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茶经残卷-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老严的口气,他应该不知道是谁在二楼,要不就直呼我的名字了,搞不好他连二楼的存在都不知道。

该死的黄厝很大,干坏事时逃跑最麻烦,我们正急着溜回各自的房间,不想刚出主厅就看到又有一只死鸡都丢在地上。刚才二楼有人杀了鸡,又一直躲在暗处,还用针盒伤人,可惜我们没有看到那人是谁。现在看到死鸡丢在这里,想必那人已经从二楼下来了,不知道老严是抓那个人,还是要抓我和木清香。

我怕被诬陷,于是就叫木清香赶快回房,尽管她不想说谎,但也别承认我们去过厨房。木清香只说了我一句,就是不应该偷茶,直接用问的不就什么事没了。现在说什么都是马后炮,我自知理亏,便不再替自己辩解。眼看三位堂兄妹房间的灯接连亮了,我们就马上回到房中,假装也是刚刚被惊醒。

接下来,大家都被叫到主厅,大伯父俨然成了黄厝之主,连黄德军都被他叫醒了。我们杵在主厅,等老严在二楼搜索,起码搜了半小时他才肯下来。这还没肯罢休,老严下来时还把木箱扛到主厅里了。别看老严年纪大了,一个人扛木箱气都不喘,脚下生风,不愧是职业杀手。令我惊讶的是,木箱原来不止两个,老严一连扛了五个下来。

这五个箱子除了两个装了玻璃容器,其余三个全是茶叶。我狐疑地想,这些东西八竿子打不着,怎么都放在二楼了。而且,二楼的用途也很奇怪,没有窗子,每一个房间都是相连的,到底要干嘛呢。可惜黄德军不知情,他看到那五个箱子,比我们还惊讶,嘴巴张得老大。

老严把箱子全部扛下来,并将它们全部打开后,他就把情况跟大伯父说明。原来,老严能够发现有人在二楼,是因为有人敲了他的门,并留了一张纸条在他门口。我听了这话就犯疑,这个告密者很可能贼喊捉贼,他肯定就是杀鸡和偷针盒的人。这个人先逃下来,然后想让我和木清香背黑锅,所以才把老严引上去,但这个人会是谁呢?

大伯父坐下后,威严地望着我们,然后问:“刚才是谁在二楼?”

这话等于废话,谁会傻到承认,我和木清香全都没有反应。大伯父望向他的三个儿女,他们也都睡眼惺忪,好像刚才一直在床上似的,比谁都会演戏。老严身手矫健,有人敲门他肯定马上将门打开,前后不会超过十秒,甚至五秒。这么短的时间,告密者不可能跑太远,唯一可能的就是告密者也住在老严的那排厢房,这样才能很快地跑回房间里。

因为没人肯承认,我们谁都没留下证据,大伯父一时奈何不了我们,所以他只好作罢。老严杀气腾腾地望了我一眼,好像知道刚才是我在二楼,幸亏他要去清理外面那只死鸡,否则我肯定坚持不住而漏底了。大伯父虽然没有继续追问,但他和黄德军耳语几句,黄德军马上离开了。

只听,大伯父对我们说:“既然这里有三箱茶叶,看情况这些茶叶放了很久,我们事先谁都没尝过它们。路建新,你不是要跟我们比试吗,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先以这三箱茶叶做材料,咱们比比吧。”

“现在,这里?”我猝不及防听到这句话,不知所措。

大伯父可能已经知道我偷了茶叶,他故意选现在来比试,不给我一点儿机会再去练习。这些茶叶放在二楼那么久,肯定没人碰到,要不箱子上不会积满灰尘。好在木清香在白天跟我说过,喝茶时如何判定茶叶的种类,但她那时没跟我说茶叶的年份如何分别,只说晚上实战练习再仔细讲解,可晚上根本没有练习,时间全耗在二楼了。

小堂妹来了精神,替我答应道:“好啊,好啊。关在这里已经很多天了,我都无聊死了,就这么办好了!”

