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天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袁却不让他安生,拍了个电报把他招到北京。
“我老觉得南方还是不太安生,你还是回福建老家帮我看着点,搞好安定团结。”
林铄瞪眼看着老袁,一言不发:我一西北镇边使,民国勋一位的上将军降级去当福建督军?没犯什么错误吧。
老袁马上安慰他:“东南巡阅使兼福建督军,兼管闽浙……算了,连江西李纯那小子也归你,三个省总算行了吧?!”
这条件还差不多,林铄马上换成一副笑脸:“大总统有命,小婿不辞犬马之劳。”
“要去南边,最少带一个师过去。”袁世凯倒是很重视武力。
林铄本想说用不着,咱那边有人,话到嘴边成了:“行,那我就从西北带一个师过去。”别让老丈人起了疑心不是。
赣宁一役,林铄的手下由于站在袁世凯一边所以在江南获益不少,嫡系李之梁成了皖南镇守使,手上的军队成了安徽陆军第三师,庄翼掌握的安徽第二师控制了省城安庆。在江西,蒋承渝成了赣南巡阅使,李云龙成了湘西镇守使,林镕、沈刚和李汉铭联手趁这个机会将民党干将许崇智排挤出福建,把福建的军权牢牢抓在了手上。
1913年9月,林铄带着西北边防第三师在海军的运输下赴福州上任。他现在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经商方面。
还有一点,欧战明年就会爆发,就是再不快点这发财的机会就赶不上了。
林铄拿出他的历年积蓄,并把手上所有的产业都抵押给了外国银行团,总价值超过五亿美元的机械设备以及钢材、铝锭、铜板和镍、铬、钨等稀有重金属源源不断从世界各地运回国内,上海、南通、芜湖、厦门、天津、宁波、福州、秦皇岛,凡是有外轮靠泊的码头,都堆满了林铄从世界各地购入的各种设备和原材料。
一大批想跟着他发财的商家和北洋官僚也被拉下水,大家上亿元白花花的银元投进去,轰轰烈烈,动静倒是不小,就是见不着回头钱,全都心疼得呲牙咧嘴。
林铄被德国人请到上海参加军舰上的绶衔仪式,他现在可算是德国人眼中的红人,他的实业贷款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德国银行团,而且近一半的机械设备也订自德国。
林铄只要求最迟在明年5月底以前必须交货,在林铄庞大的订单刺激下德国人的钢铁产量竟然神奇地提高了六分之一。
在上海给谁绶衔?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再过上几个月很快就会名扬世界的德国海军名将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这老头由少将晋升了海军中将。
林铄到了上海,他主要是为了亲眼看一看自己的杰作,施佩的旗舰――沙恩霍斯特号装甲舰,也许再过几个月就再也见不着了。
他带着一个照像师在船上不停拍照,让老施佩怀疑这家伙是不是个间谍,命令自己的儿子汉斯时刻不离身地盯着。
多么漂亮的军舰,线条简洁优美,秉承德国人一惯的传统――注重防护,但愿它的命运也会改变一些,克虏伯254毫米的主炮从性能上来说并不比阿姆斯特朗305毫米舰炮差多少,至少这艘不幸的战舰现在不会在英国人的“无敌”号面前只有光挨打没有还手的份。
林铄偷着乐,内心犹如海燕在面对着大海:欧战啊,请你来得更猛烈些吧!
冯国璋专门跑到上海的林家花园来找林铄,“安华兄,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发大财的消息,可别忘了老哥哥我。”
“没什么吧?你哪听说的?”林铄心生警觉,你老人家的年岁都可以做我大叔,却一口一个老兄叫着,必定有所图。
“那还用听说么?这各地的港口内都堆满了你的货,你从国外买那么多机器和铜铁堆在港口要干嘛?”
“我觉着那些玩意可能会涨价,做回霸盘,不行啊?”
