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纪事-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家在长安做官的人不少,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吧,也不差你这一个,她知道还有好友在关心她,跟你诉诉苦,也许心里好受些。不管怎么说,雪中送炭都是好的。” 李湛笑道。

涵因一笑:“离得这么远,除了让她吐吐苦水,也帮不上什么忙。”

“作为朋友,尽了心就够了。”李湛眯起眼睛看着天空说道,他想起自己苦闷的日子,所有人都对他敬而远之,那个时候也只有柳兆和不避嫌,仍然跟他来往,现在他受父亲柳正言的牵连,被发配到岭南,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托人,好好照顾他和跟他去那里的家人,让他过得舒服一些。

涵因也抬起头,看着云在高高天空中随着风飘荡,不知道自己的闺友们,又会被命运的风吹到哪里。

刘胜死了,如今曹义成了皇帝跟前仅次于刘公公的太监。不过,他很清楚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分量,可不敢像刘胜那样,敢于跟刘公公明里暗里的作对。他只是恭恭谨谨的完成皇帝吩咐的事情,绝不妄猜皇帝的心思,也绝不多嘴一句话。

皇帝虽然觉得他不如刘胜贴心,但是也很满意。比如,这次他选小太监试冲玄真人进奉的丹药,这件事就办的很好,口风紧,低调踏实,没有在大内和外朝引起风波。皇帝每天疲乏、头晕,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便忍不住想要尝试冲玄真人的丹药。

虽然他并不喜欢卢时这样的投机分子,但如果他真的有神通能够治自己的病,他也想试试。果然太监们吃了半个多月的药,一个个面色红润,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有几个已经去了势的那活儿,竟有点蠢蠢欲动的感觉。

他召见卢时,质问他是不是进献的*药,图谋不轨,卢时却从容变白,说自己的丹药只是起到“补肾固阳养元气”的作用,甚至有功法的人,配合这个丹药,断枝再发也不是不可能。而普通人吃了,就会觉得精力旺盛,绝不是*药一时半刻的效果。

皇帝又叫护卫吃,见的确不是立刻让人神智混乱的*药,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他还是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吃这红彤彤的药丸,这些日子,他把那些丹药就丢在御书房的屉子里,仿佛忘了一般。

陆宪带着几位宰相又来了,他们还是来讨论加税的问题。这件事自王达提出,朝中上下已经讨论了两个来月了,从开始该不该加税,到现在加那部分税,加多少,一直争论不断,皇帝一想起奏章上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小字就苦不堪言。

王通一来便抢先说道:“皇上,这件事不能再托了,继续这样没完没了,永远也没有结果,我看应该赶紧把新的税法颁行天下,这样最晚今年收秋税就可以执行了。”

陆宪皱眉道:“这事关天下黎民,又不是小事,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事情还有诸多问题,应该再谨慎一些。”

“其实增加的并不多,比起前朝,我朝堪称藏富于民了。皇上,这个方案已经修改了十遍了,朝中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现在国库空虚,再这么拖下去,若是再有大灾、边境再起兵戈,恐怕就没有周转用的余钱了,望皇上尽快颁布实施。”王通继续说道。

“皇上,农税也罢了,一直以来我朝农税很轻,但这商税可是与民争利啊。”陆宪说道。

皇帝就知道他要说这些,谁不知道那些大商铺、大商队都是那些世家大族手里控制的,让他们交税就像割他们的肉一样,他冷笑着问同样是世家大族的王通,王通说道:“这哪里是与民争利,国库的钱还不是用来兴修水利、加强军防,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陆宪还要再说。皇帝忍住一阵头晕在心里引起的烦躁感,打断了他,说道:“我知道陆相心系民生,不过王通说的也有道理,这个方案都改了十遍了,能考虑到的都考虑周全了。如果总说什么与民争利,这件事永远也办不下来。我看,就按最后定的这个办法来吧。

王通的游说能力颇强,不少有怨言的世家大族虽然仍然不满加税,但经过王通的说服,加上方案折中,这些人也松了口。而陆宪则越来越孤军奋战,甚至他的幕僚也建议他不如跟王通妥协。

陆宪沉吟半饷,终于决定不再阻止皇帝加税。加税的事情定了下来,朝臣们各怀着自己的心思退走了。

皇帝支着脑袋,再忍不住愈发严重的头晕,拉开屉子,和着茶咽下了那枚泛着红光的丹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丹药

VIP卷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担忧

“加税……”李湛看着贾敞送过来的朝廷公文,不置可否的抿着嘴唇。

现在武威郡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跟着朝廷一起加税,因为武威郡的赋税是不上交朝廷的,因此李湛不跟着朝廷一起提税,朝廷也不会管。

涵因见贾敞来了,便留他和李湛商谈,自己退了出去,这会儿,见贾敞走了,又进来了。见他嘟囔加税,问道:“怎么,朝廷要加税了?”

