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生命的两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奇特的风情,悠长的历史,古朴的艺术,别致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罕见的屯堡景观。这就是我曾经生活了整整21年的那一片乡土,时常在梦境中萦绕不去的山地。把它写下来,也算是我一份心意罢。
(2001年9月)
九寨沟之旅(1)
叶田修完高三的学业,结束了一次又一次考试,我们决定要到九寨沟去。
九寨沟,九寨沟,近些年里,画报、影视、光碟、文字,不知对它的风光有过多少报道了。还有那些已经去过的游客,他们眉飞色舞的渲染,更对这一旅游资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致整天迷恋于电脑和影视片的叶田,一听说九寨沟,也欣然答应同往。
于我来说,80年代初期,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这一次便不想再失去了。那一回因为从成都去九寨沟,需要两天路程,还得防备泥石流冲毁路基;那一回还因为叶田年幼,家中无人照顾,我得尽初为人父的责任。如今,一晃十七八年过去了,叶田已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而我也已年近五旬,再错过机会,又一个十七八年过去,我就爬不动山了。
那真是山啊,车过都江堰,进入羌族聚居的汶川,成都平原就被逐渐地抛在身后,川西北的山势就逐渐地险峻起来。山野也变得好看起来,变得如文人们喜欢形容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山间公路旁,一条水流湍急、浪跳波笑的江河始终伴着我们。一问,才知这水就是大名鼎鼎的岷江。
但行一声呼,高峡出平湖。
过了茂县,山路弯弯,盘旋而上,翻山越岭爬去的,正是石大关。我想石大关该是“十大关”的谐音罢,车到高处,俯首望去,细细一数,嗬,曲里拐弯的险道,还不止十处。
海拔明显地高上去,不仅人不适,进口的丰田车也像在喘息着爬行。我请郝师傅停车,他挂上最高一挡,车子直驰而去,一直爬到悬崖边的弯道上,才把车子停下。
这是拐上悬崖的高原公路,风似要把人掀翻。我站在路边,放眼望去,不由一阵骇然,陡峭的山崖如同被巨斧劈削一般,直达水波涟漪的一个巨大的海子。稀奇的是,在山脚下还是激流汹涌的岷江,流经海子,却变得温顺、驯服,偃沫息珠,仿佛一下子凝铸于宽大的河谷之中。周围雄峻伟岸的座座大山,一座一座全像被巨斧劈削过一般,挺起玄武岩钢灰色的胸膛,任凭温情脉脉的碧水抚慰着自
己粗蛮的身躯。海子口上,平静的岷江水悠然而至,软如绿缎般平滑地伸展而去。
风吹来,我不由打一个寒噤,回身问郝师傅,这是什么地方?
“叠溪海,”郝师傅说,“1933年,松潘大地震震出来的海子,远近闻名。”
怪不得景观如此奇特。我再细问,郝师傅告诉我,他也讲不分明了。他是在新疆长大的,前些年刚调来西南交大,他说他也没闹明白,松潘离这里还有一百多公里呢,为什么要叫“松潘大地震”?
后边的路侧设置着一些简陋的小摊,小摊上有牛角梳、小藏刀、牦牛尾巴等一些纪念品卖,我走过去,一边询问藏刀价格,一边打听松潘大地震是怎么回事。
几个摊主你一言我一语,将六十六年前的那场浩劫,给我讲清楚了。
叠溪古城,原称蚕陵,公元前就已设县制。震前的古城,坐落于高出江面二百多米的叠溪台地上,城中有繁华街道,茶楼酒肆,有旅社有饭馆,甚至还有驻军一个连和城隍庙。原属茂州(即今茂县)管辖。
1933年8月下旬,一场大地震在瞬间发生,山崩地裂,河谷易容,惊天地动鬼神,叠溪古城顷刻下陷,笔直地跌落下去,城周围二十余羌寨亦全部毁灭。四面的山峰撼动着崩塌滚落,堵塞岷江,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十一个堰塞湖。
遂而一个半月以后,地震形成的海子蓄水日久,又加上岷江源段大雨倾盆,大震之后的余震、小震摇撼江堤,江水骤增,咆哮奔腾,堵江堤坝抵挡不住,倏然崩陷,三海暴溃,洪水激浪排空,倾海涌出,顿时怒涛滚滚,吼声震天,十里百里声可闻。大水所到之处,无论江上索桥、江岸房舍民居,悉数全被吞噬,扫荡殆尽。远在乐山的大佛,拍岸云水也已洗到脚面。
8月、10月两场灾难,死伤共八九千人。
我听得目瞪口呆,风扑上颜面,卷起一阵一阵尘沙。身旁公路上,车前挂着成都—九寨沟的旅游专线大巴、中巴、考斯特,满载着乘客呼啸而过。车上可有人留意这悬崖公路下的海子?车上可有人知道眼前画卷般的风景系大震的遗迹?
