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浚无奈地摊开双手,“两淮钱粮有限,要支援山东,要为大军渡江作战预做准备,还要上缴朝廷赋税,捉襟见肘啊。”

李虎略略皱眉,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张浚惶恐,马上又补了一句,“下官会竭尽全力……”

李虎摇摇手,打断了他的话,“你手上就那么多钱粮,这里也要,那里也要,你如何解决?难道去抢?你先竭尽全力支援山东吧,长安那边我来处理,至于渡江作战的军需筹措,暂时放一放,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赢秦、刘光世等人互相看看,目露惊讶之色。李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南征要推迟?

张浚则感激涕零,躬身拜谢。这段时间他给钱粮压得喘不过气来,寝食不安,有了李虎这句话,他总算可以把高悬的心放下了。

“淮河东路的州县已经全部控制。”赢秦继续给李虎介绍军情,“现在罗兰、王贵正统率大军平定淮河西路,估计到明年正月前后,我们就能完全占据整个淮南路。”

“岳飞和主力都在扬州一线吗?”李虎问道。

赢秦点了点头,“岳帅正在搜集船只,但渡江作战的主要难题不是运兵船只的多寡,而是如何击败东南水军。东南水军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渡江的最大障碍。”

李虎皱起了眉头,沉吟不语。

“东南叛军丢掉淮河防线后,只能全力死守长江,为此他们从两浙、福建和广南调来了不少大海舶,进一步增强水师实力。”赢秦说道,“这种情况下,我大军若想从扬州一线强行渡江,难度大大增加。”

“岳飞、宋江他们可有什么对策?”

“暂时我还没有听说他们想出了对策。”赢秦苦笑道,“岳飞三番两次来信,询问你抵达开封的具体日期,可见他也很着急。”

李虎笑笑,又问道:“长安呢?枢密院可有什么对策?”

“也没有听说。”赢秦说道,“我估计董帅和刘帅暂时也顾不上渡江作战的事。今年虎烈军连战连捷,控制区大大增加,又适逢年底,枢密院要做的事太多了,哪有时间考虑渡江作战的具体策略?”

李虎皱皱眉,接着问道:“最近长安可有什么事?”

赢秦愣了一下。长安和李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长安的事李虎怎么可能不知道?旋即想到最近一个月李虎日夜兼程南下,近期两者之间未必有联系,所以马上说道:“时值年底,朝廷的事情多,各府署都在忙,风平浪静,不过,有件事你听到之后肯定很高兴。”

“哦?”李虎顿时来了兴趣,“什么好事?”

“宇文虚中回来了。”

“真的?”李虎惊喜地问道,“他真的回来了?何时渡江北上的?”

赢秦把宇文虚中、吴敏从江宁渡江而来的事大概说了一下,“长安下旨,督请宇文虚中、吴敏即刻进京。现在他们正在路上,估计快到潼关了。”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李虎喜笑颜开,兴奋地说道,“这对东南叛军的打击太大了,可以想像此事在东南将造成多大的影响。”

“童贯一向谨慎,没想到这次竟然失算,让宇文虚中倒戈而来。”赢秦笑道,“将来遇到童贯,我们要好好感谢他,多谢他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啊。”

众人说笑了一番,话题渐渐转到南征。

南征从目前形势来看,对虎烈军有利。李虎在北方帮助契丹人重建国祚,并与大漠诸蕃结盟,给女真人以很大的威胁;岳飞在中原势如破竹,重创金军,收复山东,攻占了江淮,奠定了南征的基础;长安朝廷努力推行一系列新政,各路都很稳定,财政恶化的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虽然现今的财赋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需支出,但只要大军过江,以缴获所得进行补充,完全可以完成这场关系到中土统一的大战。

