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鸳鸯拆散-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芳的婆母本就因她生了个大胖孙子而对芳姐儿喜爱有加,如今又是同着世子夫人一起,也是高兴地放了行,只是因天气渐渐冷了下来,怕孩子受不住,芳姐儿只得自己前去。

杨夫人得知不只二丫一家人,连川阳侯府的刘夫人母女也一同前往,更是放了心。

到了那一日,二丫侍奉婆婆用过早饭,笑道:“儿媳还从没做过祈福的事,今日便大着脸面求母亲暂舍了常嬷嬷一日,让她陪着儿媳一同前去,到时也好指点儿媳一二,免得丢了侯府的脸面。”

常嬷嬷是杨夫人的心腹,常嬷嬷跟着也就想当于杨夫人的耳目都跟着了。

二丫心里坦荡,她一没私情二不做亏心事,况且有婆母的心腹跟着,不仅能证明自己的品行,让婆婆放心,有这么一个妥当的在身边,也能让自己省了不少的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杨夫人一面调侃儿媳这是要挖了自己的墙角,一面也顺势答应了下来。自此但凡二丫一人外出,都会有常嬷嬷相陪。

二丫则笑道:“母亲就我这一个儿媳,这最好的自然要便宜了我!”

二丫先是去家里接了祖母与母亲二人,常嬷嬷知她三人定有些私房话说,便主动要去后面车上坐着,二丫等人挽留不住,只得随了她的意,又让小丫头们好生侍候着。

因一早就商量好,两家只在净月庵里汇合,故二丫等收拾妥当后,一众人便浩浩荡荡出了城。

二丫欲给祖母一百两银子以为家用,老太太忙拦住道:“如今咱们家也好过得多了,我与你母亲也能领着朝廷上的俸银,你自己留着用吧,大户人家的夫人太太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

李母也道:“中秋时姑爷也曾给过家里二百两银子!你如今已经嫁了人,就是他家的人了,可不能随便就拿着夫家的银子来接济娘家。”

二丫倒是没听杨浩提起曾给了家里银子的事,忙笑道:“我每个月都有月钱,家里什么都有,倒是用不着。当日为了给我凑嫁妆,把家里刮了个干净,这只是我月钱积攒下来的,没动嫁妆。马上就快到新年了,父亲如今升了官,应酬定也少不了,哪里都要用银子,我手里还有呢。” 最终老太太只好收了下来。

进了净月庵,便见刘夫人母女早就已经到了。芳姐儿比之刚生了孩子那会瘦了不少,人也看着更白净了些,她见二丫带了帷帽,上前拉着二丫,笑道:“就咱们这几个人,还用得着如此?”

二丫把帽子除去,递给身边的丫头,也笑道:“没办法,好容易得了个‘惊鸿仙子’的名号,怕被外人看了露了马脚出来,岂不是可惜了。”

二丫出嫁多时,性子倒是一点没变,众人也笑了,又彼此寒暄着问询着近况,一时便进入庵堂做功德。

这个庵堂名声不错,只要施主在香火银子中指明了善银的数量,主持便会将其拿出,专用来救助妇孺老人。所以好些夫人都爱来此做功德。

二丫此次前来,杨夫人给了她三百两银子。二丫把其中二百两银子做了善款,又自己拿出银子凑了二百两银子给主持,做为杨家祈福并请观世音菩萨的费用。

老太太婆媳与刘夫人更是虔诚,不仅捐了银子,更要挨个拜一遍。

二丫在旁见了,寻思是否也该如此为杨浩祈求平安。芳姐儿也舍了银子为全家祈福,又为儿子求来平安符。

年轻到底没有上了年纪的对神佛敬畏,她见二丫正踌躇,便上前拉着二丫悄声笑道:“如今银子捐了,神佛自然就看到咱们的诚心了,拜不拜的倒是不重要!倒是你该去后面的观音送子洞前好好拜拜才是。”

许是因为大多是妇人在此做功德,故这里的送子观音很是灵验。二丫前世也曾来此拜过的,只是身体不好,自然没能如愿。

二丫嗔道:“我现在拜有什么用,他又不在家。倒是姐姐该去拜拜,说不定明年又给山哥儿添个小兄弟呢。”

芳姐儿笑道:“你这样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太势力了,小心神佛怪罪!”

