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星志愿2050-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如。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有名的通俗小说作家。而且,我还觉得,你这学艺术出身的,比起前面你列举的几位武侠小说名家,还有一点他们没有的优势呢。”王大胖把手稿合起来,认认真真道。

“优势?我有什么优势?”王易满脸迷惑。

第一百四十六章 救星情结

“我们不妨先听一首歌。”回想起某篇深入分析武侠小说兴衰起落的文章,王大胖掏出了手机,在王易不解的目光下,鼓捣了几下。

手机中,传来了一阵悠扬的乐声:

“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王易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乐曲播完,这才道:“这是著名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写给他非常喜欢的一位藏族姑娘——藏族千户长女儿卓玛的。”

王大胖不由得一愣,《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中国非常有名的一首民歌,甚至连国际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也曾专门用中文演唱过,王易知道这一首民歌,王大胖并不感到意外,但他连作者跟歌的来历都能随口道出来,那就十分不简单了。

他笑了笑,赞道:“王先生果然不愧是学艺术出身的,连这首歌的作者出处,都一清二楚。不知道王先生对这首伟大的民歌,有什么看法?”

虽然觉得有点离题万里,王易还是合眼思索了片刻,这才睁开双眼,略带疑惑地看着王大胖,缓缓道:“这首歌,跟童安格先生的《耶利亚女郎》有点相像,讲的都是要寻找心目中完美女郎的故事。不过,与《耶利亚女郎》单纯的深情渴望呼唤不同,这首歌的结局,是说‘我’变成一只小羊让那姑娘鞭打,听起来总有点自虐的味道。但不知道为何,每当我听到这处,总觉得有种淡淡的惆怅,甚至会有一种奇异的悸动萦绕在我心怀。作国画要讲究意境,写诗词同样要讲究意境,而意境的高下之分,往往就是神品与庸作的最大不同之处。从意境的角度来看,《在那遥远的地方》要远在《耶利亚女郎》之上。”

王大胖心中暗赞,王易果然是天赋极高之人,自己还没解释,他就已经能猜测到一二。他点点头,欣然道:“王先生果然是学艺术出身的,对于艺术的体验,远比一般人深得多。一般人听过这首歌之后,也就听完就算,很少会想到什么意境之类的东西。不过,我今天想说的可不是意境作画写诗的道理,我想说的,是这首歌反映的心理情结。”

“心理情结?”王易一怔。

“不错。”王大胖问道,“王先生应该对现代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吧?”在他印象中,王易是学过心理学的。这其实不难猜测,一个能创造出“井中月”“剑心通明”这类精神境界名词的作者,一个在描写打斗时注重精气神相结合的小说家,怎么可能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呢?

“确实。”王易被王大胖天马行空般的提问方式弄得一头雾水,但还是颔首道,“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很喜欢精神修养之类的东西。当时,我副修的正是心理学,还曾经跟心理学系的一位博士学了几年瑜珈打坐。”

“那么,对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王先生当然也是略知一二的啰?”

“当然,精神分析学这是当代最主流的心理学派,只要稍微了解过20世纪的心理学发展,都不可能不知道佛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佛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意识,而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冰山主体,就是无意识。而他的弟子荣格,则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学说。荣格认为,在人类的无意识里头,有一部分是为一个群体所共有的。这一部分共有的意识,就是集体无意识。”王易点点头。

“这就好像我们使用的电脑,”王大胖想到文章中的一个比喻,接口道,“我们用的电脑,都不是一个裸机,而是在买的时候,就已经被捆绑了众多软件。我们从出生到成长,就像电脑一样,会在一个群体之中逐渐被捆绑成这种那种的集体无意识,而且我们还不能像删除电脑软件那样去删除它们。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根本就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救星情结,正是其中的一种。”

“救星情结?”王易又是一愣。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期待救星的出现,都渴望被人拯救。”王大胖道,“比如在干渴中期待一杯清水,比如在贫困中等待一笔汇款,当你得到了,你就获救了。这种情结,越在困苦中,越为明显强烈。”

“而这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蕴含着强烈的救星情结。”王大胖进一步说明:“姑娘就是歌词中的‘我’期待的救星。歌词中的主角‘我’,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牧羊人,每天过着单调平凡的牧羊生活。突然有一天,一位住在遥远地方的好姑娘出现了。她对我许下承诺,她会让我走进她的帐房,每天,我都能看到她那活泼动人、明媚如明月的眼睛,看到她那那粉红的笑脸,看到她那美丽金边的衣裳。于是,我抛弃了所有的财产,走到她的帐房,为她放羊……”

王易身躯一震,拍了拍大腿,接口道:“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要我听这首歌了。确实,歌词中表达出来的救星情结,的确与武侠小说的一贯主题相符合。武侠武侠,其核心的精神,不在于武,而在于侠。什么是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说到底,还不是拯救二字么?”

