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加密的历史:山海经 大揭秘-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雾满拦江

【由。'。 '整理(备用域名:。 ),】

序言:远古密码破译与解读

1神秘的故事

据《太平御览·卷五十》记载,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了一桩极为神秘的怪事。

有一天,东郡一带突然晴日里一声惊雷,好端端的地面无端塌陷,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幽深的洞穴,洞口向外冒着冷飕飕的阴寒之气,其深不知几许。

事情很快传扬开来,地方官不敢隐瞒,一边上奏天子,一边雇了有胆气的勇士,进入地穴之中。勇士进了洞,惊奇地发现洞中竟然是一座上古石室,石室中有一个人,右脚戴着刑具,长长的头发反过来捆住他的双手。问这怪人是谁,为何会被囚于石穴之中,却听不到回答,仔细再看穴中人,却发现此人身体已经石化。因为年月过于久远的缘故,这个人都快成为化石了,当然不会回答别人的问题。

汉宣帝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惊奇,就问大臣们:“你们有谁知道,那穴中人究竟是个什么来历?”

众臣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这时候大学者刘向越众而出,说道:“陛下,我知道,我知道……石穴中的那个怪人啊,他就是贰负。”

贰负?什么叫贰负?皇帝老倌听不明白。

“贰负,是上古时代的一个神。”大学者刘向解释道,“这个贰负还有一个助手,名字叫做危。当时还有一个神的名字叫窫窳,是一个怪神,长着人的脸,却有一个蛇的身子,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贰负对窫窳有意见,于是他就和自己的助手危密谋,将窫窳谋杀了。这件血案发生之后,天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天帝就把贰负拘禁在疏属山中,并给他的右脚戴上刑具,还用他自己的头发反绑上他的双手,拴在山上的大树下。这个地方在开题国的西北面。”

真的假的?汉宣帝听得直了眼:“不是你瞎掰吧?那窫窳既然是天神,又怎么会被杀死呢?”

“这个……”刘向支吾道,“书上说,窫窳虽然是天神,可也是会被杀死的。不过他被谋杀了之后,又变成了一个龙脑袋、野猫身子的怪物,而且性喜吃人……”

“这是哪本书上记载的?”汉宣帝追问道。

“《山海经》。”刘向回答道。

汉宣帝还不肯信,命人找来本《山海经》,打开一瞧,啧啧,书上还真的记载着这么一桩事。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

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山海经·海内西经》

由这个故事开始,《山海经》一书一跃而获得了与儒家经典同等的地位与待遇,并从此成为专家学者的必修课。东汉时治水专家王景被朝廷派去治理黄河,临行之前,汉明帝特意给王景一本《山海经》,当做治水时的资料书使用。北魏时郦道元作《水经注》,书中竟有80多处引用《山海经》,此后这部书获得的评价与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重要的国学经典。

作为一部成书两千多年之久的古典名著,《山海经》的价值与作用,无论如何高估,也不过分。但是这个故事是真的吗?那已经湮没于历史尘烟深处的远古神祇谋杀血案,是真正发生过,还是隐匿着什么不为后世人所知的神秘内幕呢?

这个问题,是我们面临着的首要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破译最神秘的《山海经》。

2加密的历史

有关汉宣帝年间汉宣帝与刘向君臣问答的故事,信者不多。现代人读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生吞活剥,理性的思维已经取代了以讹传讹,至少我们绝不会相信,地陷之后,石穴中会钻出一个大活人来。

但这个故事却不是捕风捉影,只不过是在流传过程中被扭曲,变了形的产物。实际上,东汉宣帝年间确实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正是这件事情导致了《山海经》一书取得了国学经典的地位。

经过抽丝、剥茧,去芜、存菁,考据、训诂,内调、外查……如此一番煞费苦心的瞎折腾,学界终于确定了这样一件事:汉宣帝时代地陷而发现古神贰负的事件,千真万确发生过。只不过,当时地穴坍塌之后,人们在地下石穴中发现的不是贰负这个神仙,而是一幅上古壁画,画面上画着贰负的故事,汉宣帝不明究竟,所以有此一问。

这样一来,我们就从怪力乱神进入了科学研究的领域,而且我们还知道,上古时代的记录,由于年代久远,历经一代又一代老祖宗们的加工、扭曲、神化及神话化,导致了许多历史事件,在传述的过程中已经严重变形,以不可思议的神话体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正如这本《山海经》。

《山海经》中的故事也一样,在这本书里充满了奇异的山、奇怪的植物、奇特的野兽,以及匪夷所思的奇怪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在传述的过程中都被加密了,正如汉宣帝时代的君臣问答一样,远古时代的历史与记载,以另一种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与思想上的强烈冲击。