于是姐妹二人便只带了几个小丫头,去到后院里拜送子观音。

二丫没想到竟会遇到熟人了。芳姐儿也看着那位面有轻愁的年轻妇人,感叹道:“那不是咱们那年在群芳宴上,请咱们一起吃烤肉的那位姑娘?不过短短几年,竟都已嫁作**,也不知她嫁入哪家。”

旁边就有丫头婆子来赶道:“我们是瑞王府上的,我家五少夫人正在礼佛,烦请两位夫人略回避一下!”

原来她还是高嫁入了瑞王府,今日看来她仍是为了没能生下儿子而烦恼。

此时五少夫人已经起身,听到丫头婆子的话,忙上前来笑道:“莫见怪,是我管教下人不严!我这里已经参拜完了,两位夫人过去便是。”

芳姐儿二人忙道无妨,带着人走了过去。二丫虔诚地跪拜在送子观音前,又令丫头格外添了香火钱。

姐妹二人拜完送子观音,刚走到前院就见那位五少夫人正在与主持说话。

二丫前世屈意与她交往,一是同病相怜,再则是为了看那害了自己一家的郑萱儿到底是何等人物。今世因杨浩与瑞王府的恩怨,二丫也就再没了与她相交的心思。

刘府曾被瑞王府欺负过,所以芳姐儿对瑞王府也无好感。

二人正准备另择一路去前殿,五少夫人已经迎了上来笑道:“刚才便看两位姐姐有些面熟,没想到果是当年群芳宴上的熟人,竟是失礼了。”

芳姐儿二人倒是不好马上就走,只得停步见礼。

五少夫人名叫方敏,乃是五品官之女,与芳姐儿同岁,现在嫁给了瑞王府的五公子。她又道:“当日便觉得两位面善,今日再次相见,果是咱们有缘!”

方敏因是高嫁,过得就有几分不如意,乍见故人很是高兴,不过见她二人只淡淡的,且又知忠义侯府与瑞王府有过节,也有些讪讪的,一时客气几句,便各自分开了。

二丫等人吃过斋饭,又游玩一通,见天色不早,命人准备好车马回城。

二丫看到方敏恰正在院里赏景,她想了想,终是过去客气地说自己就要回城了,可要一起走。

方敏笑了笑,尚未说话,她身边的大丫头已经语带得意地笑道:“一会儿我们五爷会亲自来接我家少夫人的!”

这瑞王府的五公子的确是个多情人儿,二丫重活一世如何不知,原本还当她带的人太少,如今倒是自己多事了。

于是她仍是带了帷帽,服侍着祖母等人上了车后,自己也扶着丫头上了马车。

来接妻子的庄简泽正好与二丫等人走了个迎面,他看着忠义侯府的马车,心里留了意,等到了庵里询问妻子才知,果然是李淑婉前来进香,心中暗道可惜。

没过几日,忠义侯也代天子巡边离开了京城,偌大的侯府便只剩下杨夫人婆媳这两位主子,让她二人一下子更是亲近了很多,倒有些相依为命的感觉。

二丫每日都去侍奉杨夫人用餐,跟着杨夫人学习如何当家理事,兼着陪着说话逗趣,往往直到夜里服侍婆婆睡下才回到自己屋里。

杨夫人想起二十多年前,丈夫出征在外,那时还没有儿子,家里只有自己母女二人,如今的情形竟象又重复了一遍似的,所以她对儿媳也多了些怜爱,平日里娘俩在一起时也不用她立什么规矩。

倒是二丫虽然比之前要放松的多,但于规矩上却不敢走了大摺,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婆媳二人平日里除了家务外,杨夫人便教二丫如何摆弄花草泼墨作画,来了兴致还会去练功房看她练习鞭法。

转瞬间就到了新年。以杨夫人的意思,丈夫儿子都在外面回不了家,这年便过得没滋没味,到时只让人稍微拾掇一下便可,也省得让下人费事。

如今二丫也敢在杨夫人面前说些自己的看法,所以她劝着婆婆:既然家里人不齐,更该热热闹闹地过个喜庆年,府里喜气多了,自然就会给家里人添福增运,以后必会越过越红火。

杨夫人细想有些道理,就全权交给二丫去办。这么一来二丫便忙碌起来,一连十多天,这身子便感觉有些困乏。

恰好,太医来为杨夫人请脉,就着也为二丫细细把了一回,然后起身对着杨夫人施礼笑道:“恭喜夫人,世子夫人已怀有两个月的身孕了!”

