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皇帝和中枢大臣们一口答应了金军的条件,并派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到金营作人质。
李纲闻讯,怒不可遏,私下扣住了割让太原三镇的诏书,试图等各地勤王援兵赶到后,再设法予以补救。
正月十四日,种师道、姚平仲率五万西北军出虎牢,直杀开封。
第三十四章 绝路
正月上,大同。
自攻克奉圣州之后,金军兵分三路,攻击大同。一个月来,金军攻势猛烈,但因为其间下了两场雪,天气太过恶劣,双方不得不休战。正月初五,金军再度发动攻击,青陂道成为主战场,虎烈军的罗青汉和金军统帅宗翰亲临前线,指挥各自军队激烈厮杀。
宗翰有心在李虎回援之前攻克大同,所以把二十多万大军全部投进了战场。罗青汉手上有九万大军,另外还有十几万从幽燕带回来的乡兵,后备兵源充足,所以他毫无顾忌,依据有利地形全力防守。双方连番激战近一个月,虽然损失都很大,但虎烈军成功挡住了金军,宗翰寸步未进。
就在这个时候,宇文虚中到了。因为形势危急,宇文虚中日夜兼程,有时候甚至一天急行两百余里,终于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了大同。
老皇帝在圣旨里承认汴京的决策错误,但他把责任都推给了女真人,随后他明确要求郓王和汉王率军勤王,迅速对金军展开反攻,不过从他的言辞里看得出来,他希望虎烈军进入河北和幽燕战场,而不希望他们越过黄河,继而对京畿造成威胁。
老皇帝在手诏里写了什么,只有郓王知道,但他看完之后,把手诏藏进怀里,一言不发。
罗思南、童贯等人都想知道老皇帝手诏的内容,因为这可能影响到下一步的决策,事关重大,但郓王眉头紧锁,没有具实相告的意思,这让罗思南和童贯等人忐忑不安。
宇文虚中在大同的时候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睿智,与虎烈府的中枢大员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罗思南主掌虎烈府的时候也曾得到了他的鼎力相助,所以虎烈府上下对他的到来非常欢迎。宇文虚中宣旨之后,马上把汴京形势和自己对形势的预测做了一番详细的说明。
“你的意思是,金军肯定能渡过黄河?”罗思南对他的推测非常吃惊。在她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大宋太强大了,不管是罗思南还是虎烈府其它官员,这个印象根深蒂固。以金军的实力,攻占幽燕有投机取巧之嫌,因为这两年大宋的主力都在河北山东平叛,没有进入幽燕驻防,而郭药师投降速度之快也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金军疾如闪电,在短短时间内杀到邯郸,除了河北兵力严重不足外,最重要的就是得到了郭药师的帮助。”宇文虚中说道,“郭药师的常胜军投降金军后,金军转眼间得到了十万大军。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金军在南下入侵之前,肯定要考虑到艰苦的攻城战,所以其南下的军队人数应该在十万以上,另外考虑到攻击的速度,估计他们的步军也是骑马而来。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南下,河北肯定抵挡不住,而京畿一带目前的兵力不足五万,朝廷虽然在得到金军入侵后的第一时间内下诏各地迅速勤王,但除了西北军外,京西、淮西、荆襄一带的兵力非常有限,短期内汴京很难在兵力上取得优势。虽然现在正在紧急募军,但那些新兵没有经过训练,即使到了汴京,也是不堪一击。所以,只要金军决心攻打汴京,那么他们肯定可以渡过黄河。”
