯子,不能让他再这么嚣张。”

“喏。”

“程昱。”

“末将在。”程昱挺身而出。

“你率一万步卒,立刻赶往定陶,与定陶守将一起,做好拦截的准备。”

“喏。”

“董昭。”

董昭连忙躬身领命。

“你立刻轻骑起程,赶往定陶,通知定陶的各家各户,做好防备,不能让审配得手。告诉他们,大军即刻就到,只要他们能坚守一天,就可以万事无忧。谁要是敢和审配通好,那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曹操说到最后,已经是声色俱厉。董昭打了个激零,连忙答应。他就是济阴定陶人,当然不希望家乡被审配打劫,更不希望家乡父老被曹操杀戮,曹操先安排曹仁、程昱领兵救援,然后才给他下达这么一个命令,就是希望他这个定陶人能说服父老不要资助审配。

“喏。”

“夏侯惇,史涣。”

“末将在。”夏侯惇和史涣同时出列。

“你们紧守营盘,不得有误,以防袁绍声东击西。”

“喏。”

曹操安排妥当,这才看了陈登一眼:“元龙,有件事,要拜托你才行。”

“请将军吩咐。”

“你立刻赶到夏育大营去一趟,把这里的消息告诉他,就说我需要他的帮忙。”

陈登躬身领命:“喏。”

……

“有这种事?”刚收到刘修嘉奖令不久,还在偷着乐的夏育等人听完了陈登的话,都吃了一惊。对审配这种暴虐的做法,他们也表示很意外。

“这人疯了。”陈登苦笑着连连摇头。审配是河北名士,即使是敌人,敬佩他的也不少,谁会想到他居然能做出这种事。这可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抢过这一次,下次袁绍再想进兖州,还有谁会支持他?别说是袁绍这种以世家大族为基础的军阀,就是真正的土匪轻易也不会这么做,犯下这样的众怒,以后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

夏育和田晏、麹义互相看看。他们也知道,曹操之所以派曹仁来支援却不抢功,陈登在里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曹操派陈登来求援,他们无论如何得给个面子。经过简单的商议后,夏育决定派田晏率步兵营留下协助夏侯惇防守,自己和麹义带领所有的骑兵驰援曹操,要想拦住袁绍的大军,曹操的步卒肯定赶不上,这时候骑兵的快速行动能力可以发挥最大的威力。高阳亭一战,他们伤亡近三成的骑兵,现在能够战斗的最多也就是八千人。

半个时辰后,夏育在陈登的陪同下,带着八千精骑冲出了大营。

……

“仲翔,被你说中了。”刘修慨然长叹。

军谋团商量了一个晚上,得出了和虞翻一样的结论,当然论证要详细得多。不过这一切都迟了,就是他们分析推演的时候,已经渡过洧水的颜良突然撤了回去,在洧水北岸列阵。刘修连忙派出斥候打探,到中午的时候,他得到一个消息,昨天夜里袁绍就撤了,只留下一座空营,韩馥、颜良是后军,他们现在也开始撤退了。

刘修非常意外,他生怕这是袁绍的诱人之计,不敢轻举妄动,派出大量的斥候跟踪,等他确认袁绍是在撤军的时候,袁绍已经过了扶沟,并且拆毁了他当初派麹义给袁绍搭好的浮桥。刘修不敢怠慢,立刻发出命令,通知沙水东岸的臧旻开始追击。

臧旻和文聘也已经知道了袁绍撤军的消息,他们和刘修一样,不敢轻信,在得到的消息之后,这才起兵追击。他们一路向北,等到了扶乐城,听扶乐县令李俊说,袁绍已经向东去了,他们才意识到袁绍的真实用意。不过一切都已经迟了,他们紧追慢赶,只是追上了韩馥和颜良率领的后军,双方小战一场,臧旻和文聘兵力不足,不敢硬拼,主动撤出战场十里,眼睁睁的看着韩馥跑了。

一天后,刘修赶到,听完了臧旻的汇报,他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据前线的斥候送来的最新消息,袁绍已经到达睢阳城北的蒙县,蒙县城小,袁绍一鼓而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