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地主的小日子-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失误失误,咱这是不懂规矩”一说起大黄,张扬就有些尴尬了。
  接下来,俩人把猪崽子狗崽子都撒进了院子里,把两对鸽子的翅膀也都剪了,也撒进了院子里,鸡鸭鹅却是都弄到了西屋去,放到炕头上,这玩意儿小时候不好养活,受潮受凉的就病就死。
  所有的东西都卸了下去,杨明又将车开回了后院。
  中午做的贴饼子熬小杂鱼,卫卿卿把小杂鱼中那些活蹦乱跳的小鱼崽子,一样挑了几个,撒进了水缸里,养了起来,然后把小杂鱼煎了,在大锅里炖上,从刘嫂家弄了些棒子面儿,在锅边圈儿上,贴上了一层大饼子,这样做的大饼子滋味最足,有的还会出溜下去,泡到鱼汤里,这样滋味就更浓了,有的为了防止大饼子出溜下去,还会用铁丝做个圈儿,贴饼子的时候,就把铁丝圈儿放锅里,把饼子贴到铁丝圈儿上,有铁丝圈儿挡着,这样就不会出溜下去了。
  把鲫鱼杀了,又熬了一锅鲫鱼汤,汤汁白白的,跟奶似的,闻着特鲜,卫卿卿已经提前弄出几条活蹦乱跳的,养到了水缸里。
  四条大鲤鱼,全做了也吃不了,于是杀了两条,做了红烧鲤鱼,剩下的两条也放进了水缸里,红烧鲤鱼也是在大锅里炖的,一般情况下,在大锅里做的饭,都是比较香的,为了美食,晚上要热,就让他热吧,这是张扬说的,不过听得杨明两口子翻白眼儿了,感情热我们两口子来着,杨明已经在心里计划着,弄一个凉灶呢!
  泥鳅是直接清炖的,捡了最肥的泥鳅放到锅里炖上,把剩下那些个头小的撒进了水缸里,这玩意儿最好养活,养在水缸里,专门吃水底沉淀的脏东西。
  又做了红焖大虾,红乎乎的大虾上沾着红彤彤的汤汁,看着就有食欲。
  黑鱼直接切段,扔锅里炖上,吃无磷鱼都是容易上火的,而无磷鱼的滋味本身也足,除了盐之外,根本不用放其他调料,直接吃它的鲜味儿。
  张扬的小坛子,今天也立了功,当他拉着杨明到小溪边起坛子的时候,那里面儿竟是有半斤多小鱼,都是一寸来长的野生小鱼,啥品种都有,离了水的时候,都在坛子里面儿做最后的挣扎,噼里扑通乱跳。
  这样的收获,让张扬得意的差点儿翘起尾巴来,提着小坛子回家的时候,那是昂挺胸,意气风,孙芳芳见了自个儿老公的收获,也与有荣焉,直接把那半斤多野生小鱼倒进了锅里,清炖上了。
  最后又炒了几道菜,用的材料也是杨明的农场空间出产的,滋味十足,一桌丰盛的午餐,就这样做好了。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张扬和孙芳芳歇了一会儿,便驱车离开了郑家村,孙芳芳毕竟是部门经理,明天就是周一了,她总不能旷工吧?再说,她也想她的宝贝儿子了,临走还带着不少的瓜果蔬菜,连缸里那两条大鲤鱼都带走了一条,说是比菜市场卖的鲤鱼好吃。
  至于张扬的打猎计划,只能等到下次了。
  刘嫂和郑宝儿,也离开了,回了自己家。
  家里,只剩下了杨明、卫卿卿两口子。
  “那些活着的鱼,我都把它们撒在水缸里了。”家里只剩下了两口子,卫卿卿说话就没有顾忌了,“别看芳芳是大大咧咧的样儿,其实她精明得很,你弄出这么多好东西来,她都有些怀疑你了”
