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混元仙君-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那高耸的函谷关就到了眼前,那青壮道人回过头来,留恋地望了一眼函谷关东的大好河山,然后停顿下来。朝那牛背上老者行了一礼道:“师伯,函谷关到了,我们且在此歇歇,也好顺便等等玄都师兄以及两位师弟。”

老者微微点头,叹道:“如此甚好,我们便在此停顿一会。”说完,只见凭空中飞出一块蒲团,那老者便下得青牛,端坐于那块蒲团之上。那青年道人也寻了一洁净地方坐于老者下首。

老者悠悠道:“西出函关化胡佛,多宝再非道家人!多宝,我今日便为你再讲解一次太清圣人**!”

说完,老君便将双眼微闭,念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那青年道人恭身受教,生怕错过老者所讲的任何一个字……

那老者正是那道教三清之首的太清圣人太上老君与那上清圣人通天教主截教门下首徒多宝道人。封神后太上老君参悟天机,算出了佛教当于东土大兴,甚有盖过三清道教之势。封神大战老君人教虽非量劫主角,然老君乃是道祖亲赐封神榜与打神鞭主导此次量劫之人;再者老君乃是三清道教之首,自要对封神大战后,日后佛道两教相争中道教地颓势负上一定责任。

然封神大战后,三清分家,上清圣人通天教主截教全军覆灭,诺大一个截教支离破碎,只余得无当圣母与那龟灵圣母不知所踪。即使有了消息又如何,难道截教与人阐二教还有和好一日么?玉清圣人原始天尊阐教骨干十二金仙在封神大战中被云霄削了修为,通过四百年苦修,如今才达到那地仙后期修为,恢复到封神大战前的金仙境界怕是几千年便可,但要想成就准圣境界却又去哪里寻找机缘?

第三卷 成熟篇 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君收徒 西出函关

在圣人不出,南极仙翁上天庭供职后,阐教便是云中子一个人在苦苦支撑,至于那阐教准圣燃灯,哎,不提也罢!人教势力没有受到丁点损伤,可人教原本就只有太上老君与玄都**师两人,太上老君乃是圣人,出不得手。

如此说来,巫妖大战后称雄洪荒的三清道教如今便只有玄都**师与那云中子两人尚有一战之力,如何去阻挡西方教东进?一个不好便是那教统无法传承。

大教最重气运,身为天地间第一个立大教的太上老君更是深得其中三味。佛教之前身西方教乃是接引准提两人凭手中十二品金莲与那七宝妙树而立,气运本就先天不足,若佛门大兴后,门徒日多,单凭那两件先天灵宝如何镇得住气运?老君干脆给接引准提两人来一招釜底抽薪,决定西出函关化胡为佛,表面上是发展壮大了佛教,实际上要提前分去佛教一部分气运,使得佛教东进时不敢发展太快,免得步了通天截教后尘。好让三清道教有一个喘息发展的时间。

人阐两教各只有一人主持大局,如此重任,便落在那出身截教的多宝道人身上。老君也知道封神大战后截教已经有名无实,多宝对人阐二教积怨甚深,但三清道教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啊?

于是老君四百年中,前三百年将多宝困在太极图中修心养性,后一百年中,带着多宝四处游历洪荒,一者宣扬道教**。在佛教大兴前未雨绸缪;二者也教导多宝太清圣人**,以点化多宝。

老君太清圣人**原本清净无为,老君也一直在八景宫中闭管不出。华夏可先有封神之战,后有化胡为佛之事,老君不得以而为之,下得地界来沾染红尘,与那芸芸众生交结。老君结合自己太清圣人**,取长补短,倒也颇有收获,只觉得对道祖鸿钧天道之理解又更家深刻。

老君之能。圣人中尚排第一,如何点化不了多宝?这四百年来,和多宝朝昔相处,多宝虽仍是心怀截教,但也是敬佩老君大能,是以对老君恭恭敬敬,无有不从。三清圣人**一脉相承,多宝在习得老君太清圣人**后,也是修为心境都提高了许多。

老君一遍太清圣人**讲完后,只见远方遥遥的飞来三道人影。才不过一眨眼时间,就飞到老君跟前。朝老君下拜道:“玄都(庄周、列御寇)拜见老师!”

