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纪事-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敢不奉诏吗?”
戴裕光冷声说道:“皇上昏迷在床,我们也见不到皇上,全凭公公一张嘴难道就定下储位,公公若是矫诏行事,岂不危害大统。恕臣等不能奉召。”他这样一说,下面有几个支持梁王的,也鼓噪道:“臣等不敢奉召。”
刘公公对戴裕光怒目而视,刚要说什么,大业殿里面传出一个女声:“戴裕光竟然结党抗旨,意图扰乱朝政,还不把他和同伙拿下。”
戴裕光也一下子恼怒了:“军国大事,怎么可有女人参与!” 他还没说完,高煜便带着几个禁军冲了出来,将戴裕光和那几个附和他的人拿下了,拖了出去。三省其他的官员也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他们几个文官能控制的形势,刚才还想再看看热闹的也低下头不说话了。
只听里面的女声说道:“本宫奉皇命摄六宫事,本宫并非想要干政,但储位大事,自然是要按照皇上的意思执行。戴裕光结党营私。抗旨不遵,扰乱内宫,本宫维持宫内秩序,自然是要拿下。”原来这人是李德妃。涵因此时就坐在她身边,在她耳边说一句,李德妃就大声的念一句。
众臣们也意识到局面已经完全被刘公公这一伙人控制住了,彼此相视一眼,知道想翻天没那么容易了。
刘公公见众人又安静了下来。说道:“尔等可愿奉诏?”
崔澄率先对着皇帝的寝室下拜,说道:“臣谨遵皇上谕旨。”
其他人见他都奉诏了,又看见戴裕光的下场,也不敢再犹豫,纷纷下拜说道:“臣谨遵皇上谕旨。”
刘公公原本并不想立楚王为太子,对于他最有利的是把持着还没咽气的皇帝,但是涵因通过姜源掌控天武军,他怕涵因趁机灭了自己,立太子就竖起另一个靶子,矛盾的焦点也由将死的皇帝转移到新太子身上。涵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射向这个新靶子的明枪暗箭之上,何况他有了拥立之功。涵因在这种迫切需要支持的时候,不敢做出过河拆桥这种事。
涵因实际上也不想立,封了皇太子也就等于巩固了杨珣即位的合法性,以后自己想要操控朝政增加了许多困难和变数,但是她手里姜源这颗棋子抓得并不是很捞,姜源不是她的人,而是通过陈成跟自己合作的。那么万一他和刘公公达成了协议,那么自己就会被轻易撇出去,这样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白费了。在李湛来之前。她必须手握更重的筹码,保证姜源继续看好自己,跟自己合作。涵因和刘公公各怀着心思,最终一致决定将楚王捧上太子之位,于是有了今天这一幕。
第二天朝会,百官集齐,高煜带着禁军将昭阳殿团团围住。众臣已经意识到事情有问题,但所有人在此等威压之下,也只能静观事态变化。
皇帝第一次没有出席大朝会,但刘公公却宣了一道旨意:“众臣听宣——”
在场的朝臣不知道什么事,都跪倒在地。
刘公公拖长声音宣读道:“礼重承祧,义存继体,思崇守器,必务建储王者所以固大本而贞万国也。楚王珣,温仁宽明,聪敏孝爱,动合至性,居无放心。乐善承颜,旷度容众。恭勤《诗》、《书》之教,率由忠愿之风,懿兹徽猷,光我上嗣。朕纂奉宝位,丕宁圣图,钦若旧章,用建储贰。爰俾主鬯,以率问安,统正龙楼之苛,昭宣甲观之兆,宜膺茂典,允属元良。可册为皇太子,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这是立楚王杨珣为皇太子,如此突然,让许多人都措手不及。杨珣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气色并不是很好,时时咳嗽一下,他尽力克制着,虽然早有准备,但听到旨意的时候,仍然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猛地咳嗽了几声,脸漾起红晕,大声说道:“儿臣接旨。”
众臣彼此面面相觑,他们大多数都是消息没有那么灵通的中层底层官员,只感觉这些日子有什么不一样了,今天忽然听到这样一份诏书才意识到要变天了。
尚书右丞崔澄率先大声说道:“臣等接旨,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原皇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下面的人也都跟着呼喝起来,众臣的声音回荡在昭阳殿的宫阁之中,让这个没有皇帝出息的朝会的气氛也肃穆了起来。