“不错。”王大胖重重点头,“其实,传统的武侠小说,说到底不外乎是两件事——拯救主角与主角拯救他人。一个平凡的少年,或者是背负血海深仇的少年,因为什么机缘巧合,得到了拯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比如说进入了一个超牛逼的门派,比如说拜了什么世外高人为师,比如说偶然得到了什么武林秘籍,总之,他得到了拯救,学到了什么绝学,开始有了当大侠的本钱。然后他一路行侠仗义,拯救他人,而在这行侠仗义救民于水火的过程中,他又可能会遇到什么凶险,然后又会被人拯救——通常这时候救他的人不再是什么世外高人,而是侠女或者是魔女——当然这个不知道是侠女魔女的物体肯定是个大美女,如果是丑女,那一定是戴了人皮面具之类的——然后主角又跟着这个不知道是侠女还是魔女的美女,一起继续警恶惩奸,铲除大魔头,最后主角成为一代大侠,武林盟主,再携美退隐江湖。”

说到这里,王大胖不由暗暗心道:“说起来,我这个经纪人,不就是把有才华有潜质又不得志的人挖掘出来,把他们捧红,实现他们的理想。这些事情,在本质上,其实跟大侠也没什么两样啊。”

第一百四十七章 武侠历史

“好,我赞成你说,武侠小说反映了人类共有的集体无意识——救星情结。但这跟你刚才说的我拥有的优势,又有什么关系?”王易问道。

“呵呵。”王大胖打了个哈哈,笑道,“王先生,您别急,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武侠小说是什么时候兴盛起来的?”

“武侠小说的源起,历来说法不一。”王易对王大胖的莫测高深大感不解,皱了皱眉头,淡然道,“有学者认为,公元前六世纪,描写荆轲刺秦王的文言小说《燕子丹》,乃我国武侠小说的始祖。不过金镛古隆两位武侠小说大家,更倾向于认为唐代的那些武侠传奇,才是武侠小说的鼻祖。据我所知,金镛先生就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唐传奇中的《虬髯客传》,乃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

“《虬髯客传》?”王大胖一愕,随即醒悟过来,心道:原来是风尘三侠的故事。

《虬髯客传》,讲的是一个胸怀天下大志的大胡子虬髯客,本想趁着乱世做一番大事,谁知见到了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自愧不如,于是跑到了海外开辟了一个新的王国,名为扶桑,雄霸一方。其中又穿插了帮助志士李靖与红拂女的故事,曲折有致。而虬髯客、李靖、红拂女三人,也被后人称之为“风尘三侠”。

这个故事,后世不少把背景设定在唐初的武侠故事都曾经借用过。比如坐在王大胖面前的王易,他写《大唐双龙传》的时候,就引用过李靖与红拂女这个人物,而里面的外族王子伏骞这个人物,又有几分虬髯客的模样……不仅是武侠小说,就连漫画游戏里头,也依稀可以见到这个故事的影子。比如说那套非常有名的漫画《天子传奇》系列,在李世民篇里头,那位虬髯客就有很重的戏份。而经典的武侠RPG游戏《轩辕剑》系列中公认做得最好的轩辕剑三外传《天之痕》,更是在里头穿插了这个故事。因此,对于爱看漫画爱玩游戏的王大胖,《虬髯客》这个故事,他并不陌生。

想到这里,王大胖忍不住问道:“王先生,你又是怎么看的呢?你认为这个故事是武侠小说的鼻祖吗?”

“关于这一点,我是比较赞成金镛先生的观点。”王易点点头,“正如金镛先生所言,《虬髯客》这个故事,有历史背景而又不完全依照历史;有男女青年的恋爱,男的是豪杰,而女的是美人;有深夜的化装逃亡,有权相的追捕;有小客栈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气相投的一见如故;有寻仇十年而终于食其心肝的虬髯汉子;有神秘而见识高超的道人;有酒楼上的约会和坊曲小宅中的密谋大事;有大量财富和慷慨的赠送;有神气清朗、顾盼炜如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驴子、马匹、匕首和人头;有弈棋和盛筵;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的大战;有兵法的传授……总之,后世许多武侠小说的基本元素,在这篇短短的文言小说里头,已经囊括在里头。就凭这一点,《虬髯客》被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始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聊完了《虬髯客》,王易又回到了刚才的话题:“虽然在唐代,中国已经出现了武侠题材,但在以诗文为正宗的中国,小说在民国以前,都一直是不入流的小玩意,更别说是在小说里头难登大雅之堂的武侠小说。因此,尽管其后涌现出像《水浒传》、《封神演义》、《三侠五义》这类带有武侠性质的优秀小说,但武侠小说,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的潮流。”

