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纪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聪颖异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立为太子。今不意以时疫薨逝,深为轸悼。谥理悼,着礼部筹办大丧。”
皇帝迁去洛阳就是怕皇子们染病,可是太子竟然没有躲过去,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人为。古代孩子死去是常事,因太子的身份敏感,才多了几分猜测,涵因没有去接着想这个问题,现在信息太少,分析也分析不出所以然来,再说就算知道了真相也无关她的大局。
太子薨逝,宫中也变成了黑白的世界,人们对于一年两次着素服,私下里已经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年景不好,有人说是不祥之兆,更有人传言天下将要大乱。这些留言零零碎碎的传到宫里来,连涵因都听到了几次宫女太监的私下议论。
好在这次国丧期只有七日,天下官吏除了有爵位在身的,只需素服三日便可除服,而且无禁婚嫁宴饮。宫里和有爵位的皇亲国戚和高官府里则须七日服满。上次长公主的丧仪是皇后的规格,皇帝哀痛欲绝,恨不得以太后礼操办,好歹被礼部劝住了,谁也再禁不起那样的折腾了。涵因换上了白绸仙鹤纹包黑底银丝万字纹绲边儒裙,不施粉黛,双耳只戴一珍珠耳钉,更显得淡雅清丽,连见惯**佳丽的文妈妈见了都不禁赞道:“姑娘好模样。都说素服最是考验姑娘家的颜色,姑娘的容色却不减半分。”
涵因道:“妈妈说笑了。太子薨逝,天下哀绝,涵因哪顾得上自己的样貌。”
文妈妈忙肃然说道:“这是当然。”
“太皇太后、皇上什么时候回来?”涵因把话题岔开。
“应该也就这些日子了。”文妈妈回道。
涵因想到皇帝对她的态度,心里一阵不舒服,可是自己要怎么脱身才好呢。
皇帝终于从洛阳回道宫中,几日的忙乱之后,宫中又恢复了往日的严整和肃然。
贤妃回道毓福宫,见泰王的病已经好了,心中欢喜,拉着泰王的手嘘寒问暖,煞是亲热,仿佛真似多日未见孩子的慈母。
晚间贤妃把紫秀叫过去问了问这期间的情形,紫秀把乳母病故,涵因如何衣不解带的照顾泰王,文妈妈如何住持大局,一一说了。至于一众宫人如何懒散惰怠却没多说,只把文妈妈惩治那两个婆子的事一带而过。这些宫人关系盘根错节,就算贤妃知道他们的错也不会一下子都责罚了,紫秀谨记着涵因的吩咐,并不趁机说他们的坏话。
“嗯,是个忠心。你就做泰王身边的一等宫女吧,好好的伺候泰王,泰王身边的事,往后都要你来尽心了。”贤妃听完了紫秀的汇报心里满意,特别赏赐了一番,又吩咐陈妈妈按等级放赏。
留守的宫人本害怕紫秀告状,都提心吊胆的,没想到她却说得都是好话,众人得了赏赐又有了体面,纷纷来谢紫秀。
他们悄悄置办了一桌酒席,好说歹说把紫秀拉了去。
“紫秀姑娘赏脸喝我们一杯酒吧。”一个婆子谄媚的笑着向紫秀敬酒。
另一个则说:“我们这次能得到娘娘的赏赐,多亏紫秀姑娘美言。”
紫秀笑道:“可别谢我,照我的意思,那几个惰怠耽误差事的,应该回了娘娘打一顿撵出去才好。是泰王殿下宅心仁厚,说宫人们虽有刁钻的,但大多是勤勉尽忠的,殿下顾念旧情,才放了你们一马,若是以后你们谁再敢耍滑头糊弄,再不饶过的。”
众人连忙称“是,奴婢们必然忠心耿耿侍候殿下。”又是斟酒又是添菜,好一通巴结。
回来之后,紫秀跟涵因商量了一下,选了几个老实本分的,让他们在泰王身边伺候,贤妃看了名单只添减了一两个人便同意了。
涵因这次照顾泰王有功,太皇太后把她叫过去好好赏赐了一番。皇后病了,叫众人不必去请安,但也派人赐了不少物什。
