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纨绔公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哥,走!”长孙凛也不理睬正惊得鸦雀无声的众人,潇洒地跟老二做了个手势,兄弟俩便离开了。
初到大唐 22。赛龙舟
清晨,当太阳刚刚从海平面上跳出来的时候,长安的巷陌里已经传来了拨鼓的敲打声。通化门外,驴、马、骡子驮着或多或少的货物,自长安城外络绎不绝地成队进入……
集市上,商贩们高亢嘹亮的叫卖声,叫活了真个长安城市的气氛。
初夏的天空,云气十分密集,耸立的雕梁画栋直插云天。长孙凛一身惬意地骑着马晃悠在长安城朱雀大街,身旁跟着长孙家的二管家长孙炎。今天长孙凛身着一身白衣劲装,胯下骑着黄膘骏马,俊逸分明的脸蛋,闲逸潇洒的动作,足以吸引街上所有雌性动物的目光。
自吟诗会以后,长孙凛在长安城更是名声大振。他所写的叙事诗琵琶行深得文学大家赞赏,他一招将六品武将王二郎给摔倒,当年那个文比曹子建,武追李元霸的长孙三郎又回来了!虽然也有声音说这长孙凛在吟诗盛会上暴力动武,有辱斯文,但在任何时代都是权势为尊,胜者为王。长孙无忌和窦凤亲自到王家周家对伤者进行慰问,维护和谐社会。王周二人实际上也只是肿了脸,扭到腰,犯不着与长孙家冲突,也就没有再追究,窦凤在家里却是抱着儿子偷偷乐。
今日是端午节,家里面都在为这赛龙舟、包粽子、备酒菜等琐事忙得团团转,长孙凛也没什么事,便想出去看看长安节日的热闹场景,窦凤却不放心,派了较为精明老道的长孙炎跟着,虽然她觉得凛儿在吟诗会上做得大快己心,但却不想再出什么事情,若是一直在生意场上的长孙炎跟着,估计冲突就会被缓和下来。若是孙大和孙二,怕是只有煽风点火的份。
一群穿着黄衫的少年人,骑着白马在街上飞驰,他们骄傲的眯缝着眼睛,在街上横冲直撞。
“他们是干嘛的?”长孙凛好奇地问道。
“三少爷,这些都是皇宫中玩马球的,每年的端午节,皇上都要举行一场马球赛。”见识多广的长孙炎回答道。
马球?还真有意思。长孙凛下意识地看了看身下的马匹,他的马术这段时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以前从来没有碰过的运动,若是有机会倒是可以玩玩。
大街上两旁,各行各业的铺面林立。李庆糟姜铺、胡人饼店、邹家染店、丑婆婆药铺、朱家裱褙铺、张家金银交引铺、温州漆器铺、波斯火烧店,应有尽有。大唐的盛世繁华,在集市上就能体现出来。
鹰鹘店出售的鹰鹘已被挑选者惊醒,发出了鸣叫;健步如飞的菜农的担子上闪烁着露珠的晶莹,闪花了来买新鲜蔬菜市民的眼睛;开门的浴池散发着浓浓的香气,与不远处的香料铺席上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缓缓飘逸;青衣素裹、白发苍苍的婆婆步履从容,笑容可掬,沿街拍打着那高大的朱门,向显贵人家兜售珍珠……
“本朝的商品买卖,确实是丰富繁多。”长孙凛不禁感慨道。长孙炎也连连点头称是,并指出哪家是自家的产业,哪家与自家有密切关系。
进入平唐坊,东回三曲至平康里,一条街上全是高楼大院,皆是张灯结彩,贴红挂绿。铮铮然的古琴声,抑或是婉转的女子歌声,抑或是嬉笑调情声。长孙凛随意看了看,都带着红啊,春啊之类的名字,他便知道这里应该是唐代的红灯区。看到怡情院,长孙凛便想到前两天怜卿姑娘还遣人送来了邀函,只是他没用答应过去,这个女子,长期周转于达官贵族,来回于两个年轻才子之间,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哎呀……这位不是长孙家的公子吗?您是许久没到咱家来了,怕是忘了你姐姐我了吧?”怡情院里一位浓妆艳抹,看不出模样的女子凑过来拉生意。
“你哪位啊?”长孙凛头皮不禁发麻,难道自己以前好这口的?
“哎呀,你这死相,连你白洁姐姐都忘了?”那女子诈怒娇嗔道。
白洁?这么雷的名字?那有没有阿宾哥啊?长孙凛看了看长孙炎,使了个眼色,他坏笑着趁那女子假装生气之际,用力一夹,溜走了,惹得身后的白洁大姐大声在那发骂。
怡情院高耸的阁楼上,一双眼睛从窗户紧盯着远去的两匹奔马。那日长孙凛的那首长长的叙事诗,挑动了她的心弦。“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个男子在用他天纵绝伦的才华,报复她对他曾经的蔑视。那一段段优美的诗句,却是述说一个长安歌妓欢快愉悦的青春,飘零憔悴的晚景。他是在以诗讽人,她同样是使用琵琶,同样是长安歌妓,同样在青春年少时甚得众人追捧,……她的未来是个未知数。这个小气的男人,是在赤裸裸地报复。
“要不要我帮你把那小子给叫过来呢?!”一声尖酸的讽刺声问道。
“母亲,女儿不敢……”她赶紧转过身来,低声说道。
“哼!眼睛都看直了。一首诗歌就把你的心都钩没了?!不要忘了,你是谁的人,若是你感情用事,怕会坏了上头的大事!”
