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四个美军师的话,恐怕我们守不住开城。”
“为什么要守?”
戚凯威一愣,似乎没有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从战略上讲,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在挡住联军的反击后与联军签署停战协议,二是在第三次战役打下首尔后迫使联军与我们签署停战协议。作为军人,我会选择后者,但是需要让更多的将士流血牺牲。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前一种结果,让联军在三八线上与我们停战。”
“这……”
“所以,我们得在开城与联军决战,而取胜的王道不是防守,而是进攻。”
“总司令,你的意思是……”
“跟联军打一场对攻战,利用开城的防御体系,加上相对平坦的地形条件,让装甲力量决定胜负。”
“可是,我们没有多少装甲力量。”戚凯威迟疑了一下,说道,“目前,只有三十九军勉强算得上恢复了战斗力,其他几个集团军的状况都很糟糕,不但没有足够的兵员,还没有足够的主战装备,怎么与联军打装甲会战?”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放心,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解决了?”
“陆总亲口保证,从其他主力部队抽调主战装备给我们,而且从武警调动一些装甲部队的官兵过来。一切顺利的话,十一月五日之前,我们至少能够获得四个装甲旅,足以让四个集团军恢复进攻能力。”
戚凯威暗自一惊,原来黄峙博早就胸有成竹了。
第二百三十章 理智决策
第二百三十章 理智决策
十一月四日下午,志愿军攻占了开城火车站,宣告开城战役结束。
虽然还有部分韩军在负隅顽抗,零星的战斗持续到五日清晨,最后几股藏在地下坑道里的韩军才被消灭掉,但是当天晚上,第一列满载物资的火车就进入开城,并且在天亮前运走了第一批伤员与受损装备。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从五日下午开始,第三十九集团军陆续替换其他作战部队。
此时,黄峙博也给进入韩国境内的突击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
随着志愿军主动退到临川江以北,首尔受到的威胁暂时宣告解除。
当然,韩国民众的心仍然悬着,毕竟志愿军就在北面二十多公里之外,还控制着临川江上的几座大桥,随时有可能打过来。
有趣的是,当时几乎所有韩军将领都认为应该出动轰炸机,炸掉临川江上的大桥,可是博茨曼却没有这么做,甚至严令禁止轰炸临川江北岸的志愿军,更别说那些通往三八线以北地区的大桥了。
这一天,博茨曼也获得了发动进攻的装备与兵力。
在此之前,他一直没有告诉别人,除了增派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之外,美国还动员了两个整编国民警卫队师。这么做,只是为了保密。博茨曼并不相信韩国人,或者说认为知道得人多了,就无法做到保密。
在部署上,博茨曼也想了办法,比如把两个国民警卫队师安排到装甲部队的驻地里。
现在,博茨曼手里有四个美军师,而且其中两个是精锐的装甲师,可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却很突出,即如何突破志愿军的防线。
如同黄峙博判断的那样,在选择进攻方向的时候,博茨曼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三条线路中,他首先排除了中部战线,原因就是黄峙博的部署完全针对联军在中部战线取得突破。如果博茨曼不这么做,而是把主力放在中部战线上,恐怕在到达第二十四集团军的防线之前就会遭到夹击。
这下,博茨曼觉得有点棘手了。
在他最初的安排中,就是把突破点放在中部战线上的,认为只要能在中部取得突破,联军就能掌握主动权,然后寻找机会在东线、或者西线歼灭志愿军的主力部队,为下一步的大纵深突击打下基础。
现在,中部战线走不通,只能在两端想办法。
博茨曼首先想到东线,毕竟从第二次战役开始,志愿军把主力放在西线,东线只有一个集团军,还是最早入朝作战的第六十五集团军。用一个集团军守卫一百多公里的战线,肯定有点勉为其难。
只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博茨曼发现,东线也不一定走得通。
不是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强悍,而是东部战场上的的地形,让两个美军装甲师很难有用武之地。此外,第六十五集团军在东线呆了两个多月,构筑了好几道防线,特别是在元山以北地区,公路与铁路线集中在一起,沿途有很多供志愿军守卫的据点与要塞,联军就算能打到元山,也只能逐一攻克志愿军的防线,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打到咸兴。再进一步,就算能打到咸兴,联军也不会踏上盖马高原,而会转向西进,围剿西线的志愿军主力,最终仍然得在西线发力。
志愿军不是人民军,等联军打到元山与咸兴,志愿军早就反应过来了。
与其绕这么大个圈子,还不如直接在西线发力。
确定了大方向后,剩下的就是战术决断了。
当时,皮特提出了一个建议,即在东线发动佯攻,争取牵制住两个集团军,最好能迫使志愿军向东线增兵,然后再在西线发起总攻,首先攻占开城,然后再稳步向北推进,力争在沿海平原地区歼灭志愿军的主力部队。
这个建议,大体上没错,也基本上符合博茨曼的想法。
虽然在一些参谋眼中,志愿军猛攻开城,损失了不少兵力,不然打到首尔郊外,也不会驻足不前,被三个美军营挡住去路,但是博茨曼心里非常清楚,志愿军的战斗力绝对不在美军之下,不然不可能在两次战役中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了。要想在狭窄的西部沿海平原上进行战役级别的大迂回与大穿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美军只能稳步推进,利用战役级别的穿插与分割,逐一消灭志愿军的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引发质变。
问题是,有必要在东线发动一场像样的佯攻吗?
