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拿破仑大传-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调动20万人的队伍。这帮由各年龄段的怨气冲天的男人组成的军队在途经上次战役中被法军烧毁的村庄或败落的曾经富庶城镇时都在公开地诅咒拿破仑。
5月1日,在吕岑南部听到的枪声令拿破仑困惑不已。他甚至不知道那是在同谁开战,只知道内伊的第三军团在行军途中正在那个地带“休息”。原来,数小时前,拿破仑命令内伊军占领吕岑以南还在睡梦中的寂静的村庄和主要干道,以掩护劳里斯登和麦克唐纳军向莱比锡的进军;同时原地待命,以等待马尔蒙那毫无斗志的第六军团赶上他们。
………………………………………
第三十六章萨克森战役(7)
………………………………………
不完全的战报总算到达了指挥部——原来那是俄国人,报告说维特根斯泰因率领约73;000人自东南方向前进,令他们大为吃惊的是这支队伍同内伊的2;000人的小分队在早餐时遭遇了。此时,竭力反对这场战役、暴怒异常的内伊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埋锅做饭。而俄国人吃了一顿“野餐”。但那个5月的上午11点45分,令布吕歇尔(他目前在维特根斯泰因的俄军麾下当指挥官)万分惊奇的是,在他铲平了内伊的那批毫无警觉的新兵后,发现他所面对的不是区区2;000人,而是整个法国军团。布吕歇尔迅速下令停止前进并退回阵线,他的炮兵部队则迎上前来对抗有4个军团之众的法军。索哈姆将军尽力拖住俄军,同时拿破仑命令马尔蒙军团,老年卫队、麦克唐纳的第十一军团前来支援,而贝特朗①的第四军团则从西南方赶来。
拿破仑于当天下午2点半才到达战场,发现内伊军仅凭一支孤军在拖住整个俄普联军。如同传说的那样,一嗅到战场火药味,拿破仑就奋不顾身了。他亲自带领这支犹豫不定、还没有经过大战的新兵队伍作战。往日拿破仑的神话又再度令军队士气大振,士兵们高呼“皇帝万岁!”呼声同大炮的轰鸣声呼应着。正如马尔蒙稍后的报告所说的那样,拿破仑又成为了战斗的中心了。这又是一场博罗迪诺战役。双方都伤亡惨重,布吕歇尔本人也因受伤不能动弹而由约克接替。拿破仑的目标是从侧翼包围维特根斯泰因军,下午6点,在新一轮炮战后,他展开了主攻,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联军在混乱中仓皇撤退。这场战役是法国获胜,但也并不完全如此,因为重新整顿好的普鲁士骑兵队于晚9点左右又发动另一场意想不到的偷袭,此举迅速阻止了法军原本的追击计划,因而使得联军能够恢复秩序、顺利撤退。
这场出乎意料的吕岑一役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内伊失去了大部分队伍,法军至少有2万人伤亡,而维特根斯泰因的部队也是如此。由于这次战斗之后作战双方都退出了战场,因此留下的是至少4座被炮火摧毁的村庄和那些无辜的村民们,他们是真正的受害者。
经过数日休整,在军事情报不充分的情况下,拿破仑决定再一次兵分两路展开进攻。他可以通过由内伊的余部和维克多、雷尼尔以及塞巴斯蒂亚尼的骑兵队组成的部队对柏林、威腾堡和托尔高形成威胁。拿破仑的目的是分割联军,迫使普鲁士脱离俄国以保卫自己的首都。与此同时,拿破仑则率领主力部队向德累斯顿进军以摧毁维特根斯泰因的俄军。正如法军一般,除了布吕歇尔的3万人,联军仍在一起行动,包括了普鲁士的其他部队,全在德累斯顿城内或周围集结。事实上,维特根斯泰因已经过了德累斯顿,到达了斯普雷河岸;他发现那里是个良好的防守地带,因此在那里挖战壕守株待兔。拿破仑的主力部队由贝特朗统率右翼。令他们大为吃惊的是,他们于5月8日晚就轻易进入了毫无防守的德累斯顿。拿破仑进入了沙皇亚历山大及普王弗里德里希匆匆抛弃的宫殿。至于那个意志薄弱的萨克森国王,他向拿破仑求饶,保证再也不会背弃他了。这时,双方都重振兵力,维特根斯泰因有9。6万人;拿破仑有11。5万人。
