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然田居札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子一软,她撑住扁担站好。只要二叔公来,一切就好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章

二叔公是个精神矍铄的老汉,虽已过知天命之年,头发都白了一半,但他依旧坚持每天下地干活。用他的话讲:“一把老骨头,闲下来锈得更快,还不如出来活动活动。”

此刻他穿着带补丁的青衫,黑布鞋上还沾着泥,前世最看不惯的泥腿子,如今落在宜悠眼里却格外亲切。

老远看到夜色中的煤油灯,二叔公略显苍老的嗓音吆喝出声:“天还没亮,长生就来敲我家门,到底是什么事?”

宜悠站在门口,扫了眼二伯夫妻,喃喃自语:“天还黑着那。”

说完她没事人似得,站到爹娘身边,朝娘指指自己。爹性子面,她吃不准,不过娘刚才几句话却让她刮目相看。为了这个家,他们也一定会站出来的。

李氏会意,救兵是女儿搬来的,她上前一步搀扶着二叔公:“这不族里要筹办族学,我们家暂时拿不出那份子钱。福祥跟我一合计,就想做点营生,早日把钱凑齐。临开张,想请族里辈分最高的二叔来,喝杯水酒图个喜庆和吉利。”

宜悠心里为她娘竖起大拇指,不论有理还是没理,主动挑事的人,总会给人留下强势尖酸的印象。刚才争执的动静不小,二叔公耳不聋眼不花,肯定心中有数。娘这一番谦让大度,先于程氏占了一半的理。

程氏不阻拦还好,这样他们家目的达成,可以安心的赶集卖包子。如果敢阻拦,那就是不识好歹,到时候她自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二叔公笑道:“这是好事,别耽搁功夫。”

酒就放在厨房,宜悠拿来三只小碗,倒满后放在三个男壮丁面前。笑靥如花:“二叔公,请。”

程氏很想维持平静,可尾椎上的隐痛,还有四弟一家此刻的得意,无时无刻不在挑战她的神经。眼见二叔公就要满饮,开张之事马上尘埃落定,她已经顾不上其它。

“二叔,咱们族里今天有事,刚好用这些包子招呼人。”

二叔公疑惑:“族里用包子?”

沈福海走上前:“是这么回事,我打算今天把族学的事订下来,已经找人去通知各位叔伯兄弟。时间仓促,中午大家将就着吃顿包子。”

二叔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过福海这事是你办的不地道。东西是老四家的,不能因为你临时起意,就让人家让出来。咱们沈家人,不能不讲道理。咱们是一家人,有事本该互相帮助,福祥也要多为你二哥想想。”

二叔公辈分大,他的话没人敢正面反驳。宜悠边听边点头,这位正直的老人,向来对事不对人。不管他们如何表现,他都不可能偏帮他们一家。不过现在她要的,只是他不偏向沈福海和程氏。

“四弟,是二哥急躁了些,我在这给你赔个不是。不过咱们族里的事可不能耽误,你看现在。”

沈福祥避开他的作揖,现在似乎他说什么话都不对。宜悠将一切看在眼里,二伯和程氏真是块滚刀肉,既然他们不仁,就别怪她不义。

掀开笼布,包子整齐的码放在里面,宜悠托住一只走到中间:“刚才事忙,爹娘一直没空说。宗族大会可是沈家大事,这些包子用在此处有些不妥。”

“哪里不对?”

“大家看,这些包子不是白面的,沈家怎么都不能让大家吃苞米面。”

刚才天黑,煤油灯下看东西并不清楚。如今天色亮起来,众人有意看过去,包子面发得很好,刚出锅还冒着热气。只是那皮泛黄,丝毫不是白面该有的亮色。

程氏变了脸色,她隐隐觉得自己中了这一家的圈套。合计着从进来到现在的种种,看似她步步紧逼,实则一点都没占到便宜。她有预感,今天自己会吃个大亏。

“二伯的难处,我爹娘都知道。你一向对我这么好,现在我也急在心里,我倒是有个法子,不知道该不该说。”

