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绅传 作者王辉(完结) txt-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见和伸是乾隆钱产的代理人。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时值乾隆帝八十大寿,和伸借机举办千叟宴,又举行有1500只火锅的火锅宴。”皇帝虽气节省,而群下奉行,务极侈大,内外宫殿,大小仪物,天下新办。自燕京至圆明园,楼台饰以金铢翡翠,假山亦设等院人物,动其机括,则门窗开阖,人物活动。营办之资无虑屡万,而一毫不费官帑,外而列省之品以上大员,俱有进献,内而各部院堂官悉捐米俸,又以两淮盐院所纳四百万金助之,云自南京所造,及其输政云。“和伸为了敛财,不惜克扣官员俸禄。
官家开销如此,其私人开销亦如是,和伸既善于广开财源,又注意节流。昭连《啸亭续录》记载:和伸”赋性吝啬,出入金银,无不持筹握算,亲为称兑,宅中支费,皆由下官承办,不发私财,其家姬虽多,皆无赏给,日餐薄粥而也“。可见,和伸只关心自己在内的极少数亲人,余人则能省到省,能抠则抠,自家杂务全由兵丁代干。
如前所述,和伸家送礼者络绎不绝。但和伸有时是吃了原告吃被告,如在奉天义州许五德与霍三德打官司。双方同时送钱给和伸,和伸并没有因两家敌对而拒收一方的礼物,结果双方的事都没为成,还是靠自己解决。
同时,给和伸送礼还得讲技巧,和伸本是文人,也常以文人自居。因此,很多时候送他名画,古玩比钱财更令其开心,汪如龙深通此道,时而送玉如意,黑玉糊蝶、玉马等。古玩奇珍。更奇的是汪如龙送上北宋赵昌的《写过蛱蝶图》,不仅如此,图内塞进银两若干。和伸也回报了汪如龙。汪如龙顶替征瑞,做了两淮监政。征瑞也每年向和伸贡献10万两,可是眼睁睁地看着汪如龙得宠,霸占自己官职,心中不忿,向和伸质问:”和大人,吾每年也向国家(此国家乃和伸之家也)贡献银十万两,贡献如此之丰,何以迁我边关?“和伸抓住他双手,用自己双手盖在征瑞手上,曰:”别人贡献更大。“征瑞自然无话可说,此乃民间笑话,不足为信,但万民齐向和伸送礼而和伸来者不拒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天又一天,满清吏治就在和伸手上毁坏了!
罗织死党,形成“和家班底”
在封建社会,派系之争历来比比皆是,比较知名的有唐朝的牛李党争。数千年来派系斗争的历史说明,仅靠一已之功,与政敌时抗是远远不够的,和伸也认识到这个道理,他当上军机大臣后,逐步开始拉帮结派,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和家班底“。
在封建集权社会,派系纷争是难免的,皇帝承天之运,乃天之子,皇上至尊至大,余人不得有丝毫侵犯,所以臣子的唯一目的是争取君主的宠爱,如此的话,仅靠一己之力是不行的。官场的道理中外别无一致,英国使者也知道:和伸”要得到当朝有势力的统治阶层的一致赞许才能长期地保得住这个崇高的地位。“一人得道,鸡犬升犬,和伸一朝得势,手下亲信也跟着沾光。
在和伸的关系网中,亲弟弟和琳理所当然地排在第一位,因为和琳与和伸”少共诗书长共居“,是和伸最阿信赖的人,而且,和琳也极有才华,与和伸同是威安宫官学出身,当时著名诗人袁枚曾做诗赞之”少小闻诗礼,道候即冠军……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兄弟二人一人”擎天“一人”捧日“,俱为英良之辈。和伸在起初无人可以信赖的情况下,更是依赖和琳来完成自己的计划。起初和伸自己孤身一人在朝廷厮混,人又年轻,满朝文武皆不把他放在眼里,时而有人弹劾他或借机试探他,和伸深感自己必须有人支持才行,他想到了自己的亲弟弟和琳,首先,他让和琳当上了杭州织造,因为乾隆经常下江南,所以他把弟弟安置在那接待,待乾隆对和琳有印象之后,和伸的弟弟和琳抓住时机,在乾隆面前展示才能。乾隆五十四年,和琳发现湖北按察吏李天培用官般私运货物给福康安。于是向乾隆弹劾之。在和伸的巧妙安排下,乾隆认为和琳乃一时才俊”和琳伉直,下部议叙,由是遂见擢用。“而且,还借机打击了福康安。
