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他这副模样,李玄谨说完不仅失笑,摆了摆手道:“这些日子你练兵也是艰苦,临去潼关之前还是回家去瞧瞧吧,听说京师四小的文小方在你府上?到是可让她弹上一曲舒缓舒缓,朕是操劳命,是没这个福份了。
还有,怎么说太后那里你也得叫上一声姨奶奶,她离乡已久,身边又没个亲近人,你这个孙外甥怎不得去时常看看?别人都是挖空心思的往前靠,你可到好,难道心里只有兵戈之事?其他的都不顾了?朕不取你这一点,你去潼关之后,让你娘和你妹妹时常进宫,不要怕别人说什么,朕心里明白你的为人便是了。
好了,你先到后宫看看太后,陪她聊聊,朕也不留你,晚上就出宫回府去吧,后日大军开拔,也就不必到朕这里来辞行了,待得你回京之时……”
辞出乾元殿,已是暮色四合之时,腹中着实有些饥饿,不过事情还不算完,由几个小太监领着,迤逦往后宫方向而去。
一路上想着心事,也就没心思说话,几个小太监都知此人身份非同寻常,虽是有心亲近,但也不敢随便开口,只是恭敬的在他身旁陪着,这次没见到徐春,临去之前不能亲自吩咐上几句,稍微有些遗憾。
到了后宫太后所住的地方,受到的款待又是一番光景,几个妃嫔正陪着以前的淑妃娘娘如今的皇太后说着话儿,她地位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景王李玄谨不过是一个闲散皇子,如今却已贵为太子,便也不用再和什么人勾心斗角,所有人都当她佛爷一般供着捧着,生怕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这日子可是比以前舒爽多了的。
等到有人通报,立即摆手叫进,想要出去迎迎,但又恐失了身份,便也端坐不动,但脸上的喜气儿却谁都能看的出来,几个妃嫔都是李玄谨在景王府时纳的妾侍,李玄谨登基之后便也水涨船高了,这时见了,都是纷纷恭维皇太后有这么一位出彩的孙儿。
见面时赵石身份乃是皇亲,也便不避这些妃嫔,这位太后娘娘多数也是想让别人看看,自己有这么个孙外甥,给自己脸上添些光彩的。
于是在一群莺声燕语以及各色目光之中,赵石进到了殿内。
第五卷 万里征途会英豪 第272章 开拔(三)
从皇宫脱身的时候已经是灯火阑珊之时,灌了一肚子茶水的赵石只觉得走路都能听见腹内稀里哗啦的声音,他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食量惊人的很,今天从中午时候忙到晚上,粒米未进,此时已是前心贴了后背。
回头望了一眼身后掌起灯火的太后寝宫,赵石也不禁苦笑,这些闲的厉害的女人们着实让人难以应付,叽叽喳喳简直就像是几百只苍蝇在你面前嗡嗡,这还是有太后在场,不然真不知道这些女人还能问出什么离谱的话来。
猝然回头,一个年轻太监从阴影中探出身子,怯怯的问了一句,“可是赵大人吗?”
“哟,这不是李虔吗?不是公主身前时候,这么晚跑这里来干什么?”送赵石出来的太后寝宫总管太监看清来人笑着问了一句。
“公主有情赵大人往秀宁宫一叙。”那叫李虔的太监立时满脸是笑的跑了过来,跪在地上先叩了个响头,这才如释重负的说道,看他的样子,应是已经在这里等了许久了的。
“公主?”赵石立马就已经想到了那位靖佳公主,自从上次见面之后,他忙着为自身打算,早就将这位公主忘的一干二净,这时派人来找他,估计也是以算账居多。
“就说我军务繁忙,下次进宫一定亲自前去请罪便是。”说完转身就走,周围几个太监都是愕然,公主派人来请他就已经够奇怪的,这人还不识抬举,立即回绝了过去,真真是胆子包了天了。
见他一点停顿的意思都没有的疾步而去,其他几个人事不关己,赶紧跟上,这是太后的亲戚,就算胆子再大,也都是皇帝给的,可是怠慢不得,只有那个年轻太监站在原地楞了半天,有心想去追,又没那个胆子,直到人影去的远了,这才使劲的跺脚。
“这可让咱家怎么回去交代?”
