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独秀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胜利之后,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事。这次他所表述的二次革命论的观点较过 去更明确了,而且出现在北伐战争的高潮期,因此它的危害性也就特别明显 和严重。
陈独秀在1925年9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固然需要民主政治,
“然而民主革命这个口号,未免偏于纯资产阶级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 济地位,决没有欧洲十八世纪资产阶级的革命之可能”。②他朦朦胧胧地观
察到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民主革命之间的差异,但是他没有深 入地研究它们之间的质的区别,他不了解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只有
无产阶级才能真正担负起领导民主革命的使命,将革命进行到底;不了解民 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陈独秀的认识水平在当时共产党里具
有相当代表性,它是党的幼年性在革命理论上的一个主要表现。共产党必须 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无数的革命志士在斗争、失败、再斗争的过程中,付
出血的代价之后,党才能成熟起来。
①《本报三年来革命政策之概观》,《向导周报》第128期,1925 年9月7日。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2)第283、284页。
{{立于主体地位决策武装起义}} 上海,推翻反动军阀的统治,建立市民政权,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
武装起义。这期间陈独秀除到汉口出席十二月特别会议外,他一直坐镇上海。 共产党在工人武装起义中所执行的重大政策,都是经陈独秀认可,或是由他
亲自制定的。这时期上海工人斗争的得失成败、功过是非,都同他的活动密 切相关,都反映了他的思想。
1926年7月11日,北伐军占领长沙以后,挥师湘北。这时苏、浙、 皖、赣、闽五省联防军总司令孙传芳以“保境安民”为借口,迅即调兵遣将
分三路援赣,并伺机进攻湖南,切断北伐军的后路。这使东南五省资产阶级、 士绅以及一些社会名流顿感不安,他们惟恐战火蔓延到东南,危及他们的利
益和安全。苏州、无锡等六县商会会长联合通电,要求孙传芳“休养生息”。
①全苏公会赞同孙传芳“消极增防”,警告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不得越闽 赣边境一步”。②苏浙公团、全浙公会要求孙传芳“保持五省安全”。③上海
总商会通电,要求孙、蒋双方“解除误会,划守疆界”,如战端一开则“商 家命①②③《申报》,1926年8月9、12、15日。
脉不通”。总之,他们既不同意孙传芳援赣,也不主张北伐军东进,一 味地要求所谓东南五省的和平。这时只有上海总工会发表通电,反对孙传芳
“援赣之军事行动”,①但孤掌难鸣,应者寥寥。中共四届三中扩大执委会 虽然通过了《军事运动决议案》,指出“本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党,随时都
须准备武装暴动的党,??助长进步的军事势力,摧毁反动的军阀势力”,
②但这时上海还不具备武装暴动的条件。 然而,战争的形势却发展得非常迅速。9月1日,北伐军攻克汉口以后,
即挥师东进,攻入江西。在福建战场上,北伐军攻克永定,孙传芳军两面受 敌,他把主力部队投入了江西战场,上海的防务一时空虚。
北伐战争的胜利开展,诱发了上海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和上海国民党负 责人士推翻孙传芳的统治、获取政权的欲望。
虞洽卿由于孙传芳取消了他的上海商埠帮办,推倒了他的上海总商会会 长的地位(改由亲孙的傅筱庵任会长),又解散了他所依恃的南、北市保卫
团,“所以虞极反孙”,“极力联络”
共产党,希望帮助他“取得上海政权”。③国民党上海军事特派员钮永 健也“要工人帮助他,听他的号令起来动作”,答应在暴动成功后“保护工 人”。④①②③
④《上海自治市的运动计划》(十月十七日),《教育杂志》(区委油印刊 物)。
中共《中央政治通信》,1926年9月15日。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2)第15页。
《申报》,1926年8月15日。 起义和市民自治问题。区委书记罗亦农认为”应提出‘人民自治’的口
号”,建立“从虞洽卿起一直到工人”的联合战线,反对孙传芳的统治,“上 海地方非有一次民众暴动不可”。①关于第一次武装起义的指导思想,根据
罗亦农的讲话可概括为如下两点,一,起义“以商界为主体”,②“无产阶 级避免领袖地位”。如果无产阶级“急于来领导,必引起帝(国)
主(义)害怕,而大进攻,而大屠杀”,“资产阶级必害怕不来合作”。 所以“要把这个领导权给虞洽卿”。罗亦农说,这个政策区委“及中央都已
赞同”。③这当然包括陈独秀在内也是赞同的。二,起义成功之后,“政权给 谁,??工人可不参加,我们完全让他们组织商人政府”,“我们只求得民众
自由,不要奢望”。④
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上海阶级状况,北伐军攻入江西 以后,上海资产阶级对反对孙传芳表现了一定的积极性,上海工人没有武装
起义的准备和经验,区委不能不采取慎审的态度,但是过分地重视了资产阶 级的力量及其革命性的一面。工人阶级不拿政权,或者如陈独秀所主张的共
产党处在野党地位,就能“求得民众自由”,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不能 不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资产阶级对这样的政策自然是乐意接受的,虞洽卿认为①②③
④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第20页,上海人民出 版社出版。
市运会议记录,1926年9月20日。 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记录,1926年10月9日。 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记录,1926年9月3日。
既有工人参加起义,又“以商界为主体的办法是对的”,①并表示“设
法捐钱”援助工人。②但当北伐军攻打南昌受挫之后,资产阶级害怕了。这 时区委又以“国民党的钮永健和吴稚晖二人为主力”策划起义。10月16
日,孙传芳的部下浙江省长夏超宣布独立,并率部由杭州向上海进发。区委 确定起义的目的是要求和平!撤退孙传芳在上海的驻兵!上海市民武装自卫!