在坐几位文武大臣,包括张浚,都认为大军应该乘胜攻击,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扫平东南。攻占东南之后,中土除了河北、幽燕以外其余地方都尽数为长安所占,距离中土统一也就近在咫尺了,尤其重要的是,拿到东南也就拿到了中土六成以上的财赋收入,这对统一大业来说,至关重要。

“东南军队现在分成了四部分。”张浚主动给李虎介绍道,“一部分是保护皇帝和朝廷的卫戍军,由张师正统率;一部分是戍守长江的军队,由吕颐统率;还有一部分是戍守江南西路的军队,由童师闵统率,这支军队直接与我们的荆襄大军对峙;另外就是东南水师了,这支军队现在由董耘统率。”说到这里,他望着李虎问道,“大帅认识这位董耘吗?”

李虎不仅认识董耘,而且还非常熟悉。董耘做为童贯的长史,一直跟在童贯身边,算是童贯的左膀右臂了,如今童贯却叫他在外统军,由此可以估猜到童贯在东南确实是权倾朝野,大权独揽,已经无人可以与其抗衡了。

“长江水师统帅就是他?”李虎很是惊讶。董耘跟在童贯后面也是南征北战,颇有谋略,行军打仗更是不在话下,但他显然没有水上作战的经验,这样的人可以出任水师统帅?

“童贯只手遮天,在军政两界大肆安排自己的亲信,早已失去人心。”张浚恨恨地说道,“董耘这个人搞阴谋诡计很有一套,他适合待在朝堂上,但童贯为了牢牢抓住军权,让他指挥水师戍守长江防线,这显然是个失策之处。假如我们能从长江水师入手,利用董耘和水军将帅之间的激烈矛盾挑起他们的内讧,或者直接派人买通一些水军将帅,给长江水师以重创,那渡江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实施离间计需要时间,但我们缺少的正是时间。”刘光世摇摇手,不同意张浚的建议,“我认为还是采取多路进攻的为好,多路进攻首先可以分散叛军的防守兵力,其次在攻击中有佯攻有主攻,叛军无从判断,防守上必然出现漏洞,这样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我们哪来的那么多军队?”杨可世笑道,“黄河北面就是金军,女真人时刻觊觎中原和山东,我们必须留下足够的镇戍军,所以南征大军的人数肯定不会超过二十万。你把二十万大军分成数路同时攻击,任何一路都没有兵力优势,渡江很难成功。”

众人讨论热烈,李虎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

第二十一章 拟策

李虎在开封停留了三天,随即由张浚陪同南下,一路巡视,于十二月底抵达扬州。

岳飞率众将出迎。大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李虎了,久别重逢,分外亲切。

晚上,筵席结束后,李虎又和岳飞、折可存、宋江、林冲、王玶、韩世忠等各军统帅围坐一起,商量渡江作战的事。

“我们的意见是,渡江作战的时间要定在三月前后。”岳飞说道,“进入四、五月之后,就到了江淮的梅雨季节,这雨一下就没完没了,估计要维持一个多月的时间,河水暴涨,渡江作战的难度更大。”

“如果我们不能在三月前后发动攻击,那么就要等到梅雨过后,那已经是夏天了,半年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折可存补充道,“我们商量了很久,仔细权衡,最终还是把攻击时间确定在三月。”

“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完年,距离攻击时间最多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我们要做好渡江之前的所有准备,这其中的难度太大,所以我们一直盼望着大帅早日赶到扬州。”宋江抚须笑道,“我们日日期盼,好不容易把大帅盼来了,不容易啊。”

李虎大笑,“我也不容易啊,我从代北赶到江淮,马不停蹄地跑了两个月,好不容易到了长江边上,你们又催我过江,你们想累死我啊?总要给我喘口气的时间吧?”