由于有和伸在朝中的照应,和经常在本部面前说和琳的好话,和琳在军中地位日渐提升,而且,苗民起义给了和琳表现的契机,在镇压苗民起义的战斗中,和琳身先士卒,不仅多次击败义军。而且生擒义军首领吴半生、万三保等人。由于战功赫赫,和伸在军中也是逐级跳,后被晋封一等宣勇伯,加封太子太保,嘉庆元年(1796年)四月,福康安积劳成疾,卒于军中,和琳的机会到了,和伸也在朝中四处活动,果然,乾隆命和琳代替福康安督办军务。从此,兄弟二人一将一相,并世无双,可惜好景不长,三个月后,和琳在围攻平陇的战役中,由于受瘴气而染病身亡。乾隆晋赠一等宣勇公溢忠壮。其子丰绅宜锦袭爵。乾隆甚至准许和琳家建专祠祭奠,足见和琳受皇上之重视。
和琳死后,和伸悲痛不已。因为和琳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是旁人无法代替的,写有悼亡弟诗十五首悼念和琳。
令人奇怪的是,和伸的第二大亲信竟然其政敌福康安的亲弟弟福长安。福长安虽与福康安同为兄弟,但二人志向明显不同。福长安善于柏马逢迎,而福康安却性格耿直。与和伸一样,福长安起初也是一名侍卫,由于人较机灵,很快升为正红旗副都统,兼管内务府事,起初,他本想凭自己的努力去讨乾隆的欢心,但在与和伸共事后发现自己事事皆落在和伸背后,自己刚想到应如何讨好皇上时,和伸已经那样做了,与和伸争宠不过,福长安见机的快,马上转投和伸集团,和伸见了福长安成长经历与自己相似,而且能很好领会自己的意图,便也极力拉拢、培植他。后来,和伸向乾隆启奏让福长安在军机处行走,两人更沆瀣一气、互相关照,一起在军机处,对付以阿桂为首的不与自己合作的军机大臣,两人都是奴才本性,因此,都围着乾隆皇帝转圈,且福长安兄弟几人都在朝为高官、父亲傅恒是前朝名臣,且是乾隆皇帝的侄子,其妻也是皇族,这些条件一加起来,满朝文武都要让他三分。但他依然死心塌地地追随和伸。嘉庆帝很看重他的特殊身份,并且希望能把他从和伸阵营中争取过来,但他死心塌地,在嘉庆与其谈话时滴水不漏,不提供和伸的罪行,嘉庆对其也万分痛恨,所以亲政后连他一起治罪。
和琳与福长安可说是和伸的左右手,可已有其他死党。如苏陵阿,苏陵阿满洲正白旗人,他看到和伸权势盖天,便主动巴结和伸,也采取和伸与皇上联姻的办法来与和伸联姻。与和琳是儿女亲家,和伸也对其万分照顾。但他办事无能,而且公开营私舞弊,凡近无耻,昭连《啸亭杂录》记载苏陵阿为两汇总督时,”每接见属员,曰:“皇上厚恩,命余觅棺材本来也。”和伸也不需要他为自己做什么,他只是通过苏陵阿向世人表明,只要忠顺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此,尽管苏陵阿年迈无能,和伸还是荐其为东阁大学士。
另一死党伊江阿是永贵之子,尽管永贵曾弹劾过和伸,可其子伊江阿都对和伸死心塌地,两人常常以诗歌相和。如和伸《和东巡伊(江阿)中丞喜雨无韵》(1797年)
“旧雨情殷阅岁更,喜群莅业休舆情。
随车甘澍天心愿,载道证思众志明。
勉励风载征吏隋,倍饶清介厚民生。
阅赓佳作无多嘱,愿听齐东起公声。”
嘉庆四年,乾隆病逝,伊江阿写信慰问和伸而不唁嘉庆。可见对和伸一片忠心,嘉庆也看出来了:“本日伊江阿由驿递到奏折,有寄和伸节哀办事等语,而于朕遭罹大故。并无一字提及,即以常情而论,寄书唁问,自当以慰唁人子为重。在伊江阿于和伸再三劝以节哀,而于朕躬反照常,具一请安之折,转将寻常地方事件承奏,不知是何居心。昨吴熊光一闻皇考升遐之信,即专折沥陈哀悃,敦劝朕躬,情间真切,似此方合君臣之义。吴熊光系汉人,又只系布政使,尚有良心。伊江阿身为满洲,现任巡抚,又系大学士永贵子,且曾在军机处行走,非不晓者可比,乃竟如此心有膜视,转于和伸慰问殷勤。可见伊江阿平日不知有皇考,今日复不知有朕,唯知有和伸一人,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国泰乃四川总督之子,乃一纨绔子弟,后也追随和伸,可贪污事败露被斩首。