因为皇帝病了,册封太子的仪式也简单了起来,礼部把仪式的程序简化到了最低,但是仍然折腾了一整日。
楚王的咳嗽更加厉害了,当天晚上就宣了太医。涵因颇为担心,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让楚王坐实储位,以免之后发生变故,李湛还在西北,洛阳她也不能够完全控制。她不能让李湛光杆一个人来洛阳,现在这种状态,大家都凭实力说话,没有兵孤身前来一定会被人吃的连渣滓都不剩,她一直在想找个什么理由,让刘公公没办法拒绝李湛带兵来。
皇帝仍然在昏迷之中,却偏偏还剩最后一口气,吊在那里怎么也咽不下去。萧贵妃已经来了两次了,哭闹了半日,都被刘公公挡了回去,她没有儿子,六宫主管也由李德妃接手了,她自然不甘心,但这种时候,谁还会估计她呢。而崔贤妃和许昭仪则生怕新太子把自己的儿子当威胁除掉,现在反倒是一声都不敢吭。
为了避免麻烦,最后刘公公干脆命令后妃都不准出自己的宫殿。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皇帝死,刘公公盘算着如何在新帝之后继续保持甚至扩大自己的权势,几位宰相想着怎样争取到实权,涵因则在盘算如何让李湛一举控制军政,分到最大一杯羹,才不枉自己这番操作,而跟多的人只能随波逐流,忐忑的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各种情绪在片诡异的平静之中酝酿着发酵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涵因已经让文妈妈悄悄给霄云传递消息,让他把这些日子的变故传回西北,告诉李湛随时做好准备出兵。
今年的十月格外寒冷,往年这个时候,还有最后一波菊花可以赏,然而今年,天上已经掉下了细细的微雪,整个天空布满了阴云,闷得让人难受。文妈妈本来替太后照管着花房,每到这个时候,她都会拿出精心在暖房之中培育出的反季鲜花,来讨太皇太后的欢心。而如今她也顾不得这些了,她忙着维持宫中的秩序,还要想办法绕开刘公公的耳目帮涵因给霄云传消息。每天还要来看看皇帝的情况。
皇帝寝宫贴身伺候还是靠宫女,而此时,皇帝的宫女虽然按部就班的伺候,私下里也在各寻出路,皇帝的第一大宫女是刘公公的人,她在皇帝死后会领一份优厚的待遇出宫,因为她还有品级,回了家乡,也会领到半俸,并且享受命妇待遇。虽然现在她已经二十五岁,算是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但是一旦出宫,还是香饽饽,不乏富贵人家求娶,甚至一些官宦人家会愿意给儿子娶这样的女子为续弦。
但是这是最顶级的宫女才有的待遇,大多数也只是发遣回到自己普普通通的家,重新过上普普通通的生活,见识过宫中的富贵,再回去,落差是巨大的,她们中的一些人便有立志终身在宫中的了,除了本人的意愿,还需要有个好去处接纳她们,因此她们就格外关心自己将来的去向。
文妈妈试探着向她们中的一些人招手,果然收到了回应,皇帝身边一个二等宫女希望能够进入尚宫局。
小宫女细心的将老参汤灌进皇帝的嘴里,及时的将顺着腮帮子流下的汤擦干净,忽然皇帝眨了眨眼睛,竟醒了过来,只是嘴角动了动竟然说不出话来。第一大宫女昨天值夜,今天早上看过皇帝之后交了班回去休息了,曹义去盯着给皇帝准备后事的事情,缉事府的事情已经堆积如山,刘公公也不得不离开大业殿处置事务,皇太子侍疾整晚,现在在大业殿另一侧的暖阁睡下了,小宫女急忙告诉今天当值的主管这位二等宫女。她做了个嘘的手势,让她不要声张。
她若无其事的走了出去,没有跟守在外头的小太监和太医说一个字,走到了大业殿的偏殿,自皇帝发病,涵因就跟着德妃搬到了这里:“夫人,皇上醒了……现在没有旁人,我先来告诉夫人了。”
涵因微微有些紧张,她吸了一口气,说道:“好,我去看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 感谢安藤正树。的打赏,还有我心飞扬wee的粉红票~~~~
·
VIP卷 第六百四十一章 驾崩
大业殿的寝宫中散着玉华香的味道,仍然隐隐的透出一种病人独有的腐坏气息,涵因一个人走进去,站在床前,将那明黄的帐子撩起,皇帝消瘦蜡黄的面庞便呈现在了涵因的眼前,涵因如此居高临下的看着他,心中有种畅快,但却也难免涌上一些悲凉。
皇帝也听见了动静,抬起眼皮看着她,双眸却毫无神采,嘴翕动了几下,发出了一些含混的声音,涵因将桌上的水拿了起来,给他喂了几口。侧耳倾听他微弱的声音:“姐……姐……姐姐……是……是你吗?”