程氏下意识地开口:“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宜悠走过去,亲热的挽起她的手:“二伯母总是拿我当小孩子疼,我已经长大了,懂好多事,我觉得这法子肯定好用。”

她表现的越亲热,程氏心里越不自在。忍住恶心挽起她的胳膊,她朝李氏眨眨眼,后者意会:“二丫,你二伯母这么疼你,有什么好法子说出来,也让她高兴高兴。”

长生跟着捧场:“姐姐最厉害,快说出来听听。”

“娘、长生,二伯母肯定会高兴。咱们家的包子不行,邻村程舅舅家不是专门卖白面包子。那包子味道好,用来招呼人再合适不过。”

不好的预感应验,程氏瞅瞅自己这一身灰,脸上的笑终于维持不住。大半夜起来,帮人干了半天的白功,最后却坑了她亲弟弟。事情演变到这一步,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那包子,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再说这时辰,再去找他已经晚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宜悠今天既然说了出来,就没想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看二伯母多谦虚,程舅舅家的包子皮薄馅多,咬一口喷香,吃一个让人想要第二个,味道那是一等一的好。再说现在天还没亮,他肯定还没上路。他赶集顺道路过咱们云林村,正好可以少跑一趟。”

一直听着的二叔公回过神来,活了五十年他有什么不明白的。老二一家这几年越来越过分,大嫂心又偏到天边,也亏得老四能忍。这孩子不容易,不过是卖个包子,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他有什么好阻拦的。

端起水酒,他一饮而尽:“我看二丫这提议好,咱们沈家向来好客,招呼人怎么都得用白面包子。福海你去忙,我喊福瑞去订包子。”

说完他拍拍沈福祥的肩:“好好干,你对族里这份心,我们心里都有数。”

沈福祥端起大碗,一干到底:“二叔,侄子借您吉言。”

话说到这份上,已经再清楚不过。饶是程氏千般不愿万般肉疼,也只能闷在心里。

宜悠站在家门口,跟着送三人出去。临到门口,程氏回头剜了她一眼,那眼神跟淬了毒似得,包含着无限的怨念。

三天之内,这种眼神已经是她第二次见。想到前世程氏那笼络人心的本事和层出不穷的花样,她打个机灵,瞬间从胜利的沾沾自喜中惊醒。以后的路还长着,她不怕任何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

解决了拦路虎,趁着天早,沈福祥推上车子,一家四口赶往五里外的集市。大越皇族有一半胡人血统,民风相对前朝略显粗犷,对女性的束缚也少。宜悠和李氏两人,一个云英未嫁的少女和一个妇人,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上街,不用过多遮掩。

“姐姐,你看那边,那个人嘴里会冒火。”

长生一路格外兴奋,才四天不到的时间,他已经将过往的不愉快忘到脑后,全心接受这个温柔的姐姐。

“长生不要乱跑,小心拐子。”

宜悠走在最中间,她换了身半新的蓝花布衣裳,厚重的刘海挡住明亮的杏眸。跟在李氏身边,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姑。

重活一次她算是明白了,没有足够的本事,美貌是祸不是福。大夫人的确不美,但她翻手间就能让她死无葬身之地。话本小说中的恶霸看上美娇娘桥段不要太多,前世她也曾亲眼见过。

李氏看着这样的女儿,有些心疼:“这孩子,娘在呢。”

回握住李氏的手,她挥去复杂的情绪,低调做人总没有错。扭头,她扬起灿烂的笑脸:“程家今天应该不会来,咱们开张也容易些。”

“那是,这次多亏了二丫。”

“二伯和二伯母实在欺人太甚,以前是我糊涂……”说道这,她朝后瞅了眼,爹推着车,眉头拧成了疙瘩。

宜悠退后一步,与他并排着:“爹,咱们是一家人,不该有所隐瞒。女儿现在就把心里话跟你说明白:这么多年下来一桩桩一件件,还不够你和娘看明白。以前是我糊涂,自己跑过去任人拿捏,但以后我不会了,爹和娘也别再那么软脾气,由着他们作威作福,行么?”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一章