金军渡过黄河,孤军深入,其后路随时可能被切断,因此,只要汴京守得住,各地勤王的军队迅速到达,金军必然要撤退,这时汴京的勤王军队衔尾追杀,而虎烈军则翻越太行山杀进河北,切断金军的退路,则必能围杀入侵金军。
“汉王何时能返回大同?”宇文虚中焦急地问道。
罗思南看看郓王。郓王坐在案几后面,低头想心事,根本没听他们说什么。罗思南又看看童贯。童贯脸色阴沉,眼睛盯着火盆里的火苗,心思不知飞哪去了。罗思南又看看黄涉、霍六哥和宋江。这三位似乎被宇文虚中那番话吓住了,至今还没有想明白金军为什么会势如破竹一直杀到邯郸,而大宋的京畿卫戍军竟然只有五万人,连黄河天险都守不住,这太不可思议了。大宋的军队都在哪?传说大宋的军队一直保持在一百万以上,每年耗费的军资都在四五千万贯,按道理大宋有足够的实力抵御金军,但今日的现实和宇文虚中的预测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罗思南得不到回应,略略考虑了片刻,随即决定实话实说。
“汉王决定,直接把军队带到太原,然后和殿下会合,翻越太行山,直杀河北。”罗思南把李虎对局势的考虑和做出的对策大概说了一下,“殿下已经同意了汉王的计策,准备马上返回太原。”
宇文虚中脸显惊色。李虎直接撤到河东?这个办法是不错,但违法了汴京和虎烈府之间的约定,更重要的是,郓王在没有征得汴京同意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权力同意虎烈军进入河东。这件事一旦被汴京知道了,即使郓王和汉王带着虎烈军击败了金军,也必将遭到惩罚,虽然皇帝可能会袒护郓王,但这对郓王夺取皇统极其不利。然而,现在汴京局势紧张,也顾不上太多了,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汉王大概何时赶到太原?”
“除夕之前,汉王应该可以接到殿下的书信。”罗思南说道,“如果汉王正月初一开始撤军,那么一个月后可以到达太原。二月中,虎烈军应该可以进入河北作战。”
“大同这边呢?”宇文虚中急切问道,“大同这边守得住吗?”
“金军对大同志在必得,攻击异常猛烈,我们损失很大。”罗思南说到这里,神色略显黯然,但随即目露坚毅之色,“但我们肯定守得住。汉王在骆驼河大捷,大约歼敌十四万,其中俘虏十万人。这些俘虏绝大部分来自擒生军,过去都是大宋的士兵,都是西北军的人。汉王已经把他们先期送到了兀剌海城。按照他的要求,留五万人给铁帅,镇戍前套和云内,另外五万人则送到大同。这五万人到了大同,我们的兵力大大增加,完全有把握守住大同。”
宇文虚中一直担心大同守不住,假如大同防守兵力不够,虎烈军能够南下的军队就非常有限,这样若想在河北围杀入侵金军就非常困难了。现在看来,李虎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已经向河北战场挺进了。
宇文虚中松了一口气,抬头望向郓王,“殿下,你何时返回太原?”
郓王仿若不闻,还在低头想心事。宇文虚中又喊了两声。郓王蓦然惊醒,茫然抬头,“什么?你说什么?”
宇文虚中意识到老皇帝的手诏有问题,否则郓王不会失态到这种地步。以郓王目前的失态之举,必将引起罗思南和虎烈府其它中枢官员的怀疑。
果然,罗思南脸色一寒,目露冷色,“殿下,汴京是不是让你出卖我们,以此来换回女真人的撤军?”
郓王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对眼前这个美丽的女人,他十分忌惮,知道隐瞒下去对彼此双方都没有好处。他迟疑片刻,从怀里掏出手诏,放在了案几上。
罗思南没有丝毫犹豫,三两步走到他身边,拿起了手诏。
“陛下要避祸江南?”罗思南失声惊呼,“太子监国?”
