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医童养媳-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妍想了想,又让人把兰红叫回来,写了两封信,让她带回去,一封给汪仪凤,一封转给汪耀宗。她要坚定汪仪凤和汪耀宗的念头,一定要尽快休掉韩氏。

“夫人,庞姨娘让丫头来问话,说夫人要是没事,她就先回去了。”

“谁说没事?你传她们到外厅,让人准备一架火炉子,再拿药锅子来。”沈妍轻哼一声,从荷包里掏出两粒药丸塞到嘴里,嘴角挑起森凉的笑容。

庞玉嫣和福阳郡主勾结,弄来秘制的药材,就是想害她的孩子。这种事若成了既定的事实就晚了,只要抓住蛛丝马迹的证据,就不能放过她们。对待敌人无所谓心狠手辣,她要保护自己、保护孩子,就要狠下心。

沈妍面带微笑来到外厅,坐到正座上,端起茶盏喝茶。庞玉嫣昂首挺胸站在外厅正中,以一副绝然的高傲的神态满不在乎地看着沈妍。

“庞姨娘,福阳郡主给你送来两包温补的药材,还写来了一封信,这本不是大事。可白兰偷偷摸摸出去,又拿着匕首回来,这事就说不清楚了。我罚白兰跪在院子里,又叫你过来,就是想让你们主仆对对质,把事情解释清楚。”

庞玉嫣听沈妍这么说,暗暗松了一口气,可她不相信沈妍这么好糊弄,仍提高警惕,“夫人也知道药材和信是福阳郡主给的,也没有什么隐秘。那把匕首是我娘家的嫡妹送给我的,让我活不下去就自裁,我不会趁了她的心,她也不会看上我的笑话。麻烦夫人替我把那匕首丢掉,把福阳郡主送我的药材和信给我。”

沈妍点头一笑,“山橙,把匕首交给沐功沐成,让他们丢到外面去,别留到府里伤了人。黄精,把信和药材拿给庞姨娘,让她过目。”

“是,夫人。”山橙和黄精拿起东西各自行事。

庞玉嫣从黄精手里接过信和药材,仔细看了看,又让白兰看,确定是福阳郡主给她的东西。她眼底闪过疑问,不明白沈妍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把东西还给她。

“庞姨娘,药材和信都福阳郡主送给你的吧?她不会害你吧?”

庞玉嫣轻哼点头,冷笑说:“夫人说笑了,福阳郡主同我是闺密好友,她怎么会害我?这两种药材都是温补型的,郡主送来给我调养身体。”

“看来是我多心了,你确定福阳郡主不会害你就好。”沈妍狡黠一笑,给苏嬷嬷等人使了眼色,“庞姨娘肯定福阳郡主不会害她,你们试试吧!”

“是,夫人。”苏嬷嬷带几个婆子上前,几个婆子控制了庞玉嫣主仆,苏嬷嬷就把庞玉嫣手里的药材抢过去,“姨娘别怕,老奴亲手熬药给你喝。”

庞玉嫣明白了沈妍的用意,脸色立即苍白,她想骂想喊,却被婆子紧紧堵住了嘴。她想挣扎,她的丫头也想反抗,却被婆子死死控制了。

“庞姨娘喝完补药,就给她换到离家庙最近的院子,她不是老想知道家庙里祭奠有是什么吗?这下方便了。”沈妍说完,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

苏嬷嬷熬好药,送到庞玉嫣嘴边,让婆子灌她喝下去,“庞姨娘喝的是郡主给的补药,用干净的药锅了的熬的,你们都看清楚了吧?”

庞玉嫣拼命呜咽挣扎,却抗不过身强力壮的婆子,一碗药灌进她嘴里,她的眼底充满绝望的恨毒。她很清楚,只要她喝下这碗药,这辈子休想再怀孕。

解决了庞玉嫣,沈妍亲自给福阳郡主写了一封信,感谢她给庞玉嫣送来的药材,并告诉她庞玉嫣已经喝了她送的药,有很多人都可以证明。

福阳郡主看到信怎么想不在沈妍考虑的范围之内,既然她已伸出毒手,沈妍只能接招。这封信就是开战的檄文,已经撕破了伪装,把两人推到了壕沟的对面。

接到皇上让沐元澈到京郊大营督查练兵的圣旨,沐元澈也百般不情愿。他身上的鞭伤还没全好,又答应陪沈妍安胎,可圣旨难违,他必须去。

送走沐元澈,沈妍安排好府里事,就住到了项家。汪仪凤和项云环等人正忙着给项云玫备嫁,沈妍正好过去帮忙。和母亲姐妹在一起天天有说不完的话,日子忙忙碌碌,过得很快。转眼就十多天过去了,项云玫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