拿破仑决定留下来等待生力军援助。加上内伊的另外4个军团约8。4万人,他在兵力上将两倍于维特根斯泰因,拿破仑很喜欢这种兵力上的优势。法军如潮水般向距德累斯顿的东北面约两天行程的鲍岑周围集结。
在部署满意后,拿破仑于5月20日中午下令展开大规模炮轰,轰炸一直持续了3个小时,接着开始第一次进攻:内伊军接近斯普雷河附近的克吕克斯作为拿破仑的西翼军;苏尔特和贝特朗负责左翼;马尔蒙的第六军团负责右翼;马尔蒙的右方是位于鲍岑镇之前的由麦克唐纳率领的第十一军团;而法军的最右端是乌迪诺的第十二军团。面对他们的是联军统率巴克莱、布吕歇尔、克莱斯特、约克、贝尔格、戈恰科夫和米洛拉多维奇的军队。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在天黑前仍没能定输赢。直到第二天早上,经过长途跋涉赶来的内伊军终于加入了战斗,法军人数迅速增加了8。4万人。拿破仑命令内伊军包抄维特根斯泰因的右翼,切断其通往高尔利兹公路的后路。苏尔特将率领2万人从左面接应他。
正如常发生的一样,战斗的热浪使命令被误解——内伊并没有弄懂拿破仑的命令,直接发动对联军阵线的冲击而不是包抄断其后路。尽管兵力相差悬殊,俄普联军仍顽强作战,一直苦撑到21日下午5点左右。因寡不敌众,一直在战场的沙皇亚历山大决定再次进行有秩序的战略撤退。即使占尽优势仍表现平平的苏尔特一味攻击联军中路,此举令他部队人数锐减,兵力优势丧尽。最后,拿破仑不得不命令其帝国卫队对付布吕歇尔的侧翼部队,但已无法阻止联军成功地沿东南方向向高尔利兹撤退——内伊没有切断这条俄普联军的退路。那天晚上,内伊及劳里斯登都受到了惩处,因为他俩的判断错误令敌人从他们的包围圈中逃脱了。同往常一样,苏尔特也毫无建树。这就是反法联军如何在损失了近25%的兵力后仍从法军手中逃脱的原因。而法军此次的伤亡人数又和敌军相当。
………………………………………
第三十六章萨克森战役(8)
………………………………………
第二天,也就是5月22日,法军继续追击。出师不利,拿破仑徒劳地催促他的军队追踪俄军后卫队,突然一枚炮弹在他周围爆炸,他被迫停了下来。他向迪洛克抱怨道:“那帮家伙什么也没有给我们留下,甚至连一个俘虏也没有。哎,运气今天不在我们这边!”拿破仑对于战胜后不能抓获大量俘虏而大为恼火。数分钟后,同科兰古、莫蒂埃、迪洛克等人一道,拿破仑离开大路到附近的山头观察敌情。经过一棵大树时,从俄军阵地飞来的一颗炮弹将之劈成两截,拿破仑毫不在意,继续前进。但当他回过头来时,发现迪洛克不见了——而他从未离开过自己的身边。炮弹击中树木,拿破仑避开,而同行的克格纳将军却被击中,迪洛克也受重伤——虽然活着但已经奄奄一息了,迪洛克被迅速抬下山就近抢救,拿破仑、贝尔蒂埃、科兰古、伊万医生等人陪伴在他身边。“那情景太可怕了,”康斯坦回忆道,“一脸绝望的皇帝陛下身子前倾,无数次地低唤他那最忠诚的朋友,竭尽全力唤回他求生的意志。但比谁都了解此刻的战况是多么危急的迪洛克却并没有回答……最后不得不使用鸦片麻醉令他减轻痛苦了。此时,拿破仑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夺门而去。第二天早上,弗留利大公爵迪洛克逝世了。”
拿破仑回到了他的帐篷。“他的双手抱头低首呆坐了近一个小时,一语不发……整夜都听见他帐篷内传出的抽泣声。”事后,拿破仑命令将迪洛克的遗体护送回巴黎举行国葬;他也买下他的朋友逝世时所在的那幢房子,并且令人将一块匾额立在房前,上面写着:“在这里,弗留利大公爵迪洛克将军、拿破仑皇帝最得力的元帅,不幸受到炮弹袭击,在皇帝本人的臂弯中与世长辞。他的朋友。”他还命令牧师随时到这里为迪洛克祷告。