  “怀疑什么呀?怀疑那些瓜果蔬菜是哪来的?她不可能猜出来的,如果你那天没有正好看到我吸收能量的那一幕,你也不能猜到的,外星科技?那是‘伪科学’,一旦传扬出去,‘专家’是会很严肃的批评他们的!”杨明说着,走到了外屋水缸旁,用农场空间的摄取功能,将里面的鱼,泥鳅收摄到了农场空间的渔场中。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弄出一个名头来,堵住大家的嘴。”卫卿卿也跟了出来,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要不咱们就弄一个太空种子的名头?然后包块山地,在里面秘密种植?”杨明走到了前院,把两对鸽子,九只小狗,四头猪崽子也收了起来,把他们养在农场空间中进行优化。
  农场空间对于牲畜、家禽、水产的优化,和植物不同,植物是一步到位的,但是对动物,却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根据存在于农场空间中的时间长短,有不等的优化程度,当然,在农场空间中产的崽子,是从受精卵育起来的,基础便高了,优化程度是农场空间在目前等级中可以优化的最高程度。
  动物的优化方向,是根据不同的特长来进行优化的,如蛋鸡,就是用来生蛋的,优化后的蛋鸡,产蛋量是普通蛋鸡的一到两倍,鸡蛋的品质也会更好,如果是肉鸡的话,优化后的肉鸡,无论是个头抑或是肉质,都远远强于普通肉鸡。
  在农场空间中,每多一种动物,牧场上,便会根据这种动物的食性,自动生长出一种特殊的食物,如果是杂食性的牲畜,便会在牧场上生长出一种真菌,食用这种真菌,可以加快农场空间对杂食性牲畜的优化作用,如果是草食性的牲畜,便会在牧场上生长出一种蓝色的小草,食用这种蓝色小草,同样可以加快农场空间对草食性牲畜的优化作用,无论是真菌,还是蓝色小草,都是起到极好的催化作用。
  至于水产,渔场中的水,本身就具有极好的催化作用,水产时刻生活在水中,优化度也是牲畜的十几倍。
  “包山地?我觉得可以,你把鸡鸭鹅也收起来吧,不过记得一两天把它们放出来一次,不然刘嫂要是往咱们家串门的话,就露馅了老公你说你的农场空间可以优化物种,在那里面养出来的鸡,会不会有鸵鸟那么大呀?”卫卿卿站在堂屋当央说道。
  杨明又去了西屋,收了家禽幼崽,说道:“想什么呢?怎么可能会有鸵鸟那么大?我估摸着,能有天鹅那么大就顶了天了,天鹅地鵏十八斤,基本上是最大的鸟了。”
  其实,杨明也没有打算把猪、狗、鸽子之类的一直养在农场空间中,猪还好说,就是养大个儿呢,但是狗呢?狗看家护院的,在成长过程中,是要和主人培养感情的,这样狗才会对主人忠心,没有忠心的狗,只能做为餐桌上的一道菜,至于鸽子,在农场空间中,是飞不起来的,跟头鸽子在农场空间中繁衍后代,很有可能会让后代忘掉翻跟头的技能。
  “鸵鸟最大好不好?”卫卿卿翻了个白眼儿,挺俏挺媚的。
  “我说的是能飞起来的。”杨明凑到卫卿卿唇边,轻轻吮了一口,笑着说道。
  “哼哼!进屋歇会儿吧,我都累了。”
  “行!我也累了,累的浑身都是火。”杨明笑了,揽着卫卿卿的纤腰,俩人一块去了东屋,关门儿,拉窗帘。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一卷 大地主神戒 第二十七章 修路
  太阳落山了,杨明终于将后院儿水井上的棚子遮了顶儿,下雨下雪什么,雨水雪花什么的就不会落到井里面去了,现代这个大气被严重污染的社会,谁知道雨水雪水里掺没掺化学药剂?
  卫卿卿还在屋里睡着,下午折腾得狠了,估计不到吃饭的时候是醒不过来了。
  天边红霞烧,明天又是一个大晴天。
  “各家各户注意了,今天晚上8点半,到大队开会,各家各户必须有一人到场各家各户注意了,今天晚上8点半,到大队开会,各家各户必须有一人到场”一阵大喇叭的声音传了过来,在山间回荡着。
  ‘大队’就是‘生产大队’的意思,是大锅饭时代的称呼,现在应该叫‘村委会’,不过大家还都是习惯称呼为‘大队’。
  “大队开会?”
