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军魂-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业诩这段时间为了准备进行的对西北征战,也想了很多问题,李世民所问的,也进行了详细的考虑,若我军要在西北站住脚跟,不可能由中原的物资供应以满足需求,那样万一物资供应中断,没有粮食能填饱肚子,大军不战自乱,一定要想办法就地取材。
“屯田制前几朝都有施行,朕也考虑过,你与朕说说你所想的!”李世民听了李业诩所说的,脸上神情很是戏剧化,令李业诩继续说。
李业诩看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只得继续说:“军事屯田,就是利用军队组织进行屯垦戍边,由士兵和士兵家属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这样在一些远离中原腹地的地方派兵,再也不必劳师运粮,此举极大地减轻了朝廷和百姓负担,使得那些地方可以就地取粮,许多时候,粮食对战争的胜负,还有百姓的安定,是压倒一切的因素”
“曹魏时期,在临近蜀、吴的边界地区,一大批军屯基地陆续创立,在没有战事时,由军中士兵垦荒耕种,仅在关陇地区,便设有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多个军屯基地。事实证明,这些基地在抵抗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蜀魏之间群山连绵,交通不便,诸葛亮五次北伐,没有一次不面临补给困难的问题。虽然他设计发明了木牛、流马等当时先进的运输工具,但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物资供应这一问题。魏军一旦坚守不出,蜀军围困一段时间后,无粮可食,撤退便成了唯一结果。
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两军在上邽的交兵演化成了激烈的粮食争夺战,魏帝还特地派出增援部队去保护屯田,以防止蜀军抢夺粮食,形势如此,蜀军无粮,诸葛亮纵然足智多谋,也只能抱恨回师。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终于意识到了屯田的重要性,这才一边与司马懿对峙,一边在渭南屯田,做持久作战的打算,可惜这时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屯田渭水的愿望也化为泡影。
魏国取得了抗蜀战争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屯田政策的胜利,这是李业诩这段时间研究前几朝关于军事屯田方面的事得出的结论。
“臣觉得,这方法特别适合应对西北那一块地方,西北之地虽然大多地方都是沙石地,但也有很多河流和绿洲,这些河流绿洲边,是很好的种植地和放牧地,一些地方已经有人耕种,一些地方还没有什么人关注,若我大军进军西北,一时难以消灭西域诸小国,那可令几将屯兵西域河谷边,驻城守卫,同时令军队在无战事时,垦荒种植,以取得军中所用之物资,这样我军就可以长期在那里驻守,不会因我中原之粮食供应不及,而出现窘境。待我力量稳固后,再慢慢收拾这些小国,而且,在我大唐将那一块地掌握后,为巩固治理,也更是要采取军屯之策,以使得我大唐军队能长期留驻在那里”
李业诩接着把他所知道前朝一些军屯情况,及大概知道的后面几个朝代关于这方面的情况,还把后世的南泥湾,当然更主要的是生产建设兵团模式详细地向李世民讲了一遍,最重要的几点,就是屯垦、戍边、长期留驻。
南泥湾和生产建设兵团都是王胡子的杰作,王胡子的威名还可止西北一带小孩哭,李业诩心中对这位可敬的,威镇西北多年的将军充满了敬意。
“此是好计,只是”李世民眼中满是赞赏,但语气里还是颇有顾忌。
“陛下,各军镇守将可以几年即轮换一次,各文职和军职人员不相互隶属,军屯的物资要先被文职官员收取后,再发回军中,这样可以做到相互制约”后世生产建设兵团具体如何动作,李业诩不得而知,但他知道,现下的朝中百官,还有面前的这位皇帝,对这些事情应该很在处理经验的。
李业诩悲叹一声,封建帝王最怕的还是手下造反,这样军队民生都集一体的军屯制度,李世民不放心那是肯定的。
“朕对军屯制度已经考虑了良久!”李业诩没料到李世民这样说,“今日再听贤侄一说,确实这是最佳方式”
“陛下”李业诩大喜,李世民自己也想过这计了,真是英雄所见啊。
“贤侄,你愿意在西北屯垦戍边吗?”李世民满是戏谑之色着着李业诩。
“只要陛下有令,无论要臣到哪里,臣都坚决执行陛下之令!”李业诩没想过自己到那西北之地去呆上几年来,但李世民如此说,也只能这样应。
“朕说笑呢,贤侄如此大才,朕怎么会让你去屯垦戍边!”李世民很随口地说道。
这话在李业诩听来味道却感觉大不一样,其中可以有很多种意思可以理解,这皇帝说这是什么用意?