岳飞和众将互相看看,觉得李虎话里有话。

“大帅的确很累,但三个月的喘气时间还不够?”林冲笑着问道。

李虎笑着摇摇头,“当然够了,问题是,你们能在三个月内做好渡江准备吗?就算你们自己认为已经具备了渡江条件,但你们有绝对的把握成功渡江吗?另外,枢密院的南征策略是什么?枢密院制定策略要从全局出发,他们有他们的考虑,或许他们不同意你们在三月发动攻击。”李虎看看众人,问道,“有没有这种可能?”

屋内安静下来,众人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神情逐渐凝重。

“大帅你已经来了,只要你决定在三月发动攻击,枢密院还敢反对吗?”韩世忠忽然问道。

“当然,枢密院只要有足够的理由,当然会反对我的决策。”李虎笑道,“从去年西征开始,我就离开了长安,对全局并没有透彻的了解。如果枢密院理由充足的话,我肯定要慎重考虑,或许我就会接受他们的建议。”

“但是,我们的理由也很充足。”折可存急切说道,“如果我们未能抢在梅雨开始之前渡江攻击,那么极有可能延迟到秋天。这一耽搁就是半年时间,而半年时间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我们绝不能错过眼前这个机会。”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极力劝说,其求战欲望之强烈,让李虎深感头痛。很明显,如果拒绝他们的攻击要求,必定严重打击士气,但事实是,即使三个月后,虎烈军也不具备渡江作战的条件,这使得李虎非常为难。

夜深了,众将纷纷告辞,以免影响李虎休息。

李虎把岳飞留下了,询问他个人的意见。

“几个月前,我在中原战场上惶恐不安,当完颜挞懒带着军队直杀开封的时候,我几乎支撑不住了。”岳飞想到当时的形势,至今还是心有余悸,“然而,战局突然发生了转机,王德和郦琼率军投诚了,这导致整个战局迅速逆转,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岳飞说到这里,手指南方,“今天我们已经到了长江北岸,相比起来,现在的形势要好得太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骄傲轻敌,而是我们拥有绝对优势的实力,凭借这个实力,我们完全可以打过长江,在最短时间内平定东南。”

李虎知道岳飞决心已下,于是问道:“那么,未来三个月内,可以完成攻击准备吗?”

岳飞苦笑,摇摇头,“时间太短了,根本来不及。”

“那你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要到五月。”岳飞说道,“但五月已经是梅雨季节,江水暴涨,对攻击十分不利。”

“所以,你们才决定不惜代价,强行渡江,是吗?”

“我刚才说了,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我们只有进攻,逼得叛军手忙脚乱,才能在攻击中找到机会。”岳飞郑重说道,“大家都盼你来,只要你在,我们就一定能胜利渡江。”

李虎抚须而笑,连连摇头,“我又不是神仙,我也要坐船才能过江啊。”

这一夜,李虎没有睡觉,苦思冥想渡江之策。

虎烈军至今还没有完全占据淮南两路,罗兰和王贵目前正在淮南西路作战,而山东方面,王渊对军队的整编还没有完成,整编结束后这些军队还要一段时间的磨合,然后才能南下江淮会合主力,另外,诸如钱粮的筹措、船只的征调,等等,都需要时间,所以三月前后实施渡江作战的确非常仓促,但是,正如折可存所言,这一仗打得越早越好,如果拖下去,让东南的防御越来越稳固,对虎烈军显然不利。

李虎考虑良久,终于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

这天上午,李虎刚刚闭上眼睛打了个盹,就被屋外一帮将帅们的说话声惊醒了。李虎也懒得再睡了,他急于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众将一起商量。

“三月前后实施渡江作战,显然太过仓促,即使成功了,我们的损失也非常惊人,得不偿失。”李虎站在地图前,面对众将,慢慢说道,“长江本身就是一道天险,叛军又在江宁一线部署了重兵,强行攻击的话,胜算不大,所以我的想法是,江淮战场和荆襄战场联合作战,江淮战场在长江一线做出攻击态势,以牵制叛军主力,而荆襄战场则从长沙东进,先行攻打江南西路,攻占洪州(南昌),继而杀进江南东路,攻占饶州(鄱阳湖)、歙州(歙县),接着直杀两浙,攻打杭州。”

