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绅传 作者王辉(完结) txt-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理,果然,一年之后,乾隆让盛住官复原职,为了表彰和琳办事妥贴,乾隆于三月迁升和琳为湖广御史,仍兼管巡视山东漕运与造漕船诸事。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湖北按察史李天培假公济私,用官船运送私人木料给福康安,此事本来是小事一件,但和胱プ≌獯位崂创蚧髡懈?蛋玻谑撬谝夂土障蚯〉览钐炫唷G≌胝倮糁危谑桥纱笱俊⒕蟪及⒐鹎巴鞑椋泶耸拢耸保土找丫ü闲瘫乒┤美钐炫嘀永钿泄┘胰嗽霉偌以肆复笔钡牧焦阕芏礁?蛋菜椭材�800件,给长芦盐政穆腾额送400件,李天培为了贪运输费这点小便宜被乾隆处以“褫职遣戎”,被流放到边疆了。福康安也因纵容部下被乾隆指责。通过和那擅畎才牛土赵谡庾缸又邢允境鲎吭降拇κ虏拍埽骨】吹胶图胰瞬疟渤觯凹魏土肇保虏恳樾穑墒撬旒谩!庇辛嘶噬系暮酶校偌由虾瞳|随时随地的添油加醋,扇风点火,和琳也象兄长和茄丛焓送痉缮钠婕!�
和琳虽然也深感兄长的辅佐是万分必需的,但他还是保持自己独立的处事方式,在与大臣同僚们相处中显得更游刃有余,就如他与福康安来说吧,虽然和琳可以说是踩着福康安的肩膀上去的,而且胞兄和敫?蛋惨恢辈缓希珊土杖茨芑飧?蛋残闹械脑姑疲谟敫?蛋驳墓彩轮校饺瞬唤鱿嗷ヅ浜希踔梁玫奖舜顺菩值赖艿牡夭剑酶?蛋踩衔坝衅湫治幢赜衅涞堋薄S胗肫渌僭钡墓彩拢土找餐耆月冻鲇胄殖ね耆煌拇κ路绞健M啪泻土漳诵郧橹腥恕D敲矗土帐欠袷枪室庥胄殖ぷ龆阅兀糠且病T谌魏问焙颍叫值艿男囊馐且恢碌摹A饺瞬还扇〔煌姆绞桨樟恕:瞳|采取威胁,恐吓等高压手段,而和琳则委婉待人,以安抚为主,这样一来,两兄弟如唱京剧那样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一唱一和,互相扶持,把持着朝政。
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和琳被擢升为内阁学士。同年十一月,又兼署工部左侍郎。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和琳又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在这一年,满清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年二月,廓尔喀贸然兵犯西藏,和琳身为汉军副都统,自然被派往西藏,与大将军福康安共事。按乾隆的旨意,和琳主要负责“埋藏库督前藏以东台站乌拉等事。”在西藏的几年,和琳战功赫赫,也更得乾隆信赖,为了彰显和琳的功馈,乾隆先后授予他镶白旗汉军都统、工部尚书,并授予去骑尉世职,总之,有胞兄和诔校土詹讲礁呱圆辉诨跋隆�
乾隆五十八年,乾隆颁发谕旨,表彰和琳处理西藏事务“已有端绪,仍宣趁此斟酌尽善,永远可遵。”明年七月,又任四川总督。此时国内形势大变,在乾隆六十年二月,贵州湖南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苗民起义,此时,和琳正从西藏凯旋而归,在路过邛州时,得知义军已经攻打到秀山,和琳不顾风尘仆仆,马上投入战场,击败义军。又与老同僚福康安通力合作,连下义军七十余寨,镇压苗民起义和琳有很大作用,后来,他身先士卒,率兵攻击了岩碧山,生擒义军领袖吴半生。乾隆“龙颜大悦”,赏和琳双眼翎,任命其为“参赞军事”。并晋封一等宣勇伯。“赏上服貂褂”,“赏黄带”。在乾隆六十年十月,和琳连战连捷,乾隆“赏上用黄里元孤端窜”,且加封太子太保。通过数场战场和琳确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嘉庆元年五月,主帅大将军福康安积劳成疾,在军中病逝。和琳知道,这是自己掌握军权的好时机,忙给和奘橐环猓瞳|与弟弟也是心意相通,于是向太上皇乾隆启奏,容和琳暂代军务。乾隆本就信赖和琳,当下提笔下道圣谕令和琳督办军务。有了和某叛吞匣实闹С郑土兆髡接佑旅汀M炅拢土栈邮タ饲荩惨寰煨涫#∮稚椭埕帷U庋焕矗褪闲值芤槐甙盐粘槐呖刂凭ǎ唤幌啵晃囊晃洌貌煌纭�
和琳一死,和偈鄙倭俗蟀蛴冶郏蛭瞳|控制军权全靠和琳在军中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和琳是和陌埽瞳|精心培植和提拔和琳,可正值盛年而早逝。和诵耐蚍郑鍪ǖ客鍪┦迨椎磕畎堋:瞳|在诗序中写道:“希斋(和琳字希斋)弟督军疆受瘴而卒,痛悼之余为挽词十五首。言不成声,泪随笔落,聊以当歌。”言词中情深意切,从诗中可见:
“看汝成人瞻汝贫,子婚女嫁任劳顿。
如何又为营丧葬,谁是将来送我人。”
“魂魄归来冬季深,群恩赐奠重亲临。
先躯应早枪归,好补生平报国心。”
“吾弟功成名,遂惜年不永。
既邀九重异,数殊荣复有。”
“同胞较我三年少,幼共诗书长共居。
宦海分飞五载别,至今音问藉鸣鱼。”
爱子情深
和伸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对妻子,对兄弟,对子嗣,和伸都异常宠爱。人们可能会感到奇怪,一个贪官,大奸臣怎么会如此儿女情长呢?是的,和伸让很多平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可正因为如此,他才更疼爱自己的家庭成员。虽然这看似矛盾,可是人就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对别人的残忍与对自己亲人的关怀在和伸身上相辅相成,完整地统一在一起。
不仅如此,在漫漫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夫子尝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封建社会中,人丁兴旺,传宗接代乃第一要务,和伸幼蒙私塾先生教诲,少入官学习得儒家伦理道德,当然更注重后代的发展了。而且,和伸潜心经营数十年的权力、财富众多,他不愿自己驾鹤西去之时,所有的繁华富贵瞬间化为乌有,他希望世世代代保持自己的地位,“和氏江山万代传。”
其次,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就是和伸幼年父母早亡。由于自己幼年缺乏关爱,尝尽了人间一切酸甜苦辣,所以,他不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吃苦,重蹈自己的少年时代的覆辙,故百般宠爱之。
和伸妻妾成群,生养无数,可有史可考的只有两个男孩,一是长子丰绅殷德,乃嫡妻冯氏所生。一为次子,次子姓名不可考,但据史料显示,应生于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中年得子,和伸更是异常宠爱,正应了一句俗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次子与长子丰绅殷德整整差了19岁,和家上下都非常疼爱,或许是和伸的亏心事做的太多,或许是上天把和伸的惩罚降落到其幼子头上。总之,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个全家上下疼爱异常的和家二公子在嘉庆元年的七月初七早夭。
此时,和伸正在热河避暑山庄与乾隆帝消暑,正在与乾隆花天酒地,载歌载舞。噩耗传来,和伸心痛不已,写下了十首诗来悼念幼子。人生三大痛苦“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和伸差不多全经历遍了,看来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幼子夭后,和伸写下了《忆悼亡儿绝句十首,以当挽词》中道:“七夕节得家信,闻幼儿病势增剧,不意竟以是日夭折,悼惜之余感而成什。”
其一,“河汉盈盈两泪倾,都关离别恨难平。
双星既有夫妻爱,应视人间父子情。”
其二,“老来惜子俗皆然,半百生男溺爱偏。