“照啊,就是这事!”冯国璋一拍大腿,“这回怎么也得捎上老哥,老哥我打小家中是穷惯了的,怎么做生意,你得教教我。”说罢从身上掏出一包银票,“这里总共是50万,是老哥哥我多年攒下的一点辛苦钱,你拿去作生意,算我入一小股。”
林铄眯着眼看着冯国璋,没想到这家伙外表看起来老实忠厚,捞起钱来也是个狠角色。
不过他根本没有推脱,有钱大家赚,何乐而不为,何况这样还能把老冯也一同拉下水。
在蒙地,俄军两个步兵团三千多人进驻库伦“维持秩序”,中俄之间大有爆发战争的危险。在俄国人的干涉下,陆徵祥与沙俄谈判后商定《中俄协定》草案,民国中央政府以现有的实际控制区与库伦实现停战,俄国承认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方面承诺库伦地方在现控制区内的自治,双方以杭爱山为界,实现停战,并不得向其境内派驻军队和移民。俄方也承诺不向库伦地方派出军队和实行殖民,库伦方面则有组织军备和警察的权利。
根据《中俄协定》,实际上已经变相地同意了库伦“独立”,中方方面只是还从名义上拥有这一地区的主权。
这也没有办法,外交的结果最终是国与国之间实力的体现,俄国虽然落后,但也是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毕竟从工业能力上俄国仅排在美、德、英、法之后,世界第五大工业国并不是现在的中国所能抗衡的。
虽然《中俄协定》遭致大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但林铄却没吱声,最少他还收回了乌里雅苏台和呼伦贝尔,并保障了西蒙的科布多不被叛军占领,这些对于保障蒙地和新疆的安全很重要。
第二章民初风云 十三、军政学校
“我自愿加入中华复兴党,我发誓: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领导,保守党的机密,自愿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之中,特此宣誓,终身不渝!”每年福州的陆军军官学校、海军指挥学校、海军工程学校、福州工程学校和福州政法大学都有很多新生申请加入中华复兴党。福州的这五所大学每年要从全国招收3000多名学员,有别于国内其他的高等学校,因为这些大学是中华复兴党为培养自己的军政干部而创办的,并受中华复兴党总部的直接领导。
中华复兴党是在光复会和复台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自辛亥年光复会领袖陶成章被刺身亡后,光复会就形同一团散沙,林铄和光复会第一任会长蔡元培对光复会进行重组,组建中华复兴党,原栋军系统的骨干都被林铄要求加入到新成立的中华复兴党中。
林铄组建中华复兴党的本意是为了在即将开始的国会选举中尽量分化国民党的力量,以期避免当年发生的内乱。
他有些太高估自己了,实际上光复会的影响地基本上仅局限于江浙一带,加之栋军系统光复会员大部分都是军人,对地方的影响力有限。在1913年的国会选举中,民党依然取得了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中华复兴党倒是给梁启超的共和党造成不小的冲击,原共和党成员张謇、雷奋、杨廷栋、汤寿潜、汤化龙等纷纷脱离共和党转而加入到中华复兴党之中,毕竟林铄在江浙工商界的影响力摆在那里。
赣宁之役后,北洋集团达到了鼎盛时期,但也就是从此时也开始逐渐分化,形成一个个小集团,袁世凯的政令如果触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便开始软磨硬抗,执行不下去。
老袁身边明白人有的是,他们见中央政令不通,便开始准备削裁地方军权,搞了一个“军政分离”,各省设立省长,督军分管军政,省长主管民政。
设想不错,可北洋那帮已经偿到甜头的大小军阀们怎肯将到手的权力再交出来,便开始硬拖着不办,若有不识相的省长,便鼓动手下那帮武夫们闹事,把省长赶走,更有甚者,干脆宣布自己兼任民政长,两头通吃。
