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绅传 作者王辉(完结) txt-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治十一年议准,八旗官兵兵丁俱照分官地方居住,昔遇调旗更地,仍准示处居住。有情愿买房搬移者,听从其便,都统、副都统不许强令迁移。如俗自盖房者,听都统、副都统查给本旗空地,准其自盖。“教和伸在什刹海畔建新居,属”调旗“后之正常行为。当然和伸本人借机极尽奢华之能事,逾制修建自己的房屋,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和伸宅第东至毡子房胡同,南至今前海西街南侧。西至李广桥、北至大翔凤胡同,后辗转于亲王永磷和恭亲王奕沂之手,又多次改建,但仍含嘉乐堂、天香庭院、锡晋斋、寿椿楼等和伸所建的基本建筑。从规模上来看,当然不能与亲王贝勒王府相比,但单从内部结构与装饰的精致来看,和府绝对可以称得上一流,而且有很多装饰物”皆亲王所不应有之物,而和伸有之,且铜路灯较大内所有尤为精致。今分没于景运、隆宗二门外云。“ 
  正因为和宅如此精巧的布局,所以与京城众多达官显贵的住宅相比,它也毫不逊色,甚至数一数二,庆亲王永U曾道:”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诸事顶上,惟求诸兄见怜,将和伸邸第赐居,则吾愿矣。“嘉庆帝果然满足了他的心愿,赐了和伸邸宅的一半由他居住,永U”喜极而泣。“ 
  淑春园在历史上早已有名。《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乾隆二十八年内务府奏准圆明园所交淑春并北楼门外等处花园……“,和伸在乾隆把淑春园赏给他后,更进行了大肆的扩建,并更名为”十笏园“。规模也极大,据资料显示:园内仅房屋就有1003间,游廊楼亭357间。园内有山有水,存一湖泊(即今北京大学未名湖),湖中有小岛(湖心岛),石舫,现在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于今北京大学内,环境安静,美丽,故有人赞曰: 
  斌良在《游故相园有感题》中写道:”铜铺尘幂径苔侵,策马荒园寄慨深。爱蓄名花歌玉树,曾移奇石筹黄金(闻园中有太湖石系鹾商某甲物,以千金运至)。缤纷珂驰中禁,北丽楼台枞上林(园中楼阁均仿圆明园规模建造),犹胜荒地秀蒲牌,澹烟废绿远阳沉。“由此可见,和伸极尽奢侈,从外地远方过来。 
  后来光绪帝生父醇贤亲王奕 游览淑春园后作诗几首。(奕 住在蔚秀园,也在今北京大学蔚秀园里),其中《中秋后游舒(即淑之谐音)春园四律》写道:”是园乾隆年间归和伸,籍没后入官。传闻禁园工作,每教材于兹,足证之亭台许多之巨。后转变为睿邸园寓,虽栋宇仅存,山水之秀美固自昔也。余园近在比邻,曾未获游览。迨庚申变后,遂就荒芜。奇当匆匆一涉。辄为俗沉所状,未得从容吟咏。兹赴差之使,更续旧游,逐物成诗四章: 
  归入待月楼 
  相业负林永,登怜怅惜年,高楼悲去鹤,孤冢咽啼鹃;如仅耽风月,何由于简编;主人迭零落,一倒幼云烟。 
  石舫 
  余概横糊辨,轩楹慨劫灰;竟成填海物,不是济川材;渭水曾摧毁,严陵尚钓台;临流一凭吊,蛩语动蒿莱。 
  巨石 
  (临风待月楼前太湖石一座,高约二丈,奇形不可名状。夹似老松二株,传系和伸时种) 
  辇运千钧苦传邮,穷奢岂可倒风流;相公空慕封松笼,闲阁非缘拜石留;移此补天原有用,学他反璞自无尤;那今几立峥嵘势,似乎向沙河暗点头。(和相墓俗称沙舍身,识者以地名为恶讦。) 
  孤屿 
  杰阁凌云久渺茫,邱墟宛峙水中央;频垣腾础踪犹识,斩棘披榛兴亦枉;未觌蓬瀛仙万里,已成 绁法三章,闻是屿楼阁肖禁园蓬岛瑶台,逮问后列入大罪之一); 
  从采蜃气惊涛幻,每断风帆过客肠。可见和伸住宅的奢华程度。 
  除了什刹海畔的宅第和海淀淑春园外,在北京城内尚有多处住宅,如坐落在北长安街路西会计司胡同中的住房,因这儿离西华门极近,和伸为了早朝的方便在这建造一个临时住所,供早朝时住用。 