……
出了宫门,辞别了几个殷勤相送的太监,带着一众亲兵直接回府。
赵石难得回来,府中上下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即忙乱成了一团,饭食早就预备好了,石头娘那里更是几次三番的叫人到府门处张望,直到月上中天,赵石一行人才赶了回来。
之后自是一番扰攘,细节便也不提,陪着石头娘吃罢了晚饭,立即便将府中诸人召集了起来,张世杰,陈常寿,李博文,再加上伤势渐复的张锋聚,甚至还有个女人韩洱,人不多却也不少,这几个人身份不同,来历各异,相处下来磕磕碰碰也是难免,前几日张锋聚还跟韩洱两个动了武,三个饱学文人在一起虽到动手的地步,但唇枪舌剑,谁也不服谁是真的,这些时虽没闹出什么大乱子,但听在赵石耳朵里,却也觉得自己府里实在混乱的可以。
但这次将府中堪用的人手都召集起来,却不是为了给他们调解矛盾的,他临走之前,是一定要将家中安顿好了的。
张锋聚身体已经大致康复,跟他一起去潼关,府内却不能没人护卫,韩洱便成了当然人选,但他对女人不怎么放心,便让李博文除了掌管府内支用之外,还管着留下的二十余名护卫。
张世杰是要准备科考的,闲暇时间和陈常寿两个负责一些杂事,最重要却是京师的一些动向都要负责察查清楚。
三言两语间将事情吩咐下去,便叫几个人自去了,之后又将方懋单独叫进来,这人现在虽说是他的亲兵,但和徐春的联系却是一直靠他来维持的,经过这些时日的观察,这人沉默寡言,行事稳重,为人虽有些木讷,但办起事来却可让人放心,赵石走后,却是要将他留在府中,隔段时间便和徐春见上一面,了解些宫中情形。
这些事情此时看起来无用的很,但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的来的好不是?谁知道当初无意间碰到徐太监,之后那一晚就真靠着他才有了现在的局面呢?但这事却有些风险的,单独将方懋叫来,嘱咐其小心谨慎,断不可让人怀疑了去才是真的。
经这一番忙碌,直到夜半之时才回到居处,惜红吩咐下人早就已经准备的妥妥当当,他年纪正轻,体力充沛,也不觉的如何疲劳,只是心弦绷的紧了,正是该松缓一下的时候,这一晚却是尽情将惜红折腾了个够,离别在即,惜红这里也是尽力逢合,其中滋味自是不能与外人道的。
第二日清晨,临去之时,他才明白到底还是遗漏了些东西,弄得石头娘那里泪眼婆娑之余,却是十分不满,不满的自是他对未来的妻子,那个范柔儿不闻不问,过于冷淡的态度了。
那位一直住在府中的未来大舅哥到是没有什么话说,见识了赵石在京中的地位,心中早已明白,范家能有这么一门亲家实在是高攀的很了,心底虽然觉得赵石未必就心甘情愿和他们范家结亲,嘴上却也不敢抱怨什么的。
到是石头娘在他面前一阵数说,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便是富贵荣华,也不能忘了本之类的话自不必提,最后说到儿子要上战场,这泪也就流个没完了,言语之间却是恨不得儿子没当这个官儿,一起回巩义县老家的才好。
对着今世的母亲,赵石却是冷不下心来,只有好言安慰,再加上张世杰在旁边帮腔,从早晨一直到天光大亮,这才带着亲兵离府而去。
出了长安城门,回首望去,晨雾未散,长安城中炊烟袅袅,楼台殿阁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整个长安城就像是从画卷中走出,透着些神秘,带着些沧桑古典的美感,便是赵石这样没有多少艺术细胞的人,也觉此时的长安实在美的可以。
摇头去掉这些不合时宜的想法,他漂泊惯了的人,对一个地方过于依恋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不过在他心里还是暗自念叨一句,长安,老子总归是要再回来的。