沈福祥推车的手有些颤抖,放慢速度他低下头。老娘婆娘,谁好谁歹他还算清楚。可孝大于天,万一那边说出点什么来,他被戳脊梁骨没关系,一双儿女日后如何在云林村立足。

“二丫,现在说这些做什么,回来看着你弟弟。”

被李氏拉住,宜悠却没有依言沉默。程氏怨毒的眼神,如悬在她头上的一柄利剑,让她时刻警醒。爹才是一家之主,说动了他往后的事才能顺当。

“爹,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我不怕那个。与其有个柔顺的好名声,让二伯一家把我弄到富贵人家做丫鬟,然后千方百计的攀高枝与人为妾,还不如被人说道两句求个安生日子。”

沈福祥顿住,李氏亦大惊:“什么攀高枝与人为妾,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不知道?宜悠疑惑,随即想起来,重生这几日事情太多,她只笼统说过程氏对她有所算计,竟忘记仔细掰扯。

“娘,你可记得女儿那日说道,二伯母拿出绫罗绸缎,说着做县衙丫鬟的种种好处?”

李氏点头:“为人奴婢哪有那般好,她这心思的确可疑。”

宜悠拨弄下自己的刘海,露出掩藏之下的明眸皓齿:“女儿也曾随爹进过城,富贵人家奴仆衣着虽讲究,但还没贵重到那份上。二伯母那方牡丹帕,定是得做主子的才能用。爹娘看女儿这幅相貌,不是女儿自夸,在咱们这一片也算数得上的标致。”

有个漂亮闺女,做父母的都自得,李氏也不外如是:“那自是不必说,论相貌二丫自称第二,村里的闺女媳妇们没人敢做第一。”

“女儿没有嫌弃爹娘的意思,只是以咱们家境况,想做大户人家正妻自是不行。可女儿进了县太爷府,常在贵人面前露脸,稍微用点心思,一个姨娘还是跑不掉的。”

“这怎么能行……”

李氏大惊,沈福祥拳头上青筋暴起。

宜悠知道这话说到了两人心坎上,这就是她的爹娘,或许在世人眼里他们贫贱粗鄙,但一颗为她着想的心,却是外人怎么都比不上。

“女儿先前那性子,掐尖攀高不识好歹,二伯母两句话就能哄住。一旦女儿做了姨娘,他们岂不就攀上了贵人,到时候好处自然多多。爹娘生养我一场,便宜全被他们捞了去。退一步讲,即便此事不成,他们也没什么损失。”

说罢她微微福身:“爹,女儿也不想这般揣测二伯母。而是这五六年,她一直与女儿说着富贵的种种好处,其用心再明显不过。”

李氏用力扯住帕子,咬牙切齿的说道:“我真没想到她心机这般重,沈福祥,咱们的好二哥和好二嫂,竟这么算计二丫,这事你能忍,我可没法子忍。”

长生被陡变的气氛吓到了,跟在姐姐身边不敢说话,宜悠摸摸他的小脸,话语中是前所未有的坚定:“爹,比起命,名声就显得微不足道。你和娘忍气吞声这么多年,还要继续由着那边作威作福么?”

长生也挥起拳头跟着起哄:“不能由着他们!”

沈福祥抹把眼眶,他真是没用。妻儿都被欺负成这样了,他还有什么理由犹豫不决。

“我没说要忍,不忍了,云娘、二丫,咱们不忍了。”

爹一向寡言,但言出必行。宜悠一把抱起长生,今天这事,算是成了。

**

出门时晨露未曦,到集上时天已是大亮。夹杂着人和牲畜的味道传来,前方是几排青砖房,两侧摆满了木架支起的摊面,其间往来行人熙熙攘攘。

“咱们该去哪儿?”

李氏和沈福祥以前只是来买东西,卖东西对他们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临到头,两人才发现自己对此竟是一头雾水。

宜悠抿嘴一笑:“不是有程家占据的风水宝地,沾亲带故的,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我看今个,咱们暂且先借用下。”

沈福祥有些不好意思:“这……妥当么?”

