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界一旦到达阴山,北虏和中国人的战争就会爆发,不是中国人远征北虏,就是北虏南下入侵,这个战肯定要打的。大夏国的党项人、大金国的女真人,还在远在大漠的阻卜人、乌古人、敌烈人,都是北虏,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他们自然会结盟,自然会联手打大宋,阻止大宋把疆域拓展到阴山,威胁到他们的生存。

“女真人和党项人,还有大漠诸蕃,他们结盟共抗大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李虎问道。

“这要看契丹人还能坚持多长时间。”耿守忠说道,“我可以肯定,金军马上就要分兵攻打云内,一旦他们把契丹人赶进了大漠,女真人接下来就会和大夏人结盟,联手打西京,同时和大漠诸蕃结盟,一方面联手消灭契丹人,一方面把他们拉到自己旗下,以最快速度统一北方。”

“估计这要多长时间?”李虎又问了一遍。

“这个……”耿守忠也不好回答,他模棱两可地说道,“契丹皇帝失去人心,德州之战辽军又几乎全军覆没,他们一无所有了,能够在代北坚持到雨季来临就算老天保佑了。”

“如果契丹人能坚持到雨季,那么女真人结盟蕃族共抗大宋之策是不是要拖到雨季之后?”李虎急切问道。

“那是肯定的,雨季大约两个月,正好给了女真人结盟的时间,到了八九月之后,我们估计就要面对所有的北方强虏了。”

“也就是说,四个月之后,女真人就会形成蕃族联盟,诸蕃大军都会赶到代北,是吗?”

“哪有那么快?我的意思是说,代北的形势要这样发展而已。”耿守忠摇手道,“女真人和党项人结盟的速度应该很快,但大漠诸蕃就不一定了。因为大漠上还有契丹人的西北军,而契丹人为了生存,不会放弃大漠,大漠诸蕃若想挣脱契丹人的奴役,还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大漠诸蕃和女真人有仇。每次大漠诸蕃叛乱,契丹人都会征调女真人去平叛,所以他们之间的仇怨非常深,女真人想和他们结盟,难度很大,除非女真人确实强大了,强大到可以征服大漠了,否则大漠诸蕃是不会臣服于女真人的。”

李虎微微皱眉。

按照耿守忠的说法,女真人和党项人很快可以结盟,但只要契丹人还在大漠,大漠诸蕃即使和女真人结盟了,也不会南下代北,因为他们首先要击败契丹人,但问题是,假若契丹人失去了大漠,这些大漠诸蕃会不会南下代北?

“大宋人还没有打到阴山,女真人和大漠诸蕃又有仇,所以他们即使迫于形势和女真人结盟了,南下代北的可能也不大。”耿守忠说道,“相反,他们会觊觎代北,想成为北方雄主,他们有可能在女真人的背后下黑手。”

“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契丹人,女真人和党项人都会联手打我们,而大漠诸蕃则有可能打女真人,是吗?”李虎问道。

耿守忠点了点头,“依我看,契丹人不会丢失大漠,否则他们就要灭族了,他们应该能在大漠坚持下去,并且和大漠诸蕃结成联盟,共击女真,但前提是,我们不能打到阴山。假若大宋的军队到达阴山,那么女真人、党项人、契丹人和大漠诸蕃必然要联手抗宋。在生存危机面前,北虏会齐心协力,仇人也会变成兄弟。”

李虎沉思良久,手指地图说道:“以你的看法,金军目前要以主力攻打云内以消灭契丹人,同时结盟党项人,然后联手共击大同。如果金军在雨季来临前击败了契丹人,在雨季结束后结盟了党项人,那么三个月后,我们就要和他们在大同决战了。”

“是的。”耿守忠说道,“若想拖延这场决战,最好的办法就是乘着金军攻打云内的时候,在大同一线发起反击,重创金军,这样就能帮助契丹人在代北坚持下去。契丹人坚持下来了,和大宋联手攻击女真人,那么女真人和西夏人的结盟必然会延缓,因为西夏人不知道女真人是不是有力量击败大宋,党项人要观望一段时间才能做决定。”

“反击?”李虎看看地图,问道:“在哪里反击最合适?”

