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鸳鸯拆散-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缥ㄒ坏耐揪读恕�

此时见宋太太净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二丫也没了兴趣,正要离去时,却听宋太太道:“此次放榜倒是有件趣事:听说有几户人家正准备榜下捉婿呢,哪知道状元爷竟是川阳侯的嫡次子,大家傻了眼都不敢下手了。”

第一五六章 嫁妆后续

第一五六章 嫁妆后续

大齐朝初期榜下捉婿之风还是很盛行的,现在倒是不太多见,盖因少年英才太少,大多中了前三甲的都是年纪已长有了家室的,或许是乱世易出英才,太平年间不易得吧,已有好几届未有出色少年拔得前筹。

不过今年倒是有好些少年才俊参加春闱,故有些在门当户对中寻不到可心的女婿的世家,便将眼光盯上了这些人。也不是乱抢的,大都是打听准了才学人品不错家无妻室,这才上阵的,那些被抢的新贵们也乐得既寻了美娇娘又得了岳家的权势,背靠大树好乘凉。

二丫不知前世此次的状元郞是谁,只是却知道决不是刘栋,前段时间自己还感慨人生已是不同,没想到刘栋这里就改变了命运,成了状元郞。倒是没听说他有什么奇遇,莫非是今生李淑妍给了他更大的动力?爱情的力量果然不可小觑。

可惜他便是今生得了状元,也不见得就比前世的胜算大,前世便是不出来自己这个意外,他也是被放弃了的,虽然那时是杨浩主动去求的赐婚,她不信这中间就没有绵乡伯府的推波助澜。

再看去年绵乡伯府里出的一系列的事,明显想要攀龙附凤,一个状元郞怎么够呢?二丫心中忍不住有些幸灾乐祸。

没错,一个状元郞怎么能够配得上李淑妍呢刘栋已经从得到状元的喜悦中走了出来,此时的他正在惆怅地叹气。

李淑妍推辞了去玉真观清修,当日庄杨两家的事正在风头上,她怎么能在那时大喇喇去玉真观清修呢,这不是明白着告诉世人,自己便是他二人争抢的红颜祸水吗。

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能受得了天天守在小佛堂的日子,于是她只好通过给友人写信来抒发下情感,兼得到外边的一些信息。其中这些友人中便包括了刘楚玉。

刘楚玉本来是有些生她的气,经过李淑妍的一番解释,便也渐渐原谅了她,便又有兴致撮合她与二哥。于是李淑妍便也算间接与刘栋保持着联系,两人免不了一番诗词互答,偶或讨论些时事。

刘栋倒是越发的爱重这不同于世俗闺阁女子的李淑妍来,才学自不用多说,难得的是对一些事情都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便是对学问也有好些奇思妙想,往往对自己极有启迪,看她与妹妹书信来往中,对于她自己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在意,字里行间幽默诙谐,自有一种蓬勃的活力,让人读了亲近之心油然而生。

每每想到这些,他都无比痛恨自己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父亲的爵位,如此女子完全可以做侯府主母,而不只是掌管自己的那个小院。

越是如此想越不想亏待了李淑妍,于是他发奋读书,且因为李淑妍给了他在思路上的全新视角,终是让他中得了此次的状元。可是状元到手时,他又觉得索然无味,状元郞最多也不过是做个六品官罢了,却是不能给予李淑妍多大的体面,而绵乡伯见她如此优秀,未必不会奇货可居,要给她寻好的夫家,而自己一个不能承爵的状元显然差得很远,他必须寻找一个好的契机,让自己这两年能快速升迁,以求更好的匹配李淑妍。

不说刘栋的雄心壮志,却说当日李父到家时带来一个好消息:那芳姐儿未来的夫婿亦是榜上有名,只是排在末位罢了。

许是姜举人本就不指着一次就能考中,不过是上上场见识一番,又许是马上就要成亲,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情绪调整的好,倒是将往日的才学都发挥到淋漓尽致。