李湛点点头,直接把公文递给她,说道:“将田税由十五税一,增加为十税一。将商税的三十税一增加为十五税一。盐税也加了。”

涵因笑道:“要是只交这么多其实也并不算多,不过这些年土地兼并得厉害,地方上的苛捐杂税也不少,这样一来,大户们自然是又要让佃农再多交一笔。至于商税,其实那些商贩运东西,过城门要交城门税,使用车船也要交税,到了地头上还要给当地官员和地头蛇交钱,虽然看起来税不高,但加起来成本就高了。要不然他们为什么愿意走私。”

“是啊,百姓要交的钱更多了,但是买东西更贵了。”李湛说道。

“夫君打算跟不跟上头一起加税呢?”涵因问道。

李湛笑道:“我跟贾先生商量了,现在统辖三地,加上凉州单收的过关税已经足够了。不必再加了。而且这三个州的水土并不好,百姓们的出产本来就少,何况大乱刚过,正是应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宜增加百姓们的负担。何况,其他地方收税多,我们这里收税少。荒地又多,可以吸引不少百姓来开荒。百姓多了,兵源问题也解决了,岂不正好。”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跟朝廷上奏,虽然税款不上交了,但也应该遵从朝廷的政令,否则的话,往小里说是执行不力,往大里说就是刁买人心,图谋不轨。”涵因笑道。

李湛沉吟一下。说道:“嗯,的确应该跟朝廷说一声,我不说。郭怀安也会上奏。”

涵因忙提醒道:“你可千万别说军费够用,要不然朝廷让你把加的税上交那就惨了。”

“放心,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让竹心先生草拟一个奏章,就说武威郡大乱刚平。暂不加税。我想朝廷应该不会不同意。”李湛笑道。

“别怪我婆妈,这次麴家的旧人下手,还有王达的人参与,说不定就是受了王通的支使,说明王通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了。而且他越来越急不可耐的想要推晋王上位了,一定会找一切机会朝咱们下手的。所以现在要事事谨慎。否则就会让人有机可乘。”涵因说道。

李湛叹了口气:“可惜楚王身边没有人提点他,不知道会不会被人钻了空子。”

“开了府就有属官了,只希望即便不是英才。也是些言行谨慎的人。”涵因很是担心自己的外甥。

“可惜没办法帮到他了。”李湛叹道,属官都由吏部推荐,并由皇帝过目,当初晋王开府,王通应该是通过吏部塞了自家人的。用起来也顺手,但李湛的手却伸不了那么长。他连自己想要任命凉州的官员,都被吏部打了回来,更别说楚王的属官了。

“也好,咱们不插手,这也是避嫌。”涵因笑道。

“咱们不插手,你舅舅和你叔叔必然是要动心思的。”说起来,李湛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毕竟这些年都是李德妃养着泰王,唐国公府也没少为泰王花心思,如今晋封了楚王就出宫了,身边却没有一个唐国公府推荐上去的属官,实在让人不甘心。

涵因笑道:“他们也不会公然站在楚王这边,最多就是推荐一些族中的子弟和门生便罢了。”

“你说……靖国公府和沛国公府都插手的话,皇上会不会忌惮楚王?”李湛说道。

涵因摇摇头:“皇上没有忌惮梁王,也没有忌惮晋王,自然不会忌惮楚王,别忘了,太子位掌握在皇上手里,天武军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子能插上手。只要皇子们跟军队没有关联,皇上有什么好怕的。”

李湛一笑:“照你这么说,我插不上手反倒是对楚王有好处了。”

“自古皇子跟军队牵牵连连都是大忌。以后也要注意,不能跟楚王往来,免得被扣上结交皇子的罪名。”涵因说道。

“嗯,这件事也要跟母亲说一声,让家里人不要跟楚王亲近结交,免得犯了皇上的忌讳,或者被人抓住把柄。”李湛说道:“若是你二舅和二叔都插手的话,再跟咱们家来往,说不定皇上会怀疑我借助楚王,跟朝中大臣勾结呢。”

王通不掌兵所以反而没有这样的忌讳,放开手脚给晋王招揽人才,扩散晋王的贤名,李湛却顾虑重重。

涵因跟李湛说了会儿话,便被慕云叫走了。照水楼被烧毁了,需要在原址上重建,工匠已经把新楼的样式拿了过来,慕云让涵因看看满不满意,需不需要改进。

涵因看了一下图样,还跟原先的照水楼差不多的样子,说道:“嗯,我看挺好的,就这么建吧。”

慕云笑道:“之前夫人不是说想要那个……什么台……”

“没什么,我自己瞎想的。”涵因笑道,她后来才意识到这个时代阳台这个词不能乱说,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因此阳台便是指男女交欢的场所,还好她只是当时跟慕云随便一提,这要是传出去可是闹了笑话。

再说,她对建筑一窍不通,可不好提什么意见,古代没有工程力学,一切设计都靠经验,随便改动,万一塌了岂不是把自己砸在里头了。

涵因不想多提这个词,也怕慕云忽然想起来,便转移话题问道:“对了,那个于天霖有消息吗?”

