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纨绔公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路上车马劳顿的,你这孩子还看书看得如此入迷。”在一旁的母亲发话了,她摇了摇头。
“娘,你不知道,阿姊最爱看汉朝宫廷的故事,尤其是那吕夫人,她的故事阿姊都说与我听了。”小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天真无邪。
“爹,娘,女儿不想叫二娘,女儿想另取一个名字。”正在看书的大女孩突然放下手中读物,郑重地向父母说道。
“哦,二娘想叫什么名字呢?”老者慈爱地看着初长成的女儿。
“女儿想取名为‘曌’。”
“照?这作何解呢?”
“此乃女儿所想的新字,上边为日月,下面为空,取义“日月当空”,女儿想像那太阳和月亮一样普照着万里江山”。少女眼睛闪亮,态度很认真。
“小女儿家胡闹!”妇女轻斥了女儿一番。
原来那身着官服的老者乃是新上任的荆州都督武士彟,这武士彟发迹的经历也称得上传奇。在他年轻的时候,正赶上隋炀帝统治时期。隋炀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有个毛病,就是好大喜功,喜欢大搞基本建设,到处修建离宫别馆。特别是他修建东都洛阳,对建筑木材的需求量特别大。武士彟是个精明人,他看准了这个商机,开始做起长途贩运木材的生意,借此发家,一夜暴富。
后来李渊太原起兵,武士彟倾其所有,把万贯家产都献给李渊。他的投资非常及时,李渊做了皇帝后,论功行赏。武士彟虽然没有什么战功,但是一直主持军需,保障后勤,也成了十四位太原元谋勋效功臣之一。
武士彟中年得志,婚姻却是不顺。自他做了工部尚书以后,首任妻子相里氏一病不起先他而去。唐高祖李渊便亲自给他做媒来了,经过千挑万选,最后就选中了杨氏夫人。
杨氏是什么背景?她是隋朝四贵之一观王杨雄的侄女,杨达的女儿。她的伯父和父亲都是隋朝的宗室,也都做过宰相。算是正宗的金枝玉叶。杨氏少有大志,小的时候不喜欢做女红,喜欢阅读文史书籍,因此被家里的长辈认为是“隆家之女”。但奇怪的是,这么优秀的女孩在婚姻方面却是高处不胜寒,她跟武士彟结婚的时候,“芳龄”已经四十有四了。
晚婚的杨夫人生育能力颇为了得,以四十多岁的大龄,还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已嫁给了贺兰氏,如今跟在杨氏身边还有两个年龄尚小的女儿武二娘和武三娘。
那要造新字给自己取名的乃是武家的二小姐武二娘。二娘自幼读得满腹诗书,行坐端正,像同时代的所有官僚人家的少女一样,过着无所用心、养尊处优的生活。
武士彟最初是三品的工部尚书,在长安当官,唐高祖晚年,他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从此离开了京城。此后,他陆续担任过豫州都督、利州都督,现在也奔赴荆州上任。从现代的地理概念来看,扬州在江苏,豫州在河南,利州在四川,荆州在湖北。由于武士彟四方为官,武二娘也就追随着父亲跑遍了半个中国,绝对可称之为“行万里路”。又因为她的母亲杨夫人喜欢文史,不擅女红,家庭的耳濡目染,母亲的言传身教,必然对女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武二娘也像母亲一样熟读文史,便可称之为“读万卷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然是增长见识与才干的最佳手段,这使得武二娘较之一般官僚人家的少女更加聪明和勇敢。
如果二娘一直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然后依据门当户对的原则嫁给一个门户相当的人家,她的智慧和勇气也终究会消磨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二娘却一直不甘于平凡,她充满了强烈的渴望,恨不得化成苍鹰,飞到广阔的天空中,飞到可触可摸的未来生活……