  杨明有些诧异,随即摇了摇头,不再想了,自己的户口好像不在这儿,不算这儿的人,应该没自己的事儿吧。
  杨明将中午吃剩的菜又热了热,两口子一起吃了晚饭,吃完收拾之后,时间已经到了8点。
  卫卿卿穿着卡通睡衣,坐在炕头上津津有味的看着《喜羊羊和灰太狼》,话说,这部动画片挺火的,大人小孩儿都爱看,“老公,你去不去大队开会?”
  “我去什么呀?咱们户口又没在这村。”杨明倚着被摞,也一起看电视,这两天,他总感觉自己有往‘灰太狼式老公’上展的趋势。
  “叩叩”这时,一阵敲门声传来,“卿卿妹子?”
  “是刘嫂?进来吧”卫卿卿说道。
  接着,刘嫂领着女儿进来了,“卿卿妹子,这不一会就要去大队开会了么?我想把宝儿放你这里。”
  “行啊!”卫卿卿向着郑宝儿招招手,“宝儿过来,咱们一起看电视。”
  “嗯!”郑宝儿乖巧的应了一声,美滋滋的跑到卫卿卿身边,和她一起看电视。
  “刘嫂,大队里开会,是什么事儿呀?”杨明问道。
  “这谁知道?村里的那点儿破事呗”刘嫂随口说道。
  “叩叩”
  刘嫂在杨明家坐了一会儿,时间已经到了8:2o,正要告辞去大队开会,这时,外面又有一阵敲门声传来,“杨家大兄弟么?村长让我来通知你一声,你们家也出个人,一会也去大队开会。”
  “谁呀?”杨明连忙下炕穿鞋,向外面走去,看看这人是谁,可是到了外面,却现外面根本就没人。
  “早走了,这人是村长的大侄子,叫王大方,有什么事儿就敲人家门儿,在外面喊完了就走,根本就不跟人照面,老王家是二十年前搬到咱们村的,当时大水,把他们王家村给淹了,乡上一合计,就把王家村的人分散开来,合并到各村,有一支就合并到咱们村了,这老王家顶不是东西了,啥缺德事儿都干,他们这次通知你,可能没好事儿”刘嫂跟了出来,说道。
  “他们是不是要算计我们?老公,我和你一起去吧”卫卿卿是跟在刘嫂身后出来的,听了刘嫂的话,有些担忧的道。
  杨明一看她穿着睡衣就跑出来了,里面中空,白生生的小腿露着,山里小凉风挺凉的,蚊子也多,在外面时间长了,不吹病了,也得被蚊子咬的满身包,便道:“你回屋去陪着宝儿,我和刘嫂一块去,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想干嘛”
  “那那好吧”卫卿卿应了一声,退回屋子去了。
  “咱们走吧!从这里走着去,8点半正到大队”刘嫂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手电筒,打开了,出昏黄的光芒。
  于是,两人一起向着大队方向走去,夜色漆黑,手电筒的光芒虽不算亮,但是却能照亮道路,沿途的蛐蛐鸣叫声,就像幽静的小夜曲儿一样,幽远、动听。
  两人沿着碎石路一直走,路上,刘嫂给杨明简单的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全村不算上新搬来的杨明家,一共一百零五户,只有两个姓,一个便是郑,一个便是王,郑姓的,共有75户,王姓的,有3o户。
  现在的村支书,是郑家的人,名叫郑大宝,现年45岁,跟郑云前关系极近,郑云前和郑大宝的父亲,两人的爷爷是亲兄弟,郑大宝比较憨直,木讷,能当上村支书,一是有能力,二便是老郑家人鼎力支持。
  村长就是王家的人了,名叫王全根,现年5o岁,这个人比较贪婪,做事喜欢玩个巧儿,会巴结领导,当年他就是因为巴结了乡领导,在户口上做了手脚,把所有成年的王家人,全都单独开了个户口,最终才以一票的优势,被选举为村长的,当时也没有什么选举作弊一说,以至于当时郑王两家差点儿生大规模械斗,当时搞的挺大的,把当时帮着王家作弊的乡领导都给搞掉了,但是王全根的村长位子,却坐定了,一直坐到现在。
  到如今,郑王两家的关系都势同水火,互相拆台的事儿,时有生。
