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月初四日,河北深州。

清晨,王禀从睡梦中醒来,看到扈从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正在吃着干粮。远处,将士们也陆续从地上爬起来,开始做出战的准备。没有人高声喧哗,偶尔可以听到战马的嘶鸣,整个原野上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昨夜大军越过葫芦河后,就地休息,将士们席地而卧,随时准备作战。从安全方面考虑,昨夜大军应该在葫芦河南岸扎营,但王禀担心金军半夜毁了浮桥,延误了救援时间,所以连夜渡河,冒着被金军偷袭的危险在北岸休息。

一夜平安。斥候在方圆十里之内没有遇到金军。这种诡异的情形让宋军将士愈发恐惧。金军明明就在这里,但无声无息,不难想像金军一旦出动,其攻势之猛烈。

张灏从人群里跑了过来。这位温文尔雅的统制官是张孝纯的儿子。张孝纯帮助赵楷登基后,赵楷并没有把他留在汴京,而是任命他为河东宣抚使,把他赶到太原去了。赵楷大概觉得亏欠了张孝纯,于是提拔他的儿子张灏做了河东军的统制。张孝纯在河东出任帅司长官的时候,受到西北将门的挚肘,于是把在淮南做文官的儿子调到了西北军。张孝纯的本意是想和儿子联手,有效控制河东禁军,谁知形势变化太快,儿子的官是做大了,人却到了河北战场,而且深陷绝境。

张灏三十多岁,长相俊雅,温恭知礼,在军中混了两三年之后,多了几分武人的英气,但他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也没有什么战绩,在军中没有威信。这支军队的统帅就是张灏,但靠张灏打仗肯定不行,所以副都统王禀临时代替张灏率军救援。

王禀出身西北将门,十六岁从军,打了三十年的仗了,在西北也是声名显赫,不过,今天他和普通士兵一样,闻到了强烈的死亡气息,他甚至有一种预感,预感这一仗将是自己的最后一仗,而眼前这些将士都将陪着自己一起战死在这块土地上。

“王帅,折都统来信了。”张灏坐到王禀的身边,笑容满面地把书信递了过去。

王禀一手拿着水囊,一手捧着干粮,正在狼吞虎咽,头都没有抬,“什么消息?”

“昨天他们和金军打了一天。”张灏把书信收进怀里,恭敬地说道,“昨天下午,金军增兵,双方打得很惨烈,我们损失很大。黄昏时分,岳都统带着援军到了。金军不明情况,主动撤退了。”

“岳飞?”王禀眼里顿时露出一丝喜色,“他带来多少人?”

“他把虎烈军全部带来了,折可存也来了。”张灏喜滋滋地说道,“至少有十万吧。这下我们可以救出姚帅了。”

“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将士们。”王禀急切说道,“就说虎王来了,虎烈军主力来了。”

张灏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王禀的用意,急忙点头,“好,我这就去办。”

虎王来了,虎烈军主力来了,这个消息迅速传开,将士们激动不已,欢呼雀跃,笼罩在人们心头上的恐惧霎时不翼而飞。

河东将士都知道李虎的厉害,这个神一般的人物到了河北,到了冀州,战局必将扭转。

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集结的战鼓擂响了,悠扬的号角吹响了,鲜艳的战旗高高举起,在风中猎猎作响。

王禀飞身上马。张灏和几员正将紧随左右。扈从们列阵于后,策马跟随。

王禀穿行在将士们中间,望着一张张坚毅而自信的脸,心情突然好了起来。岳飞的到来让这一仗充满了希望,心里的阴霾渐渐被金色的阳光所驱散,那个不祥的预感也变得荒诞起来。

“兄弟们,拿出你们的勇气,举起你们的战刀,把金狗赶出去……”

王禀挥动着手臂,冲着将士们大声呼喊。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保护我们的土地,保护我们的家,保护我们的兄弟姊妹……”

“今天,我们为大宋而战,为皇帝而战,为西北人的荣耀而战……”

“今天,我们一往无前,誓死血战……”

