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坑世界-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一幅壁画出现在隧道的右壁面,这壁画和以往见过的一些壁画截然不同,线条粗糙杂乱,人物模糊不清楚。费了很大的劲才看清楚了描述的内容: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手里似乎拿这个什么东西,但是面部表情似乎有些痛苦,他平躺在地上,在地上布满了竹子做成的刺,几根已经穿透了他的身体,冒了出来。鲜血流了一地。

看了一会的李梅,两眼顿时就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连眨眼也不会了,足足屏息了一分多钟,才从嘴里哈出第一口气,喃喃道:“那时的古人竟有如此之想象力,真是不可思议。这,这简直太神奇了……”

“这算什么?个别人有这本事,”李梅还未感叹结束,吕涛上前补上一句。这个地道和走过来的这一段路基本上一样,。517z。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只是更多了丝阴森。三人挪着碎小的步子,一点一点的朝里面挪去,吕涛已经没了心思去看四周的壁画,只是用手电胡乱的在四周的墙壁上照了几下,紧紧跟着姐妹俩朝里面走去。

“为什么这里有这么一幅岩画?有些不协调吧?”李梅脑袋里不停地在胡思乱想着一些事情,其实这些她也早已经猜到了。

“这些事情我们还少见了吗?”吕涛好整以暇的看着岩画上的绘画艺术,一脸的严肃道:“一路走来,说不清楚的地方多了。”

三人小心翼翼走上一片光滑的通道,眼前火光熠熠,已置身于一处石窟,这里与方才的隧道不同,似乎只是简单的开凿出一个石窟,没有任何装饰,四壁和墙顶都还是乱石嶙峋,正中有一尊石像,三人走进来的洞口正对着石像的正面。三人来到石像前,李梅道:“这是供奉的什么神?”

吕涛围着石像转了一圈,也是暗自吃了一惊,这石像不知是没有完成还是被故意雕成这般模样,只见全身赤luo,拥有女性身体特征,但是却全身披着长毛,连面颊也被长毛覆盖,若说像大猩猩,可她胸腹也都被长毛覆盖,倒有些像人形树根。一时想不起来的吕涛,是否见过这种怪物。但从久远的历史来分析,供奉巫师的可能性有些大。巫师的出现是和古代文明同步的。在古代,那些掌握能治病疗伤的药草知识的人、能够观望天空预知天气的人、根据经验可以通晓自然的人就是巫师。现在,人们知道那些是医学、气象学、谁也不认为是魔法。但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知识、技术就是魔法。同样、古代的人们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统治人类的神和精灵,并想把它们当作自己这一方的人来看待。为了在狩猎中捕到猎取物。农耕获得丰收,需经神和精灵的帮助。自然界疯狂的现像,疾病、死亡、不幸,都是神、精灵们愤怒的表现。必须通过魔法来平息它们的怒气。几乎所有的古代宗教都有魔法,神宫、女巫是在神、精灵与人之间起媒介作用的巫师。

“应该是女巫,”吕涛神色平静的看着她们姐妹俩,点上一支烟。

李梅毕竟社会经验丰富。也是听出了其中肯定有猫腻,心下虽有些犹豫,但还是顺着吕涛的思路说了下去:“我听你说过,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女巫,具有强大的魔力,她能透过药草的协助,诵念咒语与召唤神明来施法,冒犯她的人会变成动物,并创造出不存在的幻影,她可以藏住月亮与太阳让大地一片漆黑,也会下毒来杀害她的敌人。她拥有自己的岛屿,每当有船只经过时,她会假装很热情地招待他们却偷偷在他们的饭菜中下药使他们变成动物。从她常召唤的神明中,可以看出她所使用的魔法类型。后人已习惯将她的名字当作是女巫、女妖、巫婆等的代名词。”