童贯脸色骤变,高大的身躯不由自主地摇晃了两下。站在他身后的童师闵吓了一跳,一把将他扶住。
“怎么可能?”宇文虚中骇然变色,两步冲到罗思南面前,伸手就想去抢,但旋即意识到这样太失礼,举起的手又急忙缩了回去。罗思南没有在意,把手诏递给宇文虚中。宇文虚中匆匆扫了一眼,颓然长叹,“陛下中计了,大祸将至。”
黄涉、霍六哥和宋江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什么,目光同时投向了郓王。这下麻烦了。
“太子监国,不会同意郓王南下勤王,更不会同意虎烈军进入河东河北。”罗思南望着郓王,无奈苦笑,“殿下,你若想自保,那就赶快下令,叫汉王撤回大同,否则外敌未除,内乱又起,大宋必将陷入混乱,国祚必将陷入危机。”
“不行,千万不要这么做。”童贯当即阻止,“我们手上有皇帝的圣旨,汴京不能阻止我们勤王。”
“陛下避祸江南,国事由太子主掌,太子有权废止这道圣旨。”宇文虚中急切说道,“现在是太子对付殿下的最好机会,而汴京又决心诛杀汉王,消灭虎烈军。此刻我们如果继续按预定计策行事,必将给虎烈府带来灭顶之灾,而大宋也将在这场混战中遭遇重创。”
“大宋正在遭遇重创,金军已经杀到黄河了。”童贯怒声说道,“此刻我们如果一味退让,殿下和我们肯定都完了,谁也保不住。”
“但虎烈军进入河北河北,必将引发内战。”宇文虚中怒视童贯,大声叫道,“马上叫汉王撤回大同。”
“不行,绝对不行。”童贯用力一挥手,“如果虎烈军撤回大同,陛下恐怕再也无法执掌权柄。”
罗思南、黄涉等人一时没有听明白,疑惑不解,而郓王和宇文虚中则神情一黯,不再说话。
“不出意外的话,陛下一走,太子马上就要在汴京大开杀戒。”童贯叹了口气,“那帮自以为是的鸟人这次有难了,能活下来就算万幸。”
第三十五章 决裂
宇文虚中和童贯激烈争执,而郓王坐在一侧沉默不语,但脸色越来越难看。
罗思南和黄涉等人毕竟没有在汴京这种错综复杂的朝堂上待过,对国政和权力斗争理解有限,虽然宇文虚中和童贯把不同的结果说了出来,但这些结果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却无法理出一个清晰明了的头绪。
郓王的内心陷入挣扎,他不知道怎么办了,他无法理解自己的父皇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这种愚蠢的不可理喻的举动。堂堂一国之君,在外敌入侵,在外敌尚没有对汴京构成毁灭性威胁的情况下,竟然临阵脱逃,竟然抛弃国祚和臣民,远逃江南。皇帝是逃了,一身轻松,但留下了一个可怕的祸患,可能摧毁国祚的祸患。
太子监国,代理国事。太子韬光隐晦十年,在皇统之争的漩涡里挣扎了十年,好不容易逮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要牢牢抓住。太子只要守住汴京,只要迫使金军后撤,太子的功绩就有了,而在这个期间,太子可以利用一切机会不遗余力地打击和铲除异己,老皇帝的亲信,郓王的亲信,只要对太子不利的人,都将因为失去老皇帝的庇护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太子击败金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控制了权柄,接下来就要对付老皇帝和郓王。父子相残、兄弟相争,这其中的血腥将给大宋带来可怕的灾难。
宇文虚中说服不了郓王,童贯也不行,而罗思南和虎烈府中枢大员考虑到未来形势对虎烈军极其不利,更不敢轻易做出决策,所以大家只好等待郓王的选择。
几天后,从汴京十万火急送来圣旨。
这道圣旨把郓王逼上了绝路。
太子赵恒登基做皇帝了,而给郓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命令他马上带着河东军返回太原。给汉王的第一道圣旨则是命令他固守大同,严禁虎烈军进入大宋。
大同瞬间陷入混乱。
郓王、虎烈府和西北人为了皇统的事制定了一个长远的策略并为之努力,但老天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老皇帝在春秋盛年的时候竟然禅位,做太上皇,到江南逍遥自在去了。
至此,郓王必死无疑,而虎烈府和所有支持郓王的西北人都将遭到小皇帝的报复和打击,几年来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
罗思南急召罗青汉、侯概、张高儿、董仲孙、吴雄等虎烈大帅返回虎烈府议事。