“誓死血战……”张灏高举双臂,激动地面红耳赤,纵声狂呼。

“血战……”将士们振臂高呼,如雷般的声音汇成了一道道惊天动地的浪涛,在金色的朝阳下熠熠生辉。

第三十一章 惊人的诱惑

“鬼帅和折帅他们在历山和金军打了一仗,损失了五六千人马。”宋江看到霍六哥气息粗重,脸色很难看,于是主动说道,“初步估计,奉圣州各军至少损失了一半。”

一半?黄涉脸显惊色。奉圣州有虎烈第八军、飞云军、阎王军、云海军、梁山军、辽兴军和河东军的六个将,加在一起大约七万人,损失一半,那就意味着最多只有三万多人可以撤回大同。金军的攻击太猛了,虎烈军根本抵挡不住。如果燕京丢了,东西两路金军同时扑向大同,那大同可以坚守两个月吗?

“鬼帅和折帅他们撤回来后,大同一线的兵力虽然有所增加,但也只有九万人。”宋江走到的地图前,手指在大同四周划了一圈,“这九万人分别戍守镇川堡、杀虎口、怀仁和青陂道,因此我们在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兵力优势。”

“德州已经放弃?”黄涉问道。

“我们只能放弃。”

“但这样一来,铁帅失去策应,他还可以确保云内的安全吗?”

“只要虎王撤回来,十几万大军从前套呼啸而出,金军无力抵挡。”宋江眉头深皱,“只是,现在那边正在下雪,虎王即使冒雪撤军,估计也要到二月上或者二月中才能返回大同。”

黄涉微微点头,走到童贯身边坐了下来。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金军是先打大同,还是南下河北?”黄涉问道。

童贯稍加沉吟,“你认为郭药师要投降?”

“我对郭药师有所了解。”黄涉笑道,“在我看来,郭药师没有理由坚守燕京。汴京对郭药师的确不错,升官加爵,但汴京不相信郭药师,担心郭药师尾大不掉祸害大宋,所以利用的同时又加以遏制。郭药师是个聪明人,汴京如何对付汉王,如何诛杀张觉,他都看在眼里,他知道汴京迟早有一天要杀他。现在他被困在燕京,如果虎烈府不救他,那就没人救他,因为无论他怎么忠诚于大宋,大宋都把他当作一只看门狗,只要机会合适,毫不犹豫就会杀了他,所以,大宋绝不会去救他。即使你在河北,你会带着河北军北上救援?就算你要救他,也要等到他和金人打得两败俱伤奄奄一息的时候才出手。”黄涉盯着童贯那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冷笑道,“我有说错吗?”

童贯笑笑,嘴角露出一丝鄙夷。汉虏根本不忠诚于大宋,大宋当然要小心提防,就郭药师来说,大宋已经足够信任他了,把整个幽燕的镇戍重任都交给了他,难道这样还不算信任?这样还不能换回郭药师的忠诚?

“如果郭药师投降,我可以断定,金军要南下打河北。”童贯说道,“金军上次攻打大同失败了,教训犹在,这次看到河东军出现在奉圣州战场,他们由此可以推测,虎烈军和西北军已经结盟联手,共守大同,这样他们就无从估测大同的防守兵力。金军不确定大同的防守兵力,而汉王则带着主力大军正从贺兰山赶回,这种情况下,金军假如强攻大同,风险非常大,极有可能一无所获甚至再遭败绩,所以,仔细权衡,当然是南下河北掳掠为最佳。”

黄涉频频点头,赞同童贯的分析和判断。

“如果金军以主力南下掳掠,那么攻打大同的兵力就有限,主要目的是牵制虎烈军。”童贯继续说道,“两个月后,汉王回到大同,金军就要撤军,这时候我们以攻杀金军为借口,出兵河北,先把入侵金军围杀在白沟以南,然后一部以清君侧诛奸佞为名南下汴京,一部则北上收复幽燕……”