涵因扯出了一个笑容,但眼底却没有丝毫的笑意:“是啊,可不就是我吗。”
“你……回……回来了……”皇帝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身子颤了一下,看的出他想要坐起来,但是却无法完成这个动作,之后,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目光中带着恐惧,将一只胳膊挣扎着抬了起来,那支干枯的手伸向涵因,他的呼吸也骤然急促了起来,大口的喘着气,断断续续的吐出几个字:“你……你想……怎么……怎么样……”
涵因没有躲,而是忽的抓住那只手,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笑容,目光却冷到极致,看着这个曾经在背后给自己狠狠一刀的弟弟,说道:“是啊,我想怎么样呢,你今天所拥有的东西,都是我争来的,你今天所达到的高度都是我捧上来的,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告诉你,我能给你一切,也能收回这一切。啊,对了,皇上恐怕还不知道,吴王谋反了,不过我揭穿了他的阴谋。你的皇位将传给楚王……之后嘛,李湛会摄政……再之后嘛……”她的声音很轻柔温和,咬字却格外清晰,皇帝听了却是浑身一震。
皇帝想要挣开她的手,却没有力气,他喘息着说道:“你……你恨我……所以……回来报复我……这一切……”
涵因“哈哈哈”的笑了起来,笑声低沉却让皇帝感到绝望,只听她说道:“恨你?也许在刚刚回来的那个时候是觉得恨。但现在不了,利益之争,哪有什么对错,你所做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无可厚非,只怪当初的我还抱着一些天真的幻想。我也并非输给了你,而是输给了自己。”涵因捋了捋皇帝额前几缕乱发,带着几分伤感,说道:“真想让你看着我最后能做到什么地步,但是可惜,你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
皇帝忽然安静了下来。眼中充满了泪水,他嘶哑的声音。在他的嗓子里回旋:“其实……其实我一直……我一直……”
这时,寝室的门忽然被推开,刘公公闯了进来,瞥了一眼在皇帝身边的涵因,随即目光转向皇帝,那目光中饱含的感情深厚而复杂:“皇上……皇上……”他“噗通”一声跪在床边,声音发自内心的哽咽。说道:“没有保住皇上的平安,是老奴对不住皇上。”
皇帝的眼睛转向他,对他勉强一笑。仿佛用尽最后的力气,从嗓子里挤出来:“照顾……照顾好……她……”他的手垂了下去。
刘公公浑身一震,再顾不得君臣礼仪,保住皇帝渐渐变冷的身体,大声的哭泣起来:“皇上……皇上……”
外面的太监、宫女呼啦啦的跪倒在地,嚎哭了起来,一个个哀痛万分的样子,声音却很难听出有几分真情实感。
皇帝就这样去了,涵因不知道心里多少次暗中盘算这件事了,但真的身临其境,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恍惚之感,皇帝真的死了,竟然真的死了。
就算不是为了应景,涵因也很想痛哭一场,就算是为这些年挣扎、斗争做一个了解,但现在却只觉得眼眶干得发涩,一滴眼泪也挤不出来,胸口却闷得难受,不知道如何发泄掉这股闷气。