不管如何再过半个多月就要过门的芳姐儿却是很好的受益者,一进门就是进士娘子,而且对于夫家来说也是好兆头,大家都赞芳姐儿有福气,旺夫旺子。

姜家也因此更为重视芳姐儿,将送给刘府本就厚实的礼又加重两成,刘府见此也是心中满意。

芳姐儿成亲当日,李家也去刘府道贺。二丫便去了芳姐儿的房中,此时芳姐儿一身红色嫁衣将刚刚绞开了的脸映得通红莹润,虽是低了头,但眉宇间仍是有将到陌生环境的紧张不安。

二丫便也随着众人陪着芳姐儿小声说着话,以此来缓解一下她的不安情绪。

等到人少时,芳姐儿很是不舍地拉着二丫道:“以后到了那边,就要立规矩,再不能象在家里那般自在快活,以后你我姐妹只怕一年都未必能见上一面呢。”

二丫见芳姐儿虽红着脸,但仍是不改直率性子,也便想些话来笑着安慰她,她这才好些了。这不多时就有喜娘过来道:“吉时到了”

刘夫人看着女儿就落了泪,芳姐儿也泣道:“还请父母亲大人以后多多保重”

刘夫人点头又拉着女儿的细细嘱咐着孝敬公婆敬重夫婿友爱妯娌等等,芳姐儿一一点头应了,刘夫人亲自给女儿盖上红盖头,喜娘便搀着新娘子向外走去。

芳姐儿盖上盖头的一霎那,虽然仍是有些不安和伤感,但是明显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却是占了上风的,二丫在一边瞧着,也暗暗为其祝福,同时又心生羡慕,也不知自己的良人又在何处

本来应是亲兄弟去送亲,但刘晨年纪小不足以担当此任,于是便请了堂兄刘栋来担当此重担,堂堂侯爷之子今年的状元爷送亲,夫婿又是新进士,众人皆啧啧称赞芳姐儿有福气。

芳姐儿的亲事热热闹闹过去了好几天,李家人仍是时不时提起来。尤其是李母,看到芳姐儿的嫁妆馋得眼睛都红了,可是自家明显是置办不起的,越想越恨不得全家都只喝水就能饱,好省下钱来也置办一份过得去的嫁妆。

李母不由叹气道:“芳姐儿真是有福气,夫婿好不说,自己的嫁妆也足,到了夫家也没人敢小瞧于她。”

二丫早就发现这两个月母亲明显节俭得很,早前还以为是因为今明两年的天灾,后来在刘府看到母亲对着芳姐儿的嫁妆艳羡不已,这几天更是越发有些过了,她便猜到这是母亲未雨绸缪给自己攒嫁妆呢。

二丫听母亲如此叹道,便笑道:“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她家到底是侯府出来的,根基在那摆着呢,且嫁的人家也是门当户对的,那聘礼可就不少呢。咱们是什么人家,也是看着过下眼瘾罢了再者说了,姐姐在姐夫家没被人小瞧难道说就是因为她嫁妆足吗?”

李母笑道:“你姐姐这人可是没的说,不是母亲夸口,就她的品貌,不说平安镇便是柳州城内,也找不出几个比她好的来,你姐夫家娶了她,那是他们家的福气,还敢小瞧你姐姐”

二丫笑道:“这不就结了。以后女儿要嫁就嫁个只是因为女儿本身才来求娶的人,便不一文嫁妆也没有,仍是一心一意待我好。”

“真是越说越不象话了,什么嫁啊嫁的,谁家求亲不是因为看重她本人”李母教训女儿道:“可是人这一辈子时间长着呢,不仅是夫婿孩子,还有姑婆妯娌,这里边事情多着呢,嫁妆多了,人的底气就足,活得也就惬意些。”

二丫忙道:“我也就是说说,您和父亲要是硬要给,谁还嫌银子咬手?只是也不能就为了嫁个女儿,一家子受委屈过穷日子,以后三丫没钱娶媳妇,看你到时怎么办?”