左琨给沈妍送来消息,说沈蕴随西魏的马队到了江东,第二天就失踪了。沈妍很着急,又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汪仪凤,只暗暗花朝国的朋友打听沈蕴的下落。

不管对与错,沈蕴还是个十六岁的大孩子,这件事对他打击太大。他悔恨又羞愧,失踪其实就是他有意躲起来,想一个人慢慢疗伤。做为姐姐,沈妍希望他能走出心灵的囹圄,从一无所有中重新站起来,过最平静的生活。

“七小姐,过来比一下嫁衣。”

喜娘拿着做好的嫁衣在项云玫身上比划,沈妍和项云环等人在一旁观看。

“夫人、夫人,府里出事了。”山橙一脸惊慌,急匆匆带忍冬和半夏进来。

“什么事?”沈妍见一贯沉稳的山橙这么着急,心里咯噔一声。

忍冬和半夏赶紧跪下,失声痛哭,“夫人长公主薨逝了。”

“什么?”沈妍听说慧宁公主死了,惊得身体一阵剧烈颤抖。

慧宁公主薨逝的消息犹如冬日晴天的惊雷,硬生生的在京城炸响了。

------题外话------

今天15号,结局前最后一章,万更的,从早晨起来到现在,还没洗脸。

16号和17号请假,18号更新大结局第一章,什么时候更新,更多少字,还没订,亲们晚上再来看吧!

☆、大结局(一)

污白的云彩层层朵朵积聚在灰蒙蒙的天空,冷风飒飒,吹起尘土雪沫纷纷扬扬。天地间充斥着白茫茫的萧条,空气中弥散着干涩呛人的寒意。

数名黑衣护卫开路,两辆青油布马车从承恩伯府行驶出来,几名强壮的太监紧随其后。一行人马直奔皇宫而去,车轮辘辘,在人迹稀疏的街道上辗下浅浅的辙痕。大概是受天气影响,朴实低调却威严大气的车马流露出几分萧索的意味。

慧宁公主靠坐在马车内,微闭双眼沉思,她双手紧紧抓着几份奏折,脸上流露出森凉的愠怒。许久,她身体动了动,重哼一声,问:“什么时辰了?”

玉嬷嬷掀开车帘看了看,答道:“回长公主,巳时正刻。”

“这时辰也下早朝了,皇上却接连派了三批人来请本宫去金銮殿,看来用意非浅哪!”慧宁公主长长叹气,打开手中的奏折仔细查看,脸上充满深刻的冷笑。

“皇上知道长公主身体不好,可能是遇到了大事,才来打扰长公主。”

自听归真说沐程风还活在世上,慧宁公主又惊又喜,雨夜癫狂,感染风寒又发起了高热,接连昏迷了五六天。这段时间,她忧思积虑于心,朝中事情又多而繁杂,也需要她劳心劳力,她的病情反复了几次,直到现在也没全好。

“当然是大事,大到非本宫出面不能平复了。”慧宁公主冷哼摇头,毫不掩饰她的狠厉果断,随后,她脸上浮现浓重的失望,掺杂着无力的哀凉和幽怨。

玉嬷嬷暗叹一声,很想安慰慧宁公主几句,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是伺候先太后的宫女,看着慧宁公主和皇上长大,对他们都很了解。

前几天,由各地学子联名起草上奏的万言书在金銮殿朝议时呈交到皇上手中。万言书主要弹劾指责慧宁公主以妇人之身独揽大权,替君行令,有违大秦皇朝祖法典制。又以古论今,影射慧宁公主牝鸡司晨,必至天下灾祸不断。

学子们把与西魏的战争和塞北雪灾等天灾**都归为慧宁公主当政所致,从而忽略了灾祸的本质原因,对最终怎么战胜灾祸只字不提,慧宁公主的功劳更是被抹杀怠尽。而那些功勋的直接受益者就成了皇上,把皇上夸成了旷古名君。