“会不会太难了?”二堂哥替我说道,但我看着他,忽然想起他就住在老严隔壁。

“难的话就不用比了,不战而胜对我们来说很平常嘛,不战而败对他来说也很平常。”大堂哥嘲笑道。

我好歹也练过一段时间了,底气不敢十足,也有八足,于是不知好歹地应承下来:“好,那就现在吧,反正都被吵醒了。”

大伯父看我应允了,倒有点意外,他继续说:“为免你说我们欺负你,那就先说好了,所有煮茶工序全由黄德军来操作,他不能说话,所以不可能给我们报信。茶煮好以后,大家将茶叶种类,年份,以及所用的水是什么,全部写在一张纸上,到时候再看谁全部写对了。”

大伯父这个方法看起来很公正,起码这些茶叶连小堂妹都没碰过,不然用他们带来的茶叶,我岂不是吃亏了。所有人都同意了,但因为我和木清香只有两个人,大伯父一家子有四个人,所以二堂哥就自告奋勇,要到我这一边帮忙。大伯父骂了一句没用的家伙,然后就答应了二堂哥的请求,这下子两边都是三对三,刚好茶叶也有三箱。

这次斗茶来得突然,我十分紧张,但自持已经背下残经的内容,又得到木清香传授不少经验,结果应该不会太差。谁知道,木清香忽然站出来说了一句话,这不仅让在座的各位一片哗然,我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卷三《南洋怨杯》13。中国茶人

夜里,屋外全是海风与海浪声,所有人很快就清醒了。我还在想三对三怎么比,是木清香对阵大伯父,二堂哥对阵大堂哥,我对阵小堂妹吗?哪里知道木清香脑袋坏掉了,居然走出去,对大伯父说了一句:“不用三对三了,路建新一个人就够了,只要他赢了以后,别忘记你的承诺就是了。”

此话一出,夜里的海风灌进宽敞的主厅,我的心都凉透了。我算哪根葱,别说一对三,就算三对三我都没有信心。大伯父也显得很意外,他以为听错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相信自己的耳朵。木清香总是那么出人意料,她厉害是她的事情,以一敌三的任务她去做就好,干嘛推我上战场。大伯父成心不想告诉我们月泉古城的下落,他当即应允,不给我机会反悔。

等木清香又回到我们这边,我忙问:“你到底要干嘛,是不是不想再找月泉古城了?”

二堂哥也看出我能力不济,所以也很纳闷:“是啊,我堂弟他恐怕不行吧,我爸可不是小角色。”

木清香不知悔改,死不认错,她说:“你不能一直处于被保护的状态下,以后去找月泉古城,危险比以前胜过千百倍,心态最重要。况且我相信你已经学会了很多,这次你不会输的,这次就当作你的一次考验吧。”

我听了这堆大道理,马上晕头转向:“真的假的,你可别开玩笑,要不现在就告诉我,到底那三箱茶叶是什么来历。你肯定一看就知道了吧?”

果然,木清香冷漠地说:“这次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帮你,你只能靠自己,想想你以前学到的,看到的!其实你完全可以应付了,不要忘记了,你一直原地休息,但别人还在奔跑,如果我不在你身边了,其他人也不能帮你,那怎么办?”

对面坐着的小堂妹和大堂哥正等着看好戏,大伯父更懒得看我,这样的情况下我都快崩溃了,人生道理就先丢一边吧。我学过的东西里,哪里有品茶的功夫了,产地、年代、水源怎么判断,我根本还没学会。可木清香擅自作主,替我揽下了一个烂摊子,再过几刻钟,就该把脸面丢尽了。

我无言以对,大局已定,只好听木清香的话,全力以赴好了。万一赢了,那就谢天谢地,倘若输了,那就怪木清香好了。二堂哥对我的能力不乐观,他有点扫兴,还以为能帮忙,谁知道只能袖手旁观了。木清香高深莫测地看着我,不知她是担心我,还是相信我。

话末,木清香又扔个炸弹出来:“我先回房休息,这里就交给你了。”

没等我作出反应,木清香已经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主厅,回房睡大觉去了。我难以置信地愣在原地,木清香该不会被大伯父收买了吧,先不说让我以一敌三,现在居然心安理得地休息去了,好歹留在旁边指点我一下嘛。

