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琼瑶王爷吉祥-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安静一些呢?
  永和宫最终的损失上报之后,胤祥的脸色更是难看,过火的面积太大,永和宫差不多可以重修了。诚贵人和伺候他的两个宫女的尸体也已经找到,都被烧得不成人形,分不清谁是谁。根据现场的痕迹看,有人事先反锁了诚贵人屋子的门,这让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很明显的,这个人要的就是诚贵人的命。
  木头被焚烧后的气味难闻,胤祥也不想去再去现场受罪,只是吩咐内务府将三人一起收敛起来。按贵人的例举行丧礼。
  新任内务府总管事弘晓破天荒挨了皇帝的骂,起因就是御下不严,导致内廷混乱。弘晓有些委屈,他很久没有被骂过了,这事又不是他的错,他接手内务府也不过一年,怎么可能全盘掌控。皇上又不是不知道包衣世家的能耐,怎么可以这样对他呢。
  被骂之后的怡亲王脸色十分难看,跌跌撞撞的出了宫门,一直到上了轿子都没能恢复过来。
  宫里的皇帝更是头疼,他还在想怎么把这件事遮掩下去。皇帝要是连自己的后宫都看不住,那还怎么去名正言顺的治理天下人啊。于是,军机处的几个大臣又被胤祥召了过来,要求帮着解决这莫名的起火事件。
  傅恒头疼的看向胤祥,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近几年来,他明确的感受到皇帝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耐心变差了,什么事情都要立竿见影,而且对衣食住行也越发的挑剔起来。宫中起火,这事说大也不大,但是一个处理不好却是会动摇民众信心的事情。
  皇帝明显是爱面子,不肯下罪己诏。于是傅恒带着来保,刘统勋,刘伦几个开始绞尽脑汁的帮皇帝找借口。如果这事不是发生在皇太后的丧期内,那容易解决得多。如今皇帝母子失和的谣言喧嚣于世,又遇到火情,这事就没那么容易处理了。
  一众军机大臣私底下讨论的时候,也感觉皇帝这几年对后宫掌控力迅速变弱,乾隆二十年之前,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类的传言。但是乾隆二十年之后,后宫的动静很容易就传到前朝了,其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最终,军机处按照皇帝的意思,将这一晚皇宫的大火大事化小,传递给各地的消息也只不过是邸报内的一句话:七月二十三日晚,紫禁城因风起火,皇上祷告于天,大火乃灭。
  宫内的气氛却十分紧张,各宫主子都在拼命的打探这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同时约束自己的手下不可乱走,以免被风暴波及。
  粘杆处将这四人的身份来历和人际交往都查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太多的疑点。而且查出的疑点汇总起来,更是让人晕头转向,找不到头绪。
  养心殿的小太监只和舒贵妃宫里负责喂鸟的小宫女亲近一些;慈宁宫引起火灾的太监却是和皇后身边的容嬷嬷交情较深。漱芳斋点火的宫女原本是伺候诚贵人的,据说还颇得宠信。永和宫烧死的宫女一个是庆妃的耳目,另一个则是原延禧宫伺候的人。这几人平日里全无交集,互不认识。
  胤祥看到这份报道,实在是不知道该去找谁算账,宫里剩下的几位,个个看上去都有嫌疑。手上的证据却没办法定任何一个人的罪。
  慎刑司也拷问了和这几人关系密切的太监宫女,却没有得到半点有价值的东西,反倒是因此弄死了好几个人。
  胤祥越发的烦躁起来,手都伸到养心殿来了,这幕后之人下一次是否就是要弑君了。不解决掉幕后之人,他是吃不好也睡不着,粘杆处被他逼得越发的紧了。私底下,他让慎刑司扩大了拷问的范围,宫内一时间人心惶惶。
  八月初一,舒贵妃遣人禀报胤祥,瑞贵人烧伤太重,于昨日晚间睡梦中去世。胤祥更是头疼,他本来还想等瑞贵人清醒后询问情况呢,却没想到十七就这么直接去了。等等,太医不是说十七的烧伤并不严重么,怎么就突然去了?