随后又弄出一个“撤省改制”,把一省分成数块,以大化小,比如江苏就分成淮北、江北、苏南三个镇抚使,安徽设皖南镇守使,想分而治之,也是半途而废。
这些举动反而弄得老袁人心尽失,他有些太着急收权了。
但他所依靠的北洋军现在反而成了他的对手,只好另起炉灶,设立模范团,想重整新军。但所用非人,袁克定想当模范团团长,段祺瑞把持的陆军部坚决不准,无奈之下老袁只好自己兼任军官模范团团长。袁世凯老了,已经不能自己亲自训练军官,这军官模范团里倒有一大半成了段祺瑞的人。
老袁的境遇让林铄悚然心惊,实际上他已经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来。
赣宁之役,若是南方的栋军集团能坚决执行林铄的指令,现在他所掌控的地盘要大得多。许多人顾忌与民党的情谊,瞻前顾后,最终让冯国璋捡了便宜。
按照林铄原来的构想,冯华甫是没有机会进南京的。
有鉴于此,林铄才决心按照后世的方式对中华复兴党和手下的军队进行改造,从后世的经验来看,这是目前情况下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
党国、党军,最少还是蛮有战斗力的。
有战斗力的意思就是听话,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
至于缺点,也是有战斗力,领导决策错误也无条件服从,战斗力变成破坏力,其效果也大得惊人。
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
林铄督闽之后,为了培养自己的嫡系武装和政务人才,在原来马尾新建的船政学堂新址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开办了这五所高等学校,西北的栋军军官学堂随之并入福建军政大学,并面向全国招收新生。
芜湖钢铁厂自从1907年开工建设开始,历时六年,终于在1913年10月底炼出了第一炉铁水,为此,林铄专程前往芜湖参加铁厂1号高炉的点火开工仪式。
芜湖钢铁厂和经过改扩建后的汉阳铁厂一样,拥有六座炼铁高炉,四座转炉和两座日产150吨的炼钢平炉,设计日生产能力为1000吨生铁,年生产钢铁30万吨,另外铁厂所属的煤焦化厂每年能生产10万吨化工原料。
看着从出铁口喷薄而出的炽热火龙,林铄总算是安下心来,至少在未来数年内,这座大型钢铁厂,每年都会给他提供上亿元的利润。
现在安徽的情况显得特别怪异,袁世凯任命的安徽督军张勋呆在江苏徐州,而安徽省长倪嗣冲却赖在老巢蚌埠,死活不肯到安庆办公。反而是省城安庆却由庄翼的安徽第二师驻防,政务无人作主,如遇有大事,官员们还得向蚌埠或徐州方面请示。
另外就是李之梁这个皖南镇守使,虽然名义上是张勋的下属,却一直在扬言要剪去张大帅头上留的辫子,张勋却毫无办法。
这三人割据皖省,一人一片地方,却也相安无事,也算是北洋时代一道奇特的风景。
林铄的西北军因为入蒙作战的原因,已经扩充到了五个师,拥有晋、绥、察和科布多四省之地,而在南方,闽军有两个师,浙督董云堂手下有三个师,赣南蒋承渝手上有一个师,苏州的刘之洁、李任部有一师,再加上鄂西的张廷辅师,李汉骏和李云龙各有一个混成旅分驻在荆州和湘西。如今中华复兴党直接控制的军队已经达到十四个师之多,总兵力超过北洋军的总和,已经成为国内最为庞大的军事集团。
实际上,现在袁世凯在做出一些重大的决定时,大都会征求一下林铄的意见,栋军集团已经成为北洋集团中可以左右时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国内政局平稳,工商业在发展,而且欧战很快就会开始,林铄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外贸易上。
为了提高国内海军实力和笼络海军,林铄把想把罗源港和造船厂一半的股权转让给海军部,但遭到德国人的反对,德国银行相信林铄的还款能力,但绝不会相信穷得要当裤子的民国海军部。