小堂妹看见木清香走了,她就讥笑道:“怎么,帮手都没信心了,吓得跑掉了,我看你现在认输好了,省得一下子丢人现眼。”

“雨唯,注意礼貌!”二堂哥替我打抱不平。

小堂妹不悦道:“二哥,你热脸贴冷屁股还嫌不够丢人吗,跑过去帮忙,人家还不领情呢。”

听着小堂妹的冷言冷语,我竟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她有点悲哀。不管怎么样,这次比试必须接下,木清香说得没错,我不能总依赖她,凡事只有靠自己才是王道。从小,我就常听祖父说茶,亲眼见识过几场大型茗战,后来迁回大陆,虽然一直没有与茶有接触,但这一年来的遭遇,我已经有了一定的历练,起码不再是对茶不是无知状态了。更重要的是,我已经背下残经了,可大伯父一家人谁都没瞧过残经内容。

趁着黄德军烧水,我急忙闭目养神,顺便回忆残经的内容,以及最近学到的本领。大堂哥和小堂妹坐在对面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那三箱茶叶到底是什么茶。大伯父在上座也闭着眼睛,似乎胜券在握,丝毫不担心。老严刚把死鸡清理掉了,他一进主厅就站到大伯父旁边,然后耳语几句。

终于,黄德军将水烧好了,一起用了三锅不同的水。每一锅用了什么水,黄德军将其写在纸上,放在上座的红木桌上,等待最后的揭晓。同时,黄德军分别取了三个箱子里的茶叶,已经把煮泡好了数碗茶汤,一并端了出来。

海风就茶味吹得四处飘散,我以为会很慌张,没想到竟如此平静。小时候对祖父的崇拜、好奇,对父亲的困惑,以及对廖老二的责任,这些感情交织在一起,我知道我不能输,必须赢,一定赢!

黄德军在主厅里来回走动,他将茶碗端到每一个人的手上,除了二堂哥和老严之外。当我接过茶碗时,忽然发觉黄德军在奇怪地看着我,似乎有话有要说。可这画面一闪而过,黄德军将茶碗分发完毕后,他又坐回去了。我的脑海里总忘不掉黄德军的眼神,不由得有点分神,可惜他不能说话,否则刚才就小声问问他怎么了。

正当我收回思绪,端起茶托,轻轻拿起茶碗想要闻闻茶香,却发现茶托上有几个字。顷刻间,我恍然大悟,难怪黄德军眼神有问题,原来他在茶托的面上给我留了信息。既然黄德军做得那么小心,想必这事不宜在众人面前提起,所以他才无奈地选择了这种方式。茶托不大,能写的字数有限,上面用黑色笔墨写了两个字:坏人,还有一个箭头。

看着茶托上的字符,我忽然想笑,写了坏人就罢了,但箭头是指着谁呢。对面坐了小堂妹、大堂哥,上座有大伯父、老严,还有黄德军他本人,到底谁是坏人。不过我早看出来了,黄厝里的人际关系不对劲,恐怕黄德军也是不情愿地在伺候这群人。可在我眼里,除了二堂哥外,他们全是坏人。

我端起茶碗,假装闻香,然后偷偷地朝黄德军眨了眨眼,示意收到了他的警告。二堂哥看我端着茶碗闻了半天,于是担心地问我怎么了。我能体会黄德军的苦心,他既然如此谨慎,肯定不想被其他人发现,所以我急忙放下茶碗,把茶托上的字迹遮住。

黄德军端了三碗茶给我,大伯父担心二堂哥暗中帮忙,于是就叫二堂哥坐到小堂妹那边。二堂哥不情愿地回去了,临行前还鼓励我,但这行为等于在说我肯定赢不了。大伯父他们每人尝一碗茶,我一人要尝三碗,所以比他们要辛苦一点儿。纸笔就在椅子旁边,喝完以后,就要把茶叶种类、年份、水源写出来,所需时间也是胜负的关键之一。

我还不能光靠闻就能说出茶汤的种种信息,所以只能等茶汤不那么烫了,才能慢慢地品尝出来。可是,大伯父拿到茶碗后,他闻了闻,眉头没有舒展,反而紧锁了。小堂妹和大堂哥也没有喜笑颜开,他们也很困惑,似乎都不知道茶碗里装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历。甚至,大伯父还问了黄德军,他到底是不是没有三个箱子里的茶叶。可黄德军一直摇头,还用手势告诉大家,他用的就是那三箱茶叶。

见此情景,我不由心生疑惑,这些茶叶这么难猜,连大伯父都不行吗?