“杀虎口。”耿守忠说道,“杀虎口的地形十分险峻,两侧高山对峙,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有开阔的苍头河谷地,形成了一条长约三里的狭窄走廊。这是一个天然关口,是决战的好地方,我们就把战场放在这里。”

“镇川堡地形较为平坦,尤其在镇川河两侧大都为平原,有利于金军的进攻。”耿守忠接着说道,“这一仗首先要在镇川堡打响,让金军误以为我们把主力都放在了镇川堡一线,只待金军以偏军攻击杀虎口的时候,我们就给其致命一击。”

李虎微微一笑,问道:“你愿意去哪个战场作战?”

耿守忠心头微跳,意识到李虎可能要让自己统兵出战,当即说道:“杀虎口。”

“那好。”李虎说道,“你招募的新兵一部分用于补充各军伤损,一部分用来组建义胜军。我暂时给你三个将的编制,你看怎么样?”

耿守忠大喜,急忙跪下谢恩,“总帅,我有一帮老部下,能不能……”

“义胜军的事你全权处理,我让帅府配合你。”李虎一边把他扶起来,一边说道,“你想调什么人都可以,我马上让他们去义胜军上任。”

第二十二章 这还是当年的猪头?

耶律奴哥的密信摆在了案几上。

李虎把萧特末和萧和尚奴请到了虎烈府,请他们判断这件事的可信度。萧特末和萧和尚奴非常谨慎,这件事可不能轻易下判断,虽然耶律奴哥是宫帐重臣,为皇帝所信任,这几年更是承担了辽金议和的全部重任,但也正因为如此,耶律奴哥和女真人建立了某种亲密关系,这从他献出中京率军投降就能看得出来。

那个时候中京已经成为守护大辽国祚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耶律奴哥据城死守,燕京的援军肯定会急速支援,但他似乎没有过多考虑,就在最短的时间内投降了女真人,这不但让燕京措手不及,更给了大辽致命一击,于是大辽坠入败亡的深渊。如果说耶律余睹的背叛撼动了大辽的基石,那么耶律奴哥的背叛就是在摇摇欲坠的基石上推了一把,所以就此罪责来说,耶律奴哥重返大辽的可能微乎其微。

“我们刚刚在德州大败,耶律余睹、耶律奴哥都参加了这一仗,他们亲手击杀了辽军。”萧特末黯然轻叹,“大辽的军队所剩无几了,耶律淳又困守燕京,契丹人走到穷途末路了,这种时候契丹人都忙着投降女真,怎么会有人临阵倒戈再为大辽而战?”

“如果要倒戈,德州大战是最好的机会。”萧和尚奴也说道,“现在这种形势下,女真人占据了明显优势,他有什么理由背叛女真人?难道良心发现了?如果他还有良心,当初他为什么要把中京城献给女真人?”

契丹人自己都不相信,李虎和罗青汉就更不相信了。

“是不是看到我们投奔大宋了,实力强了,他也想换个主子,跟我们一起做大宋人?”霍六哥调侃道,“耶律奴哥在辽金之间往返奔跑,不但会察言观色,更会见风使舵,脑瓜子灵活啊。大宋和金国比起来,当然投奔大宋更可靠了,你们说是不是?”

“这件事不管是真是假,对我们都有好处。”李虎笑道“我正好要发动反攻,不如将计就计,借耶律奴哥之手和女真人打一仗。”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耶律奴哥阵前倒戈,这一仗取胜的把握就很大了,当然了,为防患于未然,义军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如果是假的,是女真人的奸计,那就通过耶律奴哥传递假消息,让女真人在战场上做出错误的判断。