唐太宗即位之初,国家经过隋末以来的战乱,经济凋敝,民户凋残,与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有着极为相似的情形。隋朝的富庶与强盛,在隋末之乱中化为乌有。
然而太宗即位后大力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贞观四年,关中地区农业获得丰收,流散人口相继返乡务农,米斗不过三四钱,牛羊遍野,人若是出远门也不用带干粮,走到哪里都有热心人招呼。
太宗看了上报的文书后大喜,设宴招待群臣。
初到大唐 43。边疆局势
这天早晨,唐太宗在百官的陪同下,登上兴庆宫大殿,先是进行庄严肃穆的礼仪。礼毕,太宗赐宴。霎时,轻歌曼舞,笑语欢声。
今天李世民的精神焕发,他头戴嵌宝冕鎏冠,顶梁门镶着一颗世上罕见的夜明珠,光彩夺目。身披南绣平金、九龙团花杏黄袍,腰束百蝶穿花珍珠带。足蹬翘尖厚底闹龙靴,鞋帮上镶的都是红绿宝石。再看他眉分八彩,目如朗星,八字燕尾黑胡,眉宇之间,透着傲骨英风。太宗特别高兴,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在贞观天子的上垂首,坐的是鲁国公程咬金,大帅尉迟恭,顶天侯侯君集,京营殿帅王君可。下垂首坐的是左班丞相魏征、房玄龄、褚遂良。余者百官俱在两旁列坐,各国使者也列坐两旁,由成亲王李道宗和郡马柴绍坐陪。几百个妙龄绝色的宫女,一个个花团锦簇,端酒布菜,迈着轻盈的舞步,穿梭于坐席之间。在兴庆宫的两廊上,坐着由六百人组成的宫廷乐队,手持笙、管、笛、箫,和着钟声琴板,演奏着悦耳的乐曲——“永庆升平。”
宾主之间,频频敬酒,觥筹交错,猜拳行令,气氛相当融洽、欢腾。太宗兴奋之余,便跟君臣调侃了房玄龄惧内,还爆出前些日子房妻卢氏为禁止丈夫娶妾喝醋之事。
中书侍郎杜正伦嘲讽说:“妻子值得怕的时候有这么三种情况:一是刚出嫁的时候,那端庄严肃样像是菩萨,人哪里有不怕菩萨的呢?二是在生儿育女之后,就像是母老虎,人哪里有不怕老虎的呢?三是等到老了,脸面皱皱巴巴,又瘦又黑又黄,活像是鬼,人哪里有不怕鬼的呢?”听者都大笑起来。
正在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陛下,外臣有本上奏!”
太宗接过上奏文书一看,立刻龙颜大怒,御案重重一击,怒声说道:“这*实在是越来越不像话!朕若是不除其心中不畅!”
长安那边是歌舞升平,风调雨顺。而突厥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原来的突厥人性情淳朴,政令简略。颉利可汗得到中原人赵德言之后,信任和重用他。赵德言作威作福,变更许多旧俗,政令有烦琐又苛刻,突厥人开始不满意。颉利又信任诸胡人而疏远突厥人,胡人贪婪而又反复无常,煽动经常出兵。
近几年冬天有下了数尺深的大雪。连年的大雪,牲畜大多被冻死,百姓都挨冻受饿。颉利由于天灾而用度不足,就对归附的其它诸部横征暴敛,这使得其下的族人更是困苦不堪,国人离散。大唐这些年风调雨顺,百姓富足,自然引起突厥人眼红。这突厥人自己政体没处理好,遭遇灾难,他们竟然在边境烧杀掠夺,惹得边境唐人纷纷背井离乡。
自古中原多畏北狄,南北朝四百多年遭受北方胡族侵扰,即使是隋文帝时期,也只能在边境抵抗,文帝又以宗女妻其*颉利。颉利在隋义成公主的枕头风鼓吹之下,不仅没有约束其族人,反而领兵到朔州境上,说是打猎,然却心怀不轨。毕竟战争是转移民怨,解决内困的最好解决方法。
一阵紧急的军号声将长孙凛从梦中催醒,他匆忙将紧箍着自己的粉臂拉了下来,穿上衣服便匆忙赶往虎帐。
夜凉如水,单怜卿披上外衣,伫立着目送他离去的背影。悠悠的一声长叹,无限愁绪。这段时间,窦旖因为与心上人捅破了那层薄薄的隔膜,可以名正言顺地终日霸占着长孙凛。
虽然在同一个军营,单怜卿能见到长孙凛的机会却是少得可怜,为了避免被窦旖撞见,她也不便再去他的营房,每日也只能在深夜里地等待着对方出现。然而长孙凛似乎没有察觉到美人心思,今夜若非她不耻恐怕他也未必会过来。