我一头雾水地喝了一口,茶碗里的汤水果然不一样,和我以前喝过的茶完全是两个样子。天下的茶,我不敢说都喝过,但至少在马来西亚时,因为祖父的关系已经喝过很多茶叶了。不过,这味道有点熟悉,虽然一时半会不能判断出来,但我肯定在南洋时曾经喝过。

就在思考时,当年在马来西亚的经历,又如电影般在脑海里重演。中国人在南洋经商,所遭遇的歧视多到难以想象,但祖父一直不屈不饶。我记得,祖父开的茶馆虽大,也有名望,但也曾被人砸过场子。其他中国茶人就更惨了,他们的茶庄小,又没关系,甚至还有被谋杀的。

有一次,一个中国茶人来找祖父,希望能看在同是华人的份上,能帮他一把,因为他的茶叶销售渠道在菲律宾被人强占了。这个茶人已经是马来西亚国籍了,但地位和本地人有差距,很难得到公平对待。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也是不管的,甚至暗中鼓励。1998年发生印尼屠华事件,不少中国茶人全家被杀,有的都已经入了印尼国籍,但也不能幸免。

在这一点上,大伯父的作风倒让我钦佩不少,他变得不近人情,也因为混迹南洋,必须强势,否则就只能轮为丧家之犬。就因为这些事,大伯父才从菲律宾找来做杀手的老严,让他永远贴身保护他,不然大伯父早就是刀下鬼了。很少有中国茶人能在当地做大,尽管中国茶叶质量好,但人家就是不买帐。

想到这里,我赶紧回神,现在不是想爱国情绪爆发的时候,必须马上判断出茶叶的一切正确信息。我用喝了几口,茶汤在嘴里回绕,有一种淡淡的苦涩,香气也不明显,茶叶老而僵硬。大伯父他们三个人谁都没动笔,一直在喝茶,全都察觉不出茶叶的来历。我狐疑地又喝了一口,脑海里的模糊画面渐渐变得清晰,这味道肯定在马来西亚喝过,祖父曾给我喝过!更重要的是,残经上也提到过茶碗里的东西,更留下了如何判断它的方法。

就在此刻,我深呼吸了一下,不由得万分激动,难怪大伯父他们一时之间不能做出判断,原来是这么回事!

卷三《南洋怨杯》14。邓丽君的歌

茶碗中的东西并不稀奇,在市井尤为常见,很多人都喝过,但大部分人都没有发现自己喝的到底是什么。以前茶叶都由官家负责,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那些在个人处所制造的茶叶,俗称外焙茶。因为民间私人制茶遍地开花,后来就有人以次充好,甚至将刚刚发芽的柿树叶采下,掺杂到茶叶里焙制。

柿树叶与茶叶十分相似,没有焙制时都难分辨,更别说焙制以后的成品了,煮泡出来的茶汤味也有点一样。这种柿子茶用眼睛很难看出端倪,但点茶时若有飞絮似的小团漂浮在茶面上,使茶汤不出现应有的沫饽花纹,这就能检验出掺假的茶叶了。

残经对此有言:柿叶与茶相类,点时隐隐如轻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乃其验也。茶圣陆羽对这种行为也批判过:杂以卉莽,饮之成病,就是说用其他叶子掺进茶叶里,喝多了的人会生病的。

大伯父得益于祖父的财富积累,从小吃的苦不多,喝的茶叶都是上好品种,当然不可能喝过冒充茶叶的柿子茶了。三位堂兄肯定也没喝过,所以他们才一直犯嘀咕,以为茶碗里是什么神秘的茶叶。殊不知,这种柿子茶在民间卖得很疯,一些穷人买不了好茶,一辈子喝的都是柿子茶,但却以为喝的是真正茶叶,直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