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只是我们的主观意愿。”
“别忘了,日本海军也没有打算与我们决战。”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我会尽快向元首汇报情况,希望元首能在政治行动上给予配合。如果没能达到目的,战争在七月十五日之前爆发,我们就得采用备用作战计划。”
“哪一套备用计划?”
“首先攻击日本的军用卫星。”
杨禹方迟疑了一下,说道:“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日本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获得战场情报。”
“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你的意思是……”
“制造假象,让日本相信,我们将在西太平洋上与联合舰队决战,而不是首先出兵印度洋。”
“这……”
“如果我的判断没错,日本将首先在印度洋上动手。只是在战局明了之前,印度肯定不会替日本火中取栗。也就是说,在经过了最初几天的艰难时期之后,我们就能顺利实施已定的作战计划。”
“有这个必要吗?”章玉廷问了一句。
“虽然我们是军人,不应该过问政治上的事情,但是在我们这个级别上,必须考虑战争产生的政治影响。”牧浩洋第三次敲了敲桌子,“在这场战争中,最应该考虑的不是美国进行军事干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不会介入。真正需要我们考虑的,是日本取得暂时性胜利之后对印度造成的影响。说得严重一些,如果印度参战,我们将不得不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作战,最终很有可能以政治妥协来结束这场战争。真要如此,不但日本的核大国地位将得到承认,连印度也将重新进行核武装。相信各位非常清楚这是多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竭力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稳住局面,首先在印度洋战场上取胜,给印度一个下马威。”
“只要印度知难而退,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马明涛用一句话做了解释。
“显然,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周渝生终于开口了。
过了一阵,杨禹方与章玉廷才点了点头。至于旁听的舰长,没有人提出异议,他们也没有参与讨论的资格。
“没有意见的话,会议就到这里吧。”
牧浩洋没再耽搁时间,视频影像消失后,他接通了腾耀辉的电话,先向总参谋长汇报了情况。
第四章 舰队出港
第四章 舰队出港
日本联合舰队准备出港,绝对不是小事。
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加强战略禁运之后,虽然日本提出过抗议,也在外交上采取了行动,但是没有增强军事对抗手段,联合舰队一直停在港口里面。现在采取行动,意味着日本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在牧浩洋等人商讨调整作战计划的时候,黎平寇也在元首府召开了高层会议。
与牧浩洋的判断一样,黎平寇也认为,日本增强军事对抗手段,表明已经在核武器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日本就将宣布制造出核武器,成为事实上的有核国家,在政治上向中国摊牌。
中国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谈,要么打。
显然,在日本决心制造核武器,成为核俱乐部成员的情况下,谈判根本没有用。
高层会议上,黎平寇的提议获得通过,即只要日本宣布制造出核武器,就以“华盛顿条约”向日本宣战。
当然,外交上的工作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会议结束之后,杜小蕾就登上了飞往华盛顿的专机,以中国国家元首特使身份对美国进行非正式访问。
她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向美国摊牌。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表明中国的立场,即日本拥有核武器是中国的底线,也是中国发动战争的最后一个必要条件。
同时出访的还有黄瀚林。
他将以国务院总理身份首先访问俄罗斯,然后访问英国与法国,以及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巴西、南非与澳大利亚等“华盛顿条约”的主要缔约国,公开中国在日本核问题上的基本政策。
在此期间,黎平寇将以国家元首身份,跟朝鲜、巴基斯坦、越南等盟国领导人联络。
如此频密的外交行动,足以彰显中国的基本政策,通过第三方向日本当局传达准确的外交信号。
可以说,这是避免战争的最后机会了。
只要日本肯放弃核计划,中国就会在最后关头做出调整。
问题是,日本会放弃核计划吗?