李虎抬手指向地图,从长沙、洪州、歙州一直划到杭州。

“这条路远没有长江水道好走,但叛军绝对想不到,可以起到攻敌不备的效果。”李虎笑道,“当我们距离两浙越来越近,距离杭州越来越近的时候,叛军主力继续戍守长江防线还有什么意义?不出意外的话,杭州必然从江宁一线调兵南下支援,如此一来,我江北大军可以顺利渡江,先行攻占江宁、丹徒一线,然后沿着大运河南下,攻占常州、苏州,与东进荆襄大军会师于杭州。”

这是李虎的一个攻击构想,一个思路,并不成熟,所以他大概讲述了一下后,随即请众将共同商讨。

岳飞、折可存和一帮将帅热烈讨论,意见逐渐统一,基本上接受了李虎的这个攻击设想。

做为中原大军来说,当然想把平定东南的功劳抢到手,所以他们在制定攻击之策的时候,很自然地要从江宁一线正面攻击,至于荆襄战场,不过是做牵制攻击而已。现在李虎把他们的计策彻底颠覆了,主攻东南的不再是中原大军,而是荆襄大军,所以一大帮将帅,包括岳飞本人都有些失望。

“荆襄不过四五万人马,他们能承担主攻的任务?”韩世忠对荆襄大军的实力首先表示怀疑。

“说是四五万人马,其中至少有一半只能算是地方军,这样的实力也能从长沙一直打到杭州?”王玶干脆把话挑明了,“大帅,既然我们在江北只是做牵制攻击,那不如把主力调到荆襄,由我们来承担主攻任务。”

李虎笑了起来,“如果你们同意我这个设想,那你们马上拟定一个具体方案。”

“大帅,主攻的任务要给我们。”折可存当仁不让。

“我提一个条件。”李虎说道,“荆襄大军必须做为主攻军队进入两浙战场,这一点,不容更改。”

众将明白李虎的意思,不再有人提出异议。李虎摆明了就是要让荆襄大军进入东南作战。毛军和张关羽等人镇戍荆襄好几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值此关键时刻,李虎当然要让这些老部下建立功勋了。

三天后,岳飞等人拿出了一个具体的南征攻击之策。

年后,从江淮调十万左右的军队赶赴荆襄,于长沙集结,会同荆襄军队在三月前后发动攻击。

岳飞则率军于扬州一线做出渡江攻击之态势,等到主力向江南发动攻击后,则从山东、中原等地抽调军队南下集结。五月前后,不管荆襄大军在江南战果如何,他都将率军发动渡江作战,攻打江宁、丹徒一线,火速向杭州推进。

李虎同意了这个攻击方案,急报长安,同时给襄阳的毛军、张关羽写了一封详细的书信,请两人自接到书信之日起,马上集结军队赶赴长沙,做好攻击准备。

李虎做出决定,自己将亲自统率主力赶赴荆襄,会同毛军、张关羽的荆襄军队,攻打江南。

第二十二章 协调两府

大宋建兴四年(公元1129年),正月。

正月初六,李虎离开扬州,赶赴荆襄。方进的虎卫军、阿巴顿的虎烈第二军、海拉苏的虎烈第九军、折可存的虎烈第十五军、第十六军随同开赴荆襄。

与此同时,开封的杨可世带着虎烈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南下,于长沙会合主力。

正月十二,王妃罗思南邀请东西两府的宰执官员到汉王府议事,就南征一事进行协调。

李虎决定发动南征,并奏报了具体攻击策略,这一策略的执行需要东西两府齐心协力,但两府分工不同、立场不同,矛盾因此越来越大。“军政分离”虽然有助于中央集权,但带来的弊端就是军政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战略决战,需要东西两府紧密团结,然而,当前战略决战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