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黄巾平定之后,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肯定有一个要升大将军,他们再也不是那种闲官,大将军开府需要辟召大量的掾吏。师兄想推荐你进大将军府。”卢慎笑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机会,不过师兄说你可能不太愿意。”
刘备听说能进大将军府,虽然高兴,却还是有些犹豫,董重也好,宋丰也罢,其实都不是什么能臣,他们能做大将军,只是因为有外戚的身份,天子都大权旁落了,外戚又有什么用。“还有一个什么机会?”
“天子要扩充北军的实力,可能会再增加几个校尉。不过,师兄担心你不喜欢武职,所以这个选择排在第二位。”卢慎打量着刘备的脸色,见他先是眼前一亮,随即又有些淡漠,以为刘修的担心摸准了刘备的心思,又接着说道:“我们这次到涿郡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推荐的人才。”
刘备理解的点了点头,天子要扩充北军,当然是要排挤袁家的势力,这增加的几个名额肯定是从他信任的人中挑选。天子自己知道的有限,这又是武职,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由刘修和曹操这两个左膀右臂推荐。刘修担心他不喜欢武职,这当然也是一个原因,但刘备心里却不仅仅是因为不喜欢武职,而是不喜欢和天子走得太近。
他一直在皇太后的永乐宫当差,身上已经有太多的天子烙印,如果再听天子的安排去和袁家竞争,最后自然要和袁家越走越远。
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
代汉者,当途高。
刘备在洛阳的时候就听过这两句谶语,他怀疑天子在与袁家的竞争中还有多少苟延残喘的机会。可是,如果他现在拒绝,那似乎就摆明了要和刘修决裂,投入袁家的怀抱,而袁家会不会接受他还不能肯定,贸然拒绝刘修的好意,似乎也不太合适。
“好,新年之后,我去洛阳,把这件事告诉大兄。”刘备思索片刻,展颜笑道:“翼德,你就安心在家挑一个好女子吧,要不然,你阿翁那么大的产业可没人继承啊。”
张飞耸耸肩:“屁的产业,难道我这个卫将军骑督将来的前程还不如一个屠夫?”
刘备心中一动,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420章 风雨欲来
刘修这个年是在洛阳过的。从冀州回来之后,张鸣亲自赶到洛阳,和马强做了沟通,他们拿着刘修提供的那张画像在黄巾军之中进行了查访之后,发现事情正与刘修估计的一样,英子的母亲曾经在钜鹿城晃荡了很久。
她的外表特征非常明显,一身破旧的丝衣本色是不是白色,倒是没几个人说得清,但是从冬天到夏天,再到秋天,总是那一袭单衣,冬天也不见她叫冷,夏天也不见她叫热,这倒是给见过她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她长得还算端正,还有人曾经想过她的心思,不过这女人凶得很,接连挠伤了几个不轨之徒之后,就没人敢再惹她了。
马强破口大骂,这么一个疯女人,在城里转了大半年,你们居然没发现?别人看不出这女人有道术,你们这几个也看不出来?
