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司马轩江湖怪胎-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知道,秦双双所怜惜的是什么,心中不由暗自好笑,同时也暗自吃惊。
因为,此时的秦双双竟一反往日刁蛮顽皮的个性,表现得十分认真与庄重。
三人一路上,晓行夜宿,倒也没有发生什么事,只不过是愈接近浙江省境,路上发现的武林人物,也是愈来愈多。
柳一鸣随时留意,这一路下来,已知道个大概,自己所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
原来,在钱塘江中,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条毒龙,这条毒龙体积庞大,生性凶残。
这几月来,在江中兴风作浪,吞食渔夫游客,吓得附近渔民,再也不敢入江捕鱼。
那毒龙由于在江中无人可吞,无肉可食,渐感不耐,竟然变本加厉的开始向沿岸的渔村农家偷袭。
它每次一上岸,必会带起漫天的湖水风雨,每一个遇袭的村子,不是被洪水淹没,人畜全部命,就是被洪水围困,被它逐宅逐户的吃掉。
一时之间,附近的百姓,人心惶惶,纷纷搬迁逃离,那种情况,有如世界末日一般。
附近官府,知道这种情形,不能置之不理,于是便派出一排官兵,前去捕杀。
那知四十余名官兵;在富阳一带与毒龙展开一场激战,不到一个时辰;除了胆小的苟冬溪外,所有官兵均成为毒龙的腹中物。
据唯一生还的苟冬溪回忆当时的情形,道:“那条毒龙长约十六七丈,远望像一座小山,通体墨绿硬鳞,青光闪闪,不但刀抢不入,最可怕的是,那毒龙还精通变化,巨口一张,立即将人吸入腹中。”
官府当局得知这项消息后,不由大为震惊,立即飞骑遣使入京,请示圣裁。
同时,武林中也传出一项消息,说那条毒龙,乃是一宗异宝,练武之人若能服食毒龙内丹,不但具有无穷神力,而且内力火候倍增。
若能加以勤修不懈,周身更是刀抢不久,利刀锐刃难伤。
另外,那毒龙皮,可以缝制成衫,穿在身上,不但不畏内家掌力,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而且同样不畏利刃强弩。
当柳一鸣将这些传闻,告诉了秦双双和杜君平两人时,两人显然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杜君平听了之后,内心暗忖道:“若是我能够眼下毒龙内丹,再穿上龙皮制成的衣服,岂非成了天下无敌的武林霸主,又有谁是我’金戈十二式’之敌,我又何用再忌弹谁呢?”
心念及此.不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而秦双双却认为这是一件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她深信必是有人故意危言耸听。
尽管她并不相信,但她却十分希望能一睹毒龙的形状,同时她想自己既以侠义之土自居,这条毒龙如此残暴,自己何不趁机除掉它,为民除害。
这点倒是和柳一鸣不谋而合。
柳一鸣因自己在“归元生洞府”的深潭中,曾杀了一条苍龙变种——虬蝾,因而他深信世上确实有“龙”这种生物,同时他也暗下决心,一定要除去这条毒龙,替世人除害。
于是,三人各想着心事,任由胯下坐骑沿着官道急驰。
一个月之后,柳一鸣一行三人,来到了海宁的一处叫“台子”的小镇,那镇上满街都是躲避“龙祸”的难民,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楼,一望即知,是因多日未曾一餐温饱。
三人在一家“居安客栈’后前下马,柳一鸣立即向前询问,有无客房。
店伙计一看柳一鸣的穿着打扮,随即冷然摇头表示没有,并且闪过柳一鸣,向杜君平哈腰诌笑道:“公子爷,您老要住店!”
杜君平深知店伙计都是以貌取人,狗眼看人低,闻言,冷哼一声,道:“准备三间上房!”
伙计连忙答道:“有,有!公子爷,请进!
秦双双见状,立即芳心大嗔,娇叱道:“丑哥哥,走,我们到别家去投宿!