皇上接到这份万言书,就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思考,越想越觉得慧宁公主一直在压抑他,阻碍他成为旷古名君,越想越觉得许多事都不对味,越想越觉得这份万言书极有道理,深得他心。可他没有主意,就宣诏了一些朝中重臣评议此事,还下旨呵令众人封锁消息,不能让慧宁公主知道此事。

这些重臣有隶属于各派的臣子,也有忠正之臣,他们自是各怀心思,众说纷纭,对此事所持态度截然不同。皇上越听越烦,越听越没主意,干脆把臣子全赶出去自己琢磨。就在他越琢磨越迷糊、越思考越没主心骨的时候,以徐慕轩为首的大皇子和庞家一派的臣子纷纷上折子,请求慧宁公主还权于皇上。

徐慕轩等人这时候上折子,以请求的方式给慧宁公主施压,等于给皇上指了一条明路,立即被皇上引为知己和心腹之臣,召他们密议下一步计划。

皇上封锁消息无效,各地学子呈上万言书之日,慧宁公主就接到了密报。她觉得此事离奇诡异,因为在今日之前,她分布在各地的暗卫并没有传回学子们要联名上万言书的任何消息。之后,徐慕轩等人又上了折子,慧宁公主把这些折子拿来一看,就确定有人捣鬼,在暗中操纵此事,连大皇子和庞家一派都被利用了。

这段日子,慧宁公主一直身体不适,正在府中休养治病。可遇到这种事,不容她有丝毫懈怠,赶紧强撑病体入宫,与皇上深谈,想说服皇上不要中了小人奸计。没想到皇上反而跟她大吵大闹,并引用别人的说辞来指责她,慧宁公主很生气,姐弟不欢而散。慧宁公主冷静下来,又几次进宫,皇上就对她避而不见了。

没想到皇上今天突然接连派来三批人来请她入宫,说有要事商议。自跟皇上吵翻这几天,她在宫中设下的眼线就没任何消息传来了,这令她好象失去耳目一样。她这几天身体也欲加不适,又不知道宫中现在的情况,不敢轻易下决断。今天皇上请她入宫很急,她不明因由,只好硬着头皮前去,遇事再将计就计。

玉嬷嬷点头轻叹,“皇上和长公主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没有解不开的结。”

慧宁公主摇头冷笑,脸上密布讥嘲,“活了这么多年,本宫还不了解自己这个弟弟吗?他不是聪明人,可他有时候聪明起来却得令本宫捉摸不透,又应接不瑕。本宫知道他的弱点,能对症下药,可了解他性情的人不只本宫一个。有些事情迟早会发生,由不得本宫不接受,除非本宫想进一步,大逆不道的一步。”

“长公主,你……”玉嬷嬷欲言又止,满脸紧张注视慧宁公主。

“你想说什么?直说无妨。”慧宁公主别有意味的目光扫过玉嬷嬷,见玉嬷嬷几经犹豫,也没开口,她微微冷笑,掀开车帘凝望外面的一景一物,眼底有悲有恨,似乎还隐含着解脱,“母后在世时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她几番浮沉,经历过太多风雨,又何尝不知道有时候形势根本不容人去退,退一步便是死路。”

玉嬷嬷松了口气,低声说:“先太后是睿智之人,什么时候都能处乱不惊。”

“母后确实是睿智之人,目光比本宫更为深刻长远,可有些事情也在她预想之外。她为皇上考虑得太多,却从没想过到本宫也会处于困境。”慧宁公主笑了笑,又说:“摆在本宫面前有两条路,进一步大逆不道,一步迈进去,就由不得本宫再回头。如果本宫不进那一步,选择退就要走那条死路,可本宫不想死。”

玉嬷嬷的脸瞬间变色,身体剧烈一颤,“长公主要进一步、走大逆不道的路?”

慧宁公主笑而不答,反问道:“母后临终前对你们有什么交待?”