  胤祥立即让粘杆处去调查瑞贵人的死因,很快便有了结果。瑞贵人死于窒息,应该是睡梦中被人闷死的。伺候瑞贵人的几个宫人全部被拉到慎刑司进行拷问。瑞贵人的死因没人知道,却问出了让胤祥大吃一惊的结果:瑞贵人生前和令皇贵妃交情非同一般,两人经常鱼雁传书,且瞒着旁人。
  这两人的关系什么时候改善的?胤祥发现自己是一头雾水,他印象中也只有令妃对瑞贵人彻底无视。也难为这两人能在自己的密切监视下搭上线了,老八的手段还是一样的厉害。胤祥不由得感慨了一番。
  转念间,他又想到了自己粘杆处的忠心问题,他派了那么多人去监视老八的一举一动,却没有半点异常露出,要么是老八真的乖了,要么是自己派出去的人被老八收复了。想到粘杆处大部分人的出身,胤祥越发的怀疑是第二个可能,而且这样也可以解释最近自己的困境。
  自己彻底清理内务府的包衣世家,也损害了粘杆处部分人的利益,于是他们开始给朕不完全或者假的信息,造成自己的判断失误。胤祥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他被自己的推测狠狠的吓到了。他甚至开始想:老八到底隐瞒了他多少事情。后宫还有没有第二个包衣的主子,那个人是谁?十四是不是被那个人暗算死的?那个人在后宫还插手了多少事情。
  一直以来,胤祥对粘杆处的忠心都是很放心的,这也是他对付朝臣和宫妃最大的利器。如果手上这把刀都出了问题,他该拿什么去对付这些不省心的人呢。包衣世家是是一定要铲除的,因为这是长在大清身上畸形的毒瘤,会影响大清的安定和发展,永琏等人用命来告诉他,包衣世家不加控制后的结果。
  奴大欺主啊,胤祥再次感叹了一番。粘杆处的主力也是从包衣内挑选出来的,这一点经常被他忽略,以前用他们对付宗室大臣,总是无往而不利,现在对付的人变了,这忠心……。胤祥想起他刚过来时被弘历荒废的粘杆处,长长的叹息了一回,没准弘历当时就发现这些问题才停用了粘杆处的。
  既然起了疑心,胤祥看向粘杆处首领的眼神就变了,带着淡淡的审视。看到对方恭敬的跪在下面,他嘴上虽然在安抚,告诉他事情要查,也不要太着急了。心底却在一边盘算,不听话的奴才,是不是应该换一批了,该从哪里招募人手才是。
  次日,皇帝宣宁亲王弘皎面圣,两人关在养心殿内密谈了很久。宁亲王出去的时候,脸上红红白白的很是好看。
  弘皎完全不明白,皇帝突然任命他为正白旗都统,让他在正白旗的年轻子弟中招一批人做暗探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皇上难道不知道么,八旗的荣誉是很重要的,一般人家哪舍得自家孩子去干这种暗地里的事情,更别说这其中的风险了。就算是破落了的八旗子弟,也有铁杆庄稼,无需担心生计。如此一来,人手多少不说,忠心也是很难保证的。皇上您到底是发的什么疯;居然想出这么异想天开的主意来?