老君微微点头,道:“善!”

庄周、列御寇二人乃是老君游历西周诸国时候所收的两名亲传弟子,皆为天纵之骄,不世之才。老君也对这两名弟子非常满意。

列御寇为人淡泊清高,深得老君真传;而那庄周更是了得,自号南华真人,短短几十年间,在继承老君“清净无为”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逍遥”学说,将太清圣人**地“飘渺”意境发挥到了及至。

庄周、列御寇二人在习得老君太清圣人**后。便独自在洪荒游历步道,几十年来,两人在地界也闯出了诺大的名声,庄周被世人尊称为“庄子”;

今日老君即将出函谷关化胡为佛。是以老君三名亲传弟子玄都、庄子、列子三人皆来拜别老君。

老君看着玄都等三人道:“为师今日出得函谷关而去后,便要遵守道祖鸿钧之天道,当在八景宫中清修。华夏非天地大劫不出也!我道教在地界发展,却是还需你等三人多出力也!”

玄都三人拜道:“玄都(庄周、列御寇)敢不从命?”

老君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而衍生万物,如今我人教有你等三人,当为那太极两仪。”顿了顿,老君对玄都道:“玄都,你为我人教掌教大弟子,为师不出期间,你便掌管人教事务,代为师去收那四象八卦,使我人教得以圆满。”

玄都点头应过。

老君看着庄子列子二人,只点头称道:“我收你二人为徒,人教道家发展无碍也!”

老君又望向远方,缓缓道:“昔日我游历鲁国时,曾遇见两位天纵之才,此人如今在地界,也已经闯下了赫赫名声

顿了顿,老君看着玄都道:“玄都,你虽为我门下大弟子,怕是本事也还比不得此两人!”



玄都点点头,玄都如今也是修为日高,深得老君真传,自不会为此虚名而不快。

玄都问道:“老师说的可是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老君道:“正是此两人,那孔子真名孔宣,乃是那蓬莱岛上人族护法,洪荒飞禽之首凤凰之子孔宣。”

玄都庄子列子三人闻言大惊,难怪儒家能发展到如此地步,原来孔子竟然就是孔宣。而那墨家学说思想处处与儒家对立,却又不分胜负,相提并论,墨子又是何来历?

老君道:“那墨子也非凡人,正是当初三山关下孔宣坐骑,那一头火麒麟也!此火麒麟与孔宣身份一般尊贵,乃是洪荒走兽之尊麒麟王之子也!因与孔宣赌斗,而输与孔宣,故为孔宣坐骑千年!后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为师,被为师收为记名弟子!”

玄都等人点头称是,心道正该如此。

儒家与墨家并称战国时期两大“显学”,而两派学术观点却是完全对立,相互攻击。原来两派创始人孔子与墨子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老君道:“无论是大教还是学派,皆立根于气运之上。墨家发展到如今地步,墨子手中那后天至宝子令已经不能完全镇压墨家气运,墨家衰败已是必然。墨子为我记名大弟子,虽不入我道教,也算是我老君一脉,在我众弟子中排行,当只在玄都之下,尔等日后且牢记心中。”

墨子有如此本事来历,众人自然没有半点不服之意。

老君叹道:“多好的一派学说啊!”……

说罢,老君骑上青牛,由多宝牵着,便望那函谷关缓缓走去……

有那函谷关令尹喜,在函谷关上见得老君讲解大道,天呈异象。尹喜本是学闻渊博之人,从一上古遗书中知得老君神通,今日见老君要出而去,自不肯放过此等机会,当下派人洒扫函谷关道路,焚点香火,又沐浴更衣,跪在函谷关下迎接老君,要拜老君为师。

老君收徒甚严,如何肯应?尹喜却是契而不舍,跟随着老君西行,经关中,越秦岭,一路伺候老君,来到那川陕相交的蜀山之下,老君感尹喜心诚,遂收了尹喜为记名弟子,将自己写作的《道德经》传下。尹喜拜别老君后,便在蜀山上安顿下来,一心钻研《道德经》,几十年后,终于大成,建立了蜀山剑派。

老君带着多宝一直往西行走,来到了接引准提所建立小乘佛教控制的天竺,两人才停了下来!