李母笑了:“我还不真怕,反正他有两个亲姐姐呢”

二丫笑道:“倒来倒去的做什么,到时我同姐姐的一样就是了,我反正知道您和父亲早就给我们姐妹俩准备好了,再多我也不要养了女儿这么大,都还没怎么孝顺您呢,就抱着一堆嫁妆去了别人家,我算是知道,为什么世人都说女儿是赔钱货呢”

“净瞎说,”李母道:“二百两银子可不行,这是嫁庶女呢你可是正儿八经的嫡女,可不能和庶女混在一块。京城里对这个看得重着呢。唉,就是为了以后的子女,也不能给人做妾,同样是女儿,区别是如此大,真是大人做孽孩子跟着遭殃”

看着母亲一本正经地说嫡庶,二丫只想笑,看来一时半会是说不过母亲了,她双手合拾笑道:“阿弥陀佛,愿上天赐给我一份嫡女的嫁妆吧”

李母也撑不住笑了:“净在那里白日做梦”母女笑成一团,便丢开了手,却没想到上天果然听见二丫的祈求,真就在几个月后赐给了她一份嫁妆。

此事也算是过去了,李母也知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真要为了二丫的嫁妆,让一家子跟着受委屈,二丫也定不会心安,便也不再一个劲地在衣食上节省,李家众人看着生活水平又上来,倒是都松子口气,只是李父仍是不能释怀,却也是毫无办法。

眼看着进入了四月,大齐朝倒是与东临国狠狠打了几仗,各有胜负,不再赘述不。而大齐朝的天灾却是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先是北方自过年后便没再有一滴水下来,土地龟裂禾苗都干渴而死,圣上忙令工部去各处打井急救,却只是杯水车薪。后来则是南方,进入四月后,暴雨一下就是一个月,房屋倒塌,地里一片汪洋。

第一五七章 又传噩讯

第一五七章 又传噩讯

幸好前几年大齐一直都是丰收年,国库充盈,倒是还可以支撑一时;不过圣上却是扰心不已,于是不住派人去边关催促杨将军与东临国速战速决。另外,因担心天灾未完人祸又起,他又一连提拔了好些将领去各处坐镇,杨家的势力竟是渐渐被消弱了很多。

如此又过去一个月,全国米粮的价格便涨了上来,有的地方甚至一斗糙米都能卖五十文,京城毕竟是帝都,倒是情形好些,一斗米是三十文钱。这几年米价基本上为二十文一斗,去年大丰收一度降到十二文一斗,李父因自老家运送粮食过来不合算,便趁机买了足足的米面,此时倒是也不愁。

现在荒年景象已显,大户人家多是储备了米粮,暂是倒是不怕,却也不敢再向外卖粮,只苦了老百姓,去年丰收都想着趁此多卖些粮食好攒点钱,哪知春季里颗粒无收,只得又花大价钱买粮吃。

万幸的是东临国内的灾情也是日渐严重,看来两国的这场战争应是打不多长时间了。

然而不久就传来一个坏消息:杨浩中了身边细作的诡计,被东临国设下圈套,连累昭武将军林振威一同被困于深山老林之中,生还无望。

皇后看着邵监军的奏章,心中凄苦,可是凭着姐弟间的血脉相连,她相信弟弟必不会如此歹命,当日坯土大师可是说了,他是带累父母亲人之命,如果只是沙场战死怎能是带累,竟算是杨家的荣誉了。

曹女官忙劝道:“杨公子必不会有事的,再说那林将军自来又是个稳妥的,便是杨公子真有不妥,他定会照顾一二的。”

皇后冷笑:“浩儿自然是性命无忧,我只是担心此事传出去,浩儿的名声又得臭一层。”

圣上也是心中黯然,毕竟拿杨浩当儿子般疼爱了那么些年,此时人若真是没了,心中亦是疼痛万分。于是圣上严令:在结果出现之前,不许人多嘴泄露出去。因为上次杨浩临阵退缩之事,就是自御书房传出的,弄得京城人人皆知,圣上大怒为此杖责了身边的几个内侍,所以此次倒真是无人敢多嘴。

不过因为两国互有奸细在敌国,一下子令对方损失如此重量级的两员小将,自是大大长威风的事,东临国自不会放过,杨浩和林振威生还无望的消息仍是传了开来。

杨夫人听了差点惊死过去,她泪眼婆娑地对常嬷嬷道:“这是不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呢”