以当时的情况,日本的最佳选择是密而不宣,即不立即宣布拥有核武器,等到充实了核武库之后,才宣称加入核俱乐部。可惜的是,日本根本等不起,因为充实核武库至少需要好几年,而持续的战略禁运最快能在年底压垮日本经济。对日本来说,就算拥有了核武器,也救不了经济。
日本积极采取行动,就是希望通过既成事实让中国做出让步,结束战略禁运。
说得准确一点,是提高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让更多的国家相信,日本有能力在这次斗争中取胜,从而使贸易恢复正常,至少让进口规模恢复到禁运之前,化解由禁运导致的国内危机。
只要贸易恢复正常,日本就能渡过难关。
也就是说,日本必须尽快迈出决定性的一步。
可以说,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了。
二十九日上午,在向腾耀辉询问了情况之后,黎平寇主动联系了牧浩洋,随后批准了牧浩洋的军事决策。
与承诺的一样,黎平寇给予牧浩洋所有军事决断权。
也就是说,只要黎平寇在高层会议上做出战争决策,牧浩洋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什么时候向日本发动战争。到了这一步,政治因素成了次要问题,最终将由军事因素决定开战时间。
当天下午,牧浩洋下达了战斗动员令,取消了所有日常活动项目。
此时,皮球踢到了日本脚下。
与杜小蕾会晤之后,美国总统跟日本首相通了热线电话,转达了中国的基本政策,而且暗示日本首相,如果中国以核问题向日本开战,美国将根据“华盛顿条约”,拒绝履行对日安全承诺。
说白了,这也是美国的底线。
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国逐步从日本撤军,并且修改了《美日安全保障同盟条约》,明确了美国的义务范围,在基础条款中明确规定,日本不拥有核武器是美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先决条件。
可以说,美国也在防范日本。
也正是这项基本条款,使《美日安保条约》的法律地位低于《华盛顿条约》,也就让美国获得了置身事外的理由。
问题是,美国的警告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在牧浩洋下达战斗动员令后不到两个小时,驻扎在横须贺的第一舰队起锚,“飞龙”号航母率先进入出港水道。随后,驻扎在吴港的第二舰队起锚,十多艘大型战舰在“翔鹤”号的率领下驶出港口。
按计划,两支舰队将在伊势湾南面集结,组成联合舰队。
担任联合舰队指挥官的,正是东乡祖望上将。此外,还有第一舰队司令官樱井康茂中将与第二舰队司令官福原纯生中将。与东乡祖望一样,两人都是在二零一九年的东海战争之后晋升为将领。
事实上,现在的日本海军高级将领中,大多是东海战争时期的中层军官。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报仇雪耻。
只是,这谈何容易。
从综合国力上看,早在二十四年前,日本就被中国超越。在东海战争之后,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造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在日本国内,最理智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军人,特别是向东乡祖望这样的军人,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击败中国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可是最不理智的也是军人,而且也是东乡祖望在这样的军人,因为他们是最积极的主战份子。
原因只有一个:日本不可能通过军备竞赛击败中国。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而日本却陷入经济泥潭,在东海战争之后的发展势头根本比不上中国,中日两国的军力差距只会扩大,而不会缩小。如果日本不顾现实,妄图在军事实力上与中国平起平坐、或者是超越中国,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提高军费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结果只有一个:在持续的军备竞赛中,日本经济被沉重的军费开支压垮。
经济完蛋了,日本也就完蛋了。
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就是英国在海军军备竞赛中,必须承担远远超过对手的军费负担。根据历史学家分析,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没在一九一四年爆发,那么六年之后,也就是一九二零年左右,德国不但能打造出一支与英国旗鼓相当的舰队,还能让英国经济崩溃。
显然,二十一世纪的日本,远不如当初的英国。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算英国的综合国力已被德国超越,但是英镑仍然是全球主要货币,而且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可以依靠英镑建立的金融霸权与殖民地提供的资源与市场,在经济战线上勉力支撑下去。
现在的日本,不但没有金融霸权,也没有殖民地。
持续的军备竞赛只会使日本自取灭亡。
正是如此,像东乡祖望这样的将领才会相信,只有通过一场战争,才有可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也正是如此,从一开始,东乡祖望等人就知道,这是一场胜算非常渺茫的战争。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因此而改变想法,而是希望通过完美的作战行动,把握住渺茫的取胜机会。
回顾历史,这可以说是日本的通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日本的军国主义份子就知道,挑战美国、并且战胜美国的希望非常渺茫,而且主要就是以山本五十六为主的海军高级将领。可是日本没有因此放弃战争企图,而是希望通过一次奇袭,消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存在,迫使美国接受日本统治西太平洋地区的既成事实。