第二二九章 施粥祈福

第二二九章 施粥祈福

二丫有些不敢相信地掀开帷帐,急声问道:“这是真的吗,我真的有了身孕?”

得到太医肯定地点头,二丫轻轻抚摸着腹部,喃喃道:“终于……”话未说完,就有些哽噎,眼中已是含了泪花。

杨夫人初听此消息也是狂喜,又再次得到太医的确认,想到明年就可以抱孙子,心中更是乐开了花。对于二丫的失态形为,她倒是有些诧异:原来儿媳心里的压力如此之大!

太医倒是见怪不怪,这世家承爵的宗妇是必须要生出儿子的,否则便失了爵位,所以往往她们的压力很大,因这压力又不易怀胎。所以一旦怀了胎都是欣喜若狂的,频频失态。

至于这位少夫人虽听说备受杨浩的宠爱,不过为人媳妇,还是要有了子嗣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况且她娘家的根基太过浅薄。

婆媳二人同时想到,前几日二丫还为婆婆展示了鞭法,都吓出一身的冷汗,幸好不曾有事。

尤其是二丫,虽然上次月事只来了一点点,她只当是因自己心情郁郁所至,未向这方面想,如今细算起来,竟是杨浩临走那几天才作下的胎。

杨夫人也担心地问道:“这胎儿可稳当,是否要吃些安胎药?”

太医笑道:“这倒不用。少夫人这胎稳得很,这是药就有三分毒性!我一会列个孕期不易吃的单子出来,再有这几个月注意不要太劳累过度运动即可。”

杨夫人是生产过的,这方面的事还是懂得一些的,看着太医呈上的单子,她点头笑道:“有劳太医大人了!只是这才两个月,大人回去后,娘娘必会问起,还请大人帮着递个话:这还不足三个月呢,暂不易张扬!”

太医忙连连答应着,一时常嬷嬷亲自带人备好金银布帛送了来。太医知道这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便也不推辞,又说了些恭贺吉祥的话,才告辞回宫复命去了。

太医走后,杨夫人便对二丫道:“这是你第一胎,务必要谨慎细心。如今老爷他们都不在家,不如你就搬过来,与我一同住着,也好有个照应!”

二丫想了想,忙笑道:“母亲对儿媳的一片疼爱之心,儿媳自然晓得!只是如此却要劳累着母亲,儿媳倒是有些过意不去,竟要拂了母亲的心意了。”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那里到底是爷与儿媳一处住过的,如今爷不在家,儿媳再搬走,人去屋空,这主屋里越发没个人气了,儿媳实不忍心如此!况且旁边屋里还供着观世音菩萨,儿媳每日都要早晚一柱清香,念些经书为爷祈平安!”

杨夫人听二丫如此说,便知她是不肯搬了。其实她倒是不太在意那些琐事,如今听儿媳一说,便想到大过年的儿子屋里冷清清的,确实是有些不好,再则孕妇不易挪动,于是也不再勉强二丫。

她笑道:“你就是心思太细,总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如今怀着胎可不许再如此太过伤神!也罢,如今你自家不能再分心管事,少不得我来,这院里人来人往的也不利于你休养,倒是你的小院里还清静些。只是你院里都是些年轻的,就让常嬷嬷过去伺候你!”

二丫忙谢过婆婆。杨夫人又对常嬷嬷说道:“大厨房人多手杂的,如今少夫人的身子又娇贵,实在不让人放心,倒是让人在她院里另砌个小厨房,再挑几个稳重可靠的婆子过去,随时都能有热饭热菜的供应着,倒是便宜的很。”

常嬷嬷有些迟疑地说道:“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少夫人又怀了胎,院里动土只怕有些不利,为稳妥起见,还该请人看了日子再砌吧!”

