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上海1909-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慌隳忝峭媪耍靼茁穑磕慊厝ブ罂梢园盐业幕耙蛔植宦┑叵蚰忝怯⒐酢⑹紫嗪屯饨淮蟪急ǜ妫谡饧虑樯希忝潜匦胍仔薄!恕说恪诵 怂担�
  法国已经被德国打得亡国了,法国的工厂、船厂等等所有的工业都落到了德国人都手里,在制造业上,德国已经超过了英国,可以说协约国方面完全是在靠英国一国支撑。
  朱尔典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变幻了好久才说道:“好吧,大总统阁下,我会向我国国王、首相和外交大臣汇报此事的,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时间!另外,我这次来见您,还有一件事情与您交涉,我国政府希望可以购买到贵国的飞机制造技术,现在德国陆军太过强大,我们只有海军方面还占据着上风,在欧洲,飞机还不能完全用于作战,至少在航速和航程上对作战起到的帮助不大,而且在飞机上安装武器的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贵国却在这些方面远远超过了我们,所以我国希望可以引进贵国的飞机制造技术!”
  萧震雷闻言脑子里高速运转起来。飞机最主要的就是发动机和机体材料的研究技术,再就是飞机机型设计。这个时期。欧洲的飞机航速只有一百二三十公里每小时,这个飞行速度太慢了。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在致力于研究飞机技术,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到了一战末期的时候,欧洲的飞机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220公里左右,而这种飞行速度只相当于华国第一代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即便是华国不卖飞机制造技术,欧洲也会因为战争的原因发展起来。
  萧震雷想了想,与其让英国人和德国人自己研究出来。还不如现在将一批已经淘汰的第一代战斗机卖给他们,而且机枪射击协调器很快就会被德国人发明出来,如果到那个时候再卖,英德肯定都不稀罕了,现在卖可以卖出一大笔钱。
  技术不能卖,但可以卖飞机,现在能够用于在天空作战的战斗机是德国和英国都想得到的,如果不是因为华国已经与协约国结盟了,德国人早就找上门来要求购买战斗机了。而且德国人和英国人在私底下可没有少派间谍过来窃取机密技术资料,只不过由于华国反谍报部门太过厉害,英德两股的情报人员都没有得手。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萧震雷摇头说道:“公使阁下。飞机制造技术目前是我国最高核心科技,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不会卖的!”
  朱尔典却没想到萧震雷给出的答复居然如此的干脆,在来之前他就得到伦敦方面的指令。要想办法让华国方面向英国方面出售飞机制造技术,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向华国方面提出购买一批战斗机,价钱方面可以进行商量。只要华国方面肯卖,英国就算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可以的。
  朱尔典有些不死心,他追问道:“大总统阁下,真的不行吗?有什么条件您可以提出来,我们可以商量商量,您也知道,现在我们协约国方面和贵国是盟友,如果我们战败,同盟国下一个就会来对付贵国了!”
  萧震雷心里想着,第一代战斗机技术可以卖,但不能卖给英国人,以英国人的制造能力,很快就会造出成千上万架战斗机,要卖也要卖给德国人,让德国人造出大量的战斗机去打英国人,把英国人往死里整,以后如果美国参战了,也可以借德国人的收削弱美国的实力。德国人越强大,对英美国家的削弱就越严重,这是萧震雷希望看到的,他不希望协约国胜利得那么容易,不希望美国人可以置身事外,要让德国人把战火烧到美国身上。
  对于朱尔典的话,萧震雷直接摇头表示:“对不起,公使先生,飞机制造技术不能卖,这个不能谈,在其他科技领域,相比贵国、法国、德国和美国而言,我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国只有在飞机制造领域的技术领先世界,我们不希望再次被奴役和侵略!”
  其实以这个时期的飞机制造技术来说,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因为再过一两年,英德等国的飞机制造技术就可以达到现在华国第一代战斗机的水平,如果这个时候将战斗机卖给英国人,英国用自己本身就很雄厚的技术实力来研究华国的第一代战斗机,相信在半年内就可以攻克一些技术难关,从而掌握第一代战斗机制造技术。
  半年的时间,对于德国来说足够了,萧震雷准备立即启动计划,派情报人员秘密与德国方面接触,将第一代战斗机的相关制造技术资料以高价卖给德国,德国现在本身的飞机制造技术就很不错,如果有了详细的第一代战斗机的制造技术资料,相信马上就可以进行投入生产,在半年时间内生产出足够让英国人恐惧的空中力量。
  将飞机制造技术卖给德国以后,可能会在以后的对德战斗中给己方军队带来一些麻烦,但是这些麻烦相当于借德国的手来削弱英法美等国的实力来说算不上什么,如果协约国方面很轻松地就打败了德国,那么战后这些国家还有很强的实力,他们肯定还会把目标对准备华国,还想继续对华国实施殖民政策,想要继续干涉华国的内政,这是萧震雷绝对不允许的。
  朱尔典见萧震雷态度坚定,只能退而求其次,连忙道:“既然贵国不能出售技术,那么是否可以卖一批战斗机给我国呢?这一点还请大总统阁下无论如何答应,没有先进的飞机,我们就无法在空中对德国进行压制,价钱方面绝对不会让贵国吃亏!”
