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山-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小商小贩中也有卖水果地,其中还有一位秀美端庄地关小姐。景福寺的道场在芜州城地西北角,一片高坡空地上,这一天梅振衣与知焰也换上便装,混在老百姓中来观看景教法会。他们一眼就看见会场外摆摊卖水果的关小姐,水果摊后面还站了一个少年,神色淡然看着临时搭起来的宣讲台。

这少年就是仙童清风,他没说话,但能猜到私下里也许与关小姐以神念在交流。梅振衣看到他们微微有些意外,金仙与菩萨也有闲情逸致凑这个热闹?想想也正常,梅振衣与知焰不也来了吗?况且这就和江湖人的“争棚”一样,在芜州立道场的观自在菩萨不可能不来看看对方是些什么人。

人群中还站着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大汉,竟然是船夫韦昙。再往周围仔细打量,梅振衣发现还有好几位是自己的神识不能轻易窥探的。他以前都没见过,看来各路高人来的不少啊。

这么多高人来参加一次并不算很起眼地布道法会,看来这登坛讲话之人应该相当了不得。说不定有惊天动地的修为神通。梅振衣正在暗自思量,听见台上锣鼓响,这是法会即将开始的信号,台下地百姓都安静下来,有人还在做合手顶礼状。

“无欲无动,则无求无为;无求无为,则能清能净;能清能净。则能悟能证;能悟能证,则遍照遍明;遍照遍明,是安住乐缘。”讲台周围有十余名景教徒开始诵经,按法会的仪式,这是迎接**之人登坛的垫场经文。

梅振衣听了之后却有些犯迷糊,想起了当年何仙姑登坛作法时念的“东请东方朔,西请西方朔”这一类滑稽的“咒语”。

此时景教徒念的这一段经文,与梅振衣所了解的《圣经》以及相关地基督教经义扯不上什么关系,听字句倒有些像改编道家的《道德经》,又有些似乎是借自佛家的《金刚顶经》、《大光明经》。他略一思索。也就释然而笑了。

这不是什么真正的严肃经文,只是一种江湖手段,编纂这样一段经文念出来。似乎融合了佛道两家的经义,普通老百姓平时有所耳闻但却似懂非懂,很能糊弄人,气氛显得高深莫测,让人不自觉中肃然起敬。…江湖手段就是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在一片神秘肃穆的气氛下。布道之人登台宣讲了,这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国字脸五官周正身材也很挺拔,穿着镶边长袍胸前挂着锦绣丝绦,看上去神气活现还有几分威仪。梅振衣看见此人微微吃了一惊,不由自主与知焰对望一眼。

他们不认识这个人,这倒没什么奇怪的,关键是这个人在神识中察看不出任何一丝异处,这与他见到清风、观自在这种金仙、菩萨的感觉都不太一样。梅振衣的神识无法窥探清风。只要清风收敛神气。他甚至都感应不到清风地存在,看见了这个人。也无法察觉到他的神气波动。

但台上这位男子,梅振衣的神识可以扫过他,对方就站在那里,你看不出任何与普通人有区别地地方,察觉不到任何特异之处与破绽。如果在别的地方遇见他,是不会引起自己特别的留意与警觉的。这人的修为难道比清风还要高,已经到了彻底道法自然的境界?连自己地都察觉不出任何异状?

看知焰的眼神,与梅振衣完全是一样的反应,她也没看出台上之人的任何异常。

这时提溜转从人群中钻了过来,以神念道:“梅公子,我打听出来了,今天主**会的其实就是芜州当地人,他姓江”

台上的男子叫江泉居,今年三十七岁,芜州南绩县人,从小就跟随行商的父亲去了玉门关外一带,主要与西域人做生意,也信奉了景教。景教徒欲在芜州立寺,他自告奋勇回到家乡主持其事,以商人的嗅觉感觉到其中有利可图。