李虎要反攻,这让萧特末和萧和尚奴暗自惊骇。这种形势下还反攻?拿什么反攻?兵力不足,粮草武器不足,山后各州因为恐慌而陷入混乱,尤其让人揪心的是,党项人又杀来了,对大同虎视眈眈。李虎在两条线作战的情况下,自保尚嫌不足,还要反攻?他是不是太疯狂了,拿自己的前途和义军的未来开玩笑?赌博也要看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但现在绝对不是赌博的时候,而是要借助和大宋捆在一起的机会,以大宋的实力威慑对手,给自己赢得喘息的时间,蓄积力量,然后再争取反攻。

萧特末和萧和尚奴对反攻持谨慎态度。

“女真人打西京,大宋人打燕京,这两个战场目前都还没有进入决战阶段,但这两个战场的胜负直接关系到虎王的未来。”萧特末劝道,“虎王,此刻山后算是大宋的疆域了,女真人已经停止了攻击,估计党项人也不敢再攻了,代北战场暂时进入了休战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除了大宋强大的威摄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幽燕战场正在进入决战阶段,大家都想看到结果。假如大宋人赢了,攻占了燕京,大宋顺利收复了幽燕,山前山后联成了一体,代北战场估计也就没有决战了。”

萧特末看看李虎,苦笑道,“德州大战之后,辽军基本上失去了抵抗力,你在无奈之下只好放弃燕京投奔大宋,这一点我们理解。在女真人和党项人的夹击下,你自身难保更不要说援救燕京了,但是,你放弃燕京可以,却不能放弃你自己。你可以想象一下,即使你反攻打赢了,你还能保有多少军队?大宋如果切断回易断绝商贸往来,然后再打你,你怎么办?你的东面是女真人,北面是大漠诸蕃,西面是党项人,你往哪跑?”

“所以……”萧特末郑重说道,“你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最大程度地保存实力,确保自己的藩镇地位不会受到威胁。你在西京安安稳稳地待个两三年,蓄积实力。契丹人在大漠待个两三年,恢复一点元气后,然后双方就可以联手攻打女真。如此一来,虎王以代北为根基之地建王霸之业的策略就能成功,而契丹人东山再起的愿望也能实现。等到虎王和契丹人、女真人、党项人在北方四足鼎立后,接下来你就可以和大宋联手,东征西伐,一统北方。”

萧特末这话说得好。罗青汉、霍六哥等人当即表示赞成。他们也不愿反攻。李虎迫于无奈之下把自己卖给了大宋,好不容易换来一个休战的局面,假如反攻,的确没有任何胜算,即使李虎还能创造奇迹,但获得这个奇迹的代价势必异常惨重。

李虎从饮马河一线撤回来的时候,曾有过决策,把金军拖在大同一线,其后迫使金军分兵攻打云内,然后结盟于辽、夏、宋,待时机成熟,则果断出击。现在义军投宋了,把金军也拖在大同城下了,接下来就要逼着金军分兵去攻打云内了,面临生死存亡的契丹人会和大夏人结盟,继而三家攻击女真。这是个很好的计策,李虎也正在一步步去实施,谁知过了几天他又变了,他要主动出击了,这实在让罗青汉等人感到头痛。

萧特末和萧和尚奴的这番话听上去是为了李虎,但他们真正的本意却是为了契丹人。如果李虎败亡了,被大宋人吞噬了,那契丹人真的彻底完了。目前看来,耶律淳的美好愿望算是落空了,他在燕京称帝之策的出发点虽然是为了挽救大辽,但事如愿违,他加快了大辽毁灭的速度,耶律淳失败了。契丹人还有收复江山的希望吗?没有了。契丹人还有保住国祚的希望吗?这个还有,契丹人还有大漠,还有李虎这个难兄难弟,还有保住国祚的最后一丝希望。萧得里底、萧特末、萧和尚奴这些人之所以留在大同,其实都是想为契丹人保住这最后一丝希望。

李虎看到反对的声音很大,大家都不愿意反攻,心里十分不高兴,但现在反攻条件确实不具备,这件事也没有必要闹大,所以他佯装虚心接受的样子,说这只是自己的一个想法而已,轻描淡写地掩饰过去了。