李氏也有些犹豫,宜悠知道她爹娘为人实诚。程家卖包子多年,常赶集的人早就跑顺了腿,一到时辰就去街口买包子。如今占了程家老摊,等于捡个现成的便宜,以他们的秉性,自是做不惯这种事。

但她却没那份心理负担,漫说前世程氏在沈姨娘处捞去的金银珠宝,单说现在,原属于爹的家产可被二伯攥在手里,程氏逮着机会可没少往娘家搬东西。

“整个集上,就街口最方便卖包子。咱们不用,自有别家去占。”

说完她抱着钱匣子,往前边走去。街口本就人来人往,只适合摆些比较小的摊,往日程家势大,将这一块整个霸占住。今日他们没来,此刻这里已经有个卖切糕的秃头商贩。剩余的一小角,挤挤刚好可以放下她家的推车。

“叔,你也来赶集啊,我们是从云林村来的。你看那边,我爹就一个推车,跟你挤挤成么?”

俏生生的小姑娘站在面前,有理有据的垂声问道着,商贩忙往边上挪了挪:“行……都成。”

得到准许,她朝外面招手:“爹,快过来。”

李氏见早已有人在那,扭头朝沈福祥说道:“这样以后说起来,也不是咱家抢了地方。”

“恩,是这理,咱们过去。”

推车并不大,卸下四个竹筐后竖起来,分开两家摊子的同时,刚好占满这一脚。看时辰差不多,宜悠掀开两层厚被子。此时正是初春,天已经没那么凉,一路走来包子还带着些许热气,阳光的照射下,两面皮闪耀着诱人的光泽。

卖切糕的商贩咽了口口水:“给我来两个包子。”

第一笔生意就这样开张了,李氏接过铜板,递回去两枚:“给孩子们也来块切糕。”

礼尚往来,商贩特意割大点,切成两小份。李氏递给他们:“早上起来也没吃东西,先垫垫饥。”

宜悠接过来收好,守在摊子里面,看长生欢快的吃着。

“这包子真好吃,再给我来一个。”

沈福祥再给商贩递过一个,宜悠看他边吃边赞不绝口,心里更是有了底。可很快她发现,事情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这一回,集上又热闹许多,卖鸡鸭、卖布、卖米卖菜,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她眼尖的看到,原本腿往这边抬的人,在见到陌生的人影后大都转了个弯。偶尔走过来的,扫一眼竹筐也都摇头折回去。

一炷香时间过去,自从商贩那仨包子后,他们竟是再没卖出去一个。

“爹,我去那边看看。”

李氏站起来,擦擦脸上的汗:“娘陪你去,长生好好跟着你爹。”

娘俩挤在人堆中,走近了就听到不远处的吆喝声:“刚出锅的白面大蒸包,两文钱一个。”

原来如此,今天他们来得正不巧,除了程家外,还有另外一家来卖包子。一边是平常吃不到的白面,另外一边是不值钱的苞米杂面,大家当然都往这边跑。

“哎。”

叹口气,果然万事开头难。看着旁边吃得一脸满足的行脚商,她却眼尖的注意到包子馅料的不同。

李氏见女儿许久未动,以为她难受,忙劝慰道:“二丫别丧气,今天才刚开始。就是卖不掉,咱们也可以当干粮吃。”

宜悠转过头,再次恢复晴朗的面容:“娘,谁说咱家的包子卖不了,咱们回去就开张。”

走回自家摊位前,看着四筐几乎没动的包子,她却没了刚才的郁闷。刚才那家人喊得号子,给了她灵感:凡事都要扬长避短。

白面菜包可以叫白面大蒸包,那他们家这包子,也可以换个说法。

趴在沈福祥耳朵上,她用几人都能听清的声音说道:“爹,你这么喊……”

“这不是骗人么?”

“主要是为了引人过来,如果真有人要买,咱们再说清楚,这也不算骗人。快点吧,再等会包子凉了,就真等不及。”

在一家人的催促下,沈福祥扯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