要知道,按照皮特的提议,至少得投入一个国民警卫队师,才能发起像样的佯攻,而最好能够动用两个师。
在仅有四个师的情况下,动用两个师,绝对不是小事。
只是,最初的时候,博茨曼没有否决皮特的建议。
原因很简单,攻打开城的四个集团军均遭到重创,战斗力大幅度降低,虽然第三十九集团军顶了上来,但是仅靠一个集团军,最多能顶住一个美军装甲师,投入两个装甲师,足以取得突破。
到了十一月七日,也就是博茨曼即将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
让他“回心转意”的原因很简单:CIA送来的情报表明,志愿军已经得到加强,获得了足够的兵力,以及足够多的主战装备。
虽然在这份情报里,CIA明确提到,志愿军的主力集团军最快能在十一月十日恢复部分战斗力,撤下去的第五十四集团军、第四十七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最多各获得一个装甲旅,没有达到齐备水平,但是这绝对不是小事,因为四个装甲旅相当于两个集团军的装甲力量。
这下,博茨曼不得不改变想法。
同时,他也意识到,黄峙博是“有谋而为”。
很明显,正是在获得了补充的基础上,黄峙博才故意让东线空虚,并且把中部战线往后收缩了大约五十公里。此举的目的,正是要让联军在东线发起进攻,从而牵制联军的部分主力部队。
果真像皮特上校安排的那样,别说派两个师,即便派一个师过去,美军在西线的进攻也会受到影响。
毫无疑问,如果联军无法及时攻占开城,就得在开城周围与志愿军决战。
黄峙博获得了四个装甲旅,有足够的资本在开城与联军打一场装甲会战。凭借着多得多的兵力优势,志愿军很有可能挫败联军的进攻。
博茨曼不是傻蛋,如果反击局限在战术层面上,联军将永远失去取胜的机会。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在开城消耗了太多的兵力,最好的结果就是退回三八线,顶住志愿军的第三次进攻,然后与志愿军签署停战协议。
林德伯格把博茨曼派往韩国,绝对不是让他稳住战线。
总统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增兵决定,而且一口气派了四个师来,还答应尽快重建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就是希望能够挽回败局,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与志愿军签署停战协议。
退回三八线,能算有利吗?
问题是,除了强攻开城,还有别的选择吗?
志愿军已经严阵以待,就等美军打上门去,如果美军不发动进攻,到十一月中旬,随着志愿军的七个集团军恢复完备的战斗力,肯定会发起第三次战役,而且是在整条三八线上发动战略进攻。
打到这个时候,博茨曼有两个选择,一是主动进攻,二是等着志愿军打过来。
也就在联军即将发动反击的时候,博茨曼做出了最理智,也是最正确的决定:让部队留在进攻阵地上。
当时,离联军计划的进攻发起时间不到四个小时了。
在博茨曼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时,所有参与进攻的部队都已进入进攻阵地,炮兵已经在为火力打击做准备,航空兵也即将出动。
当博茨曼下令停止进攻时,连皮特都不大理解。
要知道,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联军不能赶在十一月上旬发起进攻,志愿军就会在十一月中旬发起进攻,而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很要到十一月底才能形成战斗力,联军很难挡住志愿军的第三次战略进攻。因此,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有主动进攻,才能削弱志愿军的战斗力。
问题是,有这么简单吗?