景安,父亲乃兵部郎中森布,景安是和伸的族孙,乾隆六十年,由于和伸帮助,迁河南巡抚,他“附和伸,懵懵军事”,在镇压白莲教起义时,景安对和伸“平日趋奉阿附,每于奏报之便,附寄信件。禀承指使,以为有所倚恃,既不能实力办贼,又不能加意抚民,”甚至屠杀难民,冒领军功。
明保,吴钦兰、吴省兰,征瑞,湛露等皆死党,但余人不是趋炎附势罢了。
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
结网天下,建立贪污体系
和伸在朝廷内结集众多党羽之后,逐步形成一个网络,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贪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朝廷大员,又有封疆大吏(如一省巡抚等),还有自己的管家,总之,随着乾隆的昏庸和和伸的专权,这张网越铺越开,越撒越大,几乎无孔不入,在乾隆后期的贪污案中,几乎每一起都跟和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满清入关初期,由于连年征战,兵荒马乱,因此自清太祖至康熙,都注重发展生产,屯田积粮,丰殷国库,在这个时候,由于社会财富本来就所剩无几。所以在创业时期的开国功臣极少有贪污情形,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有不少剩余,而官员薪俸又极低,故时而贪污发生。在雍正年间,已开始泛滥,雍正为了对付贪污现象,在执政之初便实行养廉银制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高薪养廉”,但这治标不治本。
乾隆执政时期,由于祖上几代的休养生息,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加,国库收入也日渐增多。客观上为贪污提供了条件,而且,此时虽然号称“康乾盛世”,但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虽然乾隆雄心勃勃,尽是做到“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清朝正是从他开始由盛转衰,尤其是在其晚年。
乾隆晚年,各省官吏贪污成风,尤以湖北福建为最。湖北以“吏治阖葺,地方大吏于监务厘费任意染指,滥觞已极。”福建则“吏治亦复松驰,营伍毫无整饬”,此二省“通省官吏贪黩懈驰,相习成风,日甚一日。”可见在和伸之前,吏治已经腐坏了。
在和伸的教导和逼迫下,各省巡抚不得不应酬答对,因此他们“出巡则有站规、门包,常时则有节礼、生日礼,按年则有帮费。升迁调补之私相馈谢者,尚未在此数也。以上诸项,无不取之于州县,州县则无不取之于民。钱粮漕米,前数年尚不过加倍,近者加倍不止,督、抚、藩、臬以及所属之道、府,无不明知故纵,否则门包、站规、节礼、生日礼、帮费无所出也。州县明言于人曰:”我之所以加倍,加数倍者,实属层层衙门用度,日甚一日,年甚一年。“究之州县,亦恃督、抚、藩、臬之威势以取于民,上司得其半,州县三人已者亦半。初行者有畏忌,要一年,二年,则成为旧例,牢不可破矣。”因此,贪污追根穷底的话,和伸、乾隆难辞其咎。
和伸有了乾隆的宠幸与支持,当然更加肆无忌惮了,而他自己的党羽在各地又依仗和伸这株大树和保护伞,也贪污日巨。乾隆终于下决心治理贪污,杀了几个贪官,可没触动根基、相反,他的一些做法反而加剧至少是默认了贪污的存在。比如他为了奖赏和伸,经常让和伸保管大量钱物,而且任由和伸支配。如乾隆五十三年,乾隆帝就把张家口地方税收课金“著种交和伸三万两,其余银三千二百八十二两七银九分五厘五毫赏给那郎阿。”这么一来,不是纵容贪污还是什么?