转过头去,便再不回首,催动战马疾驰而出,其他人紧随身后,卷起一路的烟尘……
……
武学紧挨着西山行宫,其实以前本就是西山行宫的一部份,如今却是将整个承恩湖都划了出去,成为武学的地方了。
武学建立至今,也就半年多些的时日,房屋之类都很简陋,除了有一位名震大秦的大将军山长以及景色还能入眼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武学的学子都是今年三四月份才陆续到齐,其中多数都是西军中的低级军官,其中倒也不乏一些门阀子弟,旁的不说,只大将军折木清这块金字招牌便能让人趋之若鹜的,从这里走出去,就可以堂堂正正说上一句,咱是大将军的学生,只这一点,便不愁武学没人来的。
不过武学毕竟只是初立,教授十余名,祭酒等职位还都缺着,至于教授的科目,如今也只有聊聊数个,说起来到是有些寒酸的过了头。
当初李玄谨一门心思的创立武学,奈何时日尚短,又逢潼关战事,有些事也就耽搁了下来,就连基本的规制也只能用粗糙来形容,和赵石的期望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远,听说折木清大将军自从作了这个武学山长,日子过的到是清闲无比,他不管教授学生,只一门心思的埋头梳理这些年战阵所得,看起来到是有著书立说的意思的。
“你来了,不用多礼,随便坐吧。”
相比较之前见到这位大将军总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样子,这时的折木清看上去很是温和,不过身子依旧挺拔如故,头发已经大半儿花白,但眸光锐利,精神极好。
赵石也不是拘礼之人,这时也便点头为礼,老实不客气的找张椅子坐了下来,游目四顾,不出所料,室内虽然阔大,但很是简陋,下面堂上还有两排兵器列在那里,新用青石铺就的地板上还留有一些划痕,看样子这位老将军还经常耍弄这些东西的。
四壁之上清洁溜溜,什么装饰都没有,唯有正面挂着一把皮鞘有些破旧的弯刀,看见赵石的目光,折木清满上疤痕的脸上露出些笑意,“说来惭愧,老夫镇边数十年,虽略有些薄名,但真正让自己得意的事情作的却不多,这把刀乃是西夏景元军节度使李藏晨的佩刀,说起来这人也是西夏名将,但胆气实在不足,老夫带人冲阵,这人吓的连佩刀都扔了,被老夫拾了来,一直带在身边,嘿嘿,挂在这里,到有些耀武扬威的意思了……那一年老夫也有三十五岁了,不过正当壮年,再之后就没什么像样的阵仗了,西贼忙着剿匪,大将在延州城下难得一见,朝中都说是老夫的功劳,其实西贼着实悍勇的很的,若是自家不乱,仗还有的打呢,说起来老夫这名声来的何其易尔。”
“大将军过谦了。”
“咱们都是武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何须客套?老夫年幼时便有报国之心,奈何没碰到好时候,蹉跎了岁月……老夫现在可是羡慕你的紧呢,年纪轻轻,就能赶上金兵来犯,当今圣上又有振作之心,若是老夫年轻个三四十岁,到要和你争上一争的。”
“大将军……”
“说过不用客套的,若是不嫌弃,叫老夫一声伯父也不亏了你。”
赵石笑了笑,他和折木清两人到是很像,性子都偏于严厉,不过由于前世的缘故,赵石性格上很有些偏激之处的,折木清如今已经卸了兵权,除了武人特有的直爽外,又多了几丝宽宏,对着这样一位谆谆如长者兼之功名赫赫的老人,赵石的戒备之心也松缓了许多。
不过一句伯父他却也叫不出口,只是道:“赵石明日便将起行去潼关,您久经战阵……其实不须您多说,一个人是碌碌无为,还是功业盖世,是忠心耿耿,还是背恩负义,自己说了都不算,还得旁人来评说的,赵石如今年轻,若到了老时,不管能到什么地步,能有您这般的声名就也不算白活一场,您说对不对?”