原来,经过一个月来的相处,秦双双已改口唤柳一鸣哥哥了。金戈社君平最初虽感到十分刺耳,但却也无可奈何。
柳一鸣对这种情形,早已习以为常了,此时见秦双双为地打抱不平,反而劝道:“算啦!你又何必跟店伙计一般见识呢?”
店伙计此时闻言,才知三人原是一路的,尽管他平日脸皮够厚,此刻也不由闹得面红耳赤。
秦双双虽被柳一鸣劝住了,但她气仍未消,因此并未有好脸色给店伙计们看。
只见她忿忿的将马缰摔在店伙计的身上,冷声道:“还不赶快将行李搬进去,行李里可全都是宝贝,短少了一件看本姑娘饶得你才怪!
那名店伙计连忙接道,诺诺应是,心里忖道:“这妞儿可真凶!”
三人各自找了住处,柳一鸣立即招来店伙计,略一打听,才知道这‘台子”小镇,距上次人、龙大战的富阳县,只不过三十余里,街上的难民,就是由富阳县逃难来此的。
柳一鸣听了之后,不由起了测隐之心,可是却苦于一时想不出法子来,如何救济这么多人,因此心情十分沉闷,用完晚餐后,一见天色尚早,便告诉杜君平,自己要出去街上走走。
杜君平知道此地和富阳县已近在咫尺,便决心趁夜独自前往窥探一番,一则试试自己能否找到毒龙,二来,打算摸摸前来武林人物的底细。
因此,柳一鸣一走,他立即关上房门,上榻运气养神。此刻他一心一意只想着如何才能服食到毒龙的内丹.以增加自己的功力。
倒将那自己日夕挂怀的心上人——秦双双给忘了。
秦双双就住在杜君平的隔壁,当她梳洗完毕时,恰好听见柳一鸣告诉杜君平,他要到街上去,便也想跟着去。
可是当她走出房门一看,杜君平的房门已经关上了,于是她便不叫他,自己一人走出了客栈。
华灯初上,小镇上行人熙来攘往,除了蹲在屋檐下躲避“龙祸”的难民外,尽是一些劲装短打的人,一望即知是江湖上的武林人物。
秦双双一路疾行,赶上了柳一鸣,与他并肩而行,问道:“丑哥哥,你出来做什么?想到江边去看看吗?‘”
柳一鸣见她跟了上来,不答反问道:“杜兄呢’他没来吗?”
秦双双闻言,白了他一眼,佯嗔娇声道:“管他呢!谁知道他在搞什么鬼?我向你,你怎么不回答我?”
柳一鸣望着街边两旁哀饿的难民,悲戚道:“我是看见这许多可怜的难民,出来看看,有没有救济他们的法子。”
说着一顿,又道:“哦!对了。你出来有什么事吗?”
秦双双一听,内心暗忖:“你如此怜惜人家,又有谁来怜惜你呢?”
心念及此,她不由默然了。
柳一鸣见秦双双默不作答,便不再多问,自顾自的数着客栈与粮代的间数。
两人默默前行,不久已走到了镇的尽头了,秦双双见不远处,有一座林木稀疏的小土岗,随即道:“丑哥哥,咱们到那上面去看看好吗?”
柳一鸣点头答应,两人立即朝着小土岗走去。
少顷后,两人已抵小土岗顶上。
那土岗虽不大,却高有十多丈,两人置身其上,附近景物尽收眼底。
…
清心居 扫描,rainstar OCR
第 六 章 悲天悯人救苍生
钱塘江是现在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古称浙水浙江。
江水从发源地顺山势流转,弯弯曲曲,共一百十八个转折,浙江省也因而得名。
钱塘江长四百五十公里,有南、北两个源头,北源发源于安徽省婺源,称作徽港(港是指大水别出的支流可通舟楫者),或称新安江。
南源又分二源:西源为衢港,或称信安江,发源于仙霞岭,东源婺港,由金华而来,到阑谷与信安江会合后下称阑谷。
阑谷与新安江在建德县相会北流,始称作“浙江”。
浙江从建德县到桐庐县之间一段,江景特别优美,称作七里泷,两岸峭壁夹峙,又有乌石险滩,严子陵(即严光)钓台等名胜,是钱塘江上游游客最多的一处。
桐庐以下因有桐溪来会,又称为桐江,再往下经过富阳县,又称为富春江,富春江在经过杭州以后,才称作钱塘江。
也有人把整条浙江统称为钱塘江,不过当地人都喜欢分段称呼。
柳一鸣目力特佳,此际望西南一望.数十里外,钱塘江烟波千顷,一平如镜,近岸村落,多半已屋倒墙塌,虽然正值晚炊时候,却不见有一家升起炊烟。
由此可知,那许多村落的百姓,很显然的,不是被害便是远走他乡避祸去了。
柳一鸣见状,除去“毒龙”的信念益增。
秦双双一见钱塘江,波平浪静,毫无“毒龙”的影子,不由好奇的问道:“丑哥哥,怎么看不见毒龙的踪迹呢!”