今竟无情抛我去,几回搔首问青天。”
其三,“襁褓即知爱文章,(是儿生而颖异,每逢啼哭乳母抱赴屏壁间,指点字画,即转啼为笑。)痴心望尔继书香。归家不忍看墙壁,短幅长条一律藏。”
其四,“学语行先知父母呼,每逢退食是娱吾。
秋来归去无聊甚,触处伤情痛切肤。”
其五,“寄语老妻莫过伤,好将遗物细收藏。
归时昏眼如经见,竹马斑衣总断肠。”
由和伸的几首悼亡诗看来,和伸既如凡俗子一般疼爱老来所得之子,而且还对此儿寄予了更大希望,“痴心望尔继书香。”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幼子居然先已而去,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他经常无缘无故怨天尤人,甚而怪罪同僚为其老来得子而举行的庆典吓坏了孩子,他甚至认为这是同僚故意陷害于他。和伸已经崩溃了,但他还是坚持地挺了来直到嘉庆赐给他一条白练。
幼儿早夭,和家上下恸哭声一片,可是他们忘了和伸不知是让多少黎民百姓遭受过同样的伤痛,上苍只不过让他感受一下罢了。
对于长子丰绅殷德,和伸更是宠爱有加,因为和家的延续,血脉的保存,所有希望全在丰绅殷德一人身上。丰绅殷德生于乾隆四十年,在丰绅殷德五岁的时候(乾隆四十五年),和伸带殷德去内宫玩耍,乾隆见其灵巧聪明,赐名“丰绅殷德(丰绅是满语,即有福泽之意),”乾隆之口果然是金口,赐完名字,丰绅殷德的福泽就到了,因为随后乾隆就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许配给他,待年行婚礼。“其堂兄丰绅宜绵在《延禧堂诗钞》中记载了这件事,道:”恩蒙尚主,入趋禁廷,退东钟鼓恩义,顾名爱号润圃。“
在和伸的教育下,长子丰绅殷德性格温良,但有一个缺点,少言寡语,完全没有乃父能言善辨之风,和伸尽管多次教导,循循诱之,可丰绅殷德依然如故,和伸对此亦毫无办法。只希望丰绅殷德在官场厮混一些时日后能自己改变过来。
丰绅殷德没有令和伸失望,在官场的磨练中,他逐渐领悟到了能言善辩的重要性,而且,其妻固伦和孝公主也鼓励他努力和同僚打成一片,同僚们哪敢不给和家大公子、驸马爷几分面子,而且,丰绅殷德本人又平易近人,很好相处,完全不象其父和伸那样玩弄机心,盛气凌人。因此,他很快就和同僚们变得异常熟识,在身为散轶大臣的短短几年内,丰绅殷德就理解了官场上的各种关窍,乾隆见起成长迅速,也大加赏赐,感叹自己没有选错人,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应该会过上幸福日子啊。丰绅殷德也想摆脱同僚们认为他只能靠父亲和皇上的庇护才能有所成就的眼光,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证明自己不愧身为和家的长子。
不过,丰绅殷德在家学渊源的影响下,也对诗词歌赋很感兴趣,他的诗作在其去世后由其堂兄搜集整理,结成《延禧堂诗钞》,在丰绅殷德的诗中,多反映出一丝恬淡无为的道家精神,后来还曾自号”天爵道人“。
即使如此,和伸不会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去炼丹修道的,他一定要儿子在仕途中继承自己的一切权力,故在乾隆五十五年,当丰绅殷德年仅十五岁的时候,他推荐丰绅殷德任散秩序大臣,后来,丰绅殷德还陆续受到乾隆帝的策封。嘉庆元年,和伸为了让他去军中磨炼,请求太上皇乾隆恩准丰绅殷德到湘黔请军中视察,把握军中兵士动态,积累资历,以备将来提拔之需,和伸如意算盘是打得好,可惜两三年之后,一条白练带走了自己的性命,丰绅殷德的政治生命也就完结了。