长孙凛逃过了红灯区的桃色诱惑,继续往城西走去,目的是城西的漕子河,端午节的赛龙舟便在那里举行。转入金光大街,一路上所见的依然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说实话,此时的唐朝和后世的美利坚有许多共同点。史书上记载:唐太宗贞观时期,“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长安的工商业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外商,太宗在民族思想上观念的开放是导致长安万国朝拜的主要原因,当然国力强盛是必要的客观原因。
长孙凛观望着大街集市上从四面八方运来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也不由感叹:若是此时的唐代拥有后世的科技,也不免会跟后来美国一样欲称霸全球。事实上,当人类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哪个超级大国不想称霸世界,十九世纪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包括二十世纪以正义为借口的美国。只是原子弹的发明才使野心家们束缚住了手脚,毕竟谁也不想得不偿失,成为两败俱伤的牺牲品。
长孙凛一行两人在城中转转折折,路过顺城街时闻到一阵掩鼻难闻的臭味。再往前走,只见在市集中有一十多亩的低洼地,里边低浅洼水却发黑发臭;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不少蚊蝇异虫徘徊在内,每个过路人都忍不住掩鼻而过。长孙凛却觉得奇怪了,这四周虽然没有离皇城附近的所谓的富人区那般奢华,但人来人往的也算是一个闹市,若是到了后世这一大片地方怎么可能就这么给浪费掉呢?
长孙炎在一边介绍,当年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长安城远没有今日之规模,此处乃是一荒凉之地,本为垃圾处理场地。后来经过隋唐两盛世的发展,长安城发展成如今如此规模,这一带也成为了刚到长安的外来户或者穷人居住的地方,可是这低洼地实在难以处理,主人家也不管,这里还是附近的人当做倒垃圾之地,附近的居民也只能忍受这难忍的熏气。
长孙凛看了看那入目难堪的污秽之地,想想这一带离著名的西市也不过数百米,再看看百米不远处热闹得拥挤不堪的集市,附近各种各样密集简陋的民坊。他默默地沉思了一会,便跟负责长孙府产业管理的长孙炎说道:“明日去找这块地的主人,把它给整块买下来。”
“少爷,这……”,精于商道的长孙炎顿时纳闷了,这块腌臜之地,别说买,就算是送他也会考虑要不要收下。
长孙凛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低声跟长孙炎低声解释。长孙炎从刚开始的不解疑惑,到后来的明白释疑,在到最后景仰地惊叹地说道:“少爷,果然出妙,若是此事办好,恐是一本万利啊!”
唐代张建封的《竞渡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盛况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在到达槽子河之前,长孙凛远远听到锣鼓喧天的热闹响声。走进河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了两边的河岸,大河上并排着两艘龙舟并排地。这赛龙舟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颜色,且姿态不一。龙头一般是木雕,再加以彩绘,也有少数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刻上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舟上的壮士也都身着彩衣,这是对远古祖先纹身的模仿和演变。
女人们平时是很少不出门的,如今也争着来看龙舟,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棹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龙舟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胜利者抢得彩竿纵情挥舞,失败方只能空挥着船桨向岸上的观众致意。好热闹的比赛。彩竿上一般悬挂着锦缎,名叫";标";。龙舟竞渡也就成了每年一度的";锦标";赛。
长孙凛和长孙炎费了好大力气才走到了自家的队伍中,这河上的两条龙舟分别代表着东西长安城,长孙家也资助了东长安城的龙舟。刚接过娘亲递来的粽子,我的右手便被两如藕段般粉嫩的玉臂挽住了。
“凛哥哥,你这个大坏蛋,那么多天都不到宫中看我。”高阳可爱的小脸从我身后探了出来。
长孙凛回头又看到了长乐美丽的脸,两个妙龄少女今日身着半臂劲装,虽然没有了宫中女装那般雅致,那英姿飒爽的美态却是另一种美丽。
“最近忙嘛。”长孙凛不露声色地把高阳紧紧搂住他的手臂的小手给甩开,她却像缠人精般又搂了上来。
“你不知道你凛哥哥最近为了上战场作准备,每日都在辛苦训练。你就原谅他啦。”窦凤微笑地看着我们两个一个避一个粘,为长孙凛开脱道。
“咚咚咚咚锵”,锣鼓声音预示龙舟赛的开始。
比赛时,只见锣鼓手坐在龙舟前端,一声声号子,一锤锤鼓点,有板有眼,时急时舒。桡手们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眼观八方,把舵定航,一副胜券在握的智者风范。