上海市政归上海市民!等等。24日,夏超部已被孙军击败,区委误信北伐 军攻克九江的传闻,乃仓卒发动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这时资产阶级“不
干了”,号称拥有1000人实力的钮永健,实际上不过百把人,工人纠察 队也只有200余人③,且大多赤手空拳,因此,起义在当天就失败了。
第一次起义的失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25日,罗亦农在区委临 时主席团会议上指出:“过去我们只是要资产阶级起来,而我们只是后面跟
着进行”,以后“要以自己为主体”,去“推动”资产阶级,过去当配角,今 后争主角,“惟此问题须到中(央)局讨论”。11月2日,他在全体区委会
议上又指明这次起义中的“一大差误”,是对共产党的领导力量“没有信 心,??而依赖钮、虞”。罗亦农首先提出了武装起义以上海工人为主体的
基本方针。 陈独秀没有接受罗亦农的意见,到11月上旬,他仍然认为“我们现在
可以要两个领袖,钮永健(是)军事的,虞洽①②
③活动分子会议记录,1926年10月26日。 区委主席团会议记录,1926年9月7日。 区委主席团会议记录,1926年9月10日。
卿(是)民众领袖”。 追击,孙传芳军也无力反攻,交战双方一时处于体战期。陈独秀指示区
委“可以停止暴动宣传,要注意工会及党的内部工作”。①同时,由于奉鲁 军阀张宗昌部南下援孙,使东南五省人民受到极大的震惊,于是区委积极开
展市民自治运动,不仅国民党市党部、江苏省党部主张市民自治,各马路商 界总联合会也发表宣言,谓“当此危急存亡之际,各界人民应起自卫,图谋
永久和平。(一)划上海为特别市,永不驻兵,并本主权在民之义,以上海 市民组织市民会议,管理上海市政;(二)召集国民会议,解决国是;(三)
拒绝奉鲁军南下”。②这个宣言得到了许多团体的响应,即使迷恋东南和平 的三省联合会③,其中也有不少人士转向公开地反对孙传芳。中共中央及时
指示区委“要尽力拉出(三省联合会)各派分子”,与我们合作发动自治运 动。④
28日,上海400余团体5万余人在公共体育场召开“反对奉鲁南下 上海市民大会”,三省联合会的主要成员都到会讲话。大会决议:要求奉鲁
军撤回南下军队:一致拒绝(奉鲁的)军用票:上海划为特别市,由工商学 各界组织自治政府。①②③
④区委临时主席团会议记录,1926年10月17日。 三省联合会,由全浙公会(代表人为蔡元培、褚辅成等)、新苏公会(代
表人为杨千里、张君劢、黄炎培等)和全皖公会(代表人为李次山、许世英
等)三团体组成。
《申报》,1926年11月17日。 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第79、97页。
会后,总工会纠察队作先导,举行示威游行。当晚,被查封的上海总工
会自动启封。 会是领导自治运动的统一战线组织,它由闸北商会、商总联会、上海学
联、全国学联、上海总工会和三省联合会六团体组成,“以实现上海特别市 市民自治,谋市民利益为宗旨”。①区委在市民公会和国民党省、市党部都
建立了党团组织,以加强对自治运动的领导。群众性的自治运动为第二次起 义作了广泛的舆论准备。
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时,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发生了深深的裂 痕。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策动了一连串的破坏三大政策的活动。1927年
1月3日,他在南昌非法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将广州国民政府迁 至南昌,公然反对国民政府已通告全国迁都至武昌的决定,企图挟天子令诸
侯,使国民政府成为他的囊中之物。2月21日,他在南昌行营总理纪念周 发表演说,口口声声叫嚷要“制裁”共产党;驱逐鲍罗廷。并唆使他的党羽
杀害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陈赞贤,强行解散执行三大政策的南昌市党部和 学联。此后在九江、安庆也发生了同类性质的事件。蒋介石还派戴季陶到日
本与外务省次官密谈,日本帝国主义者奔走于南北之间,撮合蒋介石与张作 霖相妥协,以致报界一时盛传“南北妥协共同反赤”之说。这位权势炙手可
热的人物,他的一系列的反动言行不能不引起共产党人的戒备与批驳。
①《申报》,1926年12月7日。
演说,所谓共产党员排挤国民党员纯属诬陷不实之词,“事实恰正相 反”,蒋介石“对于腐败官僚投机分子方尽量容纳”,而对“共产党员却防闲、
排挤,且一再声言制裁之,这究竟出于何项动机”?①陈独秀连续发表文章,
不指名地批判蒋介石“和军阀妥协便是间接和帝国主义妥协”,提醒人们“留 心着!
