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情网婚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知情者?
还是帮凶?
有一点可以认定:从那两封匿名信提供的线索看,既然颜妤在美馨死前就已经和麦迪有了那种男女之间的关系,而麦迪谋杀美馨的动机又是为了和颜妤结婚,那么,颜妤做为当年那起奸杀事件的受益者,一定知道麦迪谋杀美馨的秘密——即使谋杀前不知道,那么谋杀后也会知道。
从这一点上看,颜妤肯定是7年前那起谋杀案的知情者,起码是知情者之一。
既然是7年前谋杀案的知情者,就有可能是匿名信的作者。
因为知情是写那两封匿名信的前提。
这就使颜妤有了写匿名信的可能。
虽然麦迪和颜妤是夫妻,虽然他们在共同对付美馨的问题上利益是一致的。
但是,汤永远记着这样一句话:“国家和国家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
朋友之间,夫妻之间,莫不是如此。
当初麦迪和颜妤的利益肯定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共同生活了7年。但是,很难保证在这7年漫长的岁月中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也许正是这意外的事情导致了两个人的根本利益不一致了。
如果说利益一致的时候麦迪和颜妤是同盟军,那么利益不一致的时候——或者说根本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他们就可能成为仇人。
那么,会不会存在导致麦迪和颜妤这对夫妻利益不一致的事情呢?
汤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但是,他有自己的办法,他的办法就是对事物进行逻辑推理。
现在,汤就开始对麦迪和颜妤的关系进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的定义是:由一个或者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
现在汤已知的条件是麦迪的死以及由麦迪导演的7年前的水库谋杀案。
推理的前提是:7年前水库事故是麦迪对美馨的谋杀事件,也就是说,麦迪是杀人犯。那么,从7年前的谋杀事件中能看出什么?
看出一种犯罪规律。
每个人都有自己思维的固定模式,做为警察汤知道罪犯也是这样。
罪犯在做案前设计情节和计划的时候,有自己的固定方式,不管每次的案情如何变化,作案对象是谁,总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犯罪规律。
7年前,麦迪设计的水库谋杀案基本特点是:让凶手自己和被害者共同在受害现场,这样一来,当事故发生后,凶手和被害者一起就会被别人看成是意外事故中的受害者,其实是让没有思想准备的受害者真正受害,而凶手自己则因为有思想准备而死里逃生,同时也因为被人误认为是“受害者”而得以解脱凶手嫌疑。
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犯罪规律,它利用了人们“受害者不可能是凶手”的思维定势,使凶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逃脱人们的注意,虽然要冒点儿风险,但成功的可能性却很大。
前不久在高山滑雪场上发生的空中索道事故就是这类事件。
当时事故发生时汤正好在场,他本来想就这起事故进行调查,但被滑雪场经理阻止了。虽然他表面上接受了滑雪场经理停止调查的劝告,但他并没有停止在暗中的调查,他不是针对滑雪场而进行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努力的,他是针对麦迪的,他凭直觉仍然感到这起高山滑雪场索道事故也是麦迪捣的鬼,或者说是麦迪的另外一次阴谋。
在调查中,有人反映看见麦迪是那天早晨第一个到索道去的,那时候天刚亮,麦迪在索道乘降亭停留了一会儿。汤估计那段时间里麦迪完全有可能是在破坏14号坐椅的安全带的卡子。
汤在调查中也曾经找过那两个受害的年轻人,两个年轻人讲了他们当时抢先上了14号坐椅的情况。这就是说,如果那两个年轻人不突然抢上去,那么,乘坐14号坐椅的就是麦迪和颜妤。出事的也只能是麦迪和颜妤——当然,麦迪有思想准备,他会像那两个年轻人一样吊在坐椅上一直到终点,而颜妤则会坠下去丧命。
汤本来准备在一切调查结束之后,就高山滑雪场索道事故对麦迪实施刑事拘留,以此为突破口,再一次调查核实7年前的水库谋杀案。但是,麦迪的突然死亡使这一计划失去了实际意义。
但是,滑雪场索道事故调查结果对分析麦迪死亡事件却提供了帮助。
……身边的梅发出一声模糊不清的梦呓,并且在翻身的时侯将自己的一只胳膊搭在汤的身上。汤将胳膊拿起来,想送回梅的被窝里,但是,他却借着月光发现了那只胳膊的魅力。胳膊颀长浑圆,洁白如玉,好像刚刚出水的洁白的荷藕,汤的目光顺着手、小臂、肘弯和大臂看上去,就看见了腋下的腋毛。汤在胳膊上轻轻地亲吻了一下,放在自己被窝里,就那样搂着。
汤让自己的思维集中了一下,继续自己刚才的推理:
现在,汤将7年前的水库溺水事故和滑雪场索道事故做了个比较:
这两起“事故”的基本情节是一样的。
也可以说,滑雪场事件是水库事件的翻版。
都是凶手和受害者在一起,就像一起事故。
这就是麦迪做为罪犯的犯罪规律。由此推理:
如果说7年前水库事件是麦迪为了谋杀美馨设计的,那么,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断:滑雪场事件是为了谋杀颜妤设计的!