  吃亏?你让我吃亏,我也不会卖给你啊!萧震雷心里嘀咕了一句,思索片刻道:“卖给贵国一批战斗机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是有条件的,价钱方面交给我国外交部门和军方联合与贵国进行商谈,我在这里提出我两点要求,允许我国华元在英镑区自由流通,允许华元与英镑进行自由浮动汇率兑换。第二,贵国采购的飞机数量必须在三百架以上!”
  朱尔典脸色变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他在来之前已经想到过萧震雷说的这几个问题,第一个条件需要国内的答复,现在他无法做主,而第二个条件,他认为这是必然的,华国方面总不可能只卖一架战斗机给英国,既然这笔买卖提到了桌面上,华国方面也打算卖战斗机,就必然要在这笔生意中大赚一笔,而英国想要得到华国战机并且从中破解制造技术,就必须要忍着疼痛挨上一刀。
  朱尔典权衡片刻道:“大总统阁下,您的第一个条件与之前的军火买卖是同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我做不了主,不过我相信我将您的条件报告到国内之后,伦敦方面肯定会很快有答复的,您的第二个条件,数目有点太多了,能不能少点?”
  想少?萧震雷暗中撇了撇嘴,他刚才还想卖一千架呢,但他也知道英国人肯定不会自愿但这么大一个冤大头,卖给三百架的话,估计他们勉强可以接受,而现在华国国内的第一代战斗机恰好有三百架左右,留下几架做训练机和纪念机,其他的都可以卖掉,反正这第一代战斗机相当于华国现在的第三代战斗机而言已经过时了,飞行员们进行训练的战斗机都已经是第二代,第一代留在机库内还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养和维护,拆掉又可惜了,实在不划算,因此全部卖掉是最好的办法。
  萧震雷摇头道:“不能再少了,如果贵国一家无法吞下这些飞机的话,可以拉着法国流亡政府或者其他协约国一起买下,至于你们怎么分配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
  三百架飞机,朱尔典有这个权限拍板,再说了,如果这些飞机被运回伦敦的话,只要完成组装就可以立即进行战斗,在空中对德国人进行压制,英国人已经被德国人的飞艇轰炸得非常烦恼了。
  朱尔典在心里斟酌了好几分钟才下定决心,他说道:“好吧,那么价钱方面呢?贵国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交易呢?”
  萧震雷耸耸肩说道:“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方面由我国外交部门和军方联合与贵国进行谈判和协商,具体的细节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进行过问!”
  朱尔典也耸耸肩,摊开双手道:“那好吧,不过我希望尽快展开谈判!”
  “那也要等到贵国答应我提出的条件再说!”(未完待续。。) 
  


第464章 莫理循

  送走了朱尔典之后,萧震雷抬头了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10分,距离下班只有二十分钟,见小高送走朱尔典回来便问道:“那个什么莫里循走了吗?”
  小高道:“还没有,大总统,他坚持要见您一面!”
  萧震雷掏出一只烟点上,吸了几口后说道:“那就带他来见我,我倒想听听这个曾经做过袁世凯政治顾问的英国记者想对我说什么”。》,
  “是,大总统!”
  萧震雷对莫里循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在此人当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期间,在京城的地位急剧上升,凡是从外地前来京城的外国人,在坐黄包车和马车的时候,车夫问都不问就直接把那些洋人拉到莫公馆,因为车夫以为所有的洋人来客都是来拜访莫理循的。可见当时莫里循在京城的影响力有多大。
  不久萧震雷在外宾接待厅见到了莫里循,莫里循穿得很正式,看得出来,他在来之前,身上的服饰、发型、甚至皮鞋都是经过精细打理的。
  当莫里循在小高的引领下走过来时,他一直从远到近这一过程中打量着萧震雷,观察萧震雷的一一举一动,而萧震雷背着手臂在接待厅里走来走去,神情似乎是沉浸在思考当中,这副形象一瞬间就征服了莫里循,莫里循来华国已经十几年了,也袁世凯也做过一年多的政治顾问,他在华国从来没有在任何政治人物身上看到过这副思考的表情,这是如此的专注。他在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吗?也许此时的萧震雷正在思考着又一件重大的政治决策。
  “大总统阁下。见到您很高兴!”莫里循来到萧震雷面前手按在腹部微微弯腰鞠躬道。
  萧震雷仿佛被这个声音惊醒了,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打量了一下莫里循。伸出手温和的问道:“莫里循先生?”
  “是的,大总统阁下!”莫里循连忙答应,同萧震雷握手后又道:“希望我的到来没有打扰到您”。
  萧震雷笑道:“没有,我今天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莫里循先生,你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外国人政治顾问,我也很希望同您谈谈!”