单怜卿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混到如此田地,曾经高傲得视天下男子如粪土的她,如今却是孤单地品尝满独守空房的寂寞。也许刚开始表明了彼此的立场和态度是个错误的选择,然而她又能怎么样呢,两人的背景和立场注定着他们只有一个糟糕的结局,她不敢想下去,她只是成功小心地掩藏真正的心意,不让爱意轻易地流泻。
她也曾经试探着询问他,是否肯为了她抛弃其他的一切。他只是笑了笑,说:“原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抛弃的东西。”她畏缩了,无奈地安于现状。她知道他不可能像齐王姜诸儿那般,为了所爱冒天下之大不韪,就像她也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弃家仇不顾。
他是第一位令她血液澎湃、脸红耳热、心慌意乱的男子,只要见到他,没来由地就感觉到满足、温暖、有安全感,常常恨不得时光就此停住,让她可紧紧地偎着他,伴着他,直到海角天涯,直到地老天荒。种种未来可能发生的不测,仍然遏止不了她对他的错爱,她对他的迷情,而且是日甚一日。
夹在家仇和爱情之间,她小心翼翼地维持他们之间单薄的肉体关系;惟有如此,她才能见着他、摸着他,她并不愿自己陷得这么深,她爱得心惊肉跳,也爱得战战兢兢,害怕战争一旦发生,他们之间随时会突然画上休止符,她爱得好辛酸,爱得好痛苦,犹如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
她缓缓地走回屋内,趴在他躺过的枕上,深吸着他留下的味道,她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汩汩地滑落。她可悲地想到,这营房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足以证明他曾经来过,她只有到梦中去寻找他的热情、他的体贴、他的爱在梦中,他永远为她张开有力的肩膀,迎接她,温柔地轻语告诉她,愿意和她共度白首,给她温暖的倚靠,守侯她一生……在梦中……泪水再度倾泻,浸湿枕中……
灵州营虎帐内,几位高级将领正围着李靖研究作战策略,周围是一些中级军官。他们已经接到了京城的十万火急快报,太宗命并州都督李世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一共十余万大军,全部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去突厥。战争一触即发。
长孙凛也是站在一旁细心聆听。说实在的,要叫他与一群突厥人群殴,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可是让他攻杀战守,排兵布阵,这还是头一次。长孙凛心里没底儿,不能不不耻受教,多加谨慎。
最终李靖决定,由他带领一队精兵屯兵马邑,等待机会突袭定襄。其他各行军总管:李世绩出云中;柴绍出金河;薛万彻出营州;率其人马自各路出兵,出击突厥。
长孙凛所率领的营队由于操练表现优越,被李靖收纳入其营帐。由于火yao坊所制的三门霹雳炮还有一段时间尚可完工,所以长孙营队将晚主队出发,留在灵州准备护送霹雳炮到前线,而负责后勤的营队校尉乃是王仲越。
长安。
大军方发,突利可汗来到了长安,朝见了太宗,重申与唐朝和盟的决心,表示唐朝进攻颉利,自己决不帮颉利一兵一卒。太宗听了非常高兴,问了问突利近来的情况,而后回使馆听命。望着突利高大的身影摇摇晃晃消失在大殿的门口,想想即将发动的对突厥的进攻,太宗感慨地对侍臣说:
“从前太上皇仗义起兵,不惜称臣突厥,朕尝引以为疚。今单于稽颡,北狄将平,庶几可雪前耻了。”
突利刚走,户部尚书捧了个表册走上大殿,向太宗汇报道:“突利归顺后,许多中原人口得以大批返回故乡,据我户部钩沉,截止今为止,计中原人自塞外归还,及四夷前后降附,共得男子人口一百二十余万口。”
太宗听了,颇觉喜慰,忙令人将表册呈上,亲自观看。
灵州营里。