如果说在7年前水库事件中麦迪谋杀美馨的动机是因为有了颜妤,那么,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断,滑雪场事件麦迪谋杀颜妤的动机是因为又有了另外一个女人?
有没有另外一个女人存在?
如果存在,那个女人是谁?
汤不得而知。
汤也意识到了,7年前的水库事故和高山滑雪场事故也有不同点:水库事件是已遂谋杀,而滑雪场事故是未遂谋杀。
那么,被谋杀对象会有什么感觉呢?
水库事故中的被谋杀对象美馨已经死了,她无法说自己的感受,也无法对自己的感受做出正当的反应了。
但是,在滑雪场事故中被谋杀的颜妤活着,经历了这么严重的事故,事后她能不好好想想吗?
会的会的——那么,颜妤会想什么?
她会想到麦迪早晨曾经自己单独出去了一会儿,她会想到是那两个年轻人抢占了应该由她和麦迪坐的14号坐椅,她会想到麦迪在索道上的表现。当然,她也可能看到了14号坐椅安全带的卡子是被一种硬器掰伤的。
这样一来,即使是再不懂得犯罪学的人也能看出索道事故其实是一种犯罪行为。颜妤也一定能看出来。
这样一来,颜妤就能够感觉到已经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了。
由此她必然要进一步寻找在自己的头上悬挂“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人。
是谁?
整个高山滑雪场当时没有一个和颜妤有任何关系的人,惟一一个人除外,这就是颜妤的丈夫麦迪。
这个“惟一”使颜妤别无选择。
这是一种凶手的选择。
颜妤开始怀疑麦迪了,她怀疑麦迪在进行一次和7年前水库事件一样的谋杀,她怀疑自己是麦迪的谋杀对象。
这样一来,颜妤和麦迪的利益关系就发生了一个决定性的逆转:颜妤从爱麦迪变成恨甘这一逆转的必然结果:颜妤从受害者变成了报复者。
即使从保护自己的目的出发,颜妤也会这样做的。
这就使颜妤具备了一种动机——对麦迪的报复动机。
如何报复?
用什么手段报复?
在什么程度上报复?
这就和接着在麦迪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关了——麦迪接到两封匿名信,有人用7年前那件谋杀案威逼麦迪,让他到公安局自首,麦迪感到生活无望,畏罪跳楼自杀……
难道写匿名信的真的是颜妤吗?
当然,这只是推理。
那么证据呢?
没有证据。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现象设法解释:麦迪在“快进来”小饭店吃完最后的晚餐后,在死亡前那一个半小时他到底在噼?
他干了些什么?
他遇到了什么人?
……梅在汤被窝里的那只胳膊动了动,好像要拉汤,但是,汤还没反应过来梅已经钻进他的被窝里,另一条胳膊也伸过来,两只胳膊像两条亦裸的蛇一样紧紧地缠住汤。汤只好暂时中断了自己的思索,开始处理睡梦中也不安分的梅。他把梅的胳膊解开,放在被窝里,然后将梅整个搂过来,一只手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梅老实了,依偎在汤的怀里,像一只温顺的猫。
汤又可以继续思索了。
那么,麦迪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半小时到底干什么去了呢?
有人说:警察都可以成为小说家,因为警察的想象力和小说家一样丰富。现在,汤就在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猜测着麦迪生命的最后一个半小时在于什么?
有几种可能:
——麦迪在最后那一个半小时里找到了写匿名信的人,他是和写匿名信的人在一起度过人生最后时光的。麦迪是怎么找到写匿名信的人的?或许是一个意外的机会?或许是匿名信作者主动找麦迪?比如说匿名信的作者临时改了主意,不想让麦迪进公安局不想让麦迪死,而是想通过匿名信敲榨出一笔钱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匿名信的作者那天晚上始终跟踪在麦迪的后面,当麦迪从”快进来”小饭店出来上了出租车后,匿名信的作者也跟随在出租车后,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拦住了麦迪,把他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两个人喝着外国酒和兴奋剂,就钱的问题进行讨价还价,结果谈判失败,匿名信的作者决定要亲自到公安局报案,麦迪感到绝望了,又不敢面对法律,只好跳楼自杀……
正文 第四十四章 丑女秘书
44。丑女秘书
——麦迪最后那一个半小时里又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他是和另外一个关系密切的人在一起的。或者是麦迪的一个老朋友,或者更可能是一个女人?麦迪除了自己的妻子以外,在这座城市里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吗?反正麦迪是在那里和那个关系密切的人喝着外国酒和兴奋剂,向那个人讲述自己面临的困境,共同商量和寻找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办法。终于没有得出好的办法,沮丧之极的麦迪只好离开那里回家,跳楼解脱了……这种假设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是,上哪去找这个人以及这个人的家?
——当然,也有可能麦迪什么也没干,在那一个半小时里,麦迪只是坐车兜风,然后回家跳楼自杀了。 哪种可能都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哪种可能都没有证据。
汤感到自己又面临了绝境:
一切线索好像都很重要,但是哪条线索也没办法突破。
难道7年前活案变死案的遗憾要在今天重演?