提溜转还打听出来不少东西,比如江泉居在芜州发展的第一批“信徒”地就是他家乡地三姑六婆七伯八叔等亲族,拉着这批人来到芜州城中摆开场子招集法会,一边搞募捐一边传教。这江泉居最近还纳了几房小妾,说什么跟了他就是投靠了阿罗诃大天尊云

提溜转嘀嘀咕咕说了半天,说完后又要去打听。梅振衣暗中喝止道:“今天到场的仙家高人不少,非你能随意刺探,还是老老实实留在这里,听这位江先生开讲吧。”

提溜转说闲话地功夫,江泉居已经登台开讲了,他今天讲了两出“经文”,一是“摸西天王出蛮荒记”,二是“马**王说救苦福音”。如果梅振衣没有记错的话,这些应该就是后世《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与新约中的“马太福音”。

但是江泉居讲得好啊!口若悬河精彩纷呈,带着评书风格抑扬顿挫,难怪有这么多老百姓愿意来看热闹,比和尚讲经通俗好听,故事几乎都能听懂还不用费什么脑筋。讲完经文后,江泉居在台上动情的呼吁道:“拿什么奉献给你,阿罗诃大天尊!”

然后就有人捧着小竹箩开始绕场募捐,老百姓也纷纷掏钱,芜州富足且民风淳朴,台上的故事又讲得那么精彩,就算是听评书也不好意思不打赏吧,更何况还是以“阿罗诃大天尊”的名义。

捧小竹箩收钱的有好几个,其中一人绕的比较大,走向了关小姐的水果摊前。清风不知暗中对关小姐说了什么,关小姐微微一笑取出半吊子铜钱,分给了清风一半,等收钱的走过来,他们每人放下了二百五十文。

这两人给的挺多啊,收钱的大婶停下脚步很激动说:“虔诚忠贞的人啊,阿罗诃大天尊一定会保佑你的!二位只要每人供奉五百文,就可以接受圣水洗礼,受天国光辉沐浴,比观自在的菩萨的净瓶甘露还要灵验。”

关小妹的脸色未变看不出喜怒,清风却双眼朝天,一脸淡然的把衣袖一挥,那意思分明在说:“已经打完赏了,别再嗦。”

等捧箩收钱的人走了,清风取出一块金锭扔给了关小姐,这一幕梅振衣都看在眼中。原来清风是向关小姐借零钱打赏,然后还给她一锭金子。清风哪来的钱?想当初梅振衣为答谢他找到韦昙,在敬亭山留下了三百两黄金。

这位仙童也学会进城花钱了,不过象他这么花钱的可真少见,不愿意把金锭放在箩中,用它向关小姐换了二百五十文铜钱打赏。那一枚金锭至少也值两万五千文,而关小姐什么话都没说就收了。梅振衣在琢磨这两位高人,那边的法会还没结束,再度开场迎来了**召唤神迹!

江泉居重新登台,回顾了方才“马**王说救苦福音”中基督的种种神异事迹,最后说道:“乡亲们,只要唤醒心中对大天尊的虔诚与忠贞,没有什么奇迹不可创造,没有什么苦难不可战胜,如果没有做到,只能说我等的诚心还不够坚定。请睁大双眼,一起见证神迹吧!”

“差点以为是在编排我呢!梅振衣,你们慢慢看热闹吧,我走了。”耳边突然传来随先生的声音,梅振衣转身望去却未见人影,想必他已经离开了。

第六卷:子非鱼 216回、古今多少高坛上,神语激引万人狂

“原来也不是在编排我,走了!梅振衣,你看着办吧,这里是芜州。”耳边突然又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竟是好久没遇见的小和尚法舟,梅振衣再度扭头望去,仍然不见其人踪影,想必也走了。

台上这位江泉居开坛**,竟然来了这么多高人,化身随先生的玉皇大天尊与化身小和尚法舟的弥勒菩萨看了一半热闹都走了,但还有很多人留在这里。这位江泉居究竟是什么来头,能把场面搞这么大?梅振衣越想越疑惑,还是看台上是如何召唤神迹罢。

看着看着,梅振衣突然忍不住笑出了声,又觉得在这种场合不太合适,收住了笑声。知焰以神念问道:“你怎么了,因何发笑?”