卫二狗正在擦拭着他自己的盔甲和陌刀。他是一个妓女的儿子,没有父亲,更准确地说是搞不清楚谁是自己的父亲。这样的出身,即使民风开放的大唐,也是被人瞧不起的。他曾经是一个孤僻、敏感的人,每日除了生计还是生计。
然而,自从加入军籍后,日子却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遇上了长孙校尉,因为他,卫二狗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得到了不曾想过的平等和尊重。因为他,卫二狗得以从沙漠中逃生,明白了一个人除了生计之外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
卫二狗曾经听说书的说过信陵君的故事。信陵君魏无忌,因妹夫平原君为秦国所围,亏如姬窃了兵符与信陵君,率兵十万,大破秦将蒙骜,求全赵国。他门客有人对信陵君道:“德有可忘者,有不可忘者:人有德于我,是不可忘;我有德于人,这不可不忘。”卫二狗没有读过书,他也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施恩的断不可望报,受恩的断不可忘人。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古以来,一直强调着各种美德,张口必言孔孟的都是一些读过书的文化人。然而,在整整五千年的历史中,文盲率大部分时间过半的中国人,却被各种讯息渗入,将这些书上流传的美德,潜移默化为种族的伦理道德。他们不知道哪些美德曾被先师颂扬过,他们只知道教会下一代,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反倒是后世号称科学文明的现代社会,许多美德都被花花绿绿的物质诱惑掩埋。
娘子军的称号是为了纪念平阳公主而起的,其中也只有窦旖的紫凤营全是由女兵组成。李靖只是指派紫凤营在后方支援,军令如山,窦旖也不能随军前往前线。而上回由于她擅离军营使得长孙凛在沙漠中遭难,所以窦旖也不敢偷偷跟随。
经过前段时间的曲折,窦旖已经明白,一个女人再强,也强不过心爱男人温暖的拥抱。她更愿意做一个躲在男人怀抱的小女人。尽管内心忧虑担心,但她却不会阻止长孙凛上前线,她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支持她心爱的男子。
行期将至,除了睡觉以外,窦旖这段时间几乎是时刻不离长孙凛,训练时渴了给他送上水壶,小憩时送上绣帕拭汗,休息时还给他揉捏筋骨,几乎是个称职的小丫鬟。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她也懒得顾忌别人的眼光了。若不是这个时代没有女方向男方求婚的惯例,她早就把自己许配给他。
可惜长孙凛不懂女孩家的心思,他这段时间带着自己的属下,拼了命的训练,晚上回到营房就倒头大睡。他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大唐大胜,但大胜也并不代表不死人,他更在乎每一个士兵的性命。这些大部分都还乳臭未干,却每天跟着自己跌摸滚打,历尽艰辛的兄弟们,每一个他都舍不得他们离开。训练时多流一滴汗水多增加一份活得机会。
而单怜卿更是遭受着煎熬,每日只能遥望着情郎却不可及。母亲那边一直在催促,可她心里明白无论怎样都不可能从他那里拿到那些东西,况且她也不曾想过要在他身上得到些什么。似乎自从再次遇上长孙凛之后,她就被他吃得死死的。单怜卿艰难地生存在家仇和爱情的夹缝间。
夜色深深,灵州军营附近的小树林。
“按照最后计划行事。”单爱莲冷声说道。
“可这会置怜卿妹妹于危险之中。”一个男子的声音
“我是她娘亲,自然会确保她的性命安全。这样不仅可以夺得火炮,而且让怜卿死了这条心。”
漫长的夜是这么的冷冽,直透骨髓里……
初到大唐 44。出征
传说中突厥为匈奴的别支;居于里海的西边;独自为一部落。后来被邻国破灭;只剩下一个年将十岁的小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