常嬷嬷忙劝道:“夫人这是说的什么话,公子吉人天相必不会出事,吃些苦头倒是真的。皇后娘娘不是已经把将军的书信传了来,就是为了让您安心。将军也说了必会去解救寻找。”

杨夫人犹自苦笑道:“当年父亲为了巴结新贵,硬是不顾我的哀求,将我许嫁给老爷,我那时也是年少气盛,一气之下便与娘家老死不相往来,此等不孝之人,却仍能得老爷的爱敬。只惜我生在福中不知福,只一味的看不起他的鲁莽粗野。清儿长得像我,所以我疼爱她,浩儿却因长得象老爷而被我厌弃,如此不慈之人,怎配安享晚年呢。”

常嬷嬷忙上前扶住杨夫人,劝道:“如今夫人与老爷鹣鲽情深,夫人后来对公子的疼爱是有目共睹的,这些陈年往事就不要再去想了,公子是个有大福的人,不会出事的。”

杨夫人流泪道:“但愿如此,否则我这一生真是欠了他的也不知他能不能吃得那个苦”

常嬷嬷宽慰道:“您就放心吧,不是还有昭武小将军在吗,他二人定会有办法逃脱的。”

杨夫人苦笑:为了消除皇家的疑虑,浩儿生生被自己养成个纨绔,现在就连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常嬷嬷都宁愿高看别人儿子一眼,自己这就算是成功了吗?

常嬷嬷是自小服侍杨夫人的,二人感情自不比别个,如今出了此事,常嬷嬷更是用心服侍,又令杨浩院中的人无事不要到夫人处晃动,免得引夫人伤心难过。

定国公府里,定国公夫人咬牙道:“他杨家就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东西吗,什么好事都要凑上去分一杯羹,这是战争不是他杨家过家家玩的,他那劣子十条命都抵不了我儿的一条命。要是威儿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和他们将军府没完。”

看着向来优雅娴静的妻子如此模样,定国公也知她是太过担心儿子之故,不由劝道:“此事也只是东临国的谣传,真正事情如何还不知道呢。你要相信你的儿子,他不会出事的。”

“我当然相信我的儿子,却不能相信与他一起的杨家的儿子”

李宅中,李母唏嘘道:“难道这就是他的命,人不能胜天,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此劫”

“母亲说这话还为时过早我不信他就如此无福气。前天许先生还说,看杨家是个福泽绵长之家,如果杨浩这唯一的子嗣就这么没了,他家靠什么去绵长?”二丫意识到自己口气有些冲,忙又笑道:“自从我认识他,他就一直霉运照头他跑来打劫,哪知一文钱没劫到,跳下水去救人想充个救命恩人吧,还被我给说破了;好容易求封感谢信,却被他父亲打得起不了床。而且他真是个傻子,我让他将郑氏弄出京城,他连原因都没弄明白就……”

李母见女儿一边笑着数落着杨浩所做的一些糗事,一边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滴落下来,不由得心中叹气,递给二丫一方帕子。

二丫接过帕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拭着泪,又笑道:“细想他做的每一件都没什么恶意,只是偏偏做出来就让他名声坏一层,母亲说,他这几年是不是衰神上身,总是被人非议。就拿上次的事来说,如果是换做别人,定是目光锐利识破敌人奸计,可是到了他那里就成了临阵退缩。这次也指不定外人怎么说他拖累了昭武将军呢。”

李母叹道:“怪只怪他自小行事没章法,尽做些顽劣事,久而久之,他但凡出件事,自会让人习惯性地向坏处想他。不过他这么些霉运,说不定就是为了抵消这次的劫数呢。”

二丫擦着泪,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再者老话都说,好人不长命,恶人活千年,杨浩那个傻子霸王,不会这么快就没了的。就是现在还不知多少闺阁女子正为他带累林将军扎他小人呢,他若是这就么一闭眼就去了,倒是便宜了他。”

李母忙笑道:“那你还担心什么,如今最要紧的是,今天咱们得在院子里寻些空地,种点菜,现在的东西真的是越发的买不起了。”

二丫忙收了泪,与母亲一起忙碌起来。

等李父回来,李母担忧地问道:“杨浩那事可是真的?真不敢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