破解《山海经》的远古悬疑,能够让我们尽窥历史烟云之后的中华文明进程,而宣帝问答,正是解读这些激动人心的远古往事的密钥。

3《山海经》是历史的禁忌

许多情形下,历史记录被神话化处理,并非是考据家刻意而为之,也不是在民众的口口相传之中扭曲变形的。

历史记录被神话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历史往往是当权者的禁忌。

比如说,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姜子牙扶周灭商,哪怕是不识字的文盲,也晓得纣王是一个正宗的大坏蛋,此人宠爱九尾狐狸精妲己,残害忠良、鱼肉百姓、酒池肉林、炮烙虿盆……总之是坏事干绝,这样的独夫民贼,不快一点宰掉他,属实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正因为纣王坏透了顶,才衬托出周文王、周武王的拳拳爱民之心,古之所谓吊民伐罪、流血漂杵,也就受到了后世人的肯定与景仰。

但是这件历史,儒家学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端木赐就曾经说过:实际上,纣王并不是像周王朝宣传的那么坏。“……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论语·子张第十九》)端木赐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求知者,追随在孔子的门下,能够接触到一些“内部”资料,所以他知道纣王的残暴与邪恶,更多的是周王朝的“抹黑”宣传,而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所以他才会这样说。

那么,如果纣王不是如此的残暴而邪恶,却为何又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恶名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周家王朝需要为自己的战争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纣王是个仁人君子,那周家王朝岂不成了乱臣贼子?偏偏又是周家王朝赢得了这场战争,掌握了话语权,当然要理直气壮地抹黑纣王,直到把纣王说得头顶长疮、脚底冒脓,坏透了,要彻底打倒,这样才达到了完美的宣传效果。

就这样,在3000年前,抹黑纣王成为了主流舆论,那么,肯定纣王的观点,以及能够证明纣王并非生而坏之的历史资料,就成为了历史上的禁忌,不会再有可能为公众所得知。但是,如果有人知道这些被篡改的历史,并希望把历史的真相告之于公众,那又会如何呢?

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个致力于澄清历史本来面貌的人比较较真,脑袋瓜子不太够用,他实话实说,结果就会很快被人举报,被官家毫不客气地揪掉他的脑袋,并销毁与此有关的所有历史记录。

另一种可能是,这个人学得聪明了一点,他将真实的历史神话化,添加一大堆怪力乱神的作料,于是我们就得到了如《山海经》这一类充满了悬奇的,集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的杂烩型经典。如果一个人刻意用这种方法将被禁忌的历史包装起来,那么不只是后世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终,即使是同一时代的人,也很难看透这一点。

神话与怪谈的形成

因此我们说,神话是被加密的历史,是文化的宣泄口,是被迫扭曲的历史现实,是对当政者舆论宣传的否定,是真相的出口,是史实的背离面。

导致这种历史禁忌的出现,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从政治方面讲,为政者刻意抹黑、打压自己的政敌,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多的原因则是出自于一个民族心理上的禁忌,对于那些触犯了道德禁忌的行为与事件,历来不事张扬,如果基于历史的原因一定要说的话,那也要经过精心的包装,通过语言的技巧将真实的事件扭曲变形,不只是为君者讳,为长者讳,这种忌讳有时候纯粹是出自于本能的,这种叙事风格也就形成了《山海经》这种文体的必然。

我们既然能够认同这一点,也就掌握了解读《山海经》的基本技巧。

4禁忌历史的解读与分析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史学家已经研究出了一种基于理性与逻辑的神话与历史解读方法,通过观念性的技术解析,还原隐藏于神话内核深处的历史事件,简单说来也就是对加了密的历史事件进行密钥解密,让我们透过重重迷雾,了解到被时光尘埃所覆盖的历史真相。

这种分析方法,也就是对原始的神话文本进行关键词设定,然后再通过逻辑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剖析出历史事件的原貌。

例如,《太平御览·卷五十》中有一段记载,正是我们在本书开头时所提到的故事:

贰负之臣曰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在开题西北。郭璞注云:“汉宣帝使人发上郡磐石,石室中得一人,徒裸,被发反缚,械一足。时人不识,乃载文于表安以问群臣,群臣莫能知。刘向按此言之。宣帝大惊,由是人争学《山海经》矣。”