倒是皇帝,不知是为了太子薨逝的事情过于伤心,还是忙于朝政,竟一直没再来找过涵因。让她松了一口气。
如今已是腊月,算算日子,再过几日就要到除夕了,她可不想再宫里继续待下去。于是便跟贤妃请示,要回靖国公府,贤妃也觉得她在宫里住的时日很长了,而且觉得泰王跟这位亲姨母太过亲厚,让她微微感到不舒服,便同意她回去。
“这自然是应该的,皓宁回府的时候还跟我说想你了,让我赶紧把你送回去,再者也快到除夕了,想必你也不愿意被关在这宫里面。”贤妃笑吟吟的答应了涵因的请求。
第二天,涵因便向太皇太后辞行了,太皇太后还有些舍不得涵因:“要时常想着回来陪陪我这老婆子。”说着一挥手,赵妈妈端过一个雕朱雀描金的金丝楠木牌子来,“姑娘想觐见太皇太后的时候,就把这牌子递上来,太皇太后自会有恩典。”
这是太皇太后或者皇后赏给特别看重的外命妇的牌子,她们若是想要入宫觐见,可以把这个牌子递上,等候太皇太后或者皇后的召见。这也是一种殊荣,通常只赐给身份最贵重的外命妇。
涵因一见这个,忙受宠若惊的下跪谢恩。
皇帝连着忙了几天,才从琐碎政事中脱身,想到自己的孩子在自己怀里慢慢阖上眼睛的样子,他就无比痛心。都说天家无父子,众臣也只看到他不停地趁机调整朝堂,谁又知道他心中的痛苦。还好另一个儿子保住了,若是连失两子,可叫他怎么办。想起那个毫不畏惧,冷眼看他的小妮子,心中的烦躁稍解,离开这么些日子,回来之后也一直没见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而且,好歹替自己保住了一个儿子,皇帝更是对她高看了一眼。
这日把事情处理妥当,皇帝便摆驾毓福宫了。
和贤妃敷衍几句,就去看了看儿子,皇帝见泰王健康如初,也放下心来,似是无意的问道:“听说泰王生病这些日子都是郑家的小姑娘在照看,这是大功一件,要好好赏赐。”
贤妃在一旁说道:“是,太皇太后已经赏赐过了。”
“人在哪呢,叫过来,朕要亲自赏赐。”
“回皇上,郑姑娘已经回靖国公府了。皇上要把她宣进宫吗?”贤妃觉察到皇帝语气中的兴奋,眉头难以察觉的微微皱了一下,又立刻笑着回答皇帝。
皇帝的声音语调没有变,但语气中却没有了刚才那股子兴致:“哦?回去了,什么时候?”
“就是今天上午,跟太皇太后辞行之后便走了。”贤妃暗暗观察着皇帝的表情。
皇帝淡淡瞥了一眼刘公公,刘公公此时低首垂目站在一旁,这轻轻一瞥却似千斤重,让他不由一抖。皇帝不再看他,淡淡的说:“那就回头就直接下旨褒奖吧。”然后也不再提这事,开始考校泰王的功课。
没想到泰王病这么长时间,功课不仅没有落下,还学比之前理解的更深了。皇帝大感满意,贤妃也跟着长了脸,很是得意,但是心里面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出宫
涵因被太监引着出了宫门,早有靖国公府的下人候在宫门口,见涵因来了,上去行礼:“给姑娘请安了。”
涵因点点头,让她们扶着上了车。一路无话,到了国公府。
车进了府里,见到大太太身边的徐妈妈候在二门前,见车来了,忙迎上去,给涵因打了帘子,扶她下来。
“这都好些日子不见了。妈妈可好。”涵因笑盈盈的,见是徐妈妈来接,知道靖国公府更看重自己了。
“姑娘折煞老奴了,拖姑娘的福,老奴还能多伺候太太几年。”徐妈妈的态度更加恭谨了,上来搀着涵因。
“前一阵时疫闹得厉害,府里可都好么。”涵因边走边问。
“老太太、两位老爷、大太太并几位公子、姑娘都没事,只是二太太一直在打点上上下下的事情,太过操劳,一到洛阳就病倒了,好在不是时疫,现在还在洛阳别院里将养着。府里现在是大太太主事。”
“幸而没有大事,大舅母可又开始辛苦了。”涵因没想到大太太这么轻巧的又把管家权拿了回来。
“谁说不是呢。”徐妈妈笑道,眼中也略有些得色。
涵因看看天色,大约已到了未时,“老太太可已经歇了午觉?”