李世民似乎也回过味来,“军事学院筹建在即,朕还要你负很多事,如何能在外镇守?镇兵之将,军中多得去,但能帮朕做这些事的,却不多,你李翼是不可少的!”
听了李世民这画蛇添足般说的话,李业诩还是有些不对味儿,只是也不好说什么
第四卷 军魂 第二十九章 西北风云又起
“贤侄,过些日子天也要转凉了,朕也要回长安,一些事儿再找你聊,你先去吧!”李世民看似也乏了,吩咐李业诩走了。
“是,陛下,臣先告退!”李业诩作礼告退。
对李世民这样,李业诩都已经有些习惯了,什么事都先听在心里,不会发表同意或者反对的意见,过些时候有可能直接就把诏令发了出来。
像李业诩这样级别的虽然也算是朝中重臣,但还没够级别参预朝政,在政事堂议事时候是没资格参加的,所以很多诏令如何产生,李业诩还是不清楚。
以李业诩的分析,李世民认同的观点,一定是会向其他朝臣们征询意见,不一定经过朝议,在政事堂过会后,就直接施行了。
李业诩快步出了九成宫的正殿。穿过宽大的庭院,正准备往外走,这时匆匆地跑过来一位少年人,李业诩一看,正是晋王李治。
“见过晋王殿下,!”对这位历史上的高宗皇帝,李业诩不敢失礼。
“李大将军,本王在这里等候你多时了,!”李治同他的几个哥哥一样,看到李业诩也是一副崇拜的目光,“听几位皇兄说,大将军一身武艺很是高深,本王在这里没事做,天天就是溜马,你能陪我练武艺吗?” 说着露出一副乞求的目光。
长得白白嫩嫩的李治一副养尊处优的纨绔样子,也似并没练过什么武,看样子也只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李业诩都没和李治打过什么交道,一则因为李治实在是年少,而且还是一直与长孙皇后同住着,平时很难见到;二则李业诩自己实在是忙,也并不愿意去和这些皇子们打交道,除了一个李恪;再则,李业诩潜意识里觉得,在他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后,李治再没有机会能坐上皇位。
只是虽然如此想,对李治的要求也不敢直接拒绝。李业诩当下委婉地说道:“殿下,末将奉陛下旨意,这次是有重要事儿到这里来,还要急着赶回长安,第一卫军各项训练任务都是末将直接负责,军务不敢懈怠,不然陛下要责罚的,还请殿下见谅!”