当天晚上,董小丑和铁鹰回来了。李虎随即把罗青汉、霍六哥、柴云、胡涂和宇文虚中请到了书房,正式提出了反攻之策。

原因是什么?那就是耿守忠说的,这大宋的战旗一举,代北就翻天覆地了,形势要重新思考,过去那一套想法是错误的,是要误大事的。

大宋的战旗一举,李虎和辽东义军的独立地位就在逐鹿代北的格局中演变为大宋的附属地位,李虎和辽东义军被大宋吞并了,代替了,逐鹿代北的是大宋了,于是,延续了千百年的历史再次重演,南北对立,北虏和中国人对立,形势完全被颠覆了。

大宋的敌人是北虏,也就是说,李虎的敌人是女真人、大夏人、契丹人和大漠诸蕃。或许这种北虏联盟暂时还不会形成,但随着大宋收复幽燕,重建了中原屏障,接下来必然是北伐,是把疆域拓展到阴山,拓展到长城。

于是,南北战争必然爆发,所以,李虎才有反攻之举,目的是抢在北虏联盟形成之前,把女真人赶出代北,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敌人。

这么一说,罗青汉等人了解了,对李虎的远见卓识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还是当年那个猥琐无耻的猪头吗?神人啦。就连宇文虚中对他都刮目相看,这可不是一个土匪头子说出来的话,这个汉虏有真本事啊。

罗青汉等人马上改弦易辙,坚决支持反攻。这可不是保存实力的事了,一味消极防御保存实力,最后的结果就是死啊,那还不如拼着老命把女真人先赶走。

但宇文虚中坚决反对。

“如果耶律章奴倒戈一事是女真人的奸计,那么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女真人要诱使我们主动发起攻击,从而撕毁宋金联盟,和大宋正式翻脸。”宇文虚中急忙劝道,“这一仗,不能打。”

早在年初的时候,大宋皇帝和朝廷就想让李虎公开投宋了。收复山后九州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功绩,可以给皇帝和朝廷争足面子,同时也能振奋北伐军的士气,沉重打击契丹人,警告女真人和党项人,继而确保山后安全,为此皇帝不惜答应了李虎的藩镇条件。但李虎有他自己的小算盘,他的野心太大,他既想从大宋那里得到援助,发展实力,又不想把自己卖给大宋,所以他一直在观望,看看自己能不能凭一己之力在代北站住脚,假若成功了,他就没有必要做大宋的藩镇了。

然而,事实很无情,德州大败,女真人和党项人左右夹击大同,他无奈只好把大宋的战旗举了起来,宣告自己投奔大宋了,是大宋人了,不过他的思维还没有变过来,他做决策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大宋的利益。

大宋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棵遮蔽烈日的大树而已。

第二十三章 有鸟没鸟的鸟人

兄弟,你不是老大了,一言九鼎的时代过去了,你现在是大宋的臣子,是赵氏皇帝的一条狗,当然了,说你是一条狗确实遭践了你,你应该是一头吃人的老虎,但就算你是头老虎,也是大宋的老虎,不再是独来独往的嗜血猛兽了。你现在虽然还在牢笼外面,但脖子上已经拴上了铁链,脸上已经烙上了铁印,无论你怎么挣扎,就算挣脱了铁链,你也是一头大宋的老虎,放眼四周,都是敌人。你若想活着,就乖乖听话,否则后果必定是灰飞烟灭。

宇文虚中盯着李虎,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里露出一丝冷凛,仿佛一个猎手正在看着掉进陷阱里拼死挣扎的猎物,“宋金毁盟,你知道后果有多大吗?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幽燕战场。我北伐军尚未展开攻击,宋辽还在谈判,此刻宋金毁盟,金军必定南下燕京,我大宋极有可能失去收复山前的最佳机会,功亏一篑。其次就是代北战场,正如你所说,代北战场的形势已经演变为南北之战,宋金毁盟,女真人必定要和大夏人联手,甚至有可能就此放过契丹人,把契丹人都拉到一个阵营里。几十万北虏一泄而下,在我大宋未能占据幽燕的情况下,后果不堪设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