和伸心腹山东巡抚国泰于乾隆四十二年到任后不久便与前大学士于敏中之弟布政使于易简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贪纵营私,征赂诸县”,然后上贡钱物给和伸,也许是国泰依仗和伸撑腰,太过明目张胆,引起众怒。乾隆四十七年,监察御史钱沣弹劾国泰贪污,乾隆派刘墉偕同钱沣处理此案,和伸后来也保不住了,乾隆一怒之下把国泰、于易简处以极刑。
两淮监政征瑞也是和伸网络中的一枚棋子,他利用职权贪污大量财富,每年都向和伸送上白银10万两,有时甚至20万两、40万两这样送钱。
和伸作为贪污网络的中心和枢纽,还掌握着各省地方官员向皇上进贡特产和其他礼物收退与否的大权。在这个环节上,和伸贪污上大量物件,嘉庆曾说:“只因和伸揽权,纳见有,迅遇外省督抚等呈进物件,准递与否必先向和伸美白,伊即擅自准驳明示有权。而督抚等所进贡物,在皇考不过赏收一、二件,其余尽入和伸私宅。”可见,和伸抓住一切机会中饱私囊。
但上述情形仅仅是和伸自己贪污,不足以证明贪污已成网络,我们知道,和伸把持吏部长达数十年之久,控制科举亦有数年,故他利用手中职权,将好差使分给自己党羽和亲信,而不听话的睁敌则被他以莫须有的罪名革职或降职,其亲信捞到各地的肥缺后,自然先把自己搜括的财物先孝敬和伸。
在地方上,由于和伸权倾朝野,和伸的属下便可为所顾为,别的官吏也会给几分薄面,如此一来,和伸提拔自己党羽亲信--亲信掌握实权--捞取好处,孝敬和伸--和伸再度提拔造成一个循环式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和伸明显占据中心地位,这样,在乾隆末年,一个以和伸为中心的贪污网络就在全国形成了,非此贪污网络内的官员惧于和伸权势,也会逐步被其网罗,同化进来,如此则愈演愈烈,甚至连和伸家仆也能贪污巨额财产。
如是,天下成了和伸及其党羽分脏的天下,直到嘉庆亲政后赐死和伸,情形才略有好转。但即使嘉庆亲政,一切真的就好起来了吗?
?
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
不惜血本,收买人心
和伸发达之初,只是一个凭借皇帝的一时赏识就飞皇腾达的新人,他的官职直线上升,当然可以令朝中的大员们对他刮目看,心中产生于畏惧的情绪,然而,另一方面,这也使得他在朝中没有自己的一方势力,如同根基尚浅的芦苇,虽然可以长身玉立,却禁不住风雨的侵袭,难以长久安身,所以,和伸发迹之初,就极其注意培植自己的亲信,为此,他竟达到了不惜血本的地步。
和伸的党羽中,有一个名为国泰是四川总督文绶之子。满州镶的旗人。他原本是一个纨绔了弟,生的肥头大耳,看上去蠢笨非常,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和伸结识了他,心中不禁一动,因为世上多有这样的人,外表憨厚,实际上却是精明到了极点,国泰一定就是如此,所以,就想要把他收为已用,想来,这人会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只要自己能把他笼络住将来一定是一个很好的爪牙,和伸想到这,脸上浮现出了神秘的笑容。
可是,如何才能笼络住他的心呢,要知道,国泰家资富有,用金钱是很难令他动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