  “非常荣幸,大总统阁下!”莫里循显得很有礼貌。
  萧震雷伸手指向前面的沙发座椅,两人便一起走过去。萧震雷一边走一边问道:“莫里循先生是喝茶还是喝咖啡?”
  莫里循道:“喝茶吧,我好想已经习惯了!”
  萧震雷对小高打了一个手势,小高便退了出去准备茶水了,他从旁边茶几上拿出一个雪茄盒子打开递过去:“抽烟!”
  “噢,谢谢!”莫里循实在受宠若惊,他一直在打量萧震雷,发现萧震雷没有丝毫对他拉拢或者讨好的意思,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不像是一个大总统对待一个已经没有职业和身份的外国人的样子。而像两个年龄相仿和身份平等的人如平常聊天一样。
  两人都点燃了雪茄,不一会工夫,小高就端着两杯茶走过来了,放下茶之后又退了出去。整个接待厅里就剩下萧震雷和莫里循两人。
  喝了几口茶之后,萧震雷将雪茄放在嘴里抽了几口,问道:“莫里循先生。您今天来见我是有什么事情?”
  莫里循放下茶杯道:“大总统阁下,我准备回国了。临走之前就想来看看您,跟您聊聊。想知道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竟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个已经腐朽到骨子里的国家从深渊泥潭里拉回来,并且让它重新焕发蓬勃向上的生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然而这个奇迹就发生在我的面前,我亲眼看着您一手缔造了这个政权,让这里那些原本极度自卑、怯弱、愚昧的人们改头换面,变得自信、热情、开放,我曾经很长时间里认为我一直生活在梦境里,但这却是事实!”
  “我一度认为只有袁世凯才是带领这个国家走出泥潭的人,把他看做是华国的未来,我曾在《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赞袁世凯的智慧。在当任他的政治顾问那段时间里,我极力辅助袁世凯,为他出谋划策,四处奔走,呐喊助威,甚至我还回国在各种媒体报纸上为他鼓吹,让伦敦的政客们支持他,希望他能领导好这个国家,使新生的共和政权更加完善。然而令人讽刺的是,我的这些努力并没有让从封建泥堆里爬出来的袁世凯变得干净,变得学会民主。我对新生的共和,对民主,对袁世凯,乃至对当时的整个华国都寄予了太高的希望,这就注定我在华国只能以悲剧作为收场!”
  “大总统阁下,今天见到您,我才知道我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您才是这个国度的希望,尽管这些有故意奉承之嫌,但我再也没有其他合适的语言来形容您,您用您的智慧和能力挽救了这个国家,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希望,我希望我这个曾经生活了多年的第二故乡变得民主而强大,尽管您的政府不是那么民主,不过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也许这种政体是最合适这个国家的!”
  萧震雷听了之后笑了笑,问道:“莫里循先生,你知道你在我眼中是怎么样的吗?”
  莫里循连忙坐直身体正色道:“愿闻其详!”
  萧震雷抽了一口雪茄道:“在某些事件中,你作为一个记者是很公正的,就比如在义和团事件中,你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记者身份,利用《泰晤士报》向西方世界客观公正地报道了 “义和团事件”,认为一些西方传教士不尊重华国人的感情是整个事件的重要起因,驱散了妖魔化华国的舆论迷雾,在这一点上,你做到了一个记者该做的,这十分符合您的身份”。
  “另外,你在当任袁世凯政治顾问期间,极力地为他塑造正面强有力的领袖形象,当有人提出唐绍仪因与袁世凯的矛盾愤而辞职离京的问题,你竟然眼睛一眨也不眨地说,唐绍仪是到天津看望妻儿,与袁世凯并没有任何矛盾。你在伦敦游说期间还赞美华国当时的投资环境,认为应当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可当时华国的事实与你的描述、演说相距甚远。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在英国媒体上为袁世凯大造舆论呢?为什么要把当时混乱的华国描绘成一片和平的景象呢?因为你认为工于心计的袁世凯是当时处于动荡的华国唯一可以胜任的领袖,是‘华国的未来’。你希望袁世凯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领导人——这个领导人应具备绝对权威,在世界有影响,以英国式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为其指导方针,能够把华国引领向强大、光明的未来”。
  “但是,你的内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你作为一个英国帝国主义殖民者,在很多事情上你会本能地站在英国帝国主义的立场上思考和行动,另一方面,作为当时北洋当局政府雇员,你努力想帮助北洋当局摆脱政治和经济危机。你有时候很痛苦,如果你全心全意为北洋政府为袁世凯服务,那与你来华国的目的不符,你们是来殖民、是来华国夺取利益的,而不是帮助华国摆脱英国控制的。如果你只为英国的利益考虑,而你又受雇于袁世凯,这就等于你拿了雇主的钱,却反而做出损害雇主利益的事情,这与你的职业道德相违背,因此你非常地痛苦、内心极为矛盾,莫里循先生,我说得对吗?”
  莫里循听完这番话之后眼睛你放光,激动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