我忙叫叶田过来听。这孩子,正捧着大伯伯给他的摄像机拍摄远近的风光。他是在贵州的大山里长大的,从小看惯了各种山的风貌,一般的山势山景,吸引不了他。到了这地方,想必也感觉到这景致有其独到奇特之处。
目斜苍山远,峰峦映湖面。柔波涟漪上,有野鹤拍翅飞过,于水面翻飞点水。清静的溪
流,温顺的海子,雄武壮伟的大山,六十六年的岁月重又使河山显出一派苍翠豪放。
郝师傅在催促上路,我胡乱向争相给我诉说往事“摆古”的男女摊主买了几把小藏刀,匆匆登车赶路。
车拐着弯跃向峰巅,狭窄的路面旁,紧贴着笔陡的悬崖,竖着一块厚实的牌位,上书四个遒劲的大字:神龙牌位。一人高的牌位上披红挂绿,裹着绸巾。几个慓悍的汉子,有的点香,有的作揖,有的虔诚地跪拜在地。他们是在祭奠自己的祖宗,还是在求助神龙莫要发威?
离开嵯峨雄峙、壮美奇崛的叠溪海山水风光,顺岷江峡谷,沿茂松公路,一路前行,直驱九寨沟口。
九寨沟之旅(2)
岷江峡谷,古无公路,崎岖小道弯曲盘旋,攀壁逾岩筑起的窄窄栈道上的路人,如蚕丛小径,时常担忧崖顶有飞石坠落,脚下有滑坡之危,路塌之险。
我们的车子一路驶去,虽然坦荡平安,但岷江水依然澎湃激荡,如雷贯耳,沿途所见,险滩密布,植被疏落,头顶上的悬崖峭壁,时而飞沙走石跌落、堵塞半截路面,风卷尘沙扑面而来,蔽眼障目。河滩地上,昔日的泥石流滑坡裹挟而下的枯枝、朽木、巨石、风化的变
质岩,杂乱地散布着,像未经清扫的厮杀过的战场。两岸河谷山坡上,羌寨鳞次栉比,伴以过江的索桥,高原的碉楼、关隘、古堡、栈道,时又近黄昏,给人的感觉是奇险苍凉,如入又一个世界。
叶田的镜头始终对准这一切尚未见过的景观。到了藏寨附近的草原上,牦牛群散落于高坡低谷,他干脆要求停车,贪婪地拍摄着眼前的一切。我站在一旁望着他,发现他把镜头久久地对着远方,不由抬头望去,哦,晚霞辉映中,雪峰在远处的山峦之上闪烁着银亮的光辉,悬岩峭壁上,亮崖裸露,那是海拔四五千米之上的寒冽风化所致,大量的岩屑、石块坠积于陡崖的下面,真是难得一见的奇景。
郝师傅说,他已来过好几次,每次都是云遮雾障,把远山笼罩得看不清楚。没想到,今天却让我们撞上了。
千年岁月的催化挤压,万载风云的裂变腐蚀,巍然高山才会显现出这么一副难得一见的风貌。
对比沿途所见的雄奇险壮,第二天进入九寨沟,分外感觉到,我们走进了人间仙境。
还在成都为西南交大人文学院讲课时,就曾听说,九寨沟旅游,今年起实行了新的管理措施。
到了旅游旺季,九寨沟的接待能力,是每天五千人。可去年夏天,蜂拥而至的游客,最多的一天达到五万人。很多客人无处住宿,只得蜷缩在车上过夜,窘相可以想像。光是开来的旅游车辆,从沟里排到沟外,在公路上整整排了八公里长。新开来的车子要进沟,游览完的车子要出沟,正在游览的车子要在沟内的景点转悠着赶时间,没车的游客则只能步行。整个九寨沟的夏季,成了一个喧闹的拥塞的声浪鼎沸的夏季。
汲取去年的经验教训,九寨沟自今年3月以来,实行了新的管理制度。所有开来的车辆,一律不准进沟。进沟的游客,全都得乘坐九寨沟管理区的绿色观光旅游巴士。这种特制的车辆,废气的排放量仅占一般车辆的四分之一,大大减弱了废气的污染。更令人欣慰的是,九个寨子中仅存沟内的札如、荷叶、树正、则查洼四寨的近三千名藏民,亦将按计划搬出沟外,真正地做到“沟内游、沟外住”的良性旅游环境。