老君叹了一口气,对多宝道:“便是此了!”

多宝也不言语,只抬头望天,天上面一朵浮云,随风悠悠的向那遥远的东方飘去……

多宝眼眶发红,朝金鳌岛碧游宫方向跪下,默不做声,行了那三跪九叩大礼。复又站起身来,朝老君三拜,道:“师伯,今日后,多宝再不复道家人也!日后佛道之争,却是要各安天命!”

老君也是抬起头来,望着那浩瀚苍穹,良久以后才点点头,从身上取出一金刚琢,此金刚琢乃是当初老君立人教时采首阳山之铜而炼制。老君将之一挥,那金刚琢边滴溜溜的转到空中,放出万丈金光。

老君长叹了一声,道:“正是如此!去吧!”

多宝身行一闪,便望那金刚琢内钻过,消失不见,突然天上降下一片七彩功德,老君只用那金刚琢全数收了!

那金鳌岛内碧游宫中,也是一声长叹传出……

十日后,天竺迦毗罗卫国传出消息,该国王后夜梦一道人自东方而来,后产下一子,取名为释迦牟尼……

须弥山,八德池边,佛教二位教主接引与准提相对而坐。

佛教建立后,声名日盛,这百年间又有两位金仙后期高手地藏与大势至来投,分别被接引封为南无大愿地藏菩萨与南无大势大势至菩萨,为佛教护教菩萨。

远处,三千多佛陀在药师佛地指导下修炼佛教**,每个人的脑后都现一**德金光,或大或小。

第三卷 成熟篇 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君布局 佛教动作

引脸色甚是疾苦,唱了一声佛号,道:“师弟,我等教之时便因无那先天至宝镇压气运,而发展唯艰。华夏如今形势才稍稍好转,却又被老君西出函关化胡为佛,分了气运,怕是东进脚步得缓下来了。”接引顿了顿,接着道:“昔日紫宵宫中听道时,老君便为我等大师兄,果然是好本事,好算计!只此一招,便让我等佛教进退难舍!”

老君西出函关化胡为佛之事,怎能瞒得过佛教当家二圣?偏生此事乃是老君布道之举,二圣也无可奈何。

准提只叹了一口气,良久以后才缓缓道:“天下无必困之局,今老君一人布局,而我等合二人之力,岂能无解?”

准提又道:“那多宝道人乃是上清通天教主截教开山大弟子,封神大战中,人阐二教不惜以引我佛教东度的代价,而灭了同为三清一脉的截教,多宝岂能心无耿介?解铃还需系铃人,我等佛教只要从多宝身上多加动作便可!”

接引听得准提之言,索许久,才道:“集我等二圣之能,要说服多宝自然不难,然我等佛教修心度己,不染红尘,虽发展缓慢,却也步步为营,门下弟子难以大劫临身。”接引复道:“多宝出身截教,多有截教‘有教无类’思想,到时我佛教‘度己及人’,虽大兴于世,风头无两,却也因为门下弟子沾染了诸多红尘之事,牵涉了太多因果,我等气运又是不足,怕是下一量劫便会轮到佛教!”

接引准提两人一阵沉默,这时。远处那三千佛陀只一声佛号传来,两人对视一眼,复又将眼睛投向那准提从万仙大阵中度回的三千佛陀。

接引悠悠道:“好一个上清圣人通天教主,好一个‘不破不立,破而后立’,通天有如此之能,难怪昔日巫妖大战后截教能统领洪荒几万年?道教三清,老君布局、原抒计、通天动作,果然是没有一个易与之辈!若非三清内杠,你我佛教焉能踏入东土半步?”

