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8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作为波兰人,做为欧洲人,他们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其结局其实已经注定。波军统率部原以为战争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德军会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对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毫无准备。而波军统帅部又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过于自信,并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队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以为只要实施坚决的反击,就可以取得胜利。这种毫无进退伸缩弹性的部署,使波军在德军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下不是被歼灭就是被分割包围,成为留在德军后面的孤军,抵抗迅速土崩瓦解。
9月6日,波军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元帅下令所有部队撤至维斯瓦河以东,组成维斯瓦河——桑河防线。波兰政府当日仓惶撤离华沙迁往卢布林。大局已基本决定,波兰军队几乎是一溃千里,整个波兰已经摇摇欲坠,可怜的他们再一次站到了亡国的悬崖边缘。
与此同时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违背了自己许下的“如果德意志帝国胆敢入侵波兰,英法联军将直捣鲁尔谷地”的诺言,虽然他们在西线陈兵百万,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只是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小国抵抗着强大邻国的侵略,取而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的谴责而已。
9月7日,德军伦德施泰特的南路集团军重创波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军团,占领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军团的前锋霍普勒的第16装甲军于9月8进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波军“波兹南”军团退路。包克的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波军“波莫瑞”军团并重创“莫德林”军团,占领了“波兰走廊”,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
9月8日,北方集团军所属库勒的第3军团和克鲁格的第4军团从北和西北向华沙总方向实施突击,9月11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渡过纳雷夫河,开始向华沙后方的布格河迅速推进。9月14日,南方集团军所属赖歇瑙的第10军团和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军团在维斯瓦河以西一举合围从波兹南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被半合围的状态。至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包围了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其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便与南方集团军右翼李斯特的第14军团完成最后的纵深合围。
与此同时,第14军团的前锋,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军,包围了利沃夫之后继续北进,16日在符活达瓦地区与北方集团军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则已于16日越过边界仓惶逃往罗马尼亚。
德国在波兰摧枯拉朽式的进军,加上英法的宣而不战,也让苏联当局受到鼓舞,下定了决心。
早已同德国商量好瓜分波兰的苏联,只因与波兰签有互不侵犯条约而始终不便动手。但波兰政府的出逃,终于使苏联找到了“体面”出兵波兰的借口。
苏联政府宣称: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驻波兰东部地区。9月17日凌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进。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会师。
瓜分波兰在即,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 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周边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随后,德第8军团开始向华沙发起攻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第8军团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9月29日,莫德尔要塞投降。至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