二丫见杨夫人皱了眉,忙笑道:“倒也不必新砌一个厨房,儿媳院里倒有个小茶水房,让人稍整理一下,倒也能用。”

“那点地方够做什么的,又要烧水又要做饭的,转悠不开,实在不行,就在院子旁边砌!”

二丫细想了一下,这厨房砌在院外倒是有些不便,于是笑道:“那院里都是吃大厨房的,如果只备着儿媳的饭食倒也使得,那茶水房倒也不小,况且它旁边的屋子都是空着的,到时一并打扫出来使用就是了。”

此事便算是敲定下来,小厨房很快就整理出来,厨房里的人也选了出来。杨夫人亲自去二丫院里,召集了下人们说道:这几个月务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定然不轻饶;尤其是厨房里的人!等少夫人诞下小主子,每人都有重赏!

二丫此时借着肚里的孩子,真是过上众星捧月的生活,不单是自己院里的人被杨夫人敲打过,便是整个侯府里,杨夫人也特意说了:凡事以少夫人院里为主,其他都统统靠边站!

合府里的人也为侯府有后而高兴,又因前边杨浩的震慑、现在杨夫人的态度,对着二丫更是殷勤小意的侍奉,俱都赞叹少夫人命好,进门不足一年就有了身孕。

卫嬷嬷对女儿叹道:“真没想到,那年那样一个小官宦之女,竟如此有福气!先前还只公子把她宠上了天,如今在这府里,竟连夫人都退了一射之地了。”

卫玲儿眼神闪烁了一下,说道:“少夫人不管出身如何低,到底是圣上亲赐的,如今再有了儿子,这份荣耀也是该当的!母亲以后不要再存了轻视的心,免得给自己招惹祸事。”

卫嬷嬷说道:“还用你来教训我?我吃过的盐都比你吃过的饭多,如何会看不清情势,不过是感叹一下罢了,这少夫人果是受命运眷顾的,连怀胎都是个巧头,如今公子不在家,竟是连通房都不用安排了。”

卫玲儿却只管怔怔看着窗外,半响叹道:“可不是有大福气的人,寻着了这世间真正的伟男子!公子明明是个暴躁蛮横的性子,谁会想到他竟会如此宠溺妻子,身边一个侍奉的人都没有,试问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

皇后也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二丫怀孕的事,亦是开怀,因不足三个月不好张扬出去,便只悄悄派人送来些适用于孕妇进补的珍贵食物来。

到了年关,皇后特许二丫不必进宫贺节,众诰命便都猜测二丫有了身孕,果然未出正月皇后就赐给忠义侯府大堆的赏赐,说是弟媳有喜三个月了。

趁着新春之际倒是有不少的人也纷纷送礼相贺,二丫收礼收到手软,她看着库房里的堆成山的礼物,有些不安。如果是孩子满月酒或百日,众人送礼图个喜庆,可现在胎儿不过才三个月,如此却是过了。

杨夫人也叫了二丫来,说道:“圣上娘娘因着新年高兴,便特赏了许多东西,只是我想着这孩子月份还小,怕是福气太过,反而不美。每年冬里家里都会设了粥铺施粥一个月,今年年景不好,食不果腹的人也比往家多了许多,倒是再多施上一个月,也好把福气散与众人,以求神佛保佑。”

二丫颔首赞同,又笑道:“母亲如此惜贫怜老,子孙们定能得神佛护佑!”

婆媳二人一时交代下去,二丫又对杨管家说道:“这是为小主子祈福,施粥时务必要和气,不可盛气凌人,舍了米却得了怨气!”

杨管家忙笑道:“少夫人尽管放心,咱们家都是积善的人,并不会对领粥的人吆三喝四的!”

二丫正色道:“如此甚好!只是到底是关我腹中孩儿,所以这一个月里我会让人去各粥铺瞧着,若是有人胆敢借着我杨家的米粮充大爷,可别怪我到时不留情面。”

因为过了元宵节,诸大户之家施粥的便陆续停了下来,倒显得忠义侯府一枝独秀,那些领粥的人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