也许正是这一系列措施开始初见成效,也许是下了一夜的雨,到我们进沟时雨还没停。坐在旅游巴士上一路沿着丫字形驶进沟去,只见万山流翠,烟雨缥缈,飞瀑泻玉,黛绿流莹,银练般的溪流在如画的山涧中跳跃闪动,连树正寨的九层白塔,也像浸染在泽国的水色中。恍惚间,我仿佛置身于一片水晶的世界。浑身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欢欣和喜悦。用感慨,用赞叹,都不能形容我此时此刻的心情。走遍大江南北,真正令我由衷地发出赞美的,一是烟雨漓江,一是贵州黔东南大山腹地的波峰浪谷森林。而九寨沟,是我第三次出自肺腑地深为惊叹的地方。
都说到九寨沟来是看水的。那些从高高的雪山、茂密的森林中淌出来的溪水,是流动的珍珠,是翻飞的雪沫,陡起陡落,淙淙潺潺,穿林过滩,弯弯曲曲,随地形的起伏自然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海子。当那水静寂时,海子则波平如镜,蓝天、白云、雪峰、绿树尽纳湖中,色泽艳丽,景色奇幻。时而会觉得“鸟在水底飞,鱼在天上游”的妙趣。有风从峡谷深处拂来,湖面光华微微闪烁,层层彩影随波晃动,清亮水底顿显色彩,动静交错,变化万千。当那水欢腾竞跃时,那晶莹夺目的水花,飞珠溅玉,漫滩翻滚,琅琅有声,山涧为之欢喜雀跃,时而晶帘悬泻,时而群瀑坠滩,水声喧动,激溅起无数的雪沫水雾,太阳照来,更显道道绮丽的彩虹。
都说到九寨沟来是看山的。青葱妩媚的群山,有了丰盈水源的养育,愈加郁郁葱葱,千姿百色。时见古树黛绿沉稳,又见红叶流丹盈目。遥远的雪峰高耸洁白,有人瞅着那寒气逼人、冷峻清高的模样,说它很像是一把银色的巨剑刺向蓝天。可偏又有人相传,说它是美丽女神的化身。这女神便是色嫫,故而九寨沟有一座色嫫山,色嫫是因为和达戈相爱才来到九寨沟的。他们两人相爱,他们两座山也遥相呼应,世世代代相对凝望。哦,登上山去瞅一眼吧,你会宁愿相信那美丽的传说是真实的故事。莽莽林海和缤纷的草甸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交相辉映。走进山上的林子,顿觉一股浩淼幽远的神秘气氛,使人感觉浓绿阴森、扑朔迷离。
一路走,一路观赏,看着水在林中汩汩地流,瞅着树在水中长,我逐渐明白过来。为什么九寨沟的水被称为海子,为什么九寨沟的山也被称为翠海。这正是九寨沟山绕水、水偎山的显著特征。
叶田捧着摄像机,拍下了山清水秀、湖瀑一体的景致,但他无从捕捉九寨沟中山林使水色更加娇艳,水色使山林分外葱茏的神韵。盆景滩、诺日朗、五彩池、火花海、珍珠滩、五花海人在一天中,怎能饱览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致;小小的摄像镜头,又怎能把大自然斑斓奇幻的美妙悉数拍下。叶田终于关闭了机子,自己跑进这绚丽多彩的景色中,要求给他也留下几张照片。
九寨沟之旅(3)
进入人间的仙境九寨沟,自然也会不辞劳苦翻越五千五百米的峰巅,去人间的瑶池黄龙再观赏一番,如果说九寨沟的景致铺展在丫杈形的沟谷里,那么,黄龙的景观则斜卧在长坡上,是我们国家海拔最高的风景名胜区。正因海拔高,要看遍罕见的彩池、飞泉、溶洞、雪峰,则非得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攀上峰巅。
饱览清丽碧莹的湖光山色,面对眼前如梦似幻的童话世界,很难想像,所有这一切,正
是已逝的千百年岁月里,骇人的地震引发凶猛的岩崩,带来狂暴的泥石流、肆虐的山体剧烈滑坡所造成的奇观。