涵因跪在那里,眼前来来往往都是人影,奴婢们进进出出的,一边哭泣着,一边收拾着东西,准备下一步即将举行的礼仪,皇太子也起了身,一边咳嗽着,一边哭泣着跪在皇帝的窗前。
涵因站起身来,在别人提醒她失礼之前退出了寝殿,但却并没有回去,她径自走到用作书房的隔间,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草拟遗诏:“朕恭膺宝位,临驭万方,绥育黔黎,於兹廿五载。……皇太子珣,仁孝元良,聪明齐圣,能事神祗,可守宗社,宜令所司,当日具礼。於枢前即皇帝位,应缘朕丧事制度。凡百王公卿佐,各竭乃诚,敬保元子,克隆大业……”
长长一篇遗诏一气呵成,里面回顾了皇帝即位后二十五年来所取得的功业,之后便是让太子杨珣即位,命群臣忠于新皇帝的套路,这是她早就打好的腹稿。写完之后便交给了刘公公:“公公看看可不可用,不行就让翰林院再改吧。”
刘公公匆匆读了一遍,有些惊讶的看着她,这种东西即便是专门草诏的翰林院学士也要斟酌再三才敢下笔,因为遗诏是对皇帝这一生功业的总结,各种词汇的应用相当有讲究。因此要在如此短时间之内一挥而就,根本不可能。刘公公看着涵因的眼神愈发复杂,甚至带着些愤恨,他忽然挺直了身子,再不是平时那一副驯良谦恭的模样,对涵因冷笑道:“夫人准备这个准备了很久吧……”
涵因没有接话,只说道:“妾身僭越了,不过是在想大行皇帝遗诏还是由公公这边拿出,才能镇住那帮文人。”
刘公公却仿佛没有听见这话,继续冷笑道:“夫人等这一天等了多久了。如今终于算是得偿所愿了吧。”
“公公,守住你的体统吧……”涵因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仍然没有接他的话。
这时,哭声由远及近,皇帝驾崩的事情已经传了出去,各宫的妃嫔、皇子都赶了过来,再过一会儿,重臣也会进宫。
刘公公看了一眼涵因,身子又恢复了微微弓起的谦卑姿态,拿着遗诏走了出去。
涵因则不再理会这一切,径自走了出去,回到自己所住的偏殿,一头倒在床上,前后两世的记忆涌入脑海。那些快乐、悲伤、幸福、痛苦的片段在她的脑中反复回旋。她哭不出来,却也笑不起来,皇帝这跟扎在她心头的刺忽然一下子不见了,心里似乎一下子空了一块,却并未感到轻松。到底皇帝的死对她有什么意义呢,让她报复了上辈子的背叛者,让她摆脱了这辈子的麻烦,但心中那种空荡荡的感觉,却又让她觉得毫无意义。
整个大业殿都在为皇帝的殡天忙碌着,皇太子被请来,给皇帝小敛,诸妃嫔都在大业殿中痛哭着,大臣们则跪在院子中痛哭流涕。但即便没有这些吵吵闹闹的声音,涵因也无法入眠。她的脑子仿佛炸开了锅一样乱糟糟的,耳中嗡嗡作响,什么都听不到。
这个时候,忽然有个稚嫩清脆的声音传入了她的耳朵:“母亲,母亲,您怎么了……”她在迷茫中转过头,仿佛是在寻找这个声音的源头,那是令熙,她的女儿,站在床边,担心的看着她,眼中充满了迷惑。
涵因只觉得满布乌云的天空忽然投下了一缕阳光,她坐了起来,将令熙一把抱在怀里,亲了亲她的小脸蛋:“我的宝贝,母亲没事,就是有点……有点累了……”
“那母亲好好休息吧,是不是外面太吵了……我去把他们轰走……”令熙脱开涵因的手臂,走到窗前,从窗缝中偷偷向外面张望,看见那些紫袍玉带的人跪了一地,捂住嘴,跑了回来,对涵因吐了吐舌头,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