张鸣捏着鼻子,一声不敢吭,这事儿他自己也觉得挺丢人的。
不过,黄巾军内部的矛盾可以暂放一时,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保证百万流民的生存,才是最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向天子和刘修求援,向天子求援,最后还是要向刘修求援,因为天子也是两手空空。
不过,天子虽然没钱,却有权,要想刘修支援,先要天子点头。张鸣和马强联袂拜访了刘修,真心诚意的讨教了一番,然后心领神会,回去就在黑山搞起了游击战。
要说张角抄袭刘修办军校的成果还是有的,黄巾军在王国的教导下,的确培养出了一批有用兵能力的信徒,他们在惨烈的战争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将王国制订的一个调虎离山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十一月初,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黄巾突然出动,杀入常山国,在真定一带大肆劫掠。袁绍得到常山相冯巡的报告后,立刻率军进入常山。双方在常山你来我往的战斗了大半个月。就在袁绍全力以赴,打得黄巾节节败退的时候,三万黄巾主力杀向了邯郸。袁绍带走了大部分的主力,黄巾军如入无人之境,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横扫赵郡、魏郡和清河。他们不去攻打县城。而是集中力量攻击那些豪强的坞堡。这些豪强帮了袁绍不少忙,和黄巾军结下了深仇,攻击他们既可以抢到过冬的粮食,又报了仇,可谓是一举两得。
豪强们的坞堡的确够坚固,但还没坚固到能抵挡上万人攻击的地步,更何况是这些在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复仇之师,几乎是望风披靡,无一幸免。
袁绍得知这个消息。连忙率师回援,结果在薄落津被黄巾伏击,虽说他见机快,实力也的确强悍,没损失太多,但是却领教了黄巾多变的战术。他再也不敢轻敌,只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可是这样一来。他的行军速度也大打折扣,等他赶到赵郡,黄巾军已经满载而归了,留给他的只有满目疮痍。
那些豪强们的脸色顿时难看了。如果你不能保护我们,那我们支持你还有什么意义?
袁绍叫苦不迭,顾不得年关将近,只得率军到黑山剿匪。可是要论在山里跑步,袁绍最犀利的骑兵可就用不上了,更何况黑山之大。袁绍的几万兵一撒进去,连个影子都看不到,黄巾没打着,反倒因为兵力分散而损失了不少人马,可要是集中兵力攻打,他哪里追得上那些流民。
黑山像个泥潭,袁绍深深的陷在了里面。战报传到洛阳,那些正准备为袁绍请功的人一个个识相的闭上了嘴巴,这个时候谁还好意思为袁绍请功,这不是自打耳光吗。
于是。论功的事情就不知不觉的停了下来,朝堂上再也没人提这事。天子反倒积极起来,三天两头把司徒袁隗请进宫去,要和他探讨封赏的事,袁隗每一次都被他臊得无地自容,回头之后免不了要对袁逢发火,相比之下,倒是南阳比较安静,总算没让他把脸面全丢光。
刘修的任务就是每天进宫陪天子闲扯,然后商量如何削弱袁家,大部分时候都是天子在说,刘修在听。不得不说,天子很具有诗人的气质,这想法真是天马行空,一会儿一个主意,可惜大部分都不具备可行性。唯一靠谱的事情就是天子看到了黄巾军的作用,让刘修从并州调一部分粮食支持黄巾军。
刘修提出了一个问题,黄巾百万之众,不仅救济的困难很大,而且更大的问题是明年春耕怎么办?总靠救济是不行的,没有人能长期救济这百万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耕种,可是黑山能有多少土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迁一部分人到上党,再逐步迁到西河、上郡一带,如果有可能,再迁一部分人到关中。把那些老弱西迁,可以减轻黄巾军的负担,增强他们的战斗力,同时也把他们分散开来,免得最后养虎为患。
天子答应了,于是刘修下令北中郎将赵云率军出征,从滏口陉和井陉两路出兵,在黄巾军心照不宣的配合下,他们“斩获”颇丰,分别掳获人口十余万人,把他们迁到离石、肤施、高奴一带,随后主动“投降”的更是络绎不绝。战功报到朝廷,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可是袁隗却只能眼睁睁的被天子打了耳光,无计可施,对天子要派并州军深入冀州协助作战的好意,他只好婉言谢绝,然后悄悄的把申请扩军的上疏撕掉了。