梅振衣回道:“你知道我们为什么看不穿这江泉居的底细吗?”

知焰:“我也甚为疑惑,难道你看出什么破绽了?”

梅振衣的笑容有些古怪:“不,他没有破绽,我们看不穿底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根本没什么底细,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半点修行。”

知焰噢了一声,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此时江泉居正在台上带领大家诚心祈祷,按统一的姿势与仪式屏除杂念专心听他的话语指引。没过多久功夫,台下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晃有人抖,有人说听见了阿罗诃大天尊的声音,有人说看见了天国净土地光芒。

这一套是什么手法?平常的识神进入半失控的状态。而灵台元神尚未显现明净,内外感应错位自然会导致种种异常反应与举止。按现代心理学的说法,是受引导的自我暗示,表面意识约束力薄弱之后导致地种种行为异常。

如果再进一步,这种不自主的神识受到外缘有意干扰。可以进入一种引导者希望的状态,就类似于现代所说地催眠了。很多人集体的削弱自我神识控制,主动的接受外缘内扰。引导者只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不需要任何神通法力,而且人越多效果越明显。

这种手法普通老百姓看起来当然神奇,但在梅振衣与知焰眼中就是一眼能看穿的小把戏,

梅振衣为什么会笑。因为他想起了穿越前地五叔梅正齐最擅长地就是这一套。完完全全地江湖手法。如果让五叔梅正齐上台。一点都不会比这位江泉居差。不用抬出阿罗诃大天尊地名头。顶一个气功大师地帽子就可以了。

梅振衣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看出来?他被观众“骗”了。有金仙、菩萨与那么多仙家高人在台下看这场法会。台上之人他也不敢小看。他与知焰都没敢往这方面想。等到他梅振衣起了五叔。这才突然明白了。不由自主笑出了声。不仅是笑台上地人也觉得自己好笑。

“你莫管他是人是仙。就看他如何与人打交道。”师父孙思邈说地话他差点又忘了。莫管台下观众是谁。应该就看台上之人在做什么。

现代有很多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喜欢请一批大牌专家或业内名流坐在台上充场面。看上去似乎档次很高很有权威。但实际上发表地观点一样还是狗比倒灶胡扯八道。同样地话同样地事。由一个世外高人说出来或做出来。似乎比一个乡下老农显得更加深奥高妙。但在一个心念通透地修行人眼中。不应有所区别。

台上接下来地“表演”。不出意外是现场治病。有不少事先安排好地“托”纷纷登台。说自己有这个病那个病。有人长了个瘤子有人扭了腰有人受了风寒等等。提溜转暗中告诉梅振衣。这里面有谁和谁人就是江泉居家亲戚或者与他是一伙地。

其实不用提溜转说。梅振衣也能看出来有多少人是装地。又有多少人就是现场临时上台地老百姓。以他地修为以及在医道上地修养。只要神识一扫过。再以内省之术察看。大概就知道这些人有什么毛病。

果然,现场效果十分神奇,许多人纷纷宣称瘤子没了、腰也直了、头不疼了、鼻子也通气了云云,这其中当然有江泉居安排的托,还有很多上台的老百姓并不知情,他们原先感觉有些不适,此时有没有效果呢?应该说也是有效果的。

假如没有人内在修复机能与的生命力,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药物与手术治疗手段都是无效地。自我强烈而专注地愿心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生命力,众人地心愿力气氛感染也是一种外在的精神推动力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身体机能激发。

当然了,这种效果是内在的、有限的、逐渐显现的,不可能被忽悠一顿就能治好各种病,但与此同时,精神上自我欺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有人上台之后真的就觉得自己好多了,或者相信自己感觉好多了。

其实有很多人并不明白,有很多奇迹是自己创造的。当人们越来越多的依靠外物,尤其在现代社会,往往已经忘记了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可以自我激发、自我完善、自我轮回、自我超脱,同时也可能自我堕落、自我沉沦,否则谈不上修行的存在。

梅振衣这个老江湖当然明白其中的各种门道,但芜州的大部分老百姓哪明白这些?一时之间台下的气氛热烈无比,他们“真”的看见了诚心向往阿罗诃大天尊带来的奇迹!