折木清听了抚掌而笑,在书桌之上拨拉了几下,找出一张纸来,“这话说的不错,难得难得,可惜……折家没有你这般的儿郎,老夫年纪老了,照你的话说,这一生也没算白活,老夫这一生忠心报国,从没存什么私心,这也是老夫足堪自傲的一件事。
不过临到老来,才觉得对家里照顾的不够,折家的儿郎中到也有几个不错的,但都疏于管教,难得成什么大气候。
老夫就只这个放心不下,不为别的,折家传承数百年矣,不能出了不孝子坏了身后的名声,把这个拿去……”
赵石毫不犹豫的接过纸张,略微一看,上面却是几个名字,约略明白了一些,却听折木清继续说道:“到了潼关,这些人都曾在老夫麾下任过职的,相信还买老夫些薄面,老夫已经去信给了他们,在军中能多些照看总是聊胜于无。
老夫也不须你什么感谢之类的虚话,也不强求于你,只是在你力所能及之内,给折氏一族些照看,至于别的嘛,其实还得看他们自己争不争气了……”
第五卷 万里征途会英豪 第273章 开拔(四)
大军开拔,本是事务繁琐,但赵石这里的准备功夫却不需怎么劳心了,几个月来,一些细节上的事情便都准备妥当的,他们人数也是不多,刚满一千五百人罢了,说起来相比较京兆诸军数万人的规模,这个数字则有些寒酸,也不是不能增加,但赵石自己的指挥能力还摸不准,再则性格使然,总觉得兵贵精不贵多,这一千五百人都是一水的精壮汉子,尤其是那些羽林卫出来的兵卒,经过他一年的琢磨,虽还做不到如臂使指的地步,但在精气神儿上,遍寻大秦,估计也找不出这样一支经过严格训练,从军官到士兵都灌输了绝对服从信念的军伍了。
大军出征,路过京师,皇长子李全寿亲临誓师,这没什么好说的,值此非常之时,礼部自然也不会搞一些繁琐的礼节。
长安城西,渭水之滨,四万余大军肃立,此时已经入夏,天气渐暖,河曲消融,草木荣发,虽然天气还显得有些阴凉,在这河畔之地,天高云淡,旌旗招展,刀枪林立,让这初夏的渭水之滨凭空多出了几分肃杀。
其实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拜天地了,出征乃是行征伐之事,乃是大凶之局,所以自古以来,出征之前便要敬告天地,擅举兵戈乃不得已而为之等等,其实说白了便是给自己找个占据大义的理由,也有提升士气的因素在里面。
赵石坐在马上,听着李全寿用稚嫩的嗓音阴阳顿挫的念着祭文,说起来这四万多援军虽都算得是秦军之精锐,但来自不同的地方,各不统属,就旗帜上看,就有二十多个统兵将领,但却没什么重将坐镇,说起来有些好笑的却是这里却是以他这个皇帝亲封的鹰扬将军官职最高,不过虽是如此,他也不会凭着这一点去要什么统兵之权,那无疑是多余而且危险的行为。
这里最值得他注意在却是延州镇的援军,黑衣黑甲,虽只千人,分作两营,但这些手脸之上创痕处处的军卒也只是静静站在那里,一股杀气便已呼之欲出,其他的禁军镇军就差了许多,但广就兵甲而言,大秦此时实已到了百年中最盛之时,这四万援军,人人都是衣甲鲜明,队列严整,身处其中,这一年多来,赵石从没有此刻般感到安心自在的,在这一刻,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前程野心统统都消失了个干净,剩下的只有胸中不可自抑的蠢动,仿佛血液都要沸腾开来一般。
开拔的时候却已经到了晌午时分,临去之时,李全寿却是亲执其手,脸上也没往日的嬉皮笑脸,眼圈也有些泛红的样子。
不过说起话来依旧有些没心没肺,“你这次出去可要小心些,听说金兵凶横的很,能不跟他们照面就别照面,就算立不了什么功劳,回来我也要求父皇给你封个大大的官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