当然了,天子不给袁绍扩军的诏书,不代表袁绍就不能扩军,在冀州豪强的帮助下,他一下子多了三万大军,总兵力达到七万余,几乎整个冀州都被他绑上了袁氏战车。
双方的争斗已经到了针锋相对,只剩下最后一张薄薄的纸没有捅破的地步。天子还掌握着名义上的优势,但面对袁家日益膨胀的势力,他也是忧心匆匆,夜不成寐,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论功虽然暂停了,但是曹操的任命却很快就下来了,他因功升任镇东将军,领兖州刺史,坐镇陈留。主持对相邻州郡的军务,除了兖州之外,徐州、青州亦在其统辖范围以内,可谓是位不高而权重。如果他能控制好这三州,那天子东西合纵的计划就可以实现了。
天子的目光落在了曹操身上。对他每一个举动都非常敏感,甚至敏感到了有些神经质的地步。曹操今年已经二十九岁,在官场上也混了近十年,这次担负这样的重任,他一点也不显得怯场,到了兖州之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整顿,借着清除淫祀的由头,一口气杀了许多和他不对付的豪强。
这其中他在对济南的处理最为突出。济南在西汉时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封国,因为在铲除诸吕的斗争中。刘章有大功,所以被特诏在国内立祠。济南属齐文化圈,齐人本来就比其他地方的人更相信神仙之类的说法,神仙文化昌盛,西汉一代大半方士都出于齐,所以国内各种祠也非常多,仅济南一国就有六百余祠,可谓是随处可见。祠多了。借着鬼神名义敛财的人也就多了,普通百姓没多少钱,祭祀当时掌握在那些有钱有权的人手里,在政权之外,他们又掌握了神权,更加不可一世。
曹操一到,首先弹劾青州刺史不称职,然后上书推荐自己在巴蜀征战时认识的巴郡阆中人严羽为青州刺史。他的上书自然得到了天子的认可。严羽上任之后,曹操对济南下了手。把那些祠堂一一毁坏,那些把握神权,横行乡里的人也一一抓拿归案,关的关,杀的杀,下手之狠厉让人不寒而栗。
说来也奇怪,曹操毁了那么多祠,却没有毁坏老君祠,而老君祠正是张梁任青州刺史时主持建造的,那些掌管老君祠祭祀的人。多少都和太平道有些关系。这里面的原由,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当然,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曹操雷厉风行的手段也遭到了不少反抗,弹劾他滥用权力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来,不过都被天子摁住了。这时候不要说杀错几个人,就是曹操在青徐一带大开杀戒,哪怕他把青徐一带的豪强全部杀光,只要他还控制得住局面,天子都不会说他一个字。如果控制不住局面呢?控制不住局面的人只剩下一个用处,那就是当替罪羊。
曹操对此心知肚名,所以他也是如履薄冰,过得比天子还紧张。
唯一轻松的似乎就是刘修了。刘修除了每天进宫听天子畅谈中兴蓝图或者担心袁家坐大之外,就是回家陪老婆,用心耕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没人竞争的王楚再次怀上了,每天幸福的吐着,吐得稀里哗啦的时候却眉开眼笑的说,这次孕期反应比上次还强烈,应该是个儿子。
刘修很无语,不过他也知道王楚是什么心思,她和长公主没法比,能比的只有风雪,风雪是个胡人,她的儿子有胡人的血脉,在重视华夷之辨的大汉,她生的阿牛只比女儿好一点,只要她能生个儿子,就肯定会比阿牛地位高一些。
刘修自己对此无所谓,可是他无法扭转其他人的思维,而从他内心来说,他也不希望自己将来的继承人有胡人血统,毕竟这不仅仅是他一家的产业,而是整个汉人的产业。
如果长公主命中注定无子,那由王楚生一个儿子来继承,的确也不错,谁让王楚命中注定有子为帝呢。这话现在不能乱说,可是等到要争天下的时候,就多少能有点用处。
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也说不准,自己横刀夺爱,把她从天子的魔掌中抢了过来,那她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倒也和相士的预言相符。
刘修偶尔用玩笑的口吻和王楚说起这件事,王楚就又欢喜又害怕,欢喜的是刘修也希望她生个儿子,害怕的刘修真有造反的念头,虽说如今天下大乱的征兆已经很明显,可是造反毕竟还是一个灭族的滔天大罪,轻易说不得的,更何况天子还对刘修一直保持着戒心。