迪洛克确实是拿破仑惟一的挚友,是全军中惟一敢不称拿破仑为“陛下”而称“你”的人。在此后数天内,拿破仑都异常沉静,就像他在瓦格拉姆战役中失去拉纳时一样。迪洛克的死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他的死所造成的影响是长久而巨大的——因为此后拿破仑变得更加怪僻更让人捉摸不定了。现在,在这个世界上他只剩下孤零零一个人了。
5月22日,由于迪洛克的阵亡,尽管战局对法军十分有利,拿破仑还是下令停止了对俄军的追击。上次在特里亚农落马一事似乎是个预兆。迪洛克曾力谏拿破仑不要发动对俄战役和目前这场同联军的战役,然而他却听不进去。是的,是拿破仑自己杀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至于联军方面,愤怒的维特根斯泰因由于在战斗过程中亚历山大处处越权干涉他的命令致使这次战斗失利而提出辞呈。当俄普联军都向西里西亚的施韦德尼兹战略转移后,巴克莱又重掌帅印。终于调整好自己心情的拿破仑命令其主力部队向卡茨巴赫方向进军,6月1日全军出发。此刻自北方传来消息,达武将早先从圣西尔手中失去的汉堡夺了回来。
但是,现在双方都需要整编队伍、处理伤亡问题以及解决食物供给问题。
6月2日,亚历山大和拿破仑都同意暂时休战;4日便在波莱斯韦兹举行了会晤,双方签署了休战协定,休战到7月20日为止,其间双方也可以协商和谈的问题。因此拿破仑通知陆军大臣克拉克,他已经在“我方胜利”的前提下同意了此次休战;此外,法军骑兵队伍短缺,无法同强大的哥萨克骑兵以及普鲁士人作战也是休战的原因;还有,便是担心“奥地利的敌对态度”。
现在,拿破仑在经历了两个血淋淋的胜利之后取得了和谈的机会,但他绝不打算进行毫无面子的妥协、归还他已经占领的土地。他似乎已不再生活于现实生活中了,他要消灭那些逃跑的普军和俄军,因此决定向柯尼斯堡进军。梅特涅于5月27日以中间人的身份来到德累斯顿劝告拿破仑:战胜者应当更加宽容明理些。拿破仑认为他是完全疯了。梅特涅请求拿破仑放弃华沙大公国,因为拿破仑如果再坚持不放的话,将引起更大战事;又劝他放弃德意志以北包括汉诺威以及汉堡两地,并将伊里里亚归还奥地利。拿破仑对他仅做了个不耐烦的手势就把他打发走了。“我并没有要你出面调停,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我宁愿牺牲100万人的生命来换取胜利……你希望我让出意大利和德意志,你想让我颜面尽丧。荣誉是至高无上的!”拿破仑对梅特涅咆哮道。
6月4日波莱斯韦兹停战协议生效,此后休战延续至8月10日。对于拿破仑而言,这是他判断上以及决定上的又一失误,因为这期间有越来越多的普鲁士和俄国军队自西向他逼近,但英国此刻的态度就同奥地利一般不明确。
拿破仑最终得知1813年7月9日同盟国秘密签订了英国同意支援奥地利和瑞典对法战争的特拉契腾堡条约,但不十分明确。尽管最后的签订使奥地利加入了俄普一方,成为反法同盟的又一新成员,但相关文件直到9月9日才正式签署。7月中旬,拿破仑这才突然传召玛丽·路易丝和大部分大臣在美因兹召开紧急会议。
………………………………………
第三十六章萨克森战役(9)
………………………………………