“是这样,”吕涛闻言双眼一翻,苦笑不得的耸了耸肩膀,没有过多的解释。

第六百一十四章 国际盗墓贼斯坦因

第六百一十四章 国际盗墓贼斯坦因

“老公,书你看了不少。资料也阅读了不少,难道对于居住在地下的民族一点都不了解?”一旁的李雪低着头双颊绯红地问道。其实这些历,对于一个从事文学的她说,应该强于任何人。

吕涛抽着烟,好半晌后,才呼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神色有些古怪的看着李雪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个地下的民族来,不过这个地下的民族不是来源于这里,而是沙漠的深处。”

“沙漠?”李梅眉头略微一皱,被吕涛吐出来的烟雾呛得连连咳嗽了起来,嫩脸涨得通红。眼泪也流了出来。吕涛忙上前轻轻的在她后背拍了两下。这才让她气顺了过来,好受了许多。

“是的,”见没事了的李梅,吕涛又好气又好笑的在她小脑袋上摸了一下道:“在沙漠的深处,有一个城市,城中居住着一个来自地下的民族,他们的国王精绝女王,他们征服统治了其他的周边小国。经过数百年后,王位传至一任女王,传说这位女王的眼睛。是连接冥界的通道,她只要看她的敌人一眼,对方就会凭空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永远也回不来了,消失的人去了哪里,恐怕只有那些人自己才知道。女王采取高压统治,她要所有邻国的百姓,都把她当作真神供奉,所有反抗的人一律活活地剥皮处死,也许是她的举动触怒了真主,女王没折腾几年就身患奇疾,一命呜呼了。那些奴隶们最怕的就是女王,她一死,奴隶们和周边受女王欺压的几个国家,就组成了联军,血洗了女王的王城。联军准备要毁坏女王的陵墓,就在此时天地变色,可怕的风沙将王城和联军一起吞没,女王的墓穴以及她搜罗来的无数财宝都被掩埋在黄沙之下。经过了几百年之后,沙漠的流动,使得王城再次重见天日,有些旅人经过那里,他们只要是拿了城中任意一点财物,就会引发沙漠风暴,烟云骤起,道路迷失,拿了女王财宝的人永远也无法离开。”

“精绝女王?”听到吕涛的理解。李梅粉脸微微一红,的脸上露出了欣然喜悦。嘟着嘴儿却故意哼哼不满道:“精绝国在哪?”

吕涛想了一下,原本就深邃的眼眸显得更为迷茫:“精绝国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应该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接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国王属下有将军、都尉、驿长等。精绝国虽是小国,但它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书所描述精绝国所处的环境是;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苇茂密,无复途径。从文寥寥数语中显然可以看出,当时的精绝国是一片绿洲。但在公元3世纪以后,精绝国突然消失了。 精绝国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呢?它为何被埋没于滚滚黄沙之中呢?为什么璀璨的绿洲变成了死亡的废墟呢?这些谜题,历史学家们既困惑不解又争论不休,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毫无争议的答案。”

“精绝国?这个名字好熟讶,是不是西游记中的精绝国?”李梅顿了一下,收敛起了眼神,目光有些迷茫般的涣散:“我想起来了,精绝国确实是一个小如沧海一粟的小国,但它曾经活跃在丝绸之路南路。以殷实、富庶着称。当时,尼雅城叫做尼壤,是精绝国最繁华的城市。可惜的是,这个富庶的国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突然消失了,以至于时四五百年之后,玄奘取经东归时经过尼雅城,只见到了满目的荒凉。