“在外面可不能胡说呢。”王楚关照刘修说。
“哈哈哈……”刘修抚着王楚还没有变化的肚子,笑着说道:“这些话,我只能对你说说,就是长公主那儿,我也是一个字不能露的。你也要留心些,谁也不能说。”
“这个我省得。”王楚连连点头。
刘修一时兴起,“我儿子虽然还没出生,可是说不定是个贵命的人,我得扎个彩灯,为他祈祈福。”
王楚喜不自胜,免不得又要和刘修温存一番。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源于汉文帝时,汉文帝因周勃在正月十五平定诸吕之乱而登帝位,所以每逢正月十五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到汉武帝时,司马迁创《太初历》,就把元宵节正式列为重大节日。不过元宵节开始只是解除宵禁,却没有燃灯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从佛教传入中原开始的,最初是汉明帝在宫里和白马寺燃灯表佛,后来就演变成普通百姓也燃灯祈福了。
彩灯当然有卖的,可是为人父母者给自己的孩子扎一个彩灯,却是大多数人的习惯。正月之中正是农闲季节,就算是官员也没有正式开始工作,扎个彩灯给孩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也是人之常情。就连天子也不例外,今年特地给两个皇子各扎了一个彩灯。不过皇嫡子每个都会得到一个刘修扎的彩灯,如今虽然入了宫,却还是舍不得放弃这个权利,特地让天子下诏,要刘修按照往年的惯例给他扎一个。
正月十二,就在刘修忙着扎彩灯,为王楚腹中的孩子祈福的时候,刘备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洛阳。
“袁家去涿郡查我家的事?”刘修吃了一惊,放下了手中的彩纸和浆糊,沉吟了片刻,又冷笑一声:“他们还真是够执着啊,非要从我父母身上找出点事儿来?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整出什么事。玄德,你一路赶来,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正好到宫里去一趟,给皇太后拜个年,顺便把我给皇嫡子扎的彩灯给他带去。”
第421章 刘备的选择
马伦最近心情不太好,袁绍在冀州被黄巾拖得焦头烂额,袁隗在朝堂上被天子戏弄得狼狈不堪,一肚子火没地方发,回来就冲着马伦发牢骚。马伦也知道袁隗压力大,在不知不觉中,袁家已经与天子明火执仗的对立了,袁隗作为袁家的代表人物,直接承受着所有的压力,可是他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和天子较量,偏偏袁绍也好,袁术也罢,却都是袁逢的儿子。
他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儿子,那还有个说道,为了别人的儿子……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兄长,他也觉得有些怪怪的,这种情况下,应该是袁逢冲锋陷阵才对啊,为什么偏偏是他,而袁逢却龟缩在府里不出头?
能者多劳是不错,可是也得看这劳是不是劳得顺理成章啊。
马伦对此很内疚,没能给袁隗生一个儿子,是她最大的遗憾,面对袁隗的发泄,她也只能忍着。可是她生性强硬,根本不是能忍的人,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她也吃不消。不能和袁隗发火,她只有拿下人出气,然后就是自己生闷气。
这一天,当她一时火起,摔了一只珍贵的白瓷酒杯后,有人来报,刘备来了。
刘备?马伦一愣,挑起的眉毛半天没有落下来。刘备是卢植的弟子,跟着卢植来过几次,可是他从来没有单独来拜访过。虽说他和袁术的关系好象不错,但是他和刘修更好,刘修待他如亲兄弟一般,而刘修却是袁家的肉中刺。
“他来干什么?”马伦自言自语道。
“说是代卢君来贺新年。”
马伦听了,倒不好太过怠慢,让人把刘备请了进来。刘备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又奉上礼物,代卢植向马伦贺了新年,然后又以子侄礼向马伦贺新年。马伦见刘备一表人材。又态度恭敬,进退有礼,倒是有几分喜欢,很自然的问了一句:“你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