  而为了巴结乾隆,也因为与乾隆的亲密关系,凡乾隆常去的地方都有和伸的住处,这样,和伸既能了解乾隆的生活习性,又可及时的服侍乾隆,譬如避暑山庄,盘山等地均有和伸的住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伸就曾在热河避暑山庄自己的住宅里接见了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和伸被处死后,此房由和孝公主丰绅殷德与成亲王永理分开居住。 
  不仅如此,和伸的陵墓,也十分宏伟,有诗为证:“外围墙有二百丈,内围墙一百三十丈,内有古门楼一座,石门二座,并开隧道,正屋五间,僭称享殿,东西厢房各五间,僭称配殿,大门一座,僭称宫门,其门扇一梁一檩均系红油飞金彩画,门用金包钉,梁柁五彩,描画中有金游龙,虽然如此,和伸死后被强行拆除,自己享受不到,又是他始料未及的了。 
  奢侈生活
         
  大凡贪官都很讲究享受生活,很追求生活情调,因为他们敛财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仅仅执着于金钱本身而贪污者极少,故”吝啬“与”贪官“本来就是一个悖论。 
  而历史上有人却道和伸”赋性吝啬“,惜金如命,或许由于少时家境贫寒,生性可能节俭了一点,但身为当时的”天下首富“,没有理由过分吝啬的--尤其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亲人。从他大兴土木,修建邸第、陵墓都可见一斑。当然,”吝啬“存在一个对内和对外的问题,对待属下,对待家奴,和伸是能省则省,不肯多花一分钱,如果不是这样锱铢必较的话,和伸也不可能这样迅速积敛起巨额财富的,而对自己家人和自己,和伸的宠妻爱妾,疼子疼媳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为了讨取家人的欢心,和伸不惜措罗天下奇珍。 
  故老相传,新鲜珍珠可以增强记忆力,所以和伸一家经常以珍珠粉佐餐,和中堂爱用珍珠,珍珠商人就大受欢迎,尤其手中有奇”珍“的便奇货可居了。据焦循《忆书》记载:江南吴县有一珍珠商人石远梅,(一说名石钧善)。他每年都出一段时间,捞回珍珠后在扬州一带贬卖,起初生意都不太好,自从扬州官吏知道和中堂喜好珍珠后,石远梅一跃而成了红人。据说每次他采完珍珠回扬州时,在离杨州城20多里开外的地方,就有扬州的富商大贾,达官贵人派他将他迎回家中:”极珍味美馔以享之,优伶歌舞以娱之,名人诗洒以系之。远梅扮一琴师,画工萧然寂处。回以吟诗写字为事,而盐贾侯其门,远梅出一小匣,锦囊温裹,以赤金作丸,破之则大珠在焉,重者一粒价二万,轻者或一万,至轻者亦八千,争买之,惟恐不可得。“ 
  石远梅亦洋洋自得,他说这些珍珠是盐商和贵人们买去”献和中堂也,中堂每日清晨以珠作食,服此珠则心窍灵目,过目即记。一日之内,诸务纷沓,其胸中了然不忘。虽百手记,不能如是也。珠之旧者与已穿孔者不及用。故海上采珠之人,不惧怕风涛,虽死不恤,今日之货,无如此物之奇也。“ 石远梅大大地吹嘘了一顿自己的珍珠,并号称自己所采集的珍珠”灭天下无双,并世第一“,嘉庆四年,石远梅又获一特大珍珠,形状颇似葫芦,观之者皆谓”异宝“,石远梅刚兴冲冲地想卖个好价钱,可当他回扬州时,巨商达官对其不闻不问,这一年,和伸刚好倒台,至此,石远梅才幡然醒悟,不是因为他的珍珠值钱,而是因为和大人的喜好更值钱罢了。 
  和伸生活奢华,非但平民百姓望尘莫及,就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也不敢望其项背,据当时来华访问的朝鲜使者记载:和伸家”家奢富丽,拟于皇室,有口皆言,举世侧目。“而且据外国使者所见,和伸是权倾一时的”二皇帝“。其权势为其享受取得了可能,”白玉为堂金作马“,用这句诗来形容和伸一家的奢侈,生活尚不为过,和伸利用手中的职权让各地为其”进贡“各种物品、珍珠、奇石、各种时令水果,所有的贡品都要先经过和伸这一关,这也使得和伸家过得比皇室还要好。 