  


☆、过渡

  另一方面,弘皎还是对皇帝不放心。
  皇帝是一种善变的生物,他的恩宠并不牢靠,也不可信。今上一上台就将雍正朝风光无限的怡亲王一脉踩到泥底去了,却在二十年后再度让这一脉风光无限,这天与地的转换,让他们都很莫名其妙,也很不安。
  虽说这两年皇帝从各方面都给他们一家长脸,尤其是对弘晓,那个恩宠和信任已经超过了皇帝的亲兄弟弘昼和弘瞻。但之前的处处打压还历历在目,想到就睡不能安枕,经常半夜从梦中惊醒。因此,不管是他还是弘晓,心中都存有一份疑虑,皇帝最近的隆宠是不是新的打压方式?貌似雍正皇帝对前廉亲王似乎就采用过这种方式。
  兄弟之中,唯有长兄弘昌对皇帝的隆宠泰然处之,只是每次提及如今的皇帝时都满脸鄙夷之色,明晃晃的嘲弄让他们兄弟心惊胆战。这个哥哥,少年时叛逆和皇帝对着干也就罢了。如今老了,怎么还是这样,他这是怕皇帝不收拾他么?他难道不知道他的举动每次都吓着弟弟了吗?弘皎发现他从来都看不懂这个大哥,大哥做事也从来不跟他们解释。
  弘皎暗中各种纠结,却也只能走马上任,乖乖的给胤祥办事。空降成为正白旗都统的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快他就没有功夫纠结皇帝为什么要扔给他这么奇怪的一个任务了,每日里忙得昏天黑地。只是组建暗卫的事情,进展非常的缓慢。
  胤祥将新建暗卫的事情扔给弘皎之后,就没有再费心思,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前朝后宫,都需要他亲自坐镇。皇太后的梓棺还停在慈宁宫,就算是为了面子,他也得每日乖乖前去报到装孝子,顺带观察各个嫔妃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心理活动,并据此作出一些对策来。毕竟,这些嫔妃,都不是省油的灯。
  豫妃一直没有交出太后势力的举动,硬抗着没有求饶,这让胤祥很是不满,对豫妃的评估也更上了一个档次。对于不能抓在手中的势力,他不介意彻底的摧毁掉,当然,必须要找到这个势力的老巢,以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之前他就是太过心软,这才姑息了皇后和令贵妃等人,让他们在宫里给他使了不少的绊子,留下了多少的后患。如今的他,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豫妃你要是不肯乖乖就范,那朕就让你生不如死,看你还敢不敢挑衅朕的威严。
  只是,如今还在太后的重孝期内,不能有太明显的举动,不然会留下话柄。胤祥也只能暂时放过豫妃,准备等太后的重孝期过后,再好好的和豫妃交流交流。不过,他也不打算让豫妃过得舒服,于是,豫妃在养病期间,所有的待遇减半,同时需给太后抄经祈福。
  豫妃在得知宫中起火的事件后,淡淡的笑了。令皇贵妃留下的势力,比他想象中还要大一些,做起事情来,也干脆利落得很,效果也出乎了他的预料,很好很不错。
  他只是想不通一件事情:明明都有这么大的势力了,为什么还会把自己给折腾没了?你事先不会做点准备么?八弟你到底是有多愚蠢,才会每次都在拿着一把好牌的情况下输得连渣都没有啊!上一次是改名除籍累及后人,这一次貌似有了点长进,没有连累到其他人,只是你不觉得你这么死去太丢人了么?
  怀揣着对自己八弟的怨念,豫妃再一次捋了捋宫内的关系,末了仍然是长长的一声叹息,带着浓浓的遗憾。
  胤祥的责罚对他来说是毛毛雨,根本没法让他动容。外面的监视他也不担心,毕竟令皇贵妃之前的渗透很是有效。只是胤祥的心思……,豫妃摸不透胤祥的心思,却明白胤祥对未知势力的执着,既然他认定自己手上有太后残留的势力,那肯定不会就这么简单的放过自己,雷霆的手段应该还在后面。该怎么样让胤祥彻底死心,豫妃拿不定主意。
  夏日的夜晚略显闷热,豫妃看向窗外夜空的眼神复杂无比,最终,他下定了决心。未几,豫妃再次动用了令皇贵妃送与自己手绢,这次,一道简单的消息悄无声息的被传递给了后宫最没存在感的主位婉嫔。
  婉嫔收到消息后,彻夜未睡,对着佛堂的佛祖多念了好几遍佛。
  太后七七之日,豫妃自尽于宫中,留下遗书:妾感太后深恩,愿以身相随,到黄泉去伺候太后。
  胤祥得知消息后,气得摔了养心殿里所有的东西。粘杆处的一群废物,连人都看不住,都是干什么的?朕要的是皇太后留下的东西,不是豫妃的尸首。你们这群吃里扒外的奴才,总有一天,朕会好好收拾掉你们的。
  想到还要给豫妃加封,他就气不打一处来,老七啊老七,你倒是选了一个好的名头啊,为了表彰你的孝顺,朕还真不能对你怎么样。你别以为这样就可以算了,你给朕等着。气得脸色铁青的胤祥,还是只能颁下口谕:豫妃孝心可嘉,追封豫贵妃。随豫贵妃进宫的两位宫女,为豫贵妃殉葬。
  在太后出殡的路上,皇帝横竖看多罗淳郡王弘景不顺眼,好几次因为他脸色不够哀戚而责罚于他。等到太后的棺椁到了地头,倒霉的淳郡王已然没有了未来三十年的俸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皇帝对淳郡王不满呢,一时间众人都离淳郡王远远的。只是大家都不明白,淳郡王是怎么得罪了皇上,居然被这么厌弃,没听说淳郡王有过分的举动啊!