这里不得不提到中美两国在清末签订的关于两国海军合作的《贝里咸合同》。
《贝里咸合同》一般称之为《伯利恒合同》,是美国政府授意伯利恒公司与清政府在1911年签署的一份庞大的海军重建和军港建设计划,旨在加强清朝的海军实力,意在牵制越来越庞大的日本海军对美国的战略威胁。
1908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抑制日本海军势力的扩张,维护美国在远东利益的需要,向清提出合作计划。其内容包括:1。美国为清国建立舰队及其一切设施提供帮助。清国重建海军所需的舰船由美国公司建造,其费用暂由美国政府暂时垫付,再根据清政府的财政状况逐年偿还;2。由美国为清国设计海军军港的设施设备,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公司承揽建设;3。美国政府义务为中方培养海军军官,中国海军可派遣留学生进入美国海军学校免费学习,由美国政府提供资助。4。美国海军可派出海军军官驻扎清的各舰艇,担任中国海军顾问和教练官。
1909年,清海军大臣载洵访美,就两国海军合作原则上达成口头协议。
1911年3月,塔夫托总统接见访美的原外务部尚书梁敦彦,强调中国若要自强就必须加强海军力量,在这一方面美国可替中国建造舰船,培训军官。根据这一提议,清政府内部达成借款协议,决定造船经费以2500万两为限;借款方式为无抵押借款,按年偿还;在中国国内建设的海军炮厂、造船厂,生产火炮型号由中方规定。
1911年9月伯利恒钢铁公司总经理施瓦布在塔夫脱总统支持下访问中国。10月21日海军大臣载洵代表清政府与贝里咸钢铁公司签定合同。
《伯利恒合同》实际上是一份披着商业外衣的两国海军合作计划。
随着清政府垮台,《伯利恒合同》自然没有履行。
1913年5月,美国总统威尔逊上台后马上宣布承认中华民国的合法性,声明不改变共和党时代以来的对华政策。在美方的积极推动下,北京政府和海军当局也公开表示贝里咸合同仍然有效。1913年12月贝里咸公司副经理约翰逊在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罗源港和造船厂后向林铄提议,于罗源湾建设军港,并提出可利用1911年伯利恒合同中所定借款资金,来制造防守该军港的枪炮厂和军舰等。由于德国人的干扰,约翰逊与林铄、中国政府海军部之间拟定了以海军部所属的厦门船坞局为基础,在厦门湾建设海军大港的计划,定于该地建设海军军港、造船厂和海军枪炮厂,以做为中国海军将来的根据地。
该合同经披露后引起日本方面军觉,日外务省向驻外机构发出指示,要求极力阻止此借款合同成立,但美国政府借口这是商业合同而不与理会。
1914年2月9日,贝里咸钢铁公司代表,约翰逊与中国海军部之间秘密缔结新借款合同。合同的主要内容为伯利恒钢铁公司承诺向中国海军新建厦门军港、造船厂及海岸防御设施的建造工程提供贷款,并承揽施工工程;借款总额为5000万美元,先期支付1000万美元作为海军军费,剩余4000万美元将全部作为建造港口、造船厂和海军枪炮厂之用;年息5厘,还款期限35年(可先搁置10年);手续费8厘;以所建造的一切设施为担保;只能雇佣美国人来建造码头设施、船渠和岸防设施,全部使用美国的材料、设备。其后伯利恒公司又与海军部就江南造船所扩建签订了一份500万美元的借款合同,用以为江南造船所增添新的设备。
《伯利恒合同》中先期支付的1000万美元大部分被北洋政府挪作陆军经费,只有一小部分(35万美元)被用于向美国派出海军留学生。
美国援建的厦门军港和海军造船厂也开始在建设当中。
第二章民初风云 十四、画饼里的中国战巡
林铄在前清时代为兴建罗源港和可门造船厂从德华银行所借的4000万马克贷款到了第一年的还款之期。
已经基本建成的福州可门造船厂如今拥有两座30000吨级和两座17000吨级的大型船坞,其规模超过了日本的川崎神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