  和伸自幼家贫,父母早亡,在学校及仅经常受同学欺负,而且吃不饱饭,甚至没衣服穿,在冬天的时候依然衣衫单薄,幼时家境贫穷的人到后来越容易奢侈腐化--如果他们有条件的话,熬过苦日子和伸更注重自己享受,也不愿自己的家人受苦受累,这种心情自古以来的贪官皆有之,不过和伸表现的更突出罢了。 
  每天早上,当淑春园的自鸣钟敲响之后,和伸的妻妾开始起床对镜梳妆,此时奴仆们已经开始准备早点了。和伸对早餐,很有讲究,因为平时过度劳累,而且整目思虑如何对付人,因此脑力消耗很大,与其交好的一位大臣向他建议,可服食珍珠等物,珍珠可以美容养颜,又可恢复增加记忆,一日,和伸服食了该大臣送去的两颗珍珠,果然觉得精神清爽。于是,从今往后,和伸的每餐早点都会喝珍珠,尤其是他敬爱的妻子和几个他宠爱的小妾,美容养颜如让自己享乐。 
  如果说早点只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正午的正餐则极尽奢华之能事,午餐必摆满汉全席,而且以和伸家中的几个人,吃饭时用满汉全席绝对浪费,可和伸不管这么多,他干什么都要讲排场,自己是位极人臣的皇帝心腹,饮食当然也要体现出自己的权势,所以,即使浪费也在所不惜。 
  和伸一家的锦衣玉食也与属下的巴结关系,和伸的爱妾卿怜爱好吃荔枝,与唐朝的杨贵妃一样,据史料记载,杨贵妃吃荔枝是用上报军情的快马不停蹄地送来的,而卿怜由于是和伸的宠妾,各地地方富天下纷纷讨好,在荔枝熟了的季节,荔枝产地广东的大员也派快马送到京城,荔枝是个好东西,苏轼曾有”日啖荔枝三百颗,木辞长山岭南人“的说法,与荔枝一样,当有其他时令水果生产之时,各地也纷纷向皇上进贡,当然,首先要孝敬和中堂。 
  和伸不但讲究饮食,而且极其注重衣着,衣服是一个人的门面,起初,和伸是出于装饰才穿着好衣服,尤其是参见皇上乾隆的时候,二来和伸一表人才,从小就羡慕其他同学锦衣玉食,无奈自己家贫,不说是自己买好衣服,就是冬天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冯氏看见和伸衣衫单薄而可怜于他。可到了和伸本人得宠的时候,和中堂的穿衣是引领当时时代潮流的,据说,他有一件衣服上的纽扣全是西洋小闹钟做成的,而在当时,小闹钟的价钱是极其昂贵的,所以,和伸的一件衣服就能够养活当时的好几户人家。和伸对闹钟情有独钟,因此,不但身上经常挂着闹钟,在未名湖畔也挂了一枚大的自鸣钟。 
  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
         
  要想取得皇帝的信任,要想直接与皇帝发生关系,最直接取巧的办法莫过于与皇室联姻,和伸更是深谙此道,而且更是运用自如。乾隆一生共有十个女儿,其中有5个早亡,没有册封,当然更谈不上下嫁了,其中最小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宠爱的,和孝公主生性活泼伶俐,长相也跟乾隆颇象。而且乾隆老来得女,自是更加疼爱,在《清史稿•公主表》中记载:”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金机轿。“因此在和孝公主13岁时,便被破格册封为固伦公主,这也充分说明了乾隆对她的宠爱,因为按清朝法制所定:皇后所生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品级与亲王相当,而妃、嫔所生或者由皇后收养的其他皇亲宗室之女,则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只相当于郡王。而固伦和孝公主是一个妃子所生,乾隆帝因为疼爱她,才破格封其为固伦公主。乾隆帝的其他四个女儿,分别为:第三女和敬固伦公主,乃孝贤纯皇后所生,于乾隆十二年三月下嫁色布腾巴尔珠尔额驸;第四个女儿和嘉和硕公主,纯惠贵妃苏氏所生,乾隆二十正月下嫁傅恒子福隆安额附;第七女和静固伦公主、孝仪纯皇后所生,乾隆三十五年下嫁拉旺多尔济额附,第九女和属和硕公主,也是孝仪纯皇后所生,乾隆三十七年下嫁札兰泰额附。 