在志愿军严阵以待的情况下,主动打过去,意味着让刚刚到达的美军主力冒险。就算能在战斗中打残志愿军的几个集团军,也无力抵挡志愿军的第三次进攻,而志愿军只要还有一个集团军有足够的战斗力,就会在十一月中旬再次打过临川江,用枪口顶住首尔。到时候美军无能为力,韩军心无斗志,后果难以设想。
必须承认,博茨曼确实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司令官。
让部队撤回营地后,博茨曼着手调整部署,把两个国民警卫队师分别派往东线的束草与中部战线的春川,第一装甲师留守首尔,第二装甲师进驻东豆川,在韩国首都附近形成了两道防线。
这样一来,美军成为了三八线南面的防御主力。
只是,打到这个时候,联军如果无所作为的话,肯定说不过去。
事实上,志愿军已经打过三八线,在西线控制着临川江北岸地区,在中部战线上控制着铁原、新炭与金化三地,在东线上控制着大津里、巨津、杆城、沙泉里与林塘里等地,控制着韩国的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这个时候停战,占便宜的是志愿军。
第二百三十一章 被迫停战
第二百三十一章 被迫停战
等到十一月九日,黄峙博才收到消息,联军已经取消了进攻行动。
这下,黄峙博都有点惊讶了。在他的认识中,博茨曼是一个非常容易冲动的军人,很难稳得住,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当然,黄峙博非常清楚博茨曼为什么要这么做。
只要联军打过临川江,不管结果如何,参战的美军主力部队都难以自善其身,不被歼灭也要遭到重创。
当时,黄峙博的想法很简单。
虽然在让戚凯威做部署的时候,黄峙博提到,要抓住机会歼灭美军主力,甚至不惜动用正在进行休整的四个主力集团军,但是黄峙博的要求很低,如果能用第三十九集团军挡住美军的两个装甲师,并且在装甲会战中重创美军,那就足够了。等到联军的进攻遭到遏制,志愿军就能用四个主力集团军发动第三次战役。此外,如果美军在东线与中部战线上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还能动用第五个主力集团军。在黄峙博看来,打残了美军的两个装甲师,用五个集团军绝对能够打过三八线,甚至有很大的把握打下首尔。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即在西线速战速决,争取在十一月中旬发动第三次战役,在十一月底之前打下首尔,不然等到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恢复战斗力,情况就复杂了。为此,黄峙博故意示敌以弱,力争在开城打一场装甲会战。
可惜的是,博茨曼没有上当。
这下,问题复杂了。
四个美军师退守三八线,而且充当了主力。到十一月中旬,联军肯定巩固了战线,有足够的资本在三八线上挡住志愿军的前进步伐。如果首轮进攻没能取得突破,战役拖到十一月下旬,随着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参战,志愿军不但别想取得突破,能否顶住联军的全面反击都是个问题。
显然,博茨曼就等志愿军打过去。
黄峙博也不是傻蛋,进攻受挫之后,志愿军很难及时退回防线,也不可能在进攻部队后方保持一条完整的战略防线,只要联军抓住机会,别说两个主力师,哪怕只有一两个建制完备的装甲旅也能取得大纵深突破。
对志愿军来说,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及时发起进攻,二是获得更多的兵力。
显然,这两个选择都不理想。
要想及时发起进攻,首先就得让七个主力集团军尽快获得足够多的主战装备,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陆风烈做了保证,亲自帮助黄峙博解决装备问题,可是也要到十一月底、甚至十二月初,才能提供足够多的主战装备,而到这个时候,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已经上场了。
获得更多的兵力,更加不可能。七个集团军已经够多了。在朝鲜这个狭窄的战场上,动用更多的兵力只会导致无法展开。此外,军队内部的动员已经开始,为了补充志愿军的损失,各支主力集团军都做了动员。再抽调兵力,只会削弱各支主力部队的战斗力,而且除了武警也没什么部队好动员了。
这下,局面僵持了下来。
对交战双方来说,进攻都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防御都绰绰有余。
有趣的是,在战线冷却下来的时候,双方却没有利用趁机进行停战谈判,甚至没有半点谈判的意向。
显然,双方都认为有机会获得更有利的停战条件。
军队没有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不等于双方高层没有这个想法。
十一月十日,黎平寇再次飞往联合国总部,参加由英法俄召开的停战协商业协会议,与斯特劳斯进行非正式会晤。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反而是中美双方更希望停战。
说得简单一点,打到这个时候,第二次朝鲜战争才看到了一线结束的曙光。
只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双方仍然存在巨大分歧。
与前几次高层会晤不同的是,这次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黎平寇手里,即只要中国愿意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美国就没有理由拒绝停战。
那么,中国能在美国提出的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吗?
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划定军事分界线。
在前两次非正式协商中,斯特劳斯已经提出,打到哪就在哪里停战,因此黎平寇坚持了这个主张。
显然,现在斯特劳斯不干了。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志愿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控制着五千平方公里的韩国国土。
对于国土面积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韩国来说,五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可不是小事,而且这五千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有大约一半在临川江北岸,与首尔近在咫尺,在此之前一直是韩国的军事屏障。
说得简单一点,这块土地只要在志愿军手里,就是顶在韩国首都上的一把尖刀。
按照斯特劳斯的要求,志愿军必须退出临川江北岸,退到板门店以北。
显然,黎平寇无法接受这样的提议。
斯特劳斯是有苦自己知,毕竟最初是美国提出打到哪就在哪里停火,而现在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