摆在虎烈府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此刻河东军撤走,大同防守兵力严重不足,而西夏军俘虏还在兀剌海城整编,即使铁鹰马上把他们送过来,那也是十几天甚至二十天之后的事了。另外就是李虎和正在赶赴太原的军队,如果他们进入河东,可能遭到宋军的围杀。
形势对虎烈府极其不利。
罗思南和罗青汉、黄涉等文武官员商议之后,马上调整兵力部署,把河东军全部撤离前线,同时调集十万乡兵进入战场。这时候,必须牢牢守住防线,兵力不够就用乡兵凑,大不了拼消耗而已。
罗思南急书云内铁鹰,请他以最快的速度向大同调遣援军。十分俘虏的整编需要时间,但现在来不及了,先把人送过来再说。
罗思南急书李虎,汴京形势骤变,立即撤回大同。因为担心李虎撤退速度太快,罗思南又请折家帮忙,从麟府方向送书,以免李虎踏足河东。
郓王、童贯、宇文虚中和折可求等人也在商议对策。
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西北军分裂了。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姚古、姚平仲父子现在正带着陕西熙河、秦凤、永兴三路的西北军支援汴京,这三路的西北军大约有十几万人,除掉留戍军队,种师道至少可以带五到十万人马东进勤王。
折彦直手上还有麟延、泾原和环庆三路西北军,这支军队也有十几万,其中十万主力正在西北战场作战。这支军队撤回来后,因为要防御西夏人,所以不可能南下勤王,再加上这支军队的大部分将领都和折家有密切关系,其中一部分和童贯的关系也不错,因此这支军队可以实际控制,但对改变形势却没有任何作用。这次李虎重创了夏军,取得了骄人的战果,占据了西夏人大片的土地,这些土地不能白白丢弃了,要实际占据,所以,这支军队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和夏军纠缠不休,根本无法腾出手来帮助郓王扭转形势。
还有就是河东军。河东十三将,十将在大同,三将戍守太原和雁门等关隘。这支军队可以实际控制。另外就是童贯从河北战场上调来的两万胜捷军。这是童贯的亲卫军,在西北也算是一支主力军。河东军和胜捷军加起来大约七万人,但奉圣州一战,河东军损失较大,这样算起来,郓王实际控制的兵力大约六万余人。
六万军队能干什么?郓王现在彻底失去了老皇帝,若想绝地反击,只有依靠李虎和虎烈军了。但依靠虎烈军夺取皇统,风险太大,郓王和大宋能否承担这个风险?
童贯认为,这个风险值得冒。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现在金军即使打到了汴京,以汴京的坚固,金军打不下来,等到各地勤王军队陆续赶到汴京,金军丧失了兵力优势,必然后撤。另外,小皇帝为了尽快让金人撤军,也会采用议和手段,花钱把女真人打发了。
金军撤了,各地勤王军队尾随北上,即使收复不了幽燕,但河北肯定可以收复。接下来,小皇帝就要对付郓王和李虎了。郓王之所以对小皇帝有威胁,关键是得到了李虎的支持,如果没有李虎,郓王对小皇帝也就没有威胁了。所以,郓王若想生存下来,必须牢牢拉住李虎,而李虎也是一样,他若想生存,必须牢牢依靠郓王,否则他必将被宋金两国的军队夹击而亡。
也就是说,郓王利用李虎夺取皇统,不是有没有风险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需要,等到把生存的问题解决了,再解决风险的问题。你现在生存都解决不了,谈风险有什么意义?
宇文虚中、折可求等人都赞同,大家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被逼到这步绝境,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郓王没有考虑太久,他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和汴京决裂,不惜一切代价夺取皇统。
郓王的选择让虎烈府松了一口气。
郓王和童贯等人马上和虎烈府进行谈判。这次郓王非常慷慨,虎烈府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满足了,而且郓王承诺,将来他做了皇帝,会不遗余力帮助李虎攻打金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