先太后临终时,慧宁公主尚被困在边郡,没机会聆听遗训。先太后精明且富有心机不亚于慧宁公主,肯定会为庸懦鲁直的皇上铺好路,做好安排。

以前,慧宁公主从不过问这些,先太后要护卫皇上这个儿子,她也要护卫皇上这个弟弟。她们母女同心,都想让皇上登基称帝,把庞淑妃和御亲王踩在脚下。

而现在,皇上想让她放权,她放权的结果就是一条死路,这是帝王心术,皇上再蠢笨也懂这些。不管她是否放权,只要皇上对她生出疑心和不满,他们就会姐弟反目。先太后是她和皇上两个人的母亲,这位母亲在儿女之间会如何抉择?

“唉!长公主真想知道先太后的临终遗训?”玉嬷嬷重重摇头,无奈且为难。

“想知道。”慧宁公主坚定点头,“当年,好多人都受过母后的活命大恩,也表明要誓死效忠她。到现在,母后留下来的人就剩了你、桂嬷嬷、陆公公、唐公公,你们一直在为本宫做事。母后虽说已先逝,本宫坚信你们不会背叛本宫和皇上。但若本宫和皇上反目,你们何去何从?母后高瞻远瞩,肯定对你们有交待。”

玉嬷嬷长叹一声,犹豫半晌,从袖袋里掏出一块陈旧的手帕,扯开边缘的明线,递给慧宁公主,“长公主还是自己看吧!有些话老奴出口就是大逆不道。”

慧宁公主接过手帕,慢慢揭开手帕的夹层,看到绣到白绸上的字迹,她眼皮连跳了几下,脸上笑容凄凉,沉声念道:“我女聪明,我儿憨直,尔等忠仆定要竭尽全力督促我女排除万难辅佐我儿登基称帝。若他日我女不顾姐弟情意,生出大逆不道之心,尔等要合力除之,力保我儿平安,本宫九泉之下感激不尽。”

先太后深谋远虑,知道她这双儿女的脾气性情,也深知当今皇上不能胜任一国之君之位。但她仍竭尽所能、呕心沥血,为她的儿子登基称帝铺路,只有这样才能压庞淑妃和御亲王一头。她怕儿子做不好皇帝,留有遗嘱让慧宁公主全力扶持,还怕慧宁公主生出异心,又给她一手培植的忠仆留下了机密遗训。

皇家没有骨肉情,在皇权争夺中,放敌人一马,很可能就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争斗多年,慧宁公主深知此理,对庞淑妃和御亲王一派以及有可能威胁到她和皇上的人从不手软,向来是心狠手辣到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可她对于皇上这个亲弟弟却实心诚意,倾注了全部心血。可能她忘记了她和皇上也是皇家一脉,虽说血脉相连,可事关皇权,他们本身就处于对立的两面。

若她生出大逆不道之心,先太后留下的忠仆为保皇上就要合力除掉她。玉嬷嬷等人都在她身边做事,与她朝夕相处,可他们最终效忠的人却不是她。就因为她亲生母亲留下的遗训,被忠仆前呼后拥的她转眼间就变得身单力孤、一无所有。

慧宁公主紧咬嘴唇,她想挤出几丝笑容,却忍不住哽咽落泪。坚强如她,也经不起被至亲算计的打击,她恨不起来,但却有一种贯穿身心的委屈无助紧紧包裹着她。她能理解先太后的取舍选择,但不能接受自己是被母亲舍掉的那一个。

“可笑吧?呵呵……真可笑。”她哭得泪泣齐流,笑得令人心酸,“母后确实是目光长远之人,连我和皇上有朝一日会反目她都想到了,也做好了准备。难怪父皇总说她若是男子,天下肯定能让她算计了去,可惜却生了一个蠢笨的儿子。”

玉嬷嬷递给慧宁公主一块手帕,长叹一声,岔开了慧宁公主的话题,说:“老奴小时候在家乡常听人说这双生子两个都聪明的极少,一般是一个聪明,一个憨直,要么就是两个都不出奇,这都是人们成百上千年总结出的规律。”

“你、桂嬷嬷、陆公公,还有唐公公商量好怎么除掉本宫了吗?”慧宁公主拭去眼泪,连声冷笑,眉宇间刚强果断消失怠尽,却充斥着无助的幽怨和哀凄。

“长公主,你退一步吧!先太后不是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

“怎么退?退一步你们就能放过本宫?退一步皇上就对本宫放心?”

机密已经揭开,亲情维系的华丽的外表之下是斑驳累累的硬伤,已经铭刻到了她心底。姐弟已然反目,两人心中都会有怨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