“今天老太太特特没歇,正和大太太等着姑娘呢。老太太想念姑娘,叫姑娘一回来就过去呢。”徐妈妈扫了一眼身上穿的海龙皮出锋的鹤氅,毛色黑的油亮,一看就不是寻常物件,伸出手的时候,露出白色暗银缠枝莲纹缂丝大袖衫,虽是素服,却是上造的精品,不由态度更加殷勤。
“那这就去吧,怎可让长辈久候呢。”涵因拢了拢鶴氅的大毛领子,她本无意炫耀什么,但是这府里的人都是一双富贵眼,见国公府派去的是专送大太太进宫用的朱漆雕花描金楠木厢绛色盖驷马轩车已经留了心,这一会子三拨想干的、不相干的人,都来这二门附近探头探脑了一回,既然她们想看,那就索性就张扬到底好了。
天气寒冷,锦荣院的正房已经换上了厚厚的青色缎面万字团寿纹的棉帘,守在门口的丫头见人来了,高高打起帘子笑着向里面通报:“涵姑娘回来了。”
明间、次间之间已经撤下了珠帘,换上了六屏香樟木松鹤延年雕花隔扇,暖阁里笼着银碳的火盆,暖融融的。坐榻上铺了寸许厚的秋香色十六团花条褥,靠枕上搭着大银狐皮坐褥,老太太很是随意的靠在上面和众人说笑着,看样子心情不错。大太太坐在一旁,王夫人竟然也从王家过来了,皓轩和涵因的两个哥哥也都进了内院,皓铭在洛阳给母亲侍疾没有回来,皓宁和二老爷家的两个庶妹坐在下手,二太太说她俩太小,容易过了病气,不叫在那里呆着,因此她俩便跟着老太太回了长安,回来的人里独独没见到皓辉。离国丧结束还有两日,众人还都着素服。
涵因一进门,先给长辈们磕头行礼。
老太太笑眯眯的说:“这次你在宫里立了大功,贤妃娘娘已经遣人过来跟我们说了。”
“涵因不敢居功,只是为皇上、娘娘尽忠罢了。”涵因低首敛眉,一副谦恭的态度。
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笑容更加祥和慈爱,向涵因伸出手:“来,上这来坐。”
涵因连道不敢,大太太笑道:“这孩子太过老实,叫你去你就去吧。”
涵因这才到老太太身边坐了。
王夫人笑着凑趣:“果然进了宫一阵子,回来便不同了。可见到你徵儿姐姐了。”
涵因就知道她今天来是为了问王徵的情况,四妃虽是位分最高的嫔妃,却并不能时时见到亲人,美人更是根本没有资格,王夫人在少之又少的觐见淑妃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女儿。
“美人很是受皇上宠爱,淑妃娘娘也很照顾她,吃穿用度都是上上份的,皇上还常有恩赏,请姨母放心。”
王夫人点点头,表情有些掩饰不住的郁郁。
老太太见女儿这样,心里唏嘘,也只能劝道:“我就说徵儿是个有福的,等以后诞下龙子就更好了。”
王夫人却忍不住掉了眼泪:“总是千般富贵,在那不得见人的地方,总是让人揪心。”
大太太和她同病相怜,想起自己的女儿,也红了眼圈。
老太太看着自己的女儿和儿媳,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又振作精神说道:“今天涵因立功回来,这是咱们家的大喜事,你们的金豆子还要留着赏人,没的在这乱撒。”
大太太和王夫人忙收了泪意,笑道:“老太太说的是,我们该打。”
涵因赶紧说起宫里的趣闻,好容易把气氛缓了回来。
皓轩在一边坐着,也不上前凑趣,只是笑着看涵因在长辈面前周旋。涵因陪着老太太说话,不时偷空瞅他一眼,偶尔目光对上,两人脸一红,又赶紧把目光别开。
皓宁看出他俩的小心思,到皓轩跟前悄声打趣:“我若是让哥哥遂了心愿,哥哥怎么谢我?”