“慢着慢着……”黄涉急切打断了童贯,“虎烈府哪来那么多军队?我们击败金军后,要么南下汴京帮助郓王夺取皇统,要么北上收复幽燕,这两件事只能做一件。代北是虎烈府的根基之地,这地方不能丢,就算我们追随郓王南下,但至少要留一半军队戍守代北。”

童贯听到这话,瞥了一眼远处的罗思南,“王妃还是不愿让步吗?事实说明我们当初的建议是对的,如果早一点把奉圣州让出来,我们的损失就不会这么大。”

“郓王必须答应的我们的条件,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承诺。”黄涉说道,“王妃既然坚持,那么汉王回来了,汉王肯定也会坚持。”

童贯明显难色。

“这个机会千载难逢。”黄涉郑重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是汉人,我们祖祖辈辈的愿望就是归返大宋,我们肯定会忠诚于大宋。有我们这样的藩镇为大宋戍守边疆,大宋的富强指日可待。”

童贯的目光转向屋外的郓王,半晌无语。这种形势下,郓王必须当机立断,否则机会一旦错失,那就一无所有了。

十二月初十,燕京。

金军都元帅完颜杲、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望相聚于燕京,商讨下一步攻击之策。

按照预定计策,东路军攻克燕京后,马上进入居庸关,会合西路军,攻打大同,全取燕云两地,但刘彦宗、时立爱和郭药师却献策,马上南下河北,直杀汴京。

刘彦宗通过逃返南京的幽燕汉人官员的亲眼目睹,郭药师对大宋北疆兵事的了解,还有他们从蔡靖、吕熙浩嘴里得到的那些匪夷所思的大宋内部机密,这些金国的汉人惊喜地发现,大宋其实就是一只纸老虎,中看不中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本不堪一击。

完颜杲和宗望初始不相信,但亲自审讯了蔡靖、吕熙浩之后,他们开始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契丹人过去看上去也是实力强悍,但女真人连战连胜之后,发现大辽其实已经腐烂到了根子,而大宋的情况听上去就和已经败亡的辽国一样。

女真人已经创造了奇迹,灭亡了辽国,假若再创造一个奇迹,灭亡大宋,那岂不可以实现中外一统的梦想?

金军已经占据了幽燕,距离汴京大约还有两千里,而这两千里一马平川,浩浩荡荡的铁骑一泄而下,谁能阻挡?

这是一个巨大的、让人窒息的、无法拒绝的诱惑,完颜杲和宗望仅仅商量了一个时辰,便断然决定改变攻击策略,南下河北,直杀汴京。

宗翰听到这个惊人的计策,当即窒息难当,无法喘息。如果成功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女真人成为天下的主宰,意味着女真人成为几千年来第一个实现中外一统的北方最强悍的种族。

过了很长时间,宗翰才从震撼中摆脱出来,沸腾的热血随即慢慢冷却下来,他开始思考这个计策的可行性。

按照郭药师和燕山府帅司官员的说法,大宋河北四路帅司的兵力非常少。

这两年河北叛乱之所以迟迟不能平定,关键就是没有军队。汴京三番两次下旨募军,并为此调拨了大量的钱财,但上至宣抚司,下至帅司,都借着募军的名义,大肆贪污,肆无忌惮地虚报兵员吃缺额,大发国难财。在这些官员的眼里,钱,远远比国祚安危,比百姓的生命重要。两年内,河北禁军兵力达到十万,但实际上不足三万人,分摊到四个帅司,一个帅司只有几千人。这些人平叛的主要办法是,看到义军来了就躲进城池,义军走了就出来追一下做做样子,上面催紧了,就蓄意欺骗,明明杀了几个流寇,非要报捷说杀了几百几千。结果到了朝廷,皇帝大臣们一看,这叛乱差不多都平定了,就剩下一些小股流寇了,天下太平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叛乱不是小了,而是愈演愈烈了。

河北军队少,分布散,而叛乱迭起,天怒人怨,这种形势下杀进河北,可以说不会遇到任何阻力,金军凭借马军优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杀过黄河。那么大宋的京畿有多少军队?汴京城有多少军队?