果有谁敢经过日本帝国主义之拉拢,而与北方军阀妥协,以葬送革命”!
②蒋介石演说开口“我主张如何如何,反对如何如何,时常‘我’呀和‘我’ 的大喊,这在党便是表示‘我即党’,在政府便是表示‘朕即国家’,这些口
气乃是个人独裁性之自然流露”。③指责蒋介石对盛传两个月之久的南北妥 协共同讨赤的言论,“无一字声辩”。但是,这些揭露和批判虽然是较委婉和
含蓄的,但关心时事的人一眼便可看出指的蒋介石。
在中共上海区委内部讨论时,却无所顾忌的表明了他们对蒋介石的愤恨 和戒备心。1927年1月25日,区委即明确指出中外反赤联合战线的危
险性。罗亦农说:“上海为财源之地,北伐军如果一来,必将勾结资产阶级, 也许蒋介石到上海后,就正式攻击C.P.,而爆发直接冲突。”④区委决定
发动以“工人为主的武装暴动,??现在局面很紧,我们要赶快准备,①②
③
④区委会议记录,1927年1月25日。 实:《我即党与朕即国家》,《向导周报》第191期,1927年3月
12日。 实(即陈独秀):《是谁愿与北方军阀妥协?》,《向导周报》第188期,
1927年2月16日。
《向导周报》第192期,1927年3月18日。 表示民众的力量”。蒋介石来到上海,“我们如无运动,他必与帝(国)
主(义)妥协”。现在就要让民众知道,“蒋实为反革命”,但在“宣传时, 只用口头不用文字”。①这是区委第一次讨论反蒋问题,也是第一次把工人
武装起义的作用与防止蒋介石和帝国主义妥协联系起来。 方针。区委依据中央的通告于17日发出《秘书处通讯(第十一号)—
—应付目前国民党内右派进攻及我们对蒋的态度》,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 分析了1927年2月间的国内斗争形势,指出“北伐军的胜利,革命势力
之伸长”,迫使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势力变换压迫民众的手法,“不由外面进 攻,而从内部破坏”。因此,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已成为目前革命中最严重
问题”,政府迁移南昌之说,工农运动受摧残,“皆是右派进攻的具体事实”。 我们对于右倾势力的进攻,“无论在任何方面,皆准备与之冲突,不能让步,
因为让步就是革命的损失”。中央决定斗争的方针及对目前工作的意见是:
“1.不可使这个争斗简单成为C.P.与K.M.T.的争斗,无论在任 何斗争中都要拉出左派,与左派联合进行:2.不过所谓与左派合作,是要
我们能勇敢的立在主体地位,使左派来帮助我们,而不是要左派为主体,我 们去助他。??总之,我们以后在一切斗争中一定要自己肩起责任去冲锋,
但同时又不要丢掉了左派,要领导着左派联合进行,要使这个争斗在①
②《“六大”以前》第721页。 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第115、118页。
形式上是左派与右派的冲突,而不是简单的C.P.与K.M.反对蒋
之个人独裁”,“现时蒋介石已成为反动势力之中心”,但“只能在口头上宣 传,文字上不能明提蒋介石的名字”,要依据事实“用很巧妙的词句暗射蒋 介石”。
中共中央的指示中最重要的是第(2)点,它鲜明地指出共产党在同国
民党左派联合时,要“勇敢的立在主体地位,使左派来帮助”共产党,也就 是自觉地主动地肩负起领导革命的职责,改变“以往在K.M.T.中斗争,
均是要左派顶头去干”,共产党“只在后面出主义(意),不肯直接上前”, 以致“左派一退”,共产党“也跟着退”的状况。①这个指示反映了中共中
央对革命领导权和同左派关系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陈独秀是中共 中央总书记,这个指示如果不是他首先提出的,也必定是经过他同意的。而
且在第三次起义时,他所提出的许多主张,都是和这个指示的精神相吻合的。 因此,有理由作出这样的判断:这个指示也反映了陈独秀对革命领导权(至
少表现在上海工人斗争中)问题认识的转变,并自我批判了他过去的一些观 点。例如,他在1926年12月特别会议上所陈述的一些观点:共产党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