——《太平御览·卷五十》

这段故事,实际上是两段叙述,一段是叙述贰负杀窫窳,另一段则是讲述汉宣帝时代的考古学发现。

关键词隐藏的历史思维拼图这段文字,就如同从太古时期的漂流瓶中取出来的纸片,虽然个别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但大概的意思,还是能够一目了然的。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所谓的贰负杀窫窳事件,不过是上古时代的一场夺嗣之战而已。说的是上古之时,一个拥有统治者血统的年轻人,曾经两次起兵,企图通过暴力干掉掌握政权的老爹,夺取政权。起兵者拥有着自己的追随者,但下属中也有人对战争的结果不看好,曾经力劝此人打消用暴力夺取政权的念头,可这老兄权迷心窍、执迷不悟、孤注一掷,贸然发动了武装叛乱。叛乱的结果真是不太妙,第一次叛乱,这老兄失败了,然后他再接再厉,又搞了一次,第二次败得更是凄惨。

两次武装叛乱失败之后,统治者很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这个不懂事的破孩子,横竖天底下都是咱们家的,你急什么你……批评过后,这个两次掀起叛乱的人勇敢地承认了错误,然后被关了禁闭,认真反思……听起来这件事情好像没有多么严重,但是这种事毕竟有违传统,最要命的是,分明搞到最后,这个两次掀起叛乱的家伙,还是美滋滋地继承了法统,接掌了大宝,并没有被剥夺权力的继承。既然他已经修成了正果,以前那些丢人现眼的事情,当然不会再允许别人提起了,但是老百姓却憋不住,非要把事情说出来,老百姓非要说,领导们就横堵竖堵,逮几拨“造谣惑众”的,别人也就长了心眼,再说出来,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怪故事。

那么,这个急不可耐,两次掀起武装叛乱,打定了主意跟他老爹死磕的怪孩子,到底是哪一个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山海经》一书的最终秘密解读了。

5远古的叛乱旗帜

《山海经》这部著作,很多人认为成书应该是在两千多年前,而且这本书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它至少是由一本书和一幅巨大无比的壁画合并而成,凑在一起的。

而且,壁画和原书拼凑得还是很科学的,书中所提及的故事及资料,距现今最近也有4400年之久了。

也就是说,《山海经》一书记载的是商王朝之前的事情,故老相传,此书乃中华上古三皇五帝之中最后一任帝王——夏禹亲自撰写的。

人们相信《山海经》一书是由夏禹原创完成,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中华历史上有着大禹治水的传说,据说大禹时代,整个地球都泡在汪洋大水之中,百姓每天在沼泽中扎着猛子讨生活,逮到鱼就吃鱼,捉到虾就吃虾,生活得相当艰难,大禹看不下去了,于是拎着绳子和锹,跳入深水中泄洪,此洪一泄就是十三年整,由于大禹天天泡在水里,泡得腿上长出了绿毛,膝关节向四面八方扩展,走路时亦步亦趋,只能踮着脚小步挪动。从此这种走路的方法,在历史上又称之为“禹步”。

大禹治水,勘定九州,从此人类进入了陆地生活时代,大禹的功绩,从此代代相传,传颂至今。

有关这段故事,在《山海经》上也有记载: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

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山海经·中山经》

目前学者的定论,认为这段话并不是《山海经》中的原文,而是战国时代的学者们在研究的时候,为了把原文看得明白,添加的注解和诠释,后世人编书,囫囵吞枣,一口气全都保留了下来。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禹说,天下的名山,我经历了五千三百七十座,一共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这些大山分布在大地东西南北中各方。我把这些山都记在《五臧山经》中,除此之外的小山太多,就没有一一地统计记述。广阔的天地从东方到西方共二万八千里,从南方到北方共二万六千里,江河源头所在之山是八千里,江河流经之地是八千里,出产铜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产铁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这些是天下地上划分疆土、种植庄稼的凭证,是出产戈矛等兵器的地方,也是战争的根源,因而能干的人富裕有余,笨拙的人贫穷不足。国君在泰山上行祭天礼,在梁父山上行祭地礼,一共有七十二家,或得或失的运数,以及兴衰存亡都在这土地上,国家的一切财富也来源于这些山川。

以上是《五臧山经》五篇,一共一万五千五百零三个字。

这一段文字,是用来证明《山海经》一书确实是大禹他老人家捣鼓出来的,白纸黑字放在这里,有谁非要不信的话,那就摆明了是抬杠。

而且我们已经说过,《山海经》书中记载的事件,距现在最近也有4400年了,都是发生在大禹之前的事情,这两个证据叠加在一起,至少能够证明《山海经》一书所关注的是大禹之前的历史与山川地理。

但是,这本书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悬疑事件,足以让研究者看得大脑爆炸,书中有长翅膀的鱼、生着人头的羊、满天乱飞的牛、能一口气吞掉大象的巨蛇……数不尽的离奇古怪的动物,都是把地球掰碎了也无法找得到的。难道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真的遇到了如此之多的怪物不成?

如果大禹在治水时真的遇到了这些怪物,那么他到底是在哪里治的水?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