“唉,本王就知道你会如此说的!”李治失望地叹了口气,“我向母后提这样的要求,母后也是如此说!只是大将军可以时常到这儿来啊,从长安到这里,换马只要大半天就到了”
李业诩没应李治的这番话,因为他已经发现,一个能管李治的人过来了。
“稚奴,李大将军有重要的事儿要去处置,你现在如何能拦着大将军,!”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
说话的正是长孙皇后。
李业诩敏锐的观察力,在长孙皇后还在远处时候就已经发现,知道长孙皇后会替自己解围来了。
李治刚才的话确实太无理,让李业诩都有些恼怒。自己辛苦地在大日头下训练士卒,这个当皇子的在九成宫享受清凉,还要求自己快马跑到这里来,为他教授武艺,真是吃饱了撑着,不知道干事的人辛苦。
“见过皇后娘娘,!”李业诩对几名宫女簇拥着过来的长孙皇后行了礼。
“稚奴,你先下去吧,你父皇正找你呢!”长孙皇后威严地对李治令道。
一脸郁闷的李治只得作了礼,灰溜溜地走了。
“贤侄,本宫本想找你聊一些事儿,但知道你现在军务繁忙,也不敢叨唠你, 不若就现在说上几句,!”长孙皇后带着笑说着,刚才在李治面前的威严都不见了。
“娘娘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李业诩满是尊敬地看着面前气色很不错,看不出年龄来的美丽的皇后。
“稚奴一再缠着本宫要向你学艺,本宫也没法,只得答应他,待天凉,且你有空后,让你进宫教他一些,还望贤侄不要推辞!”长孙皇后缓声地说道。
“皇后的吩咐,末将一定尊办!”长孙皇后这样的要求,李业诩没法不应承,也可能面对美女的什么要求,每个男人都很难拒绝一样。
“你既答应,本宫就放心了,一些事儿待你有空了再找你说。你先去吧!”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一直持续着。
施了礼的李业诩走出九成宫,本能地感觉到长孙皇后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他,他想不出来长孙皇后还要吩咐自己什么事儿。
与等候在九成宫远处和几名亲卫汇合后,李业诩也取了马,快速往回奔。时间已经是快近中午了,若不加快行程,下午都不定能赶回军营中。
让李业诩惊喜的是,在过了三个驿站,准备用餐时候,发觉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一行人也在,李业诩立即知道这几人是在刻意等他的,不然按行程,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差不多可以到长安了。
四人一道坐着用餐,聊些话儿,驿站的那些驿卒倒是见多了朝中的权贵们,对几位当朝的大将军一道儿用餐并没觉得什么。
驿站提供的伙食不错,还供应酒。
“李大将军,还真感谢你替我们说话,!”执失思力端起一碗酒,敬李业诩道。
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也端起酒敬李业诩。
“在下只是说几句公道话而已,并没什么,!”李业诩也不客气,喝干了杯中的酒。
“大将军的恩典。末将会牢记在心,!”阿史那社尔脸上看不出表情来,但语气有些激动地说道。
这么大的一件事,只有阿史那结社率一人死亡,看皇帝的表现也不会处死另外那些突厥族人,阿史那社尔悬着的心已经全部放下,没有过多的族人流血,这使得他得以心安。
“哎,几位如此客气做什么,!”契苾何力道,“我们都是兄弟。兄弟所作之事当然是可以信任的!”契苾何力这次与李业诩一道相处了快一年,自是感觉对李业诩的信任更多了,也就没有和执失思力和阿史那社尔一样说这些客套话。
“何力兄弟这句话说的在理,我们都是兄弟,不要这么客气,说不定以后我们还要一起上战场呢,!”李业诩也笑笑道,“在战场上,我们也要如兄弟一样相互照应才是!”
“哈哈!正是如此,来,我们再干了,!”执失思力大笑道,又端起酒,对众人示意道。
“干了!”其他几人也都大笑起来。
九成宫事件后几天,李世民下了诏令,以谋逆罪将阿史那贺逻鹘流放到岭南,并令他们立即启程,其他一道犯事的突厥族人也跟着阿史那贺逻鹘流放。
这位可惜的突厥王子,稀里糊涂地跟着叔父闹事,幸好李世民宽怀,没有杀他,捡了条性命回来,只是要离开长安往岭南而去。原来他们居住的是大唐最北端的大漠,在长安住了几年,现在流放之地在最南的岭南交州一带,这辈子可能都没有可能回到故地了,就算少数族人为了生存的一个迁徙历程吧!