通天在诛仙剑阵被三教四圣打败后。华夏截教败亡已是定局,偏生通天还要举全教之力布下一万仙大阵,和三教四圣周旋到底。当时四圣只道是通天恼羞成怒,要争回面皮。岂知通天正是诛仙剑阵大战后悟得“破立之道”,拼着让截教之余下无当与龟灵一脉也不让三教四圣好过。

截教若然不亡,日后三教四圣还要顾忌截教,定然会继续携手合作,截教怎会有出头之日?怕是下一量劫截教仍会遭遇算计。于是通天干脆一不作,二不休,将门下弟子全数送出。截教名存实亡,从此三教四圣再无借口对付截教残余一脉的无当龟灵二人。各大量劫也难以降临截教之身,有得千万年时间,截教自可重新大盛于世。

而三教四圣在截教败亡后,便要直接面对下一大劫,三教中总有一个注定要成为量劫主角,三教相互对立,四圣同盟关系便正式告破。

接引准提圣人之能?自也知道此点,佛教注定大兴,却也是福兮,祸之所倚。因为气运不足,注定要成为下一量劫主角,如今又被老君摆了一道,更是那困顿之局。

两人想抽出身来。却是刚才看见那三千佛陀,明白开来,佛教早已经沾染了红尘因果。有进无退了。那三千佛陀本是截教门下,久在红尘历练,有诸多是非,岂是说断就断?佛教以此三千佛陀为班底而立教,还想不沾红尘?

准提只脸上显出大毅力,道:“我等佛教行‘寂灭’大道,虽万事有因果,然三清有良策,我等二人又如何没有妙计?通天动作强取因果;原抒计把持天庭;老君布局釜底抽薪。华夏我等便舍身成仁,成全那多宝!一招而解三困。”

接引闻言,只脸现大慈悲,唱了一声佛号,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正是大道至理。师弟,还要劳烦你一行,就去对那多宝说,只要他愿意皈依我佛,我这万佛之主的位子,便让与他吧!你我二人也好遵守道祖鸿钧之命,非天地大劫而不出。”

准提神情肃然,望向那遥远的东方,道:“此事之前,我等却还有一事要先行!”

灵鹫山,元觉洞内,阐教副掌教燃灯正闭目而座,旁边侍立着阐教第三代门人韦护。燃灯突然心中一动,只对韦护道:“韦护,你且去请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

留孙道人四位师叔伯过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韦护身形一闪,便消失不见。

接到韦护消息地文殊、普贤、慈航、俱留孙四人沉默良久,只个个一声长叹,起得身来……

昆仑山玉虚宫中,玉清圣人阐教原始天尊却是面无表情,掐算良久之后才道:“也罢,该去的总是要去,就当偿还了封神大战因果!不过你佛教如此不给我留下面皮,我又岂会让你好过?”……

十日后,燃灯、文殊、普贤、慈航、俱留孙、韦护五人在佛教灵山八德池边宣布,受佛教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须菩提佛两位佛祖点化,从今而后皈依佛教,再和三清道教无半点关系……



燃灯被封为南无燃灯佛,文殊被封为南无大智文殊菩萨、普贤被封为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慈航不愿再被人提起阐教往事,遂改名为观音,被封为南无大悲观音菩萨、俱留孙被封为俱留孙佛、韦护被封为南无韦护菩萨。

燃灯便是日后佛教上古七佛之首的燃灯佛,俱留孙乃是上古七佛之一,文殊、普贤、慈航、韦护与那地藏、大势至、日光、月光八位菩萨合称佛教护教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中,地藏菩萨日后有大机缘;韦护菩萨手持降魔杵护卫未来佛弥勒身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两人协侍于佛祖南无本师阿弥陀佛左右;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协侍于南无本师药师佛左右。剩下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还有那迦叶佛三人,由南无本师须菩提佛准提带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