玄奘身为佛教信徒,所写的作品也就充满了怪力乱神。在关于精绝国一带的描绘中,他就根据传说写了许多有神话色彩的东西玄奘这样写道;在一片发生过大战的战场,往东走30多里地,就到了媲摩城。城中有一尊雕檀立佛像,高两丈有余,非常灵验,经常放出光明。从媲摩川东进入沙海,走200多里,就是尼壤城了。尼壤城周长三四里,位于大沼泽地中。那里又热又湿,难以跋涉,芦草生长茂盛,没有可以通行的途径,唯有进入城中的道路可以通行,所以往来的人没有不经过这座城池的。而于阗则以此地作为其东境的关防。从尼壤继续往东走,就进入大流沙地带。那里沙流漫漫,聚散随风而定,人走过之后留不下痕迹。也正因为这样,有很多人在那里迷路了。在大流沙地带,放眼四顾,都是茫茫沙漠,分不清东南西北。因此。那些往来的行旅就把别人的遗骨聚集起来作为路标。不仅分不清方向,那里水草也很缺乏,热风肆虐,风起的时候人畜昏迷不清,很容易染上疾病。人们在那里时不时的还会听到歌和呼啸的声音,有时会听到哭泣之声。不知不觉间,人就会跟随声音,受到魅惑,不知道身在何处,这样一来就经常有走失的人。这都是鬼魂精灵所干的事……”

“是这样,”吕涛自嘲的耸肩笑道,淡淡的吐着烟,满不在乎道:“想想看,那么大的一个国家在某一天突然同时消失了,历史都没有被记载,这样的事情岀现在地下逝世界里,又有什么不正常的?”

李梅蹙着眉头,看着吕涛那副漫不经心,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心中就来了气,多少有些反感道:“那后来又是怎么发现的?”

“是一个叫斯坦因的外国人发现的,”吕涛无动于衷的继续抽着他的烟,淡笑着耸了耸肩继道;尼雅遗址那些辉煌的发现,就是属于精绝国时期的遗迹和遗物。遗址里的建筑、墓地和生活用品。都向人们揭示出了这个早期绿洲城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世界,令今天的人们瞠目结舌。

精绝国人最后在历史上出现时,已经是改名为鄯善的楼兰国的子民了。作为一个袖珍国家,仅有500名士兵的精绝国在那个兼并战争如同家常便饭一样的时代是不可能长期独立存在的。楼兰国在改名鄯善之后,因为是西出阳关第一站,又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扶植,曾经盛极一时。大约在东汉王朝的末年,强大起来的鄯善兼并了包括精绝在内的邻近的几个绿洲城邦。从那时起,尼雅河流域被纳入鄯善王国的版图,变成了它的一个行政区精绝国改名为精绝州。

鄯善王对精绝的治理比较高明。他任命当地的一些有势力的人物,委任官职。负责管理精绝州的人民。国王还保留了直接派遣官吏检查税收和监察地方官吏的权力。他还下令;全国的百姓如果在地方上遇到司法、行政、民事纠纷,都可以直接上诉国王,由国王本人裁决、处置。那时正是西晋时期,精绝人虽然没有了自己的国家,但生活比以前更好了,也比以前更安定。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曾经辉煌过的城邦,它的创造者在历史没有记载的情况下失踪了。 斯坦因曾在书中记载了一发掘经历;土块刚挪开,就见鲁斯塔姆(斯坦因探险队的成员)的双手挖进了光秃的地面。还没等我发问,他的手已从挖了不到六英寸深的洞中拽出1枚完整的矩形木简,封泥完好,函盖仍由原来的线绳捆扎完好。鲁斯塔姆的手指好象突然灌注了‘寻宝人’的力量。在扩大洞口,很快我就看到,靠近墙的地方及墙柱基座下,堆满了层层摞起的同样大小的木板。

根据斯坦因的描述,这显然是被人有意识地掩埋起来的一批文件,堆放在这处房屋的一个隐秘的房间里。后来的考证证明,那里是一处官署,负有保存公文和经济文件等方面的职责。这些契约等文献可能打算永久地保存在那里,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斯坦因也说;从这批契约埋藏时得到的照顾以及对埋藏地点的标示(在埋藏点前发现的那一大块泥块无疑就是起这个作用,也就是它促使鲁斯塔姆动手刨土)来看,文书的主人明显是在紧迫中不得不离去,但却抱有重返的念头。鲁斯塔姆一下就猜到那块标志的用意,因为现在农民被迫弃家而去时,他们仍然这样做。在掩埋时既没有遮盖,也没有用容器来保存这批极有价值的文件,这本身也清楚地表明离去之匆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主人仓促间离开了这里;还抱着重返的念头?他们为什么并没有返回?