柳一鸣闻言,不由莞尔一笑的解说道:“这毒龙的出现,大概是有一定时辰,现在恐怕还没到吧!”
话一说完,突然听到左侧林内,枝叶簌簌作响。
心中一动,人影一闪,穿林过隙,顿时出现在左侧林内。
抬头一看,只见树上的横枝间,此时竟吊着一个中年人。
那中年人本想上吊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上吊的滋味不好受,因此,在临断气之前,作垂死的挣扎,手脚一阵颤动,一旁的枝叶受到震动,才会不断发出轻摇的响声。
柳一鸣见状,随即屈指一弹,丈外吊人的麻绳,刹时应指而断。
秦双双随后掠至,一见这种情形,“哎哟”尚未叫出口,柳一鸣已双臂一张,将那上吊那人接住,放在地上。
柳一鸣双掌在那人身上一阵搓揉后,立即往那人身后的“命门”穴一拍,“哇”的一声,那名中年人吐出一口浓痰,回过气来。
秦双双在一旁睁大水汪汪的双睁,静静的看着,不由对柳一鸣救人手法的快速敏捷,感到是既敬佩又惊奇。
因为,方才那随手屈指一弹,那丈外远的那根大拇指粗的麻绳,竟被他弹断了。
像这种“弹指神通”的功力,秦双双虽曾有耳闻,但却未亲眼看过。
因为根据江湖传闻,要练成“弹指神通”必须具有一甲子以上的功力火候。
放眼当今武林,尚无人习成,更别说指力远达一丈开外。
而柳一鸣年不及冠,竟身怀这不世奇学,岂不是奇之又奇的事吗?
那名中年人,想是上吊不久,经柳一鸣推宫过穴后,已经苏醒过来了。
除了脖子绳痕犹在,喉部略感疼痛之外,已和往日没有两样。
他睁目一看,见自己不但未死,而且身边还站着一个奇丑少年,和一位美如天仙般的少女,心里明白,自己这条命,是眼前两人所救。
于是,立即一翻身,“叩”的一声,双膝跪倒在地上,千恩万谢的叩头道:“小人承两位”
话未说完,柳一鸣伸手将那中年人拉起,微笑道:“些许小事,大叔何足挂齿。”
说着一顿,望了中年人一眼,又道:“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让大叔如此为难,竟想一死了此残生,大叔何妨将此事告知在下,或许在下能略尽棉薄之力,也说不定!”
那中年人被柳一鸣拉了起来,闻言内心虽十分感激,但是一见柳一鸣其貌不扬,以及那身穿着打扮,不由长叹—声,道:“恩公好意,小人万分感谢.但是,唉”
秦双双性子急,最看不得别人吞吞吐吐,不由嗔声道:“你这人到底怎么了,连死的勇气都有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柳一鸣怕秦双双的话,再度刺激那名中年人,立即柔声劝慰道:“别急,别急,大叔先坐下休息一会儿,有何困难不妨说出来,大家商量一番,或许能想出个办法,也说不定!”