这次,东乡祖望的处境更加艰难。
别的不说,中国海军已经出港,不可能通过奇袭一举消灭中国舰队,也就无法在战争初期获得主动权。
针对这个问题,东乡祖望决定采用更加巧妙的战略部署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最主要的部署,就是迫使中国海军分兵,只留下部分舰队在西太平洋上活动,为日本海军创造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东乡祖望看来,只要中国海军出兵印度洋,胜利就离他不远了。
更重要的是,在战略航线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中国海军肯定会首先出兵印度洋,而不是首先在西太平洋上与日本海军决战。或者说,在中国海军出兵印度洋之前,东乡祖望并不希望与之决战。
背靠本土作战,为东乡祖望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从军事上讲,只要战争爆发,而联合舰队采取回避战术,中国海军迟早得派遣一支舰队前往印度洋。原因很简单,日本海军印度洋舰队的封锁行动,必然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遭到重创,拖延下去对中国极为不利。
在东乡祖望看来,只要战火点燃,中国海军就别无选择。
他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等到中国舰队前往印度洋,等待留他夺取决定性胜利的最佳时机。
为此,日本舰队在出海之后,并没驶向远洋。
问题是,在最高战略层面上,等不起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正是如此,舰队出港之后,日本当局必须迈出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步,为战争爆发创造最后一个必要条件。
第五章 宣战
第五章 宣战
六月三十日上午,牧浩洋吃了早饭,刚来到舰队作战指挥中心,马明涛就赶了过来。
“已经确认,日本即将宣布重大消息。”马明涛没有废话,直接打开了电视机,调到了新闻频道。
牧浩洋找来一名参谋,让他去把周渝生叫来。
十五分钟后,也就是大约东京时间九点左右,新闻频道中断了早间新闻报道,开始直播日本首相的电视讲话。
此时,正在收看新闻节目的不止是牧浩洋等高级指挥官。
舰队里,轮到休息的官兵都聚集在餐厅、文化娱乐中心或者电影放映室,即便是轮岗的官兵也通过内部广播收听了新闻报道。舰队之外,至少有二十亿人放下了手里的事情,来到电视机前。
数千公里之外,黎平寇也放下了手里的工作,让秘书打开了电视机。
日本首相的电视讲话只持续了十五分钟,主要内容只有一条:日本已经制造出第一件可用于实战的核爆炸装置,成为核俱乐部成员。
当然,日本首相没有忘记借此机会鼓舞军民士气。
问题是,这有用吗?
仅仅五分钟后,各大新闻媒体就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评论。虽然角度、立场、言辞等有所差别,但是主要内容基本上一致,即日本首相的高调声明,等于斩断了和平的最后一线希望,开始了战争之门。
牧浩洋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因为这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只是,舰队里的气氛非常凝重,有的官兵很兴奋,有的官兵则很沉默,因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即是军人建功立业、彰显个人价值的最好时机,也是千万军人的坟墓,更是热血与生命的炼狱。
新闻报道结束之后,牧浩洋下令将战备状态提高到最高级别。
此时,黎平寇已经让秘书去召集媒体记者,而他则在对早已起草的“战争宣言”做最后一次修改。
北京时间十点四十五分,日本首相的电视讲话结束后半个小时。
在来自世界各国的数百名记者面前,黎平寇用愤怒、激动与昂扬的语气宣读了《对日战争宣言》。
这一刻,将被永久载入历史史册。
中日战争,就此爆发。
牧浩洋没有收看黎平寇的电视讲话,因为他正在准备召开作战会议,明确舰队作战的关键问题。
十一点不到,作战会议通过视频电话正式开始。
准确的说,这不是作战会议,而是牧浩洋对舰队的作战行动进行部署。
按照他的部署,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将组成特遣舰队,然后以二十节的速度北上,到达日本本土南面大约一千五百公里处,阻止日本联合舰队南下深入菲律宾海,拦截所有驶往日本的船只。
事实上,当时中国政府还没有公布交战原则的细节内容。
当然,舰队也不可能立即到达预定的巡逻海域。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要到当天晚上,也就是大约十个小时之后,舰队才能到达,并且正式展开作战行动。
这些,都是早就计划好的。
北京时间,下午两点三十分,中国国防部公布了第一份交战细则。
主要就是划定交战区域,以及第三方平台在交战区域内的管制方式。
因为中国已经正式向日本宣战,所以日本的领土、领空、领海、经济专属海域、以及离日本本土一千五百公里范围内的主要战略航道都属于交战区域,中国军队将在此范围内,无差别的攻击任何日本籍舰艇、船只、飞机与地面军事目标,并且禁止一切第三方船只、飞机在未经通报的情况下进入。已经进入交战区域、还没有到达日本的第三方飞机,必须立即调转航向,在两个小时之内离开,第三方船只则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离开。此后,任何前往日本的船只、飞机在起航与起飞之前,必须向中国外交部门通报货物清单、人员名单、航线与航行时间等具体信息,并且只能在得到中国外交部批准之后,按照中国安排的航线、以规定的航速航行。所有没有通报、以及未经批准的飞机与船只进入交战区域之后,均有可能遭到中国军队的警告性拦截,如果警告无效,将遭到军事攻击,当事国必须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
如此详细的交战细则,主要是避免战争规模扩大。
因为该交战规则完全符合《国际战争法》的交战原则,所以就算某些国家提出异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