和伸疼爱丰绅殷德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固伦和孝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最疼爱的小女儿,乾隆曾对她说,若汝为男子,吾必将立汝为储。由此可见乾隆对其的宠爱。和伸知道应如何把握主子乾隆的心思,他知道,讨好公主比讨好乾隆更让他本人高兴。因此,他对公主曲意讨好,也更宠爱丰绅殷德,正因为丰绅殷德才把他与乾隆的关系拉得更近,也才有了更稳固的关系。与皇家联姻是最好的办法,丰绅殷德成了联系和伸与乾隆的一个重要桥梁。另外,丰绅殷德是嫡妻冯氏所生,在封建社会,长子的身份是很尊贵的,正如皇家一般要立长子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一样,和伸于是把丰绅殷德当成自己的太子来培养的。
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婚后育有一子,可惜在嘉庆二年这个小孩也夭折了。丰绅殷德在刚经历过丧幼弟之痛后,又不得不承受丧幼子之痛。从此以后,固伦和孝公主也就没有再生过小孩,和伸也恼忿异常,因为和家唯一的香火就此断了。可是他也没法向公主发泄怒火,后来,公主收养了一个小孩。
由此可见,和伸并非如传统观点所认为那样的,不近人情,和伸是贪官,可是和伸同时也是人,他有父有妻有子,有人性。我们也很有必要纠正我们以前对贪官的一些颇为偏颇和不实际的看法。
大兴土木 装修宅第显豪华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和伸从正红旗始入正黄旗,成为上三旗满州人。随之乾隆乃赐德胜门内什刹海畔的一块地给和伸,恩许他另建住宅,同时又把圆明园附近的淑春园当作别墅赏赐他,淑春园乃颐和园的组成部分,在今北京大学校内。淑春园几经和伸修葺,成了西郊名闻一时的私人园林,不仅如此,和伸开始着手建造自己的陵基,经过多方考察,和伸在蓟州境内选好了一块坟地,经过几年的营建,逐步建造出规模庞大的”和陵“,可惜和伸后来没有享用到”和陵“,他倒台后,嘉庆认为”和陵逾制“,规格比皇陵还高,所以令手下强行拆毁和陵,和伸长子丰绅殷德只他好将在刘庄草草埋葬了事。
和伸完全是自己建造宅第,因为其老宅在西四联合会的驴肉胡同,是清初论功行赏时分配给尚属于正红旗的和家的,后来和伸步步高升,由御前侍卫兼都统一路升到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而且和伸还被抬入正黄旗,此时,再与弟弟和琳住一起便显得不合时宜了,和伸也想让弟弟和琳和自己分头发展,然后一起把握朝中大权,所以,他在今什刹海畔着手修建他的新居。该居极尽豪奢,时人吴长无承《宸垣识略》中记载:”大学士之筹忠襄伯和第,在三座桥西北“,和宅不仅豪华,而且和伸倒台后这都成了他的罪状,嘉庆四年嘉庆帝曾发布上谕前:”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及其多宝阁(隔断式样,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轰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又”据呼什图供和伸盖造楠木房屋时,曾令伊入宁寿宫照烫式样等语。查呼什图入禁内烫样,该总管太监并不阻止,辄行放入,应交总管内务大臣查议等。因奏准抄出到臣衙门,臣等查得萧得禄等均系总管太监,当呼什图擅入宁寿宫烫样时并不阻止,辄行放入殊不合,请将总管太监萧得禄,阎进喜各罚钱粮二年。首领太监董世玉、李进孝、高进喜、邓世忠罚钱粮一年。“和伸建宅时,派呼什图潜入内宫”烫样“,所以,现存的”锡晋斋“依稀有宁寿宫的影子,宁寿宫乃为太上皇乾隆而建,故和伸做法显然违禁,乾隆五十一年,御吏曹锡宝弹劾和伸管家刘全僭侈逾制建宅,实际上就是借弹劾刘全来弹劾和伸本人,不过,此时和伸正风光无限,乾隆不但对此事不了了之,而且还斥责曹锡宝诬陷和伸,反而使曹锡宝丢官弃职。
事实上,和伸新建住宅本来就是符合祖法的,据清制:”国家宠鼎燕京,以内城房屋分给八旗,诸王随各旗分居住。“同时规定,随满清入关的功臣之后如”旧勋,下建甲七、皆给屋宇,以宁干止。额数价值各有定制。……凡旗分房屋,顺治十一年议准,八旗官兵兵丁俱照分官地方居住,昔遇调旗更地,仍准示处居住。有情愿买房搬移者,听从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