阿史那结社率家产被抄查,家人也一道跟着阿史那贺逻鹘被流放。
此事并没在民间流传开来,李世民的诏令也只是一个行文,没在诏告天下。
天气热,日子长,各部的训练在持续着,训练强度在减少,但训练科目逐渐往高级过渡,作为主官的李业诩,空闲时间也多了下来,得以时常回府。
小月也在夏末生了个女儿。李业诩为其取名为李黔。
只是李业诩有些不解,刚开始几女生的都是儿子,为何现在连续生出来的都是女儿?难道又是孙老道什么药方在作怪?但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没人会回答他。
除了小月刚产后不久,其他几女都是待耕的土地,自是让李业诩有些疲于招架。
颜如冰跟着郑燕,一道做一些锻炼身体之道,大半年下来,气色比以往好多了,身子骨虽然还没根本性的改变,但已经比先前好多了,按着郑燕的吩咐,在做一些怀孕前的准备。
很快,天气转凉后,卫军各师的训练强度都加大起来,进行的都是一些整团整营的对阵冲杀,以提高几百上千人在战场上拼杀的能力,每师各团间的较量也很是频繁,每月各师间的战演也至少举行一次,只有常进行这样的对阵冲杀训练,模拟战场的环境,才能将这些招募快一年的士兵打造成为可以上战场的勇士。
贞观十三年十月底,因西北天气恶劣,寒潮提早来袭,一些部落牛羊冻死无数,遭受重灾的高昌和西突厥联兵攻击大唐的伊州,因有凉州都督李袭誉所派一部在年后的驰援,及沙州和肃州边军的支持,伊州刺史谢叔方率军民奋力抗击,最终打退了高昌和西突厥兵的联合攻击,但有不少的牛羊牲畜被掠。
情报司的情报人员,将这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长安。
在伊州遭受攻击的第四天,情报交到了李世民手上,心内大喜的李世民表现的勃然大怒,立即召集群臣议事。
正在指挥军队进行训练的李业诩,在接到李世民使人的传唤后,心里也是大喜过望,麹文泰这个老的已经快坏了脑子的高昌王,终于还是按捺不住,要跳出来表演一番了。李业诩知道,李世民正是在等着高昌的再一次犯事,为大唐的出兵找一个最好的借口。
一路往皇宫疾驰的李业诩只是希望着,在是否出兵的事上,群臣朝议时不要再出现打口水仗的情景,朝中不要再有那么多反对出兵的人站出来
第四卷 军魂 第三十章 开战是不二的选择
这样的大事,依然是在太极殿里进行朝议。
被李世民召来的也都是些重要的大臣及军中的高级武将。李业诩看到自己的祖父李靖也出现在殿内。
李靖投向李业诩的目光中,也是有发自心底的笑,只是李业诩看不出来李靖这笑容是看到自己的一种自然表现,还是对高昌在这个时候攻击我边州,我大唐有理由对其开战的兴奋。
看着朝臣们都已经在殿下站立,李世民站起了身,语气中满是愤怒地说道:“诸位爱卿,高昌王麹文泰不顾朕的一再警告和问责,一意孤行,再次伙同西突厥欲谷设,大举攻击我大唐边州,你们说我们要采取什么对策?”
“陛下,麹文泰一而再,再而三地攻击我大唐边州,对陛下的警告与斥责置若罔闻,我们再不能容忍这样的情景了,出兵反击是唯一了应策!”兵部尚书李世勣第一个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站了出来,“陛下,臣附议,这些年麹文泰藐视我大唐上国,数次攻击归附我大唐的伊州。并置陛下的警示于不顾,麹文泰不愿入朝来谢罪,臣觉得,若我大唐一再忍让,非但不能让麹文泰有所收敛,反而会变本加厉,更加频繁地做出冒犯我大唐之事,所以臣以为,一定要给予麹文泰一个教训,所以臣支持出兵反击高昌和西突厥的攻击!”
“陛下,臣也附议,!”刑部尚书李道宗也很快站了出来,“有敌来犯,唯有反击之道才能解除威胁,臣愿意领兵出征!”
“陛下,臣反对大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