  在五个已存的公主中,固伦和孝公主最受娇惯,宠爱,而固伦和孝公主”性刚毅,能弯刀弓,少尝男装随上狡猎,射鹿丽黾,上大喜,赏赐优厚。“公主极富英武之气,这在以后的生活中表现得更加充分,即使后来嫁入和府后,公主依然不爱红装爱武装,还经常与丈夫丰绅殷德一同出去打猎,而且随侍侍从皆以劲装打扮。 
  丰绅殷德与公主同年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十九日,比固伦和孝公主小半年月,丰绅殷德也与其父一样英俊美貌,乾隆也非常喜爱丰绅殷德,而且,丰绅殷德的名字就是乾隆帝所赐的。丰绅在满语中是福裕的意思,乾隆希望丰绅殷德能福裕长驻,好为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带来好运。 
  在和孝公主16岁那年,乾隆便把她许配给丰绅殷德为妻,从此,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两个人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他们的婚姻无疑是一场政治婚姻。在中国古代,很多政治婚姻都是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政治婚姻是最符合实际,也是最稳定的婚姻结合形式,因为政治婚姻首先强调的是门当户对,夫妻双方肯定同属于相同或相近的阶层,由是推之,两人的志向,兴趣爱好大都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夫妻在一起生活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和追求。所以相对于封建社会其他童养媳、指腹为婚来说,政治婚姻不能不说是相对可取的,虽然其中充斥了大量的权钱交易。 
  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无疑是幸运的一对。不错,他们之间是一笔政治交易,尤其是在和伸看来,和伸可不会官他们之间有无感情,他就是要依赖公主的关系来巩固乾隆帝对自己的宠爱。但是两人却异常般配,男的潇洒俊朗,女的美丽大方,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两人的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和伸也极力讨好固伦和孝公主,他不仅嘱咐丰绅殷德每天多陪陪公主,而且自己也向公主大献殷勤,因为多年来与乾隆的相处让他了解:要讨好一个人的欢心,就应从他最喜欢的人下手。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的最爱,尝曰:”汝者为皇子,朕必应汝储也。“因此,和伸在固伦和孝公主尚年幼时,便竭力讨好。公主也对和伸非常信赖。据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公主幼年时”常呼相为丈人,一日上(乾隆帝)携主(公主)游同乐园之买卖街(在圆明园中,每年新春伊始到燕九节期间,仿照民间设立的商业一条街),和伸时入值在焉。高宗见信估良者有大红呢夹衣裳一领,主悦之。上因语主曰:“万向汝丈人索之,和亟以二十八金买而进之。望乎和为丈人,未知其故。主少时好衣冠作男子大。或因戏为此称耶。”说有次公主见到喜欢的衣服,乾隆叫公主求和伸为其买之,此时想必乾隆已赐婚,故公主呼和伸为丈人。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要举行婚礼。乾隆赏赐了无数宝物给公主。(请参看本书第五章第八小节,此处不再赘述),同时又下谕道:“凡下嫁外藩固伦公主,例支俸银一千两。如系在京住者,即照下嫁八旗之例支给。从前和敬固伦公主,虽系在京公主,而俸银、缎匹仍照外藩之例支领,年久便越减,是以降旨仍许照旧关支。今和孝固伦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