遗址出土的木简中中曾反复提到苏毗人的侵略,称苏毗人性情悍勇,经常攻击精绝州,威胁着它的安全。鄯善国王为此颁布了很多命令,令精绝州的管理者们注意警戒。可见,这里的战争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是不是突如其来的战争使这片绿洲被废弃,使精绝人被迫迁徙到其它地方?这种情况是可能的。但是,既然是有组织的撤退,为什么撤退了的人们没有带走重要的官方文书呢?而且。在尼雅遗迹中,没有断戟残剑沉埋沙中,也没有白骨遍野的战争痕迹,所有出土的古尸,都是平静面又安详的,大礼安葬,陪葬物丰富。他们的墓葬,尽显太平盛世的风貌。所有的房屋遗址,都是完整的。它们排列整齐地坐落在那里,平静面又安详,仿佛它们的主人没有走远,烟炊当再次升起,牛羊会再次撒欢,尼雅孩子们的笑声会再次弥漫在大街小巷、村庄院落。如果说精绝是毁于战争,又该如何解释这不合理的一切呢?

也有人说,精绝可能是毁于自然条件的恶化。尼雅遗址在民丰县尼雅河流域北边,而尼雅河当时属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一条中型河流,从昆仑山上流淌下来的雪水孕育着尼雅河流域三角绿洲,成为西域精绝国得以世代繁衍的依托。西域的气候异常干燥,沙漠花的进程非常迅速,而其中的河流也经常改道或者消失。如果养育精绝州的尼雅河改变了流向,或者水量减少,如果风沙干扰了精绝人的生活。那么,精绝人确实可能放弃曾经世代生活的土地。

《汉书。西域传》称精绝国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苇茂密,无复途径。这样的地方很难住人,绝不会是精绝国人当初定居时的羊毛,可见当时精绝国环境已十分险恶。在出土的佉卢文木简中也发现了这样的条款:砍伐活树,罚一匹马,砍伐树杈,罚母牛一头。精绝国开始用法律手段保护树木,可见树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了。这是不是暗示着尼雅绿洲的生态已经开始恶化?精绝国的废弃会不会与自然条件的逐渐恶化有关?

如果水源仍在,沙漠化的进程就会收到遏制。精绝人如果面临干旱威胁,就必然与尼雅河的变化有关。因素可能有两个:一是河流改道,二是河的上流出现大规模的其它居民聚居点;对河水消耗大增。但现在人们并没有在尼雅遗址周围找到关于尼雅河大规模改道的证据,同时也并未在尼雅河上游发现任何人类聚居点的遗迹。另外,在尼雅遗址里,不少住宅周围都有巨树环绕,树干粗大至一人不能合抱,果园中林木整齐。桑木排列整齐,不少为数十年之巨桑。住处附近从堆积的淤泥看,还有水塘的痕迹。在这样好的生存环境中,很难说尼雅河会突然断流,导致精绝王国覆灭。即便是由于环境恶化,精绝举国迁移。可是,为什么没有开封的各类文书还整齐地放置在屋内墙壁旁?如果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搬迁,精绝人就更没有理由丢弃下官方的文件落荒而逃了。

“斯坦因?怎么又是外国人发现的?”一说起斯坦因这个外国人的名字,就使李梅有了点恶心的感觉。脸色是又急又怒道:“那我们自己人在干些什么呢?”

“操那空心干什么,”冰冷的回问,加上如此刺激的心理,让吕涛也是闷闷哼了一声。回头苦笑着耸了耸肩膀,表示无奈讲解道:“斯坦因(生于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早年在维也纳、莱比锡等大学学习,后游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1887年至英属印度,任拉合尔东方学院校长、加尔各答大学校长等职。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三次中亚探险。

第一次中亚探险(1900-1901)主要发掘和田地区和尼雅的古代遗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