这场后来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出乎所有人的意外,谁也没有想到,拥有百万大军的波兰铁骑在德军机械化力量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而战争的结果同样让人惊异,在战争中,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人。但客场作战的德军仅仅亡1。06万人,伤3。3万人,失踪3400人。这在一场看上去实力并没有相差那么大的全面战争中,这种伤亡比例是很少见的,波兰迅速被苏德瓜分,苏德实力大增,但主攻的德国的实力却几乎没有遭到多少损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或者说是一个极佳的军事战例。
波兰战役的经过几乎在英法等各个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开始疯狂的搜集德国闪击波兰的所有战斗资料,希望能从中找出德国的弱点,当然,很多国家也能从中得到启发,至少已经有不少国家认识到,现代的战争方式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对这一点深有认同的阿拉斯加就是如此。
此时,阿拉斯加的总统选举已经完全结束,在波兰战役爆发后,叶枫甚至不得不加快了建立新政府的进程,以便尽快的实现平稳交接替,应对风云变化的世界局势。
9月10日,省市议会投票结束,第二日,叶枫便示意总统选举委员会对竞选行程安排进行一定的变更,当然主要是将紧缩时间安排。9月12日,国会投票提前进行,叶枫和高尔察克都在国会投票中再次高票当选新一届总统和副总统,整个竞选毫无意外的圆满完成。
9月15日,叶枫即陆续开始各项人事提名任命。这比原计划几乎提前了半个月有多。
在这一次换届中,退休的政务官员,退役的将领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时间提前,但其中过程却很艰难,有些提名甚至首次在议会出现了被否决,不得不重新提名的情况,这耽误了不少时间。
在叶枫一再要求加快新政府组建工作,提高提名审议效率的情况下,全部内阁、地方政务长官提名仍然在9月26日才全部完成。
上一届政府中内阁部委局长中三分之一退休,其中包括国务卿雅克。勒布雷,国安委主任罗伯特。汉德森,交通部长伯纳德。摩尔,工业部长彼得。韦斯勒,商务部长杰克。伦敦,内政部长胡胜龙,国防部长马功成,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长丽芙。金妮等大批担任重量级部长的开国功臣退休,甚至还包括已经七十有三的情报局长史密斯,国安局长高景义也在这一次退休之列。
虽然做为情报部门,他们也几乎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工作的部门,他们的退休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但毕竟他们年纪太大了,不退休都不行了,好在阿拉斯加还有各种顾问头衔可以利用,他们退休也能由有需要的部门聘为顾问,为新上任的局长们提供咨询和参考,可以实现平缓过渡,否则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换血,真有可能让阿拉斯加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受到剧烈的影响。
在地方政务长官中,像马库泽、达。苏蒙等人也有好几人退休或半退休,虽然总体上来说,此次大换血实际上涉及的人数还不如上一届,但这些人几乎九成都是开国勋元,像勒布雷等人几乎全是重量级人物,掌控阿拉斯加政务达数十年之久,以他们的资历和经验而论,新生代还真不是说接替就能接替的,各部门高层换血后,工作肯定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哪怕新任部长再出色。而这也是叶枫这一年来最为忧心的事情。
此次新政府各项提名中,最受人注目的无疑是国务卿和副国务卿,因为上一届政府的国务卿及副国务卿几乎全部或退休或调任,比如古明泽成了国会主席,勒布雷,汉德森、韦斯勒等人都是退休。
谁会成为新政府的国务卿可说是此届政府中的重头戏,不过最终为了确保大换血后的新政府尽量保持稳定,叶枫提名了上届政府中唯一留下来的一名副国务卿,城建部长林国民。
林国民继上届从克里斯诺亚尔斯克市长(是为省管市)任上一跃成为副国务卿后,此次再进一步成为了内阁首席部长,可算是再进一大步,也算是创造了建国以后的政坛升迁纪录了,除了建国前的特殊时期,建国后如此快速、跃进式的升迁还真是头一例。
同时林国民此次除担任国务卿之外,还兼任了工业部长之职,而商务部长则由青体部长普林斯顿接任,内政部长由国家廉政总局局长吴向阳接任,原农业部长柴凤鸣则接任交通部长,坦噶尼喀总督王贺重新成为国安委主任,其他各部部长只要年纪不到站的则基本保持留任,比如外交部长杨国平,以尽量保持新政府的稳定,保证政府换届后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另外国防部长职务因为马功成退役,由现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蒋百里接任。
同时蒋百里,王贺,杨国平,普林斯顿及刚刚接替古明泽担任财政部部长的毛向方共五人成为副国务卿。
而一直没有更换过局长的中情局和国安局这一次也不得不换上了新任局长,中情局长最终由现任副局长秦恩接任,而国安局长则直接由内政部长吴向阳兼任。