生命在岁月的长河中消融着大自然的灾难,忍受着苦难,又悄没声息地创造着眼前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叶田似懂非懂地听着我的唠叨。我极力想使他明白,我们的旅程不仅仅是度假。九寨沟之旅,我们在阿坝高原上宿了三个晚上。九寨沟、川主寺、汶川,三个晚上都在岷江之畔留宿。窗外是奔腾不息的江水,拍岸的江水日夜都在咆哮。岷江河谷两岸,辽阔的高原牧场,深深的峡谷和坝子,随处可见辛勤劳作的藏胞、回民和羌族百姓,还有他们居住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房子、碉楼、石堡和伸展到岭腰间去的栈桥、过江索道
这一切仿佛都在无言地叙说,叙说着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叙说着生活在祖国大地上的各民族人民,都是从那历史的长河中跋涉而来,而且是还将继续跋涉前行
踏上归途,回到成都,电视里播出昨天我们刚刚驶过的那条山间公路上,泥石流吞没了一个村庄,道路堵塞
(1999年8月)
猫跳河的激流(1)
猫跳河是一条让人难忘的河流。
猫跳河畔是我插队落户的地方。
在我很多作品的末尾,都书有一行小字:“草于猫跳河畔”或者是“完稿于猫跳河畔”。
我在猫跳河畔偏远蛮荒的乡村里生活了整整十四个年头。我的青春岁月,我艰辛繁重的劳动生涯,我年轻时代的追求、憧憬和向往,我最初在煤油灯光影里写下的那些稿子,甚而至于我的初恋,都是在这里开始的。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猫跳河畔山野的崎岖小路上,一步一步迈出来的。
接到去接受再教育的通知,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猫跳河”三个字,我想像着这一定是条河谷狭窄得一只猫也能耸身跳过去的河流。
谁知真的来到猫跳河畔,我顿时被它那骇人的景象惊呆了。
一条浪涛翻滚、水流湍急的河流,在崇山峻岭间奔突着、冲撞着、喧嚣着往深深的河谷里气势磅礴地急泻着。
河谷两岸,是巍然耸立的高山,是石屏一般的悬崖陡壁,是指天戳云的座座山峰,层层叠叠、连绵无尽;莽莽苍苍,气象万千。
山峰半腰,时有白练悬空一般的泉水垂泻。河谷上空岩鹰拍翅绕着陡崖飞翔。多雨时节,乳白色的蒙纱雾茫茫无垠地漫上来,千姿百态的座座山岭,顿时漂浮于云海之上。恍惚间常常给人一种浪涌峰浮的仙境之感。
大自然的景观如此壮美秀丽,可险恶的山势地形,也时常给猫跳河两岸带来灾难。狂暴的泥石流和肆虐的滑坡,时常造成凶猛的岩崩山塌,吞噬山寨和牲畜。山路的崎岖,关隘的险要,沟壑的纵横,使得猫跳河谷两岸的交通十分不便。村寨上的老乡,自古以来就有“两山喊得应,走拢要半天”的感叹。
偏僻闭塞,穷困落后,又加上匪患猖獗,使得沿河两岸的各族百姓,历朝历代生活在几近赤贫的水深火热之中。我插队那些年里,寨上的老农,时常指着陡岸临空绝崖之下黑黝黝的山洞告诉我,解放前那里是有名的匪窝。几百年来都没剿灭过匪患,是1950年解放军清匪反霸,彻底剿灭了匪徒,这才让老百姓过上了安生日子。
我瞅着夹岸高山耸峙的峰巅灌丛顽生、岩石怪异,荆棘丛中的野杜鹃尽显殷红,如火如荼,似有火焰燃烧的景致,极力去想像土匪盘踞在险山恶水之中,是如何为非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