王易吸了口烟,接着道:“武侠小说真正成为一种潮流的,还是在民国。平江不肖生凭借他的《近代侠义英雄传》,吹响了旧派武侠小说的第一声号角。其后的还珠楼主、王度庐、宫白羽、朱贞木等优秀的武侠小说家,更是把旧派武侠小说带到了一个辉煌的高峰。其后,梁雨生、金镛、古隆三位大师逐一出现,他们把当代文学剧本等的创作手法,糅合到武侠小说之中,创造出新派武侠小说,把传统的武侠小说引领到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听到“王度庐”这个名字的时候,王大胖的手指不由得轻轻一颤。作为一名武侠小说家,王度庐并不算有名,比之与他同一个时代的还珠楼主,还有其后的金镛古隆等人,他的名气都远远不如这些大师们。可是,他写了一本在武侠小说史上名气不大,但在影史上却是赫赫有名的小说——《卧虎藏龙》!大导演黎安就是凭借着这部电影,在美国获得上亿票房,并且扬威奥斯卡!而华语电影也在这部《卧虎藏龙》的影响下,开始了武侠大片的风潮。张一谋、程凯歌这一批原来拍艺术故事片的导演,也纷纷转型,拍起了武侠魔幻大片。虽然对于这些武侠大片,影评家是毁誉参半,但这些大片所创造出来的惊人票房,确实值得在华语电影史上写下厚厚的一笔。

“说起来,这个游戏世界里头会不会出现黎安大导演呢?”王大胖胡思乱想起来,“记得黎安大导演在大学毕业之后,曾经有六年的时间没有机会拍片,只能屈居于家里做一个家庭煮男,如果我能在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找到他,请他出来拍片,那岂不是拿奖拿到手软?”

“不对。”王大胖转念一想,又沮丧起来,“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没有量的积累,根本不会有质的飞跃。即使这个世界真的有黎安,即使他现在真的在家里郁郁不得志,倘若我把他找出来,给他一本《卧虎藏龙》,他能拍出一部获奖无数的电影来吗?不可能!没有六年时间在家里对电影的琢磨与苦思,没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一部部电影的探索尝试,没有十年时间的实践、积累、成长,他有可能拍出《卧虎藏龙》吗?”

“王先生,你在想什么呢?”王易见王大胖在傻傻发呆,忍不住出言相询道。

“没什么。”王大胖回过神来,道,“王易先生,正如你所言,武侠小说真正的兴起与繁盛,乃是在民国的二三十年代,以及新中国的五六七十年代。而这两个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的时代大背景。”

王易一愣:“时代大背景?”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个优势

“不错。”王大胖用肯定的语气答道,一边说,他一边伸出了一根手指:“第一点,这两个时代,都处于国家统一、政治局面相对比较安定的时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数次北伐,国民政府逐步安抚吞并了割据各地的军阀,在形式上统一了全中国,国民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而五六七十年代,虽然港澳台还没有回归大陆的怀抱,但在政治格局上,还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上——可别小看这一点,读小说,毕竟是悠闲消遣的活动,是那种填饱肚子才会去干的事情。如果人们过着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哪里还会有什么闲情逸致去看小说?”

见到王易眸子里露出赞同的神色,王大胖心中暗暗得意,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点,则是这两段时间,都处于大乱之后的初步安定,民生凋敝,民众的生活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甚至为了温饱问题,苦苦挣扎。”

王易愕然道:“那又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这跟武侠小说的兴盛有什么关系?”

“王易先生,难道你忘了刚才反复说明的救星情结吗?”王大胖笑道,“艺术是什么?不就是通过某种手段,比如文字、图像等等,在受众中产生共鸣。用文字的手段产生感染力,让读者感动的,就是文学;以图像的手段让观众共鸣的则是美术;而综合运用声光影画,在视觉与听觉上触动受众的,则是电影。无论运用什么手段,最终要触发的,还是受众者内心的感情,换句话说,就是要触动他们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跟收音机的道理有点相像。”王大胖打了一个比方,朗朗道,“每一台收音机,都有一个频率范围,只有电台发出的电波在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之内,而收音机又调到了该电波的频率后,收音机才会发出声音,听到电台的节目。而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就好比收音机的频率范围,而艺术就是艺术家发出的电波。只有这个电波在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以内,也就是说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以内,人们的情感又调到了适合的频率,才会产生共鸣。”

“而这两个时代,都是大乱之后初步安定,绝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问题而苦苦挣扎的时候。我刚才就说过,越在困苦之中,救星情结就越强烈。换句话说,救星情结,恰好正处于人脑这个‘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以内。因此,武侠小说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