  两人边走边说着,不大工夫,便来到了村委会,杨明对村里的情况,也摸了个差不多。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村委会,只见一个大房间里,已经坐满了人,都是各家各户的当家人,主席台上,坐着一胖一瘦两个中年男子,刘嫂悄悄给他指了,那个胖子,就是村长王全根,瘦的便是村支书郑大宝,两人身前的桌子上,各放着一个话筒,一个茶缸,茶缸里面还冒着热气。
  两人来到最后面,一起找了个板凳坐了,静静地等着开会。
  8点半的时候,村长王全根瞟了坐在后面的杨明一眼,先开口了,“现在八点半了,咱们现在开会”
  “今天,我到乡里开会了,书记乡长,都狠狠地批评了我,对我们村的展,很不满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一条公路,领导们到咱们村里视察来,屁股都颠肿了”
  “咳咳,王村长,难道乡领导跟您说了,他们的屁股肿了?是管咱们要医疗费么?不要扯些有的没的,说正事”村支书黑着脸话了。
  “呵呵,村支书教训的是呀!那我就说正事儿”王全根被一个小自己五岁的人训斥了,也不以为意,当然心里有没有骂娘就不知道了,只听他接着道:“关于咱们村修路的事儿,乡领导给了我们村一个任务,今年,必须修出一条柏油路,修路要钱,而且还不老少,但是乡里的财政也紧张,没法儿给我们财政上的支持,不过,最后我和乡领导求了半天,乡领导才给了我一个权力,那就是,我们村可以将村边儿的山地承包出去,山地是国家的,承包的话,承包费是要上交的,但是乡领导为了支持我们修路,这承包费就交给我们大队来支配了,要是还不够,大家再集个资经过我和村支书郑大宝同志一个下午的商议结果,我们选定了承包出去的山地,那就是村口的兔腰子山、豁唇子山,村北的草帽山、花鼓山,村西的龙虎山、跳蚤山”
  “承包方法呀,咱们也赶赶时髦,就以竞拍的方式,价高者得,最低价,每亩每年1oo块,承包期限2o年,承包费可以每年一交,最低加价每亩1o块钱”
  “这王八蛋算计你呢,怪不得大宝叔脸色那么难看呢”刘嫂听着听着,眉头便皱了起来,凑到杨明耳边小声道。
  “怎么会?不就是六个山头儿么?”杨明说道。
  “这六个山头可大呢,不是说一个山尖儿就是一个山头,你们家后面那座山,好几十个山尖儿呢,都是草帽山的,得有好几百亩呢。花鼓山是我们家后面那座山,也有不老少山尖儿呢,有个百十来亩吧,你们家那两亩地,就是在这两座山之间呢,另外的四座山,也是围着草帽山和花鼓山很可能就是这姓王的越过支书,直接把承包山头报给了乡里。”刘嫂解释道。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一卷 大地主神戒 第二十八章 竞拍
  听了刘嫂的解释,杨明有些明白了,八成是这个姓王的见自己是新来的,想着法儿的算计自己呢,这是要从自己腰包里弄钱呢!自己家的地在那两座山之间,在姓王的想来,自己最起码也要承包下一座来的,那些山头自己也看过,都是山石,根本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上面的植被也都是稀稀拉拉,赖了吧唧的,其他的四座山,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最起码种个果树,种点药材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
  “兔腰子山总共是三百亩,最低承包价是每年3万块钱,有没有谁承包呀?”王全根一顿话说完,悠然自得的拿起茶缸,吹了吹热气,喝了口水润润喉。
  “我承包了!”一个蔫儿头耷拉脑的老汉从一个角落中站了起来。
  “这个人是郑峰叔,他们家门前就是兔腰子山,要是兔腰子山让姓王的承包了,圈起个篱笆来,他们家连门都出不了,不过这兔腰子山也挺不错的,种些果树啥的两三年就能回钱,郑峰叔也不算吃亏。”刘嫂解释道。
  “还有没有出更高价的?”王全根问了一句。
  “要有出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