汤又翻了一个身,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
突破点在哪?
又停住了。
这是第几次了?好像是第7次了。
如果能把叶曼咪在公安局门前徘徊的脚印都显示在地面上,怕早就可以看出由密密麻麻的脚印组成的圈儿了。
每次都是走到公安局门口那棵挺拔青翠的南京柏树面前,叶曼咪就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其实,只要再向前走两步,就到了门岗,只要和站岗的武警战士一说情况,进去找到那天去永泰贸易公司检查麦迪办公室的汤和梅,事情就结束了,叶曼咪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就尽到了,从此就不用再感到良心的不安和感情的内疚了。
叶曼咪在心里对自己说:你又不是去自首,你是在检举犯罪,怕什么?
但是,叶曼咪还是不敢多迈出那几步,她害怕,害怕自己那见不得人的怪癖被人知道,害怕自己从此再不好做人。
叶曼咪驻步望着近在咫尺的公安局办公楼。
公安局办公楼是一座伪满州国时的建筑,是古堡式的。从外观看,褐红色的屋顶交错起落。建筑物虽然不大,但挺有气派。屋顶上此时飞起一群鸽子,响着“嗡嗡”的鸽哨。公安局整个建筑物被大墙围绕着,大墙里面又是一排密密匝匝的白杨树,看不见院子里是什么样,在外人眼里这就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
那时是上午,外面的风很大,叶曼咪穿的大衣衣摆时时被风撩起,是那种东北冬天里干冷的风,当地人也叫“大烟泡”。
站在风里难受着尴尬着的叶曼咪想:不行,这样冷的天不能再耽误了,再耽误一会儿我既没有走进去的勇气,也没有呆在外面的勇气了。
叶曼咪又开始了第8次尝试。
像前7次那样,她先离开这里,装做在附近散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就当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做,什么也不想,然后鼓足勇气,再折回身来,朝公安局大门走来……走近了,走近了,走近了,但是,眼看着就要走到大门口那棵挺拔青翠的南京柏树前了,她又迈不动步了。
一切又是前7次的重复。
唉,叶曼咪在心里唉叹:一个自我封闭已久的女人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就在这时,僵局被打破了。
大门口岗楼里有个穿着橄榄绿军呢大衣的武装警察向叶曼咪走来。
“咔,咔,咔,咔……”军用皮鞋的铁钉敲打着坚硬的地面。
叶曼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呆在了那里。
“嚓! ”武装警察先向叶曼咪敬了个军礼。
“大娘,你有事?”武装警察说话了。大概他已经注意到这个在公安局大门口徘徊半天的女人了。
叶曼咪心里一阵悲哀,那个武装警察也有小30岁了,却管我叫大娘。我真的就这么老?老得都让人分不出辈份?
叶曼咪还是点点头。
“是*的?”
“不,是反映情况的。”
“反映什么情况?”
“和我们公司总经理麦迪自杀有关的情况。”
“你要找谁?”
“找汤和梅。”
“请等一下。”
武装警察回到岗楼里向里面打电话去了。
叶曼咪仍然等在外面。她的心里轻松了一些。这一生她从来没和公安局打过交道。她心里想:人这一生谁也想不到自己和谁发生联系,就像我没想到要和麦迪有牵连一样。一切都是巧合,如果我不是在永泰贸易公司工作,如果不是麦迪总经理故意要安排一个丑女人当他的秘书,如果不是我有窥视癖,如果我和他的电话不是串联的,那么,这一生我真的不用和警察打交道了,就不会被牵扯进一件复杂的人命案里去了。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如果”都是真的。
那个武装警察从岗楼里走了出来。
“大娘,你要找的人马上下来。”
“谢谢你。”叶曼咪想了想说:“别再叫我大娘,我才46岁。”
“啊啊……”那个武装警察惊讶地张张嘴,终于没有“啊”出什么来。
这时,叶曼咪看到那个叫梅的女警察从楼里出来了。
梅今天穿着警察服,是那种新式的呢制服,梅穿在身上腰是腰,肩是肩,胸是胸的,依旧的漂亮中有一种飒爽英姿的劲头。叶曼咪远远地欣赏着,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丑女人都是这样,她们往往比男人更欣赏漂亮女人,但她们的这种欣赏中往往掺杂着强烈的嫉妒。
“是叶小姐,你有事?”梅说。
“我要向你们反映一个重要情况。”
“重要情况?”
“是关于麦迪死的事……”
“噢……快请上楼说。”
梅领着叶曼咪进了办公楼。
叶曼咪第一次进公安局,感到很好奇。她东张西望,发现公安机关和其他机关的办公楼里基本没有什么两样,一条长长的走廊和走廊两侧大大小小的办公室。只是走廊两侧各办公室门口挂的牌子有些不同。
其他机关每个门口前挂的牌子都明明白白地写着什么部门什么科室,而公安机关办公室门前挂的牌子除了几个门口写明什么科室外,其余的都挂着什么一科二科或者302、303的牌子。大概是为了保密的缘故吧。
叶曼咪想:这种地方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
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