  傅恒扶额,皇上又发疯了,您好歹注意点形象吧,对着一个闲散郡王发火干什么,他又碍不了您的事情。虽然现在宗室对朝政已经没什么影响了,可您也不能明着和他们作对啊,传出去,您的名声也不好听啊,还让那些汉人白白看了笑话。难道您打算效仿世宗?可您不是一向看不上他的么?怎么最近几年的做法越发的像先帝了呢?
  接着,胤祥以太后大丧的名义需要守孝,一切从简的名义,放出去了一批宫女太监,尤其是伺候过太后和豫妃的,几乎都在被放出之列。朝堂上又充斥着一片叫好之声,圣明天子的赞颂让胤祥有些飘飘然。
  后宫开始平静下来,舒贵妃没有再和庆妃针锋相对,转而频频召见自己的母亲和嫂子,经常一谈就是个把时辰。没过几日,皇帝案上就摆满了折子,说的都是同一件事:皇十五子养在养心殿不妥,皇上还是早为阿哥选一位母亲抚养才是。毕竟皇上日理万机,小阿哥呆在养心殿难免吵到皇上,而且有了母亲的关爱,对小阿哥才好不是。话里话外,都暗示舒贵妃是最好的抚养人选。
  胤祥看着这些折子冷笑,大哥你做事的手段还是这么粗糙,小十五是朕这辈子唯一还活着的儿子,怎么能轻易给你。你以为你那点心思,朕看不透么?你说你这么大人了,怎么搞起算计来还像小孩子呢?后宫不得干政,你大张旗鼓的拉了这么多大臣,你也真不怕忌讳?
  不过这些忠心不够的大臣,到确实该整治整治了,二心之臣,不能留。很快,皇帝借故将上了折子的几个大臣贬谪外放,朝中顿时没有人敢再提十五阿哥的事情了。十五阿哥继续住在养心殿由皇帝亲自照顾。
  舒贵妃也被皇帝斥责了几回,差点被剥夺了凤印,顿时安静了下来,不敢再生其他事端。
  同时,胤祥将原本寄养在慈宁宫的七格格和九格格交给了舒贵妃,让他好生抚养,说这两个格格接连失去额娘和玛嬷,请舒妃多加开导,顺带教教这两位格格女工针指,免得以后嫁不出去。
  接到圣旨的舒贵妃脸上红红白白的很是好看,他咬牙切齿的谢了恩,领着两个格格回到自己住的钟粹宫,开始教虚龄六岁的七格格女工针指。
  就在这段时间里,十一阿哥聪明伶俐,好学不辍的流言渐渐的传了开来,然后满朝皆闻。尚书房的老师纪昀也公开表扬了好几次十一阿哥的文采斐然,称其资质出众。一时间,众臣的眼光都聚集在了十一阿哥身上。
  毕竟,在皇帝还活着的儿子里,五阿哥无爵出宫建府,娶的福晋也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家女子,很显然是被皇帝放弃了的;八阿哥有腿疾;十二阿哥被皇帝骂过,至今还在阿哥所抄书呢;十五阿哥还是个奶娃娃,又爱生病,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得大;唯一能看的,也就是十一阿哥了。皇帝年纪已过半百,心思活络的也开始动起了别的念头。
  十一阿哥背后的人,终于还是忍不住跳了出来,胤祥对庆妃的耐性表示遗憾。这弊也作得太明显了,也就是纪昀这等文人才会上当。果然,老三也就会搞搞流言什么的,比起老二老四老八的手段,简直是差得远了。
  


☆、年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