皓轩脸红了红,却没有板着脸教训妹妹,也笑道:“你还有功夫担心别人呢。”
这回轮到皓宁脸登时红了,啐了一口:“哥哥真坏,惘妹妹还替你操心。”
“你们两兄妹在那叽咕什么呢?”老太太看这兄妹俩在说悄悄话,饶有兴致的问。
“哥哥在惦记涵姐姐……”皓宁故意顿了一下,见皓轩脸一下子白了,接着笑嘻嘻的说:“去年做得孔明灯,说样式别致,想今年再做一个玩。”
皓轩的脸半饷没回过血色来,瞪了皓宁一眼,才笑着问涵因:“妹妹做这个可方便?”
“不费事,左不过那几道工序,只让他们多准备些竹篦、宣纸便是了。”
“那就有劳妹妹费心了。”皓轩的脸色好容易恢复了正常,心还在扑棱扑棱的跳。
涵因低着头,再不敢抬眼,小声答道:“大哥哥客气了。”
老太太瞥了自己这几个孙子、孙女一眼,笑道:“先别光顾着贪玩,年下去跟你们老爷、太太走亲戚朋友,把你们自己该备的礼都备好,没的叫人家说咱们家的孩子轻狂。”
“早在洛阳就备好了,老太太放心。”皓宁撒着娇,她这回去洛阳,可算是称了心,买回一车的东西准备当年里送给关系好的姑娘们。
大太太在一旁坐着没说话,捧着一碗热茶,看不出神情,过了一会忽然问郑钧、郑钦两兄弟:“你们今年不回荥阳祭祖了么?”
郑钧恭恭敬敬的回道:“弟弟二月份就要春闱,这一来一回路上就要一个多月,相等弟弟大比之后再做打算。”这件事情是跟靖国公反复商量之后才定下来的,大太太应该早就知道了。现在却突然明知故问。
涵因不由看了一眼大太太,琢磨着大太太对他们兄妹的态度。
“涵因,你也累了,先回去换换衣服,好好歇息歇息。太子刚薨,不得宴饮,晚上咱们娘几个就一起吃顿饭,权当为你接风了。”老太太态度依然是那种不紧不慢的和煦慈爱。
“多谢外祖母。”涵因行了礼,便回自己的院子了。
沁雪早到了锦荣院等着,被锦荣院的小姐妹拉到耳房吃茶点,叫一个没留头的小丫头在前头看着。
涵因一出来,那个小丫头就赶紧跑去叫沁雪。
沁雪闻声赶紧出来,小跑到涵因面前行礼:“姑娘可回来了,张妈妈、慕云姐姐、祈月姐姐都在院子里等着呢。我是专门来接姑娘的。”
涵因看见她嘴上还沾着点心渣子,“扑哧”一笑:“你是专门来接我的,还是馋虫犯了,专门来坑人家东西吃的。”
沁雪脸红了红,赶忙用手背抹了抹嘴,涎皮赖脸的说:“姑娘回府是大喜事,奴婢也跟着沾沾光。”
涵因拿她无法,摇摇头,“好了,快回去吧,想是他们几个也等急了。”
先时,已有小丫头跑回去通报。涵因刚到月亮门,便看见张妈妈带着一众丫头迎了出来。
涵因赶上去问道:“妈妈这些日子可好。”
张妈妈着实想念涵因,拉着她看了又看,话里就带了哭腔:“我的姑娘可回来喽。瘦了这么多,在宫里可受委屈了?”
祈月在边上插嘴:“听说姑娘被拘在宫里,妈妈都快急死了,整天对着观世音菩萨念经祝祷。”
别人都看她身着华服,荣耀非常,而自己的老乳母却只关心自己胖了瘦了,涵因心里流过丝丝暖意,笑道:“妈妈放心,我这不是挺好的么。”
涵因先去内间换了衣裳。顺手把贴身藏的名册放在褥子下面。然后才出去。
“姑娘这个时辰回来,午膳用了没有。”慕云在一旁凑上来。
“慕云姐姐这么一说才想起来,我早上就吃了小半碗碧梗粥就了一个鸡油卷,后来就一直等着出宫,回来也没顾得上吃,现在才觉得饿了,屋有什么吃的,就赶紧给我端来吧。”
“在炉子上腾着红豆山药饭,还有山鸡铺子肉煨笋干,榛蘑烩菘菜,还有枸杞花生暹猪手汤,都是年下庄上送来的山货,还有宫里赏下的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