就在这时有一位中气十足的老者高声开口,压住了所有乱糟糟的声音:“泉居大师,能不能请阿罗诃大天尊帮一帮这个孩子,他还年轻。这条腿从此废了,实在太可惜。”

随着话音,一个老者搀扶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分开人群走向台前。这小伙微黑地皮肤长的很粗壮,但一条腿明显有残疾,拄着一支树杈做的拐杖。在老者的搀扶下吃力的在人群中走了过去。

这小伙叫元充,是芜州城外地一个瓦匠,今年十八岁。去年冬天从房顶上摔下来伤了一条腿,后来这条腿又受了寒,表面上筋骨养好了但却变得软弱无力,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走路。

元充听说了前几次景教法会的传闻,今天也满怀希望的来到现场,但是他拖着一条残腿挤不到人群最前面去。其实他挤到前面去或许也上不了台,江湖人开这种场子,挤在台下地不一定都是看热闹的观众。会有人暗中控制不放这种人上去公开亮像。否则等于砸场子。

梅振衣看见这两个人,首先注意到了却不是元充,而是扶着元充的那位老者,他一开口梅振衣就感觉此人深不可测。

老者说话的声音就虽然哄亮却也普普通通,但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下清晰的送到每一个人的耳中。他扶着元充往前走的时候,拥挤地人群不由自主让开一条道路,仿佛是无意识中量好地一般,就算有人想拦,时也不好出面了。

这老者灰白的头发。却有着细嫩如婴儿一般的皮肤,神色温和,却隐约让人不由自主产生尊敬之意。梅振衣以神识扫过,却发现无法窥探,赶紧收回不再冒犯。这老头是谁呢?正在疑惑中,耳中听见清风的以无语观音术传来的话:“他就是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最早延伸开辟天庭仙界的十二金仙之一,灵宵宝殿守护神将杨戬的师父,大名鼎鼎的仙家高人。没想到今天也混入人群看热闹了。还把元充给扶上了台。

梅振衣今天有两点意外:一是想不通为什么有这么多高人跑来看一个江湖骗子,人间这种事多的是。芜州这场法会算不了什么特别隆重地大场面。二是既然来了,为什么不闻不问就看着这江湖骗子在台上耍。?

现在玉鼎真人终于出手了,等于是来砸场子的,却用了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但梅振衣却更疑惑了,以玉鼎真人之能,要想惩戒这个江泉居有的是办法,何必这么做呢?

不提梅振衣怎么想,元充已经走上了台,很兴奋也很激动全身都在微微发抖,脸涨的通红;一手拄着拐单掌行礼道:“泉居大师,我对阿罗诃大天尊完全信服,心诚的不能再诚,神仙能治好我的这条腿吗?”

元充上台的时候,江泉居心中有一阵慌乱,虽然表面上没有流露出任何的异状,但梅振衣感应地很清楚。修为到了阳神出游地境界,种种神通早已无碍,神识扫过可以感应到普通人的情绪波动,他不由得暗道一声:“这个骗子,心里素质还不错。”

江泉居仍然做高深莫测状,一手按在胸前说道:“苦难是大天尊对人间罪恶地惩罚,只有专心供奉大天尊为唯一的心灵指引,天国的大门才会对你敞开。神迹能否召唤在与我也在于你自己。我们心中是否还有罪恶?我们的信仰是否纯正?要这样问自己。阿罗诃大天尊会指引所有人,但不会护佑拒绝被天国光辉照耀的心灵。”

这段话倒没什么破绽,但听在梅振衣耳中分明就是江湖术中的“抽门坎”,江湖人必须会这一招给自己留后路。他的意思分明是说如果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