威逼利诱严刑审讯之下,这些大宋的官员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说出来了。到燕山府为官的,尤其燕山路的四司官员,基本上来自汴京。幽燕刚刚收复,百废待兴,朝廷不惜代价往这里投钱,幽燕遍地都是黄金,所以不管是官员还是商贾,都想方设法削尖脑壳往这里跑,所以从这些人的嘴里能掏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汴京卫戍军最多五万人,京畿周围的军队不超过十万,但因为军队普遍吃缺额,这个人数至少要打六折,而京畿周围的军队现在大都在山东一带平叛,所以汴京可以说是空城一座。

宗翰再也遏制不住心里的贪婪,他和完颜杲、宗望一样,把目光投向了两千里外的汴京城。

唯一让他们感到不安的就是李虎。李虎带着虎烈军主力正从贺兰山返回代北,虽然风雪较大,路途难行,但两个月之后,李虎肯定可以回到大同。李虎回到大同后,首先就要反攻,如果他反攻得手,把西路金军击败了,那么他随即可以翻越太行山,直杀幽燕和河北。东路金军如果来不及从汴京撤回,随即成了瓮中之鳖。

“你如能拖住李虎,我就能攻克汴京。”宗望信誓旦旦。

宗翰一口答应。

第三十二章 先进太原

十二月上,西北,月牙湖。

烽火从乌拉尔山点燃,沿着黄河飞速前进,一天之内,金军入侵的消息便送达贺兰山。

虎烈军的主力正在陆续后撤,李虎虽然接到了这个消息,但并没有加快撤退速度,相反,他指挥大军越过冰封的黄河,向怀州发动了攻击,试图逼迫党项人接受自己的条件,尽快达成和议。

党项人要议和,李虎也没有拒绝,这让党项人看到了希望。李虎是北方汉人,是大宋的藩镇,他和汴京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无论是李虎,还是汴京,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没有决心攻克兴庆府,事实上也不具备攻克兴庆府的条件,所以,从形势的发展来看,宰相梁乞申提出据城坚守之策是正确的,相反,李察哥和李仁忠等人的积极防御策略是错误的。

李乾顺对议和抱着很大的希望,甚至亲自出面和李虎商谈,但若想在和谈中赢得最大利益,那就要拖,一直拖到西北形势发生变化。兴庆府有信心守住贺兰山,随着时间的延续,他们相信大宋无力长时间支撑西北战场,李虎迟早要撤军。

李察哥从河西回来了,带来了回鹘、鞑靼等数万蕃军。以李察哥在军事上的才能,以兴庆府目前的兵力,党项人有十足的把握固守京畿。

在议和成为西北战场新一轮博弈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下,党项人积累百年的丰富的谈判经验得以充分发挥,这让李虎不得不绞尽脑汁小心应对,以便从谈判中获得最大收益。

大宋此次西征,战果空前,把黄河以东的西夏疆域基本上全部占据了,西夏的瀚海路、平夏路和河南、河北路都在宋军的控制之下,所以,谈判的重点就是疆域的划分。

虎烈军从前套南下,河北路和大半个河南路都给李虎霸占了,但因为河南路除了南部州县外,其中部和北部都是高原、沙漠和戈壁,所以李虎实际上仅仅获得了前套这块水草肥美的地方。

大宋西北军从横山北上,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占据了西夏的根基之地,瀚海路和平夏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灵、夏两地,再加上河南路的南部州县,西夏人口最密集农耕面积最大的区域都被宋军控制了。

对于西夏人来说,可以放弃前套,可以放弃河南中北部广袤的沙漠和戈壁,但绝不能放弃灵、夏这两个根基之地。

西夏人的底线,李虎知道,折彦直也知道,但这次机会千载难逢,折彦直和西北人无论如何不会放弃,所以他们坚决要求党项人把平夏路和河南路的南部州县全部还给大宋,也就是说,夏州、洪州、白豹、安、盐州、罗落、天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