慕云摇摇头:“贾先生说通缉文书和画像都已经发到各州府、县府了,但是都没有消息。恐怕不是那么轻易能抓住的。”

“也是,他的武功跟义兄差不多,想要抓住哪有那么容易。何况,说不定就是王通护着他的。”涵因冷笑道:“不过这也足够让他有一段时间不敢出来了。”有这样一个武功高强的人正在想尽办法杀掉自己,这种感觉并不美好。

盼晴走过来,说道:“夫人,五十个女兵初步已经训好了,把她们安排在哪里?”

涵因想了想:“就让她们住在府后面的跨院里。十人一伙,每伙设伙长,其中两伙贴身护卫我,另外三火轮流在二门里巡视。贴身护卫的,每十天轮换一伙。”

盼晴应了吩咐,去分配任务了。

不一时,李令彦来给涵因请安,他咬了咬嘴唇,说道:“母亲,我可否去同窗家里做客……”

涵因笑道:“好啊,哪位同窗?”

李令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就是李和。”

原来他跟李和经过这次同生共死的经历,两人关系一下子融洽了起来,李和不仅不再作弄李令彦,还主动跟他交好,请他去自家做客。

涵因笑道:“这是好事,就去吧,只是见到他家长辈,莫要失礼。”

李令彦笑道:“是,母亲,您放心吧,我不会丢脸的。嗯……父亲会同意吗?”李令彦有些担心,之前他被绑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在府外,因为被侍卫拦住不让他进来,他气恼担忧之下对都督府的侍卫大骂了起来,而且言语之中有责怪李令彦连累了他儿子的意思。虽然李湛回来之后,他没敢再说什么,不过之前跟涵因发生过冲突,之后又有这种事,李湛能对他有好脸色才怪呢。

涵因笑着鼓励道:“你父亲也是讲道理的,你自己去跟父亲说就是了,他不会不答应的。”见李令彦脸上还是有踌躇之色,涵因笑道:“他是你父亲,心里最疼爱你不过了,你怕什么呢。”

李令彦咽了一口唾液,点点头,走进了屋子,他的手攥着拳头,还微微有些颤抖。

过了一会儿,他从屋子里出来了,对涵因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父亲同意了。”

而皇帝此时也正对着吏部举荐的楚王属官名单冷笑,他对刘公公说道:“你看看这些家伙,瞅着一点机会,这就都蹦出来了。”

吏部举荐的名单上,都是各家塞的人,皇帝看着这份的名单,一眼就看出来这里面夹带的私货。梁王身边选用的都是寒门,晋王身边都是王通选定的人,李湛朝中没人,塞不进来,于是这些家族就想把自家人塞进来。

但是他们又知道晋王风头最盛,名声最好,楚王做太子的可能性不大,想观望,自己不肯轻易站队,只让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门生和支系子弟过来。皇帝看透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心思。

刘公公笑道:“这些人不是一直都这样嘛。”

皇帝冷哼了两声,说道:“凭他们闹去。”

VIP卷 第五百五十八章 加税

李湛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已经不需要轮椅,可以自己走动了,朝廷那边很痛快的批准了凉州暂不加税的奏疏。反正李湛那里要自给自足,他愿意怎样就怎样。

这件事让凉州的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鄯州凉州还有大片的荒地,三年之内不收税,还发一些米粮,之后两年收半税,吸引了不少破产的农民、佃户来开垦。

当然凉州的富庶主要还是建立在与西域诸国通商的基础之上。因为商税更高了,那些香料、奇珍的价格愈发高昂,通过走私而获得的利润更大了。

相对的,百姓的日子则越发艰难。河北那里虽然打掉了最大一伙贼人安禄山,但是其他的盗贼仍然很猖獗。这次加税,大户们也只好增加佃户们的租税,佃户的租税提高到了七成,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八成。

而皇帝的天武军重建,又从百姓之中征兵,让很多家庭失去了壮劳力,日子也愈发艰难,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便干脆逃进山里,加入了山匪,刚刚因打掉安禄山而平静下来的河北局势又暗流涌动了起来。

范阳是卢氏祖地,卢氏更是此地的第一大户,卢家以德齐家,在当地声誉卓著,范阳的其他大户,也都是以卢家为首。然而,如今范阳的地面上也不是那么平静了。

卢昭这个族长这些日子当的颇为艰难。这次的族会上,就有族人当面向他发难。

“族长,这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跟以前一样,都管佃户收六成的租子?”卢昭宣布了决定卢家的租子只收六成之后,立刻有人跳出来质问。

“这些年常闹大灾,今年刚刚好些,这些佃户们。在我家世代租种土地,大家应该相互扶持,才是家门兴旺延续之道。”卢昭朗声说道。

那族人说道:“族长,话不是这么说的,朝廷一下子提高了田税,我们也没办法啊,别看田税只是从十五税一提高到十税一,但是现在想要把粮卖出去,要交的商税可是提高了。还有买别的东西,花的钱也更多了。别的都不说,盐大家都要用吧,现在也涨了那么多。你说租子往上涨一成多吗?”

其他族人也说道:“就是,就是,我们也不容易啊,除了田税还有人头税,还有地方上杂七杂八的捐。要是官府不收这么多,我们犯得上为难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