桥上,河边,人山人海,擂鼓震天,一片欢腾。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声,呐喊声,吆喝声同时响成一片。人在欢腾,水在叫喊,被挤在身后的人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左看右看,看到得只是一个个后脑勺,不由得唉声叹气,深感遗憾。
决赛是划龙舟最为激烈的时刻,当紧密的锣鼓一敲响,两条龙舟劈江斩浪,直飞虹桥目标……两岸数万观众,心都悬起,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震天动地。这样的龙舟盛况也曾打动过南宋诗人陆游,他曾为此赋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本章部分史料摘自百度。
初到大唐 23。长乐的心
赛龙舟比赛结束,西长安的龙舟最后棋高一着,抢先冲到了终点。又是一阵锣鼓喧天,赢得一方和他们的支持者都在欢跳雀跃庆祝胜利,输的一方也只有捶胸顿足,恨不得再比一场。当然,就算是难过也只是一小段时间,毕竟这只是一个娱乐百姓的比赛,奖品也是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
长孙凛望着远方恭敬举行参拜河神的百姓们,想想自已前半辈子过的端午节,真是一个天一个地。以前,若不是父母的提醒,他甚至不知道那天就是端午节。即使是按照传统吃的粽子,也不过是从唐人街餐馆买回来的。他还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而他的下一代却不知屈原为何物。
在现代科技没有发明之前,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在以一种传统的方式,来纪念的是他们景仰的先人,其实是为了铭记他的爱国的“忠”和不同流合污的“清”。长孙凛这才觉得命运没有亏欠他,他这个曾经世界最有钱的,曾经买下无数古画古董标榜自己是龙的传人,却已经丢失了祖先们传承千百年的根。
“凛哥哥,别发呆,快跟我去玩。”高阳自从在河边看到长孙凛后,在回家的路上,在家里,就一直缠着他不放,不停地从他口中掏笑话,故事,还有奇奇怪怪的问题。
长乐在一旁也被长孙凛稀奇古怪的问题逗乐了,她一直都在留意一直被妹妹缠得死死的凛弟弟。其实不知从何时开始,很早很早很早的时候,她就开始搜索着他的一举一动。也许是因为他儿时那张粉妆玉琢的小脸触动她柔软的心;也许是因为他活灵活现地述说宫外的奇事吸引了她的兴趣;又或者是那个可怕的夜晚他那全身是血的悲伤。总之,长乐知道,从某一天开始,她的心里就一直挂念着他,这种挂念跟对妹妹的挂念,对父母的挂念不一样。这种挂念带着一种甜蜜,一种苦涩,一种酸楚。
唉,长乐心中哀叹着。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她知道他不懂,所以她等待他的长大。可是他长大以后,却不再愿意进宫,她也只能从他人的口中了解到他的一举一动。正当长乐对“佳期如梦”有所期盼,去年,父王很开心地告诉她要把她许配到无忌舅舅家,她可乐坏了,她认为凛弟弟是父王母后最喜爱的外甥,也会是他们想要的驸马。她含羞带娇的小女人模样惹得母后直羞。却没想到接下父亲却说是把她嫁给冲表哥,而且那日她才知道凛弟弟已与清州的崔家订了娃娃亲。她沉默了,她是父母心中德行垂范的女儿,她能怎样呢?
后来,她白日里战战兢兢,总是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念那个扰乱己心的少年,正好他也许久不曾入宫。她以为自己可以淡忘曾经天真的心思,可为何深夜她总是莫名地泪湿枕巾?为何当得知他和方家小姐的事情时,除了怒其不争外,她的心里还有一种酸酸的苦涩?
当得知他要去参军时,长乐的心里是即担心又紧张。不管怎样,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情,她唯一知道的是她不想做高阳所说的那种“一家人”,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她知道不可再和以往那般沉默。她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该去做什么,她却意识到再和一年前那样沉默,她将会终身后悔。
“丽质表妹,我前些日子在书画铺买了不少新画,你要不要看看?”长孙冲平常也没有什么其它爱好,就是好书画。一直和同样好书画的公主表妹谈得挺来,这让他甚是高兴的自得。
“恩……”,长乐不自觉地偷偷看了一眼正在教高阳绳艺的长孙凛,刚好对方也抬起头来望着这边笑了笑,她正想着要拒绝。知道儿子心意的窦凤笑嘻嘻的说道:“对啦,丽质,反正你俩以前就喜欢讨论那些东西,反正离吃饭还有一段时间,去看看也可以解解闷。”
“还是把画都拿到此处看吧,若是我走了就没人和舅娘说话了。”长乐没法拒绝,就提了个不错的意见。听见高阳妹妹在不远处娇娇的笑声,她心里泛起淡淡的酸意。
“还是丽质妹妹想得周到,看为兄的太糊涂,怎能冷落娘亲呢。”长孙冲拍了拍脑袋,开心的走到后院去那画。
“哎,还是闺女贴娘的心,你凝姐姐不在家,我这三个小魔王可把我这娘闹得头都疼,真是羡慕你母后有你这么贴心的女儿。”窦凤假装抱怨地说道。
“若是舅娘不嫌弃,丽质可以常常过来陪您说话解闷儿。”长乐粉脸通红地说道,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心事。
“舅娘开心都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只是你一个公主千金,哪能天天往皇宫外跑,不过等你和冲儿完婚后,舅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