7月25日到达美因兹后,拿破仑受到他的妻子和内阁成员的热烈欢迎。会议在封闭状态下进行了许久,其间拿破仑分析了巴黎的局势——他不想再次发生马莱政变之类的事件了——并且不得不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毫无疑问,举行这一紧急会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稳定莱茵同盟国各国首领,他们大部分按照命令前来参加会议,但也有一部分“忠诚”的同盟者并没有与会。显然,梅特涅有关要拿破仑解散莱茵同盟国的警告令拿破仑感到担心了,而且他无疑对施瓦岑贝格语义双关的威胁——“政治促成了这段婚姻,而政治同样也可以轻易地结束它”——也早有耳闻了。
拿破仑同他的皇后之间常有书信来往,但他在信中对皇后的称呼往往是“尊敬的夫人”;每一封都好像商务信件一般,缺乏温柔及爱意,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很生疏了(此前他给约瑟芬的信则往往充满爱慕与关心)。也许拿破仑感到他的妻子已背叛了他,正在背后密谋颠覆他的政权。拿破仑已对她产生怀疑,也不再信任任何一个人——当然迪洛克除外,但是迪洛克已经不在人世了。拿破仑总是乐于一人独处数小时,现在身为玛丽·路易丝秘书官的梅内瓦尔这样报告道。8月1日,拿破仑正如来时一样又突然离开了;4日,他返回了位于德累斯顿的指挥部。
而此刻,在缓解冲突的和谈中,谈判者们频频会晤,但对于欧洲的和平问题却很难达成共识,代表法国出面谈判的是拿破仑和科兰古。尽管休战已延续到了8月10日,他们于8月7日在波希米亚首都进行最后一次会晤,奥地利代表坚持要法国放弃华沙大公国,并重建汉堡、不莱梅、卢贝克以及汉诺威等国,而且要求法国解散莱茵同盟,承认荷兰是个独立的国家,恢复昔日普鲁士王国属地,将伊里里亚省归还维也纳并从伊比利亚半岛撤军。简而言之,这些要求实质就是要法国退回本土。
拿破仑仍然目中无人。“你们想抢劫我吗?我不会放弃哪怕是一寸土地。”——他们居然胆敢让我归还他们的属地?!1813年8月10日午夜;布拉格和谈会议从历史中悄悄地消失了。战争仍将继续下去,因为这是拿破仑的旨意。
***************
*第四卷圣赫勒拿岛囚徒:借其炉边一席之地(下)
***************
拿破仑估计的联军将从北面进攻莱比锡的计划落空了,而乌迪诺的由达武做后盾的第十一军团也未能对柏林的贝纳多特军造成威胁,因为他们现在有110;000人的强大兵力。柏林无法攻占,乌迪诺为数不多的队伍只好撤退到位于威腾堡的安全地区。布吕歇尔率领普鲁士…西里西亚军已渡过了布雷斯劳和奥德河。
………………………………………
第三十七章莱比锡(1)
………………………………………
休战和其后在布拉格举行的会议于1813年8月第二周结束了,谈判毫无结果。尽管拿破仑的军事情报很不灵通,但他还是知道鲍岑局势的发展已经危及法国及其并不可靠的盟国了。5月21日,在鲍岑,拿破仑在兵力上超过俄普联军。8月底,拿破仑仍然控制着易北河沿岸的所有据点,包括马格德堡、威腾堡、德累斯顿和已被孤立的莱比锡,此时拿破仑的主力部队主要集中部署在萨克森…波希米亚边境至德累斯顿沿线,向东一直到伊萨山脉的齐陶,其总兵力约为220;000人。尽管拿破仑刚在吕岑和鲍岑取得了胜利,他所控制的区域仍仅为易北河一带以及德累斯顿和莱比锡的主要城市。
贝尔蒂埃将一大堆地图摊开在德累斯顿城堡的办公桌上,这里是法军总司令部。贝尔蒂埃告诉拿破仑:四国联军正在向这里逼近。他们的兵力以及所做的钳形运动确实令人担心。这一情势拿破仑是应该能够了解的。如果他在上次胜利后,立即签署和平协议的话,本来是可以太平无事的。接着,奥地利也改变了立场,施瓦岑贝格——仅数月之前拿破仑还亲自出席了他举行的宴会——此刻已在易北河以南的波希米亚附近集结了近230;000兵力。在其东面,由本尼格森统领的60;000波兰军正迅速向西挺进。北面,3月起就已经被反法联军控制的柏林,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