那中年人听柳一鸣语态诚挚,便依言坐在一块巨石上,望了一眼两人,才娓娓道出了自己的遭遇。
原来这名中年人姓庄,名自强,是个老实的生意人,在这台子镇上,开了一家米行。
数月前,钱塘江出了毒龙,每至午夜,上岸吞噬人畜,闹得沿江居民,非死即伤,乃纷纷迁离老家,以免枉送性命。
这些人多半是以捕鱼为生的贫苦渔夫,家中虽不致贫无立锥之地,但也无太多的积蓄。
这一次躲避“龙祸”,最初尚有钱过活,但日子一久,积蓄一用完,又不敢回家,却又无法入江捕鱼维生。
庄自强见状,心生不忍,乃主动与其商洽,自己可以将米粮借给他们,但是日后须照量偿还。
那些难民为了感谢庄自强援手之德,乃立了契据,日后加倍奉还。
岂知,善门难开,消息传开之后,大批的难民蜂拥而来,均如法泡制,欲向庄自强支借米粮。
庄自强虽有心相助,奈何自己的本钱不多,存粮有限,可是又不忍见死不救。
于是,他乃出面向本地的一位大米商洽谈此事。
那位大米商倒也十分慷慨,不过却嫌麻烦,不愿亲自料理,乃嘱咐庄自强全权处理,只要是附近灾民,愿立字据,便可以如数出借。
庄自强闻言心中大喜,乃前往大十商的仓栈,开仓办理手续,不到三天,便已抢借一空。
当庄自强将字据送去时,那大十商却硬是不认账,说庄自强盗卖他的粮食,非要庄自强如数偿还不可,否则他就要去告官处理。
原来此大米商别有用心,早就有并吞庄自强商行的打算,所以才会设下陷阱,逼得庄自强走上绝路。
庄自强乍听之下,恍如晴天霹雳,只惊得他面无人色,那数千斤的米粮,在平时自己也无力赔偿,更何况此时,在米粮价格上涨数倍之时呢?
庄自强左思右想,反正都是绝路一途,与其吃上官司坐牢禁锢终身,倒不如自尽来得痛快。
因此,当那大米商一再催讨之下,才跑到这小土岗之上,自寻解脱。
秦双双听完之后,粉脸不由为之一变,小蛮靴一跺,嗔声道:“喂!你告诉我,这是什么人如此没有心肝,今晚我去杀了他,看他还能否再向你催讨米粮。”
庄自强闻言,不由一怔,内心忖道:“这姑娘究竟是何来历,怎的这么凶,一开口就要杀人!”
心念问,柳一鸣已劝住秦双双,道:“双妹何须与这种利欲熏心的俗人一般见识呢!他既然要钱,咱们给他银子不就得了!”
说着一顿,又对庄自强笑道:“庄大叔,在下愿意为你偿还债务,但是在下有一个条件,不知大叔能否答应?”
话一说完,庄自强已“叩”一声,跪倒在地上,叩头道:“恩公高义,对我应自强恩同再造,别说是一个条件,即使十个、一百个,小人也决无不答应之理。”
柳一鸣连忙将他扶起,微笑道:“在下想与大叔合伙做个生意,不知大叔肯不肯答应!”
秦双双闻言,不由大感纳闷不已,正欲开口相询,却又听柳一鸣道:“方才在下曾仔细考虑过,大叔借粮立据之法,虽然十分冒险,但那些受惠的难民,必不会忘恩赖账,日后若有所成,必定会加倍奉还。”
说着,望了庄自强一眼,又道:“在下手头颇为宽裕,却苦于无用武之地,今日托付予大叔你,带至大城变卖,用作购粮资金,运返此地,一者可以偿债,二来可以借助灾民,他日钱塘江毒龙一死,地方太平,难民各返家乡,届时,你我岂非可同获薄利?”
庄自强闻言,实在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世上竟然会有这种人,因此,他不由望着柳一鸣出神,忘了回答。
柳一鸣见状,心知口说无凭.乃微笑道:“大叔如果已经复原了,何妨随在下往客栈一行?”
庄自强半信半疑的随在柳一鸣两人身后,返回台子镇去。
此时,天色已晚,街道上随处可看到,随地坐卧的灾民,情况十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