除了内阁,各大殖民地总督人选也是颇费思量的,不过最后叶枫同样为了保持最大幅度的稳定,除了调任或退休的,其他只要年纪合适的都留任原职,不过最终涉及调任的仍超半数之多。
其中王贺调任国安委主任之后,现任台湾省长韦召文成为新任坦噶尼喀总督,原叙利亚总督图根元帅此次全退,现任西非总督李炳芳接任了叙利亚总督,而西非总督则由北刚果总督罗耀扬接任,原司法部副部长纳尔逊调任北刚果领地总督,运河区总督则由前交通部长伯纳德。摩尔接任,毕竟伯纳德相对其他几个退休的高官如勒布雷等人来说,年纪要轻上一两岁。尚有发挥余热的空间。
除此外,其他的萨洛尼卡,塞浦路斯,西北非三个领地总督则维持原状,算起来,最后说是尽量维持稳定,但涉及调整的幅度仍然不是一般的大,即便是像塞浦路斯总督斯坦利都已经在塞浦路斯主政十余年,本来也是必须调整的,就是因为最后调整的幅度还是太大了,斯坦利得以第四次担任塞浦路斯总督。
剩下的其他省市长当中,当然也是以尽量保持稳定为原则,除了几个重量级省市长人选和少数几个证明能力不太让人满意的,绝大部分都维持原状。好在上一届对位调整过的很多,许多省市长都只是担任一届,继续留任一届也算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包括现任河南省长谢呈祥,现任费城市长柳向荣,现任安克雷奇市长严旭文,现任蒙特利尔市长热法兰,现任鄂木斯克市长贺文祈这样重量级的省市长也是首次出现集体留任的情况。只是华侨城市长达。苏蒙退休,最终叶枫任命了一个看上去让人意外,但又在情理这中的人选,就是跟随了他近二十年的秘书长,总统办公厅主任郝玉周。
郝玉周从叶枫担任国务卿时开始就担任叶枫的秘书,一直跟到自由宫,又是十年过去,算起来,郝玉周跟在叶枫身边已经达十九年之久,从三十多岁的青壮年变成了年过五十许的知天命年纪了。担任了这么久时间的秘书,下到地方挑大梁也是应当的。以他的经验和能力、见识,担任白领海峡隧道开建后重新起飞的华侨城市长也是绝对可以让人期待的。
还有一个新西伯利亚市长因为岑仲庭完全退休,这一次则同样任命了一个看似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人选,即担任东俄自治区政府主席近二十年之久的佩佩利亚佐夫。
佩佩利亚佐夫与高尔察克一样,看似成名已久,实则其年事反而不算太高,他比高尔察克甚至还要小上五岁,他与高尔察克一起反对苏俄政权,担任当年的俄临时政府总理时也不过三十多岁,随高尔察克逃到东俄自治区时只有三十九岁,此后不久,高尔察克离开东俄,佩佩利亚佐夫当先东俄自治区政府主席,应该说在他任上,东俄的发展虽然不比其他省市快到哪里,但以东俄的特殊情况而论,佩佩利亚佐夫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让人满意了,他能够在东俄连任三四届主席也从侧面证明了他的表现。
而到今年,佩佩利亚佐夫也不过才六十岁,以这个年纪来说,他还算是年富力强了,在东俄主政这么多年,表现也不错,但多少也是犯了一定忌讳的,毕竟东俄本身的情况就极为特殊,若不是佩佩利亚佐夫一直以来牢记当年高尔察克的教训,又有伊尔库茨克为参照,所以一直以来基本上保持紧跟中央政策,获得了包括叶枫等人在内的高度赞赏,否则他早已经被调任他职了,这一次他调任东俄相邻的新西伯利亚市长完全算是高升了,毕竟自治区在保持部分自主时,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从这里出身的官员的对外发展。现任伊尔库茨克市长弗留科夫当年能从东俄调出就已经算是一个让东俄官员羡慕的特例了,一般东俄的许多民选官员都很少有能够走出东俄的。
对于佩佩利亚佐夫来说,走出东俄,其实就意味着他所能走的路更宽了,以他的年纪,在新西伯利亚市长任上若继续表现良好,甚至还大有机会再进一步的。
至于佩佩利亚佐夫离开东俄,接任他职务的人选则与其他省市不同,不能由中央直接任命,这只能由东俄自治区民选产生,再获中央任命即可,中央任命事实上只是一道程序了。这与其他省市长任命由中央占据绝对主导权完全不同。
所以新任东俄自治区政府主席只怕还要两三个月之后才能根据民选结果产生,暂时只是根据自治区选举法规定,由东俄自治区议会议长代理,直至新任民选主席上任为止。
另外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汉斯。劳尔森年纪太大,这一次也正式退休,叶枫最终又提名了前大法官皮埃尔。梅隆第二子若斯玛。梅隆为新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前后四个大法官,居然其中两个是父子关系,在阿拉斯加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梅隆家族在阿拉斯加法律界的地位倒是真正可称为泰斗了。
另外总检察长贺伯年也再次留任,算起来他已经是第三次担任总检察长了,对于一个非联盟党员来说,这同样算是一个特例,还从没有哪一个非联盟党员能在如此高的位置上连任三届的。
除了政界,变动最大的,也是让叶枫最为忧心的就是军方的变动。
国防部长马功成,总参谋长宋智周,后勤装备部长阿隆索退役,元帅仅余蒋百里、蔡锷、吉姆。梅森三人还在现役,而大将当中谭重德、朗多。查克、白雄飞同样退役,当年的十大将仅余朗。帕多,梁忠诚,弗莱彻、严石四人,其他上将当中更是超过九成已经先后退役,这其中包括刚刚上位不久的黄丛维、韦尔贝克、赵喜峰、帕达诺夫等人也都在这一次全部退役,只有相对年轻的冯可齐、刘颂亭、吴鹤棋不过十数位还在现役,但这些人中其实许多在开国时期地位并不高,甚至有好几个还是一战后才相继晋升为上将的。
这与上将服役期限比不上大将、元帅有关,所以其他的开国中将、少将只要后来没得到晋升为的更是早在上一两届就几乎全部退休。
最后在三名仅剩的现役元帅当中,叶枫也是百般琢磨,最终还是为了确保对苏计划不受太多影响,叶枫没有将吉姆。梅森和蔡锷调到军总部,而是启用了原总政治部长蒋百